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uning200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小刘的小学生涯开始了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1-3-22 10:53: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老师这样是不对的,这么小的孩子这样的批评教育,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uning20001 + 2 + 2 欢迎光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20:20:52 | 只看该作者

小刘的乒乓球学习

2011年3月16日

        截止到今天,小刘的乒乓球学习已经进行到第20个学时(1个学时=1个小时),之所以今天做个记录,是因为小刘终于领悟了正手的收小臂这个动作。

        其实小刘同学的动作协调性和反应灵敏性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们从会走开始,总是整日厮混于户外。在幼儿园时期,结识了他最好的一对双胞胎好朋友,三个人每天从幼儿园接出来的活动就是奔跑、摔跤。

        按说这个屈小臂这个动作于对小刘同学应该不算啥子难事儿,奇怪的是,小刘同学偏偏没有这个动作,而是挥动整个大臂。甚至有的时候,胳膊肘往身体里侧收,动作变形严重。

        在小刘同学能够接到教练的发球之后(先保证孩子的兴趣),然后教练和我开始注意纠正小刘的这个动作。我也不是个擅长运动的人,通过观察,只能提醒小刘在屈小臂的这个过程中,要尽量保证胳膊肘冲身体外侧,不要向里拐。而教练,则每次都会手把手的带着小刘挥臂。提醒小刘手臂放松。

        这个放松,说起来容易,动作过程中挺不容易把握的。特别是初学阶段,身体确实是很紧张的,根本不是你让放松就可以放松的。小刘告诉我,他很担心接不到教练的发球而被说。于是和教练沟通,由教练亲口告诉他,注意动作的标准即可,接不到球也没关系。这样,才稍稍放松。

        想想专业运动员一个动作都要练习成千上万遍,我们业余的没那么高要求。一方面通过运动来增加自身体质,一方面锻炼整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最重要的,是想通过每个事物的学习,让孩子体会到“努力——进步——反思总结再努力——进步”这样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20:46:15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3月21日

        每天下午的三点以后,我都会特别注意听手机。因为小刘三点放学,大概二十或者四十分钟后到家。到家之后他会先给我个电话通知,然后开始写作业。

        平心而论,小刘班里的语文作业不能算多的。生字组词,一般也就是抄写两遍,组三个词。关键是这个学期的语文练习卷纸,就我个人体会,超出了小刘个人能力的范围。

        小刘这个人吧,还非要把他不喜欢的作业拿到最前头来写,所以语文的卷纸一做上,我的手机铃声就不断。一会是“哪个字还能组什么词啊?”一会是“这个填空到底填什么啊?”逼的我啊,只好偷摸往家里回。

        小刘做卷纸的时候,不是一般的烦躁,总是卡壳。他不是不能查字典(不认识的字),可是当不会写的字居多时,或者搞不清楚读音相同的几个字时,翻多了的字典严重的扰乱了他的情绪。我能体会这种心情,记得小时候母亲让我读《三国演义》,就是因为生字太多需要不断查字典,最终也没读下去。阅读理解也是,很多题目的逻辑一点也不严谨,觉得这么写也没错,那么写也没错,关键是老师那里总会有个孩子认定的标准答案。所以我必须安抚小刘,遇到这样不严谨的问题,我是不会责怪他的。

        整个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能感觉到空气都要着火,他烦,有时我也烦,还得尽量克制着。

        唉。。。

        无奈,学校里的语文教育,我无能为力。在家里,我能做的,只是尽量让他读好书,享受读书的乐趣。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他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真正快乐,而不为那几个标准答案烦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20:46:50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3月22日

         这学期,小刘的学校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好孩子画报》,中午的时间,我们一起看了一个《哇卡的故事》。讲一个叫哇卡的小林鼠一大早起床,就觉得自己心里不舒服。于是挨个去敲好朋友的门,敲门声很重,把朋友们都弄醒了。可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责怪他,而是感谢他,谢谢他一早的叫醒,各自出去采果了。

        哇卡觉得很无趣,谁也没和他吵架。等到朋友们都回来的时候,还都和他分享了他们采来的果实。哇卡坐不住了,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又去挨个敲朋友的门,和朋友们道歉“下次需要我叫醒你们的时候,我会轻轻的敲门”。

        故事讲完了,我问小刘“如果你是哇卡,你心里不舒服,会像哇卡这样做吗?”

        ——“可能吧”

        “为什么?和朋友吵架就能解决问题?”

        ——“不能,但吵出来心里会舒服些”

        “如果你的朋友也都像哇卡的朋友这样呢?”

