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空山泠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9-12-29 05:06:49 | 只看该作者
如是先生深夜回帖让我受宠若惊呢。海外的时间倒没中国这么晚。

一,当版主是服务,不是显示学识。首先要有服务精神,付出时间和精力。我自问绝不比幻比贡献大,但至少也有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也一直在努力。

二,我们曾不止一次邀请如是和果行出任版主。

三,我承认自己学识不高。我也看得出如是先生是聪明人。

四,你发的帖子你怎知我未仔细阅读?

五,75楼“暂时不说改进办法,因为这个说了没用。”你说“***就不提了”,不是欲言又止又是什么。以前你们的有些帖子,似乎话中有话又不说透,就是让人迷惑。所以我开始建议“竹筒倒豆子”。

六,你举的例子,除了自己的孩子你有发言权,其他的没有具体人证物证仅一些“有个”“有些”“不少”等让人如何可信?

七,我家没有条件每日大量“读”经。对一个三岁的孩子也不需要总在读,听就可以。大量听+读(每日平均一个小时)加起来后每日肯定超过6小时。女儿喜欢读经,也喜欢一边做手工一边听。等孩子大些,不排除以后送回国大量读经一年。对于读经学堂的选择,肯定会很谨慎。

八,我的理解:季谦先生有说过读超过8小时是好的,也说过读一句两句也是好的。季谦先生也说是熟读自然成诵,没说过要死记要背。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如是你怎么总钻那个牛角尖。

九,给读经教育提改进意见,很理解很尊重更欢迎。可如果偏执,你自己就不得其正。

十,“傻”“笨”都属人身攻击,但生气才中你计呢。读经几年我也不爱生气了。可先失礼的是如是你。本来觉得如是颇有鲁迅先生的风格,不过现在看又觉不像了。

十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不了解你家情况,只想提醒每个家长也都问问自己,孩子身上若出现问题,做老师的有多大责任,做为父母又有多大责任。是否可以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哪些地方家长自己做得还不够,还不能做为子女的表率。自古儿童教育最重要是“家教”加“师教”,其中责任当分清。读经也好,不读经也好,每日读十分钟也好,读半小时也好,四小时也好,八小时也好,做父母的要先做好表率。

我和果行有两面之缘,你女儿一看就知道肯定聪明能干。深深祝福你们全家!

(还有一事不明:如是是如何看出“婆罗门的教育方法和他们灭亡之间“的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石心 于 2009-12-29 05: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9-12-29 05: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 石心 的帖子

看109楼吧,你怎么看我无所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9-12-29 05:1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山泠雨 于 2009-12-28 12:01 发表

--------------------------------------------------------------------
谢谢您提醒。我不但经常反思孩子是否是真快乐,还会经常反思他长大了会不会真快乐,也经常反思作为一个人,他究竟应该怎样过一生才 ...


空山斑竹,多谢回复。下面的话也许会显得很不客气,但请相信我用意真诚,因为我相信你也是个真诚谦冲的人呢。

你上面用的词是“反思”,可我觉得,你只是在“思”而已。因为你的文章反映出来的,是你只是循着可知的、你早已认同的道路在思考,这离反思还差得远。“思”是增添些枝叶而已,“反思”却是从根底上怀疑自己所知所信,甚至不惮全盘推翻自己的信仰,站到对立的一面去。然后在那一面又有波折,也许再一个翻转,折回到此岸来。这个过程何其痛苦,却是让人有大裨益的,绝不是欢乐愉快的“枝叶思考”可比。这种情形在中国不算多,民国学者是特例;在西方近代和当代却很多,让人无法不景仰他们对智慧的追求,以身殉道的勇气——此“道”非常道。

或许你会说,我早已认定当下这条路是智慧大道,无须怀疑折腾。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大部分私塾教师的经历。我估计大部分教师也就是典型的六七十年代教育下的学生,小学学马克思主义,中学学社会主义,大学不详,外加一些课外阅读的中国古典小说、诗词、杂史。青少年时并无亲近传统经典的经历,更无触摸西方古典与近代智慧的机会。悲哀地说,少时的头脑被强制成真空,长大后也没有什么思想意识上的便利与语言上的技能去了解西方传统文化(不是我讽刺别人,因为这也是我的写照)。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旦有机会进入国学教育界,就认定了“大量读经法”是唯一之途呢?这更像是“事道”还是“盲目”呢?我甚至很难想象,假如有一种神奇的法术,让每个私塾老师一夜之间学会拉丁语古希腊语,并赋予他们素有威望的西方研究权威学者身份,他们还会牢牢把持现今对中国传统经典的认同、对于传统读书法的坚强信任吗?换句话说(尖锐地说),他们现在所衷心相信并推广的,究竟是一种便利还是信仰?

我还是相信Milton Friedman的话:一个不经反复思量、推翻之后再接受的观念,根本不称其为观念。因为同一个人也可以在一夜之间轻松地接受完全相反的观念。(所以,老实说,对于读经这件事,我还老在翻转犹豫中。)

有时候我忍不住想,不知道平时私塾的老师都读些什么书?除了教孩子们读的经典,他们自己还读哪些书?他们少时错过的中外经典何其多,现在是否也在身体力行地读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扪心自问中……谢谢提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9-12-29 05:15:28 | 只看该作者
”激起家长和私塾老师一点警醒之心“是很必要。大家都要结合自己(或自己的学堂,学生)反省,哪里做得还不好,哪里需要改善?如何才会更好?

