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敢不敢这么教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8-20 13:09:27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像哲学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0-8-20 13:2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8-20 12:31 发表
引导,我们在各自不同的专业和爱好上还有引导的可能,行家才能引导,生手是引导不出什么的。孩子要学习的科目那么多,我们引导得过来吗?我们不是通才,这就是引导至上的局限性。许多家长为了教孩子临时学,精神可嘉,但毕竟会受精力能力的阻碍。如何突破这种局限,是值得思考的。


话虽如此,不过对于孩童,家长应该还是算得上行家通才的。
只是有一点不明白,那些为了教孩子临时学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小时后学过的,然后功利地认为无用而忘记的。这种轮回还会继续。。。。。。。。。。。。。为什么呢?

能否这样理解,既然被选择性忘记,是否就是骨子里根本无兴趣,也就不会引导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0-8-20 13: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0-8-20 13:23:03 | 只看该作者
dotor.w 2010-8-20 13:21 威望 +2 楼主是爸爸?气度很足。
dotor.w 2010-8-20 13:21 金钱 +2 楼主是爸爸?气度很足。

答错了,扣10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otor.w + 2 + 2 我发现本坛的宝藏都在没有资源的楼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0-8-20 13:2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0-8-20 15:09 发表
越来越像哲学讨论了


哲学的讨论不好?或者更应说是教育哲学的讨论,说真的果行60楼的讲得真好,看完她这个楼,脑子里有很多东西给贯通了,慢慢结成了网。

在教育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难得的是观点而不是资源。

儿教论坛不讲教育,难道一天到晚象英语版一样疯狂英语?那不是个正道。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i5 + 1 + 1 英语版又哪里招你惹你了
snowman0322 + 1 + 1 认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0-8-20 13: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5 小米爸爸 的帖子

我没说哲学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1 你说了,你说了,你说了,你说了,你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0-8-20 17: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8-20 12:31 发表
引导,我们在各自不同的专业和爱好上还有引导的可能,行家才能引导,生手是引导不出什么的。孩子要学习的科目那么多,我们引导得过来吗?我们不是通才,这就是引导至上的局限性。许多家长为了教孩子临时学,精神可嘉,但毕竟会受精力能力的阻碍。如何突破这种局限,是值得思考的。


感同身受,就具体学科而言,如果家长不在行,就不能形成该学科的知识架构,临时学站的高度很有限,引导也很有限,比如jiangying版版对数学的见地,我就只有跟着扫盲的份,心里形成不了那张网。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在准备环境,做做孩子的同学,等着孩子自组织学习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0-8-21 01:4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1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8-20 12:45 发表
56楼有可能涉及本坛敏感话题,如果我错误解读,大家就当虚拟案例看好了,类似案例其实很多,我不过想选一个大家比较有切身感受的表达下罢了。如有可能,建议大家忽略其真实性。俺无意惹是非哈


事涉“本坛敏感话题”?点开帖子就看到这个,好奇,赶去看看,版主看到了敏感话题而胆敢不即时删帖的,是啥?

看过评分之后,想想还是插个嘴的好。连版主都觉得有“敏感”之嫌,可见有人人自危的倾向,俺看到了而不表个态,岂非默认了这个“敏感”?

基本上,本论坛的敏感话题,和上头的敏感话题一样,涉黄、干政、明文规定不许提的,咱都不谈
其他的,只要不涉嫌恶意攻击,只是正常的分析评论,就不会,也不应当成为“敏感”话题。

说到由论坛而生出的新论坛,刚刚分出去的这个只是之一而已,既非空前,也不会绝后。

个人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

1、一个论坛能由我们而立,说明我们论坛人气甚旺,分一些出去也能具备规模——否则新论坛哪能凝聚足够人气?

2、许多坛友愿意去新论坛,甚至都没时间逛儿教了(正如我在儿教上耗时过多,甚至为了看点电影希望有人推荐还特地设置一个新版块,就是因为缺少时间跑去其他论坛,宁可期待有坛友在这里推荐了,我再有的放矢去找电影或剧集来看),说明新论坛有其吸引力——够小,够温馨,圈子里的人互相熟悉,因而可以随意聊天、开玩笑,而不会动辄产生误解甚而你不理我了,我又看不惯你了,甚至上升到相当恶性的程度(后面的这种情形,在大论坛上特别容易发生,因为陌生人之间产生误会的可能性远大于熟人之间)。

至于3、4之类的嘛,俺要到别的帖子里去发表,就不在这里多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我很赞同
dotor.w + 2 + 2 坛子的最大宝藏不是下载,是家长的智慧 ...
果行育德 + 10 + 10 这个回复好哇,昨天我还以为踩雷了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0-8-21 03:0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0-8-20 13:21 发表


话虽如此,不过对于孩童,家长应该还是算得上行家通才的。
只是有一点不明白,那些为了教孩子临时学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小时后学过的,然后功利地认为无用而忘记的。这种轮回还会继续。。。。。。。。。。。。。为什么呢?

能否这样理解,既然被选择性忘记,是否就是骨子里根本无兴趣,也就不会引导


小小的砸你一下子:
别以为你数学方面强得很,就成了行家通才了。
你能画印度国旗么?知道第一张CD是在哪年、哪里诞生的么?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英文名称是什么?——别去google啊,现在就回答。。。

何必为了教孩子去这种“为了教孩子临时学”什么东西的无用功呢?反正,你日后还会“功利地认为无用而忘记”,既然如此,临时学来干嘛?