        ——“那我就自己呆在家里,缓一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3-28 09:04:03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不好弄啊,我们小时候哪有那么多的事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uning20001 + 2 + 2 欢迎光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07:54:55 | 只看该作者

小刘同学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

2011年3月30日

        之前居然忘了给小刘同学做个记录,本周,小刘同学当上班里排队的执旗手。这个是小刘同学上学以来一直的“理想”,上个学期念叨得我耳朵都要生茧子了。原来老师的安排是上学期由女同学担任,下学期由男同学担任。当然了,如果犯有错误,是有可能要拖后担任这一光荣职务的。小刘同学就差点失去这个机会。

        小刘同学说了,下周将由他来管理队伍的站排情况,借此机会,给小刘重申了一下,要珍惜此类机会,以身作则等等。。。小刘同学很不耐烦地回答“知道了,不用你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07:55:27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3月31日

        中午,坐在沙发上给小刘缝校服的裤子,说起下午即将举行的入队仪式。小刘很是兴奋,“下午第一堂是体育,第二节是语文。老师说第二节课举行入队仪式,这样就可以不上语文了。”想起前几日某一天下午上学前,小刘无比懊丧地说“下午两节都是语文课,没意思。”

        这才是小刘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一个月啊,小刘对语文的反感情绪表露无疑。

        我小学时的语文课,其实没有太深的印象了。反正不会有如今这么多的卷纸、组词和作文就是了。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朗读课文特别有感情,让我从此喜欢上了朗读。以后的语文老师,没有再碰上自己喜欢的了。五、六年级是同一个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每天不停的抄写作业让我烦透了她。那个时候语文课本的基础训练和每个周三下午的休息,是我最痛恨的两样事情。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我们要完成抄写三遍至五遍的基础训练。通常都是两三个好朋友聚到我家里一起写,从正午的日头写到屋内大灯全亮。

        那个时候很少有这么留抄写作业的老师,我烦死了她,虽然她对我很好。每个周四的早上,都有很多完不成作业的同学被罚站。我从未嘲笑过他们,相反,我非常羡慕他们,敢于对抗老师。而我,一个乖乖女,老师的好学生,是绝对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毕业以后,我上班,这个老师的大女儿和我在一个大单位里,也住在一个小区。有时,她会到她大女儿家里住,远远看见的时候,我都不会主动上前打招呼,而是躲的远远的,绕开了走。

        初中以后,语文里添加了大量的古文,这成为我的弱项。慢慢地,语文离我远了。只保留下来两个爱好:朗读和阅读。



        我喜欢阅读,只要有时间,我愿意找本喜欢的书,慢慢地耗去一两个小时。小时候没条件,买不起那么多喜欢的书,也没个借书的地方,把同学家里能借到的都看了。等到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借着孩子的光,买了好多书,补了小时候落下的阅读课。我们这种小地方,即便有了图书馆,好书依然不多,还是遗憾。

        小刘很小的时候,开始给他讲故事。其实孩子的书,大人有很多还看不懂呢。想起看“无字书”的时候,孩子一遍一遍的翻,我是不看结尾都猜不出结果的。小刘的自主阅读还未开始,虽然他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但是还是以我讲为主,他更多的还是看图。会有很多的讨论,给他讲“哈利波特”的时候,他上幼儿园的大班,对里面的魔法很是着迷,但是不能理解哈利的表哥对哈利为什么那个态度。现在大了,知道没有父母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环境,也明白不同家庭不同的生长环境。最近讲完了是“雾灵三部曲”,刚好赶上了日本的核辐射,小刘很是担心海里的螃蟹也会变成书里的那种变异螃蟹。借此机会,讲了一下环境破坏对人类的危害,小刘感触也很深。



        其实中国的教育,干嘛要把阅读和语文分开呢?没有大量的阅读,语文能好到哪去?朋友推荐了叶开的博客,自己也没事研究学习。他的很多观点我是赞成的,关键是如何协调我们和学校这种教育的差异。毕竟生活在国内,只能尽可能在教育体制外丰富孩子的世界,而不是单纯的迎合那套教育。只是这一切,对家长的要求真是太高、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0:21:11 | 只看该作者

美术老师的评语

周日上美术课的时候,跟小刘同学又强调了一下注意力的问题。小刘同学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行了,你就放心吧,妈妈。”

        中午去接小刘,站在教室的后门窗子那,看小刘悠哉悠哉的,还算在听老师的讲话。放假,孩子不多。临近结束的时候,进去看了一下,和老师聊了两句。

        老师说,这个学期开始,这些一年级的孩子普遍心散,思维懒,手也懒。原来主干画完成以后,周边的点缀性质的内容都完成的很多,想法很多。现在完全变了,多一笔都不带主动画的。而且,不涉及上课内容的时候,思维积极,发言积极。一旦回归课堂,全完蛋。

        老师之所以体会如此之深,是因为她有一个和小刘同龄的孩子。她说自己的孩子,原来组词的时候都愿意组成语,现在不然,能两个字的坚决不三个字,能两画的字坚决不三画。我们共同的体会,就是学校的教育导致孩子现在的状态。但是,具体到哪点原因,还有待分析观察。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小刘同学的状态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不怎么再叫唤语文难了,会写的字更多了。但是,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真的一点都没有。提到上学,依然是无奈,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唉,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这个帖子怎么不继续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1 , Processed in 0.14573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