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空山泠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

[复制链接]
321#
发表于 2011-7-26 04:4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5 子云008 的帖子

我和你很有同感。有一个比喻一直在心里转,不过这是公开场合,还是不要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发表于 2011-7-26 09:53:13 | 只看该作者
一天读七八个小时,应该不是连续读吧,中间也有休息时间的,和体制内的学校一样,也许比体制内学校还要轻松,因为学得样数少,且没作业嘛,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22:3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1-7-26 04:43 发表
空山老师看来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老上网、老写文章呢,真浪费读经时间。:)

谢谢paisley的批评,我也这样想。以后还是要“远离网络,珍惜生命”,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ygf666 + 2 + 2 【远离网络,珍惜生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发表于 2011-8-16 09:20:45 | 只看该作者

季谦先生(王财贵教授)回应某网友质疑大量读经帖

可参考在本网这个新发帖。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11-8-16 09: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发表于 2011-8-16 09:21:26 | 只看该作者
空山兄好毅力啊!真可谓诲人不倦。:)有些朋友想当然尔的事情太多,比如说八小时读经,就理解成八小时连续读经等等,这真是很奇怪的想法呵呵,好像教读经的都很反人性,还有难道读经老师每天也必须读八小时才够资格做大量读经的老师吗?这也很奇特啊!那些让孩子回家拼命做习题的老师难道也天天要自己做习题?全球网上有位网友MUST曾十分霸气的说:
无法回答大量读经实际操作意义,一切免谈!
王先生若做不到一日八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诸位若是做不到大量十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有位傅正之老师回应道:
小时候,你妈妈让你吃奶的时候,一天吃几小时,是不是也要亲自吃奶几小时?
这明显的无理取闹。还在这里咄咄逼人
被你支持的对象,都应该感到羞耻。
此话粗理不粗也.
  另外教授的回帖则理性透彻:
下面引用由MUST2011/08/13 10:37am 發表的內容:
真是遗憾,多日不见,这样的一个提醒帖居然被些什么转帖堆在了下面,



歡迎MUST先生再回來。

網絡是公開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來發帖,任何帖都有可能被別的帖堆在了下面。如果您不願意如此,可以隨時來跟帖,但言語態度中不必有怨氣也。


下面引用由MUST2011/07/05 00:26pm 發表的內容:
在一个很著名的论坛上,一个04年的质问大量读经的老帖,当中问题至今无人解答,当时有位说:交予时间检验,大量,老实。

嘿嘿...数年风雨过去,物是人非,居然还有一干...唉,国人之悲,国人之唉。

大量吧,让各位财迷继续大量吧,继续拯救全宇宙吧...

燃烧吧,傻鸟!

无法回答大量读经实际操作意义,一切免谈!
王先生若做不到一日八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诸位若是做不到大量十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其實你的問題是假的問題,所以才沒有人回答,大家的感受可能與黃燦高先生以下所說相似:


下面引用由黃燦高2011/08/14 08:22am 發表的內容:
不必要中伤别人;更何况对读经的基本理念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很伤自已的名声;



因為MUST先生真的對讀經的理論還不深入,所以才有這些不成問題的問題,如果不虛下心來多了解一點,可能大惑終身不解。而以自己所思所想去誤解他人,然後打擊之,我稱之為"打稻草人",自己很費勁,卻沒有打中目標,而自以為把對方打倒了,是很不值得的。

我以及諸友回答類似的問題已經N遍的平方了,也曾嘗試用各種方式請MUST先生自己去查看資料,卻都沒有產生作用,還一直抓住這些老早就不成問題的問題問,把深解讀經理論的人說成是傻鸟!令人甚覺無柰。

不過,我還是樂意回答的,因為這件事是百年來很難了解的事,要百遍千遍的回答,但恐怕有些人積習成見太深,故意不去了解,也就沒辦法了,算是無緣罷。

MUST先生說:

无法回答大量读经实际操作意义,一切免谈!
王先生若做不到一日八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诸位若是做不到大量十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以下試逐一解之:

說:无法回答大量读经实际操作意义,一切免谈!

這是所有大量讀經的家長和老師以及常看讀經理論的人都老早了解的事,沒有人會在這裡產生問題,為何說"無法回答"呢?

