原帖由 九百里 于 2010-9-20 21:05 发表 ![]()
我们读经大概有一年三,四个月时间,已经背完了[论语]和[老子]。女儿的记忆,我自己认为很是一般,绝对不是天资很聪慧的小孩,而且是相当的好动,有时候忍不住动手打,但无济于事一切照旧。目前还真看不出读经能对女儿的好动有多大的制止作用,就纯粹当着记忆和语感的培养。我真的佩服论坛里的一些小孩会活学活用了。我女儿很是懵懂,我自己有时候都觉得她的智力比同年的小孩似乎要小一岁样的。也许她是郭靖那样大智若愚的人当然这是我的一相情愿,假如真是那样的人只要多下功夫未尝不可练成绝世武功。 不知道您的孩子读了多少遍才背完了《论语》和《老子》?要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为好,我自己观察过小孩子,一般情况下,只要开口读,不要要求其它,《论语》读过120遍----150遍就可以试着背了,基本上提醒一些都能背下来,但我不建议孩子们背,我建议就读300遍为止,这样,再笨的孩子都能背下来了,聪明和一般的孩子读这些遍数会更聪明,笨孩子读这些遍四书以后,也会变得很聪明,然后再一星期复习一遍的话,大概会一生不忘,不必去猜测孩子是笨的还是聪明的,是大智若愚的还是小时了了的,用读这一法就可练出绝世之武功,再者活学活用了这也不必太关心,您只要绵密地做,孩子总有“活用”的一天,但是不能“活学”的,学习其实都是要扎扎实实的“死学”,以后才可能“活用”,有的人用的早,有的人用的晚,这是不必太着急的,着急的是在孩子可以大量吸收的时期,怎样让孩子能高兴地、愉悦地吸收进去,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本份所在。再者好动的问题,我们常说读经可以培养孩子的静定能力,那是怎样培养的呢?以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的,孩子的生命力旺盛,都是很好动的,好动是很容易的,现在的大人又有几个能静下来呢?当然这不单单指身体的静,更主要的是指心灵的宁静与淡定(这个词比较时髦,呵呵),动是不大需要培养的,很少有孩子不会动,而能静下来却是很难的,所以有各种方法,我觉得读经也算是其中一法,而读经又很综合,不但能练出静定,还涵蕴其它许多功能,那怎么读才能静得下来呢?我的体会是:只有大量才能真正地对静定起作用,至少一天两、三个小时以上吧,而要想大量呢,就要放下一些我们以前的所知障,就是一些严格的要求了,比如字正腔圆了,比如正襟危坐了,比如专心了。。。。这些不是不重要,而也是要大量地读、读熟了以后才可以慢慢做到的,就是本末的次序,大学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父母要仔细体会我们学会语言的过程,我们对孩子是不是很严?孩子说错了说对了说奶话了我们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同理,读经教育也是一样,就是让孩子说经典嘛,天天跟孩子说,天天让孩子听,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学说经典,能要求就要求,一遍遍地正面告诉孩子而不烦,多以愉悦地心鼓励孩子读,我想如果这样,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愿意读的。
你给你家小孩整本的读,我倒是佩服你家小孩了。虽然我们已经背完了[论语]也经常的在复习[论语],可是我最多是叫我女儿半本一次的复习,从来还没有叫她二十篇一次性读完过。我怕她没有那样的耐心。 分篇读熟了以后,再整本读,其实是很愉悦的,大概分篇读完三十遍后,再整体读十遍左右,就好了,这不是小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大人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主观的想像而障碍了孩子,子曰:力不足着,中道而废,今汝画。您要暗示自己:孩子一定有这样的耐心,然后您会发现,孩子比自己强多了,暗示的效应是非常好的,而像您现在的想法,虽存在心里,其实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并且孩子还没做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可能一辈子都觉得自己不行,呵呵。
请您看看我写的“中文读经方法”与“英文读经方法”好吗?在“春花的读经生活”里,这样好像有点王婆卖瓜了,不过我是真的替您的孩子着急的,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