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高任鸟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调查:大量读经,对孩子有什么作用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0-2-4 08:3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5 摇篮曲 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0-2-4 09:34:54 | 只看该作者
投票之后,才看到是大量读经对孩子的作用,从我的外甥读经看,我认为读经对孩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她们读经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一遍一天10几分钟,细水长流,不必要每天读好几个小时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读10分钟有好处,读10小时不是好处更大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0-2-4 10:07: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发起这个调查,让俺更清楚了大量读经是怎么回事,水落石出,不乐是做不好事情的,乐不乐自己最清楚,俺不再做受虐狂了啊,俺四十几年做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互相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0-2-4 18:2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1、我没有投票,因为我虽然赞成读经,而且赞成根据孩子的情况应多读点,但是孩子读经的时间有一年多,我目前还看不清有多少利,弊,更不知对他未来生命的意义。很多事我们当下看不清。无法做出一个决然的回答。
2、读经对我来说,是想让孩子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或是真相,希望孩子能有胸襟和气魄,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认为高尚品德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和爱护。当然如果会有语文学得好啦,记忆力提高拉等副产品的出现,我也很高兴,哪个父母不会对孩子的任何一点进步不高兴呢?但我也在警醒自己,不要让经典成为另一门纯粹的才艺,如同奥数,钢琴,只是为了升学、竞争。
3、现在宝宝在家附近的一个家塾,天天接送。在老师哦那里较听话。
4、前一段每天读2到3个小时。我打算寒假后和老师商量,在保证3的情况下,能否到4。当然上午和下午分开。宝宝目前快四岁半了。
5、我也在考虑久坐、久视对身体的影响,那个妈妈不会吧健康、品德放在前面呢?或许这三个是一体的,但我们普通人做不好啊。前一段有个呼吸法,最后也没了下文。我真的很希望有高人能指点啊。
6、如果会有老师很善巧地引导,孩子能读到四个小时,还很高兴,我相信一个能够把孩子放在心里的用心的老师有可能做到,我会接受并赞成。我觉得人生光明,不只是房子、票子、车子、妻、子。孔子啊,颜回啊圣贤都是真实的,人能多断除对物质的倚赖一分,就会多一份自由。我会和孩子的老师进一步沟通,请教,做出一个更妥当的安排。
当然,世间难的不是读没读,而是能否一直坚持下去。孩子能在黄金期多储存一点,以后能多一些咀嚼的原料,是他的福气。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读经典,并身体力行,真是可惜。孩子们根器不同,但能向上引导一下,焉知对他的今后不会产生重要的意义。
7、或许我说的过于理想,但却是我真实的想法;或许我是哦个伪君子,未能言行合一,但我会一直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5 + 5 好爱你啊!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我明白你的意思,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0-2-4 18:5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0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看到您的评分,很想您给多评两句,我的想法希望您能多指正。向您请教。

具体操作,我也很困惑。盼望您和果行老师能把前行的陷阱啦指出,让我们少走弯路。但还是要前行

[ 本帖最后由 chenyiqun 于 2010-2-4 18: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0-2-4 20:00: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头看完了这个帖子。
我认为84楼乃正解。
稍等,我去翻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0-2-4 20:28:0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让孩子习惯读经,一开始我是听说读经可以开发宝宝右脑(之前用的杜曼,不过觉得这个对家长来说太累了,实践后又感到一些弊端),所以开始读经,现在我是觉得经典里的内容真的很经典,希望儿子能从经典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后少走弯路,少吃点亏(在自己读经典过程中,慢慢感受到经典的力量,经典说的真的是真理,生活中想不通的事,经典中都会有答案,有解决方法)。读经是我现在认为对儿子以后最有帮助的事,所以我希望读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到最后喜欢上他。还有一点,我觉得读经是所有的学习方法中最具操作性的,不要太多花费,不分场所,时间可长可短,是可以长期坚持的。
以上引用84楼。
我么做每件事都是首先有目的,然后有方法。
读经的目的:能从经典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了目的,然后才是方法,我们是想方法让孩子“能从经典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不是想方法“让孩子每天读经4小时到8小时”。4小时到8小时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如果有家长把4小时到8小时作为孩子某阶段的人生目的的话,我想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很大意见的。
明白了真正的目的,我们才能更理性的思考方法的对与错。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要达到目的,都必须有这么个过程:了解经文的意思,理解其内涵,接受其思想,最后形成自己的品性。读经最后如果不能理解,哪怕读1万遍,1亿遍,也不能达到目的吧?
方法1、只字不识,大量读经,孩子什么时候能理解经典中的意义,进而潜移默化熏陶出好的品性?
方法2、先识字断义,再学习经文的思想,内涵,再行诵读背诵,所要花的精力会不会要少一些?
我也是带儿子刚刚接触到读经活动,儿子刚2岁多点,我每次读的时候心中总会对这种方法起疑问。我想,如果孩子现在10岁了,我一定会采取方法2来给他灌输经典。
所以,方法1是不是只是因为现在孩子不识字,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计?总之,灌输经典没有错,但值得商榷的是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铿锵有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20:3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4 chenyiqun 的帖子

“言行不一”不是区分君子之真伪的标准。言行只是表象,表象可以被矫饰。所以,伪君子在大多数情况下,看起来都是言行合一的。而许多“言行不一”的人却不见得是伪君子。他很可能是诚恳的,但却知之不真,故行之不成。。。这是个悟性问题,暂且搁置吧

有理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假如那真的是理想,而不是感想的话。那么,我们对真正的理想与虚幻的感想,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0-2-4 20:5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8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您的问题切中要害。
我也不清楚---但是这样考虑

有感想,一种好乐心,然后会引发自己多听多学,有了正确的认识,落实它。那么这种感想会越来越扎实,真实,变成真实的,实实在在的理想。

不知对否。请教。

另果行老师的“好可爱”,我有些忐忑,是否我幼稚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5 + 5 呵呵,是爱你,不是可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21:2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uzhengguo1977 于 2010/2/4 20:28 发表

我们是想方法让孩子“能从经典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而不是想方法“让孩子每天读经4小时到8小时”。
4小时到8小时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要达到目的,都必须有这么个过程:
了解经文的意思,理解其内涵,接受其思想,最后形成自己的品性
方法2、先识字断义,再学习经文的思想,内涵,再行诵读背诵,所要花的精力会不会要少一些?

...



看到理智的发言,我总是先将赞美暂时收敛,以便集中注意力,去探寻思想中的聪慧

方法,必须是能达到“目的”的方法。“目的”,必须是方法所能实现的目的。
所以我们要审视“目的”的合理性,以及方法的合目的性。
过程是“目的”经恰当的方法去实现的过程。
以5岁孩子为例,因为在我这个年龄阶段(40),学习方法肯定是不同的。

Liu先生的分判不错,“读经”是方法,“明白做人的道理”是目的。
那么我们先审视”目的“。“明白”是什么意思?做人的道理源自何处?

提示:对“目的”作精确深入的分析,很可能降低红色标注的“过程”设计的合理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0:49 , Processed in 0.096861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