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于 2009-12-24 10:11 发表 ![]()
想請問,是什麼原因瓦解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力、自信心和诚实品格?
您後來是用什麼方法補救回來?謝謝
我們目前只是在家讀經及一周一次讀經班.. 可否分享您的寶貴經驗,再次感謝 ...
说来话长,我先交代一下背景吧。
首先我们要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情形,那就是读经圈内部因观念上的不一致而呈现的分裂状态——读经圈并不团结,大家各有一套“自己认为正确”的教法,表面上大家都在按季谦先生(最初是南怀瑾老先生)的理念实行“读经教育”,私下里却都是各师各法——“诚实”受到挑战的时候,领军人物的见地和智慧就变得极其重要了。读经人士来自五湖四海,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分歧原本很正常(其实这分歧源自见地与智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面向是:
季谦先生在推广读经的十多年过程中,其推广的教法也是逐步变化的——从读经时间来看,从“有读就好”到“一两小时”到“最好四小时”到“最少三小时,最好六小时”(04年北京四海读经师资答疑)。2007年中期,季谦先生去山东莱州某读经幼儿园考察,由于日程安排极其紧凑,他自己在校舍内实地考察的时间非常短暂,短到我认为决定无法看到读经孩子的学习状态之真相。其考察法主要是听取学校主办方与读经老师的当面陈情。之后,就开始公开推广“十小时老实大量读经法”——此前的“老实大量读经法”是“最少三小时,最好六小时”。随着季谦先生的“教法”观念的渐次转变,他身边的追随队伍也在离散与转换中悄然变化。
未完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