茲再說明一次:所謂大量讀經實際操作意義,要先了解何謂大量讀經,所謂大量者,盡其可能之大量也,所謂盡其可能,乃是依據每個個別情況而盡其所能的意思。譬如有人一生只能讀一句,那一句便是大量,若能讀兩句,而卻只讀一句,即不夠大量。如情況可以每天讀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是四個八個十個小時,而卻只讀了半個一個或兩個四個五個小時,便是小量。如果大量讀經是有益的,那麼,可讀兩句卻只讀一句,則獲益不足,即是人生之障礙了。而此障礙,往往發生在父母教子女或老師教學生時,那時孩子還小,不能自己决定他的讀經量,完全由父母老師決定,如果因為父母或老師對讀經教育的不認識或認識不足,而居然沒有達到應有的大量,可能障礙了孩子。而此種障礙,是在基礎上障礙,所以障礙幾年等於障礙了一輩子。

在這問題上,有人曾說:大量大量,難道要孩子一天讀十二個小時十六個小時二十個小時二十四個小時,就好像一餐吃一百碗飯,不是一種強迫嗎?說這種話的人,是沒有人類的生活經驗的,或許他根本不是人,否則,就是故意找荏,不是誠懇的要討論教育問題。因為人類的生活與工作及休息的時間安排是有一種自然規律的,兒童一天十個小時的讀經,其他十四個小時做別的安排,大概是讀經量的最大數了,所以吾人推廣大量讀經,最多只說到十個小時,這是合乎人之常情的。不過,我曾經看過一些所謂成功人士的言論,許多學者及事業家說自從他們走向自己的路以後,每天讀書或工作都在十六個小時左右。十六個小時可以算是治學創業的大量標準吧。當然,居高位為國為民者,日理萬機,可能每天工作量超過十六個小時。如果有人說:做人何必那麼累,我上班下班八個小時,已經累壞了,要我工作十六個小時,我可不幹!這種選擇是自由的,誰也沒法強制誰,但如果笑那些工作十六個小時的人是"傻鸟",在有識者面前還如此譏笑,以為自己比較聰明,那可能就會自討沒趣了。

說:王先生若做不到一日八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這是不了解讀經教育理論的人,乃至於不了解教育理論的人常有的心態。吾人推廣讀經,不是因為自己小時候讀了多少經,也不是自己現在每天讀多少經。只是因為如果讀經教育是對的,是有益於孩子的,則即便自己小時沒讀過經,或自己現在一天到晚沒讀經,也可以教孩子讀經,甚至也應該教孩子讀經,以免孩子長大後像大人們這麼笨。那時父母老師和孩子一起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說:诸位若是做不到大量十小时读经,一切免谈!

道理同上。

如果MUST先生說:你自己都不讀,怎麼可以教孩子讀?那是五四時代胡適之為了消滅中國文化想出來的欺人之言,胡適說:你們大人不懂經典,教孩子經典,是自欺欺人。我們中國人就這麼笨,被他這種話騙了將近一百年。MUST先生如果以為大人不讀,就不能教孩子讀,大人讀得少就不能教孩子多讀,是誤解了教育之道。教育之道是讓下一代發展得比我們更好,況且,大人讀經是一種不得己的補過,兒童讀經是他的天性,他人生發展中記憶的黃金時期,如果以大人的無能限制孩子的成長,大人是有罪過的。

如果說:王先生學問不行,應該一天讀八小時的經,以補過,是很好的建議。但如果說王先生自己沒有每天讀經八個小時,所以不可以推廣大量讀經,則是頭腦混亂了。

又如果說:家長老師能天天讀經十個小時,以作示範,則孩子更願意跟隨,老師自己有長進,而且教學效果將更大,是有相當道理的。但也並不全然有理,我倒認為不管自己讀經多少,總是能帶領孩子大量讀的老師,才是最高明的讀經老師。如果一定要自己讀十個小時,才能帶出讀十個小時的孩子,則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因為如果必要如此,則天下將永不出人才。

