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空山泠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2-24 10:42: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感谢大家的讨论,让我明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12-24 11:44:27 | 只看该作者
很赞成搂住的观点,多花点时间老实、大量的读经。但是我5岁的孩子对读经很抵触,每次都想偷懒,少读或不读。我也是才明白读经的好处,但不知道怎样把孩子引上这条道,干着急阿。以前习惯每晚睡前看1集动画片,现在没办法,让他看动画片前读一会,否则不放。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这种限制,他才对读经抵触。
如果不这样,怎样才能让他爱上读经呢?谁能给我支支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12-24 12:45: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很好,要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12-24 13:03:28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到底怎样安排时间来读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12-24 13:10:22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里,老师利用课间时间第天写四句三字经在黑板上,也不硬性要求孩子们背。事实上效果很好,他们会主动去读去背,也确实都背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8: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菜花朋友:
  你的孩子对读经有所抵触,我想一是没有环境,如果几个孩子一起读,大家都这样,他就接受了。二是你可能对读经的信心还不足,不敢坚决地让他读经,你犹豫的心态孩子是能感觉到的,他就不起劲了。你应该把读经当作最重要的事来要求他,每天读,雷打不动,别的事可以商量,此事不可商量。我们现代的家长有时“民主”过了头,什么都跟孩子商量,弄得自己非常被动,整天围着孩子转,而孩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成长。所以今天的家长一定要敢于把握大原则,弄清楚哪些是可以跟孩子商量的,哪些是不可以商量,必须要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12-25 01:3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宽裕温柔 于 2009-12-24 04:10 发表

我觉得大部分人读经的目的都搞错了,都以读经开发智力为主。其实大学里告诉我们,人是要以修身为本的,而我们读经是为了明理,进而知道怎样去做,然后再按正确的方法做......真正做到了,才能有收获的。



没有哪位“老实大量读经理念”的推广者会承认他们目的是“开发智力”,他们通常会辩解说“智力的提升”只是读经的成效之一,但那并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乃是“开发人性”,“恢复人类的文化”。他们认为“读经教育能够笼罩、扩散它的功能到其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经是万能的”(摘自季谦先生2008年七月底在广州中山大学的演讲)—— 既然读经是万能的,那么,“开发智力”也就是顺理成章之结果了。

在儒家,“理”源自良知。季谦先生所谓“开发人性”实际上就是指开启人类之良知,良知(仁心)乃人类价值创造之大本大源。顺良知而行(致知)即所谓承体起用,成己成物。良知即道德天心,经人实践而显露成仁义——“理”就在这道德实践(仁义)中表现,并没有外在的什么“理”可供学习与探寻。注意,中国传统上的“理”,通常是指“义理”而非“客观事物之规律”意义上的物理之理。所以,季谦先生认为,读经的目的在于“开启良知”而非“明理”,因为“本立道生”,良知开启,没有什么理不可昭明——良知所在皆是实事实理,故是“所过者化”。


由上可知,反对“老实大量读经法”并非容易,因为很少有人的确是站在真正的儒家立场,去观察这个教法的弊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诚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12-25 04:1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我明白了,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12-25 09:4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于 2009-12-24 10:11 发表

想請問,是什麼原因瓦解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力、自信心和诚实品格?

您後來是用什麼方法補救回來?謝謝  
我們目前只是在家讀經及一周一次讀經班.. 可否分享您的寶貴經驗,再次感謝 ...



说来话长,我先交代一下背景吧。

首先我们要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情形,那就是读经圈内部因观念上的不一致而呈现的分裂状态——读经圈并不团结,大家各有一套“自己认为正确”的教法,表面上大家都在按季谦先生(最初是南怀瑾老先生)的理念实行“读经教育”,私下里却都是各师各法——“诚实”受到挑战的时候,领军人物的见地和智慧就变得极其重要了。读经人士来自五湖四海,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分歧原本很正常(其实这分歧源自见地与智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面向是:

季谦先生在推广读经的十多年过程中,其推广的教法也是逐步变化的——从读经时间来看,从“有读就好”到“一两小时”到“最好四小时”到“最少三小时,最好六小时”(04年北京四海读经师资答疑)。2007年中期,季谦先生去山东莱州某读经幼儿园考察,由于日程安排极其紧凑,他自己在校舍内实地考察的时间非常短暂,短到我认为决定无法看到读经孩子的学习状态之真相。其考察法主要是听取学校主办方与读经老师的当面陈情。之后,就开始公开推广“十小时老实大量读经法”——此前的“老实大量读经法”是“最少三小时,最好六小时”。随着季谦先生的“教法”观念的渐次转变,他身边的追随队伍也在离散与转换中悄然变化。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
子墨宝贝儿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12-25 10:08:48 | 只看该作者
37、39楼之简单回顾已能引发许多“问题追索”,但我并不准备对某些问题进行直接的解答,谜底不能解开,你只能自己去领悟。我只希望大家保持一种对自己现有认知的质疑就足够了——这并非许多宗教人士广为诟病的“习惯性怀疑”,而是一种理性的本质的宽容。对自己的认知(执着)保持质疑,即意味着内心留有更大的空间去容纳其他可能性。我之所以不能解开谜底,乃是因为一种悲感——记得当年南老的老师袁先生,在一次讲课时有学生提到了一个问题,袁先生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我只能单独跟你讲。

我重申,读经教育非常重要,推广也非常重要,但必须注意师资培训与合理实施。宗教化的推广团队只能障碍读经教育的实际成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正是我看到的现状,所以很苦闷。“宗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40 , Processed in 0.11031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