既然希望孩子自发的产生兴趣,可能的,我个人觉得稍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接触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观察他的投入度。一定要观察他是真有兴趣,还是为了讨你欢心的假兴趣。尤其是女孩子,又或者是孩子小的时候,他们通常都特别在意养育他们的人的态度,所以父母之命,他们往往是尽力配合的。
其实小时候产生的兴趣,后来绝大多数都会变化。像巴菲特那样从小到大兴趣始终如一的,少之又少。
这很可能就是有特殊天分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巴菲特未必比别人强多少啊,但是他从小就对赚钱兴趣多多,满脑子都是赚钱,自然想得比别人多而透彻。常人爱的是财,他爱的是赚钱的这个过程。要不这么老、这么富了还不退休,不就是乐趣多多,远胜其他吗?
我儿子没有特殊的天赋,所以我眼睁睁的看着他给我虚假的兴趣、因误会或虚荣而生的兴趣、会毁坏他眼睛的兴趣(包括但绝不限于昆虫、足球、电脑游戏)来了又去。
怎么办呢?没啥,喜欢什么就研究什么好了。弄昆虫,你给我观察,写(或者画)观察日记。三两下,他说没兴趣了。踢足球,你给我改进技术,和强者对抗,别动不动想找小小孩、弱小孩比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他感叹说,他要进中国足球队打世界杯,太难了。电脑游戏?玩是可以的,限定时间、内容,玩吧。明白告诉他,是为了他的眼睛,他理解了。——我不去当行家里手,等着他把自己弄成行家里手来给我展示。我只管煽风点火,不会扶上马送一程。
现在喜欢世界上的国家,那就玩国家。国家国旗的书,买了一本,他求着我们念给他听(识字是大任务,要逐步完成),我罢工的时候,他连蒙带猜的也看一会儿——当然久了就说累了——居然还记住了不少国旗的画法,跑到外面去乱现。买个地球仪,他时不时自己转几下,看了多少,懂了多少,自己会得意洋洋地来显摆。看到某些国家的新闻,我们大人聊天的时候提起来,他要感兴趣了就会追着问下文,还回头跟别的成年人讨论,让人家以为他懂得不少。。。
需要我们临时“学”的其实不多,不过就便给他个条件而已。不抱期望,因而也不会失望。反正他是普通人,顶多,算是有点小聪明的普通人而已。既然他的兴趣将来会变来变去,难以捉摸,我何必这么早就琢磨去呢?累了自己不说,说不定还累了他,甚至连带的误导他以为自己在某方面真有特殊的天分,未来哪天遭遇天赋的瓶颈的时候,就难用平常心去对待了。这种心理的打击,其实也不可不防。
就着他感兴趣的当儿,让他了解学习的过程、方式、拓展他思维的广度、深度,比从小琢磨他的兴趣,不一定更重要,但一定更实际。——最聪明和最愚蠢的人都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在中间。在中间的人如何取得成就?习惯、坚持、认识自我、适时决策。。。加上一点运气(在发展中的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运气,问题在于你有运气的时候,到底准备好了没有)。大的成就难保,小的,衣食无忧、财务自由,还是做得到的。

我心目中的引导不是引导学习,而是引导做人、世界观。。。这些东西,我们比孩子多得太多,也许更有发言权——再不济,我还总可以和他辩论,他要能驳倒我也好哇,小子比老子强,不是好事么?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dotor.w + 2 + 2 精品文章!
果行育德 + 10 + 10 精彩呀!说了好些我想说的话。
nikkiyy + 2 + 2 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0-8-21 10:1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yi77 于 2010-8-21 03:09 发表


小小的砸你一下子:
别以为你数学方面强得很,就成了行家通才了。
你能画印度国旗么?知道第一张CD是在哪年、哪里诞生的么?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英文名称是什么?——别去google啊,现在就回答。。。 ...


你这是把行家通才当神仙用,呵呵,完全不是这个道理。
1。首先,通才不是什么都懂,通才,知识面较广博的人才。即在精通一二门专业的基础上,兼备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善于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人才(来源百度)。也就是说通才实际上也不是什么都懂,凭啥不能去查资料?
2。其次,行家在自己的领域也不会是什么都知道,行家只要能通过领域内的已知材料进行很好的分析就已经足以胜任,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得自己知道。
3。愿意百度,喜欢百度,善于百度是行家通才的表现之一,也就是必要条件之一,而非相对条件。翻开任何一个科学家的传记,必然有这个科学家泡图书馆的内容。人得大脑是有限的,必要的时候必须借助检索工具,不知道不检索还不懂装懂,那不是行家的行为。

引导究竟要引导什么?当然做人做事的方法,人生观之类是需要引导的,而且也很重要,但是我们就能保证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方法,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就是正确的?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
认识社会属性的人,有很多事情是属于没有兴趣而必须做的,而这样的事情应该放在兴趣以前,我认为家长的引导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1。如何把这些必须做的事情引导为兴趣。
2。如果引导兴趣不成功,引导孩子把这些事情当成责任,并承担责任。

至于非必做项目的兴趣,让孩子自组织去吧,他会做的比我们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2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 jiangying 的帖子

对于孩童家长是通才,那是你自己的个例。我不相信个个家长都会这么自信(即算可以百度,百度也有解决不了的哈),至少我不敢这么说。有些时候,孩童问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却是至今未解答的很深的科学或哲学命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3 + 3 就如看似越简单的句子越不好翻译一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0 , Processed in 0.146673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