同理,有些人認為必須請到德行可以做學生模範的老師,才可以開班。我認為其頭腦是糊塗的。我們應該期待一個不是聖賢的老師,也可能教出聖賢,因為他可以用聖賢的道理與學生共勉,這樣,世界才有希望--我們的希望在孩子那邊,我們只是指引孩子,如果我們自己一路走來是對的,就希望孩子們走我們的老路,如果我們一路走錯了,我們不應該讓孩子走我們的老路,最好的方法是指給他成聖作賢之路--讀經。

老師不敢自居為老師,尤其不敢作為德行的表率,老師只與學生教學相長,這是讀經教育的一大特色。自以為其用功及德行可做學生表率的老師,天天要求自己讀十個小時的經,天天自己努力修德,一絲不苟,效法聖人之氣象,也太自我尊大了。


下面引用由MUST2011/07/20 02:39pm 發表的內容:
好贴继续讨论,共同声讨大量读经之害!



把與自己觀念不同的人看成敵人,隨時準備聲討,語氣態度之間,充满殺機。

為人處事,討論問題,好像不必如此。若常以此心態應世,恐怕於人無益,於己也無益。又恐怕以此心態做人,磁場甚重,也會影響及於家庭和子女。君子所宜切戒也。


下面引用由MUST2011/08/13 10:37am 發表的內容:
算了,不说了,我可不想试这些毒药,还好,我孩子稍微大量一点,赶紧调整了,感谢苍天啊!



是的,我也恭喜你能找到自己教好孩子的方式。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了,就該謝天謝地。

行有餘力,再為其他人的孩子著想吧,別人的孩子有他們的父母料理著呢。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11-8-16 09: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
发表于 2011-8-17 14:27:34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在理啊。学习借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发表于 2011-8-18 01: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5 天津清羽 的帖子

清羽转这个帖子来是什么意思?MUST又没有在这里发帖,也没人说和他类似的话,转个完全不相干的帖子过来让人很摸不着头脑。

何况,上面这个帖子驳“王先生/诸位若是做不到大量十小时读经,一切免谈!”这一句,驳得非常虚弱,站不住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发表于 2011-8-19 01:35:1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教授给质疑大量读经者的回帖,是有普遍性的,因看到这里有讨论这个问题,也很有针对性啊!我觉得教授本来就不是驳斥谁,他只是在讲实际的道理,有对此道理相应者,有不相应者,但无论你相应不相应,天地日月总是轮转的,人生总是不能空过的,教育的时机总是不该被错过的,凡是此等问题处绕来绕去者,皆是对人性之了解不透彻,自我固必在心理的窄路上跳脱不出来罢了。有些道理需要了解更需要实践与觉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发表于 2011-8-19 07:28:45 | 只看该作者
.

.


.


.


1、关于【实际操作】     王教授说【盡其可能,乃是依據每個個別情況而盡其所能】,那到底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其个别情况】适合每日七八九十个小时呢? 如果没有具体标准,前引之言就失去了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


2、关于【因果关系】     王教授推广读经是  因為【如果讀經教育是對的,是有益於孩子的,則】可以推广。这个原因是假言判断。那么,孩子的哪些方面在考察范围之列,有益无益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如果没有稍微具体一点的细则,【有益于孩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细则制定之责在王教授,只是觉得这个问题是不是该考虑。



3、关于【老师德行】    有德之师恰恰不会以【模范标杆】自居,德者慊诚,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既肩负关护之责,必自觉熟习教学技能,拓展教育学识,为学生制定适切的学习计划,创造安乐的生活环境。有德之师亦非圣贤,然于履圣之道确有真知,故可于教学实践中予学童以较适切之人生策引,不使吾人对儿童之寄望流于泡影。

我们期待并鼓励【有德行的老师】加入到读经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或闻有德者善教化,未闻无德者可为圣贤师。实则圣贤天赐,非关裁成,纵孔子重生亦只得万一之幸,何况一般有德之师?何况泛含【无德之师】之【不是圣贤的老师】? 【不是圣贤的老师,也可能教出圣贤来】,摄众美言尔。成德之教实乃千秋文化事业,规制策行切不可急功躁进,否则必生泛滥下流之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9:07:31 | 只看该作者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忙来忙去,也许多年以后,当你蓦然回首,才发现真正留下来的,对孩子真正有用的,还是:读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50 , Processed in 0.08196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