所以若是理性的讨论,都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9-12-29 05:3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09-12-29 04:26 发表

你敢于推翻自己几年前旦旦的论言,也敢于呼喊出旁人不敢呼喊的声音 ...



我不知道您具体所指的,是几年前我的哪些论言,
虽然人贵在自我否定中前行,但基本立场是一定的,我很了解自己。
哪怕是在全球读经网所发的第一帖,我至今都记得的。
前年注册此地,论战之中或许有失言之处,但那是文法与表达的问题,不是基本知见问题。

之所以有此一问,是担心自己的言论误导了您,使您烦恼不是我所愿意的。
之所以有此担心,是因为您刚才误解了我对如幻的追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9-12-29 05:56:10 | 只看该作者
哦,是指鸟儿以前说“读经能读书数理头脑来”,当时我就很困惑,很期待有后文,但是一直没有。从别的帖子看,你和果行其实纠正了这个看法,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有此一说。

你对如幻的批评,我还是认为是捞过界了。这也许也关系到以前一个讨论帖,果行期待着新的一代人能兼美中西传统各自擅长之处,而我比较悲观,认为哪怕是独立的个人也只能继续发挥其中一种的尽美之处,两边好处都占到似乎是不能的。所以我认同如幻家的做法,也认同您家的做法。

(我下线了,要明天再来了。)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09-12-28 21: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9-12-29 06:5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石心 于 2009-12-29 05:06 发表

还有一事不明:如是 是如何看出“婆罗门的教育方法和他们灭亡之间“的关系的?
...


我初以为如幻是指作为一种宗教的古婆罗门教教法,教法是为教义服务的,因此教法受教义制约。
古婆罗门教后来发展成为印度教,实际上可以认为是旧教义得以更新(灭亡即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9-12-29 07:45: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09-12-29 05:56 发表

哦,是指鸟儿以前说“读经能读出数理头脑来”,当时我就很困惑,很期待有后文,但是一直没有。
从别的帖子看,你和果行其实纠正了这个看法,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有此一说。

...




我希望看到原文。

因为任何文字均是对境而发,因对话语境不同而有意义上的差异。不过,从始至终我都肯定“适当方法下的读经训练”确实有助于孩子将来在数理逻辑能力方面的开发,但这是基于特定的更基础的层面而言的。后天的专项数理逻辑训练之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清明开放、动机水平、自知自信、情绪机制等等。我反对的只是“读经万能”概念之滥用者想当然的那些“信念”,比如以为读经数年即可直接通晓数理逻辑。我从来没有说过“读经不可能有助于数理逻辑能力的开发”或者类似意思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9-12-29 08:49:36 | 只看该作者
对极了,除去浮燥,再做事,再想事,再读经,会发现,好多的现象有崭新的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9-12-29 09: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3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看這個回帖,不禁笑了,因為昨天就猜到你可能會這樣回復。

如是問:是什么使得你如此着急发言?
答一下:是時間,太晚了,我雖然還沒有孩子,但是以後會要個孩子,所以要從現在開始努力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便以后在身教方面不要被人罵得太慘。(早上也只能發這一貼,該上班了。我也同石心一樣的感受,驚異于您深夜發貼。)

正因為我知道如果不引用原文,可能會被您抓住小辮子,所以才特意在后面括號里注明是“大意”,大意的意思就是看了原文以后,根據自己的分析而總結出的一段較簡練的話。我又看了一遍你的原文,似乎和我的意思并沒有向左,不然我也不敢隨意亂說。

“牟先生的观点我就不说了,您得自己慢慢琢磨,霍先生则直言反对这种单调死板的教法而倡导“性情教育”,南老爷子则倡导快乐学习,灵活教育——大德的教法必首重师资力量之培育。”

您說霍先生則直言反對,意思就是說,牟先生雖未直言反對,卻間接反對,這句話的意思難道不是這樣理解嗎?如果不是,那實在是我語文水平太差,請諒解。不過,如果像我還算看過幾本牟先生書的人都對這句話云里霧里,不知何去何從,那么您拋出這樣一句話,讓別人如何對待呢?這難道不是誤導嗎?

請相信,您的每個帖子我都仔細看過,并且為此,我也都翻看過以前的老貼,趙升君和伯毅兩位老師的回帖以及各方面的回帖,也都認真看過。你今天又提到有一位“宋母”,我也會想辦法了解一下。我雖然被季謙先生的學養和品格所折服,但請相信還沒有盲目到急著要把自己列入到您所謂的“浮弱钝根,尤以女弟子居多”的行列里面去。

不過,我看季謙先生的女弟子(不知道這個女弟子如何定義,是不是只要是支持季謙先生教育觀點的女子就算是女弟子),還是很有智慧的,起碼,是很難得的有理性的女性。女性而有理性本就不易,何況在這紛亂世道中。

還有,我并未與如是先生斷然為敵,也希望如是先生不必如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摇篮曲 + 1 + 1 喜欢看辩论,学习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26 , Processed in 0.07624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