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儿子不肯睡觉,所以只好要求他躺在床上休息,顺便拿起放在床头的 Red Riding Hood,前几天听了好几遍,因为有中文故事,基本意思都明白了,只是细节部分还不是很清楚的样子。我就慢慢地读了起来。刚开始儿子也不是很感兴趣,只顾自己摆弄,后来就坐到我旁边来了。感觉有点难度的地方我就多读几次一边指着画面。始终感觉儿子的状态还不是很好,总是漫不经心地。有些我们觉得比较简单的词汇句子什么的,其实很多次地在不同的地方出现过,但还是不知道。是没有精读的缘故么,没有什么目的性地听着,也不检查,耳朵对英语还不敏感吧。
细想每个孩子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时候,不是也一句话听N次么,比如小孩子会了一点什么东东,我们总是在各个场合让孩子听鼓励孩子说,小孩子也是乐此不疲。刚开始的爸爸妈妈到生活用品日常用语,无形中都是反复很多次很多次。身边大人们的谈话,电视广播的声音,看似孩子都是在漫不经心地玩,其实他的小耳朵都在吸收周围的信息呢。于是某个阶段开始,孩子突然开始不断地往外输出了。所以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有些话从来没跟孩子说过,但是孩子却说得像模像样,也不知道到底从哪里学来的。这个阶段大概发生在孩子1岁半到2岁间吧。从一岁时的只能说几个词到2岁左右能和大人交流,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叹。
有时候在想自己的孩子到底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是不是就是母语孩子的一岁多点吧。呵呵。
听,还是要多听。等听力上一个台阶后,也就是所谓的打通英语的耳朵后,估计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吃力了吧。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慢一点没关系,细水长流,总会有收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