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必着急让孩子去读历史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0-9 20:4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恩。最近哪个最牛历史老师被骂得很惨。

这样的人还到百家讲坛去丢人现眼。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顺手转一个无太大关系的帖子,看看语言准确的重要性

我们的祖国不止60岁,脑残愤青竟然抹杀悠久历史

文/周筱赟


昨天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简称国庆60周年。由于前一天晚上我工作的太晚,上午一直在睡觉,所以没赶上看阅兵式的直播,不过我看了后来的重播。

我注意到,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央视的报道,都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或“新中国诞生60年”,而有一些媒体,以及网上流传的帖子,却称为“祖国母亲60岁生日”、“祖国60年华诞”、“建国60年”之类。我的QQ在十一当天就收到大量这类的留言。

我们的祖国,真的只有60岁吗?说祖国60岁,是一个比喻,也即说我们的祖国中国,是1949年才建的,只有60年的历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所有现在超过60周岁的中国人,这些人在60年之前,难道不是生活在我们的祖国中国吗?如果不是生活在我们的祖国中国,难道还是生活在外国不成?脑残愤青自认为是最爱国的,其实才是最卖国的,竟然把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全部抹杀了。

我们的祖国中国,当然早就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里,就说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然,关于这点,我曾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指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在3500年左右,所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包括了传说时代。当然,这个问题与主题无关,暂且不展开论述。

脑残的爱国愤青,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会欢呼雀跃,同时,他们看到“祖国母亲60岁生日”、“祖国60年华诞”也会欢呼雀跃,他们从来没考虑过这两个说法有什么矛盾。否则怎么叫“脑残”呢?就好比有人告诉我,有个学生说他最喜欢看的两份报纸是《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却从来没想过两份报纸的理念完全是格格不入的,但在他那里却完全能够统一。因为愤青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或者是受到刺激而残废了,从来没法用理性来思考问题。

十一当天,有人在QQ上给我发“祖国母亲60岁生日”的留言,我告诉他,我们的祖国中国不止60岁,那人非常吃惊,竟然问:“你是不是反革命啊?”我问他多大年级,有没有读过大学?他说他今年15岁,正在读初二。QQ上的愤青实在太低端,基本都是未成年,初中学历已算比较高了。他们的大脑发育还没成熟,或者是发育中遇到阻碍,以致成了大脑残疾(简称脑残)。

在延安时代,有人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在群众中传唱。毛泽东听到了这首歌曲,就对有关负责同志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个说法不对,中国早就存在,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应该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才对。从此,这首歌就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脑残愤青是不是觉得这也很反动啊?

那个打着爱国旗号,专门骗爱国愤青钱的《建国大业》,我此前写过《的外籍华人爱国和的宋鸿兵宣誓效忠美国》曾分析过,一部弘扬爱国精神的影片,重要演员几乎全是外国籍(共计172位明星),这实在是一种讽刺。说穿了就是骗爱国愤青的钱的,既然这些明星如此爱国,为什么要加入外国国籍呢?更荒唐的就是这个片名“建国大业”,完全违背中央的方针政策。

在1990年代,有关部门就专门下发过指导性文件,要求今后不在广播、电视、书刊中出现“建国××周年”的说法,必须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或“新中国成立××年”,道理就是,中国不是1949年才建的,中国的存在,已经有数千年了,怎么能说建国才××周年呢?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有意思!
庞庞 + 5 + 5 精品文章!
颀颀妈妈 + 3 + 3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0-9 22:32:1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现在小孩子还是学习点 心理上的书好 哪怕给他奖励 让他看 或帮忙写什么的好点  学习了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0-10 09:25:32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QQ的这种批判性思想

希望多发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0:1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eansky 于 2009-10-10 09:25 发表
很喜欢QQ的这种批判性思想

希望多发帖子!


哈,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并不是否定,而是依照合理的逻辑去多角度思维。历史问题其实是最需要评判性思维的,因为那里面完全确定的东西不多,很多方面都可以去猜想和合理的推论。所以在国外对于历史等人文的教育就采用鼓励评判性思维的方法,我见过一些国外的孩子在小学四五年级写的文章,自己都感觉非常的佩服。

可惜我们在中国做不到,遗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0-10 11:22:2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 - [惊堂小木]

http://seawaver.blogbus.com/logs/46488633.html

        昨天出门办事,左右等不到的士,最后打的是私人的黑车。司机是地道的南京人,一路跟我侃些鲜有人知的历史,梅花山上的无字碑、林立果在南京的选妃、国民党元老的家族背景,诸如此类。这些不便公开的秘史佚闻,我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便不多言,任他滔滔不绝。此人谈论历史事件,涉及时间必精确至某年某月某日,以期观点更有说服力。这一点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不觉哑然失笑。

        我虽然是个纯理科生,但是从小好文,每学期课本发到手里,数学物理都扔一边,语文和历史翻的勤些,有故事的书总比枯燥公式来得有趣。语文老师虽然经常把我的作文拿到讲台前念,却不大欢喜我,因为高中语文要教学生一套死蠢的文本理解规范,实在没有办法接受。她在课堂提问:“为什么柳永的词里有一种伤感凄美的情绪?”这种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出现时,通常是全班静默,我举手起立:“因为他落魄,天天在妓院里混。”然后满座哗然。历史老师一般不会经历如此的尴尬,因为“历史”看上去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供发挥的余地。他转向我,于是我起身回答问题,时间精确至某年某月某日,再补充一点课外内容,俨然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后来我才发现,我们的历史教育其实和语文教育一样害人不浅。多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都脱不开意识形态的框框,偏颇之处自然少不了,但语文教育的弊病太明显,装腔作势的调子不攻自破,而历史却将一种简单粗暴的、所谓“唯物主义历史观”贯彻于书本中引而不发。凡事件发展、社会动荡、时代变革,一句“人民大众的力量”就搪塞过去,丝毫也不顾忌其中因素的复杂和随机。你可以说没有必要严谨考据,反而会把年轻学生的思维搞的混乱,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不但用一种方法论和价值观简单化了历史,还为保持这种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正确性而任意曲解历史。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我小时候很讨厌吃杨梅,因为在我家杨梅是用来泡酒的,我只尝过那种泡过酒的滋味,却不知道它的原汁原味。我们从小经历的历史教育就像一桶被泡酒的杨梅,吃起来酸苦乏味,却殊不知其本真。真实的历史哪怕没有任何修饰,也是十分精彩而激动人心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历史的原初状态出发去观察历史,完全可以获得真正属于自我的历史观,不必被崇高所蒙蔽,不需被“真理”所否决。国家害怕个人意识呈现出多样性,因而用共同信仰去指导人们看待历史,难道我非要买这个帐?任何一种理论拿来当信仰用都是要玩完的,再说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个鸡巴毛信仰啊。

        近十几年来,随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和学术的庸俗化,“历史”又逐渐沦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有句话说,历史从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要彰显一些,自然也不免要隐匿一些,历史就难免被虚构。有些人像我遇到的那位司机一样,喜欢在裨钞中抓那些虚构历史的痛脚,这诚然也是一种思想独立的表现,却不是贯晓历史的正道。历史作为一种无限性可能的客体文本,既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结构,又被人类的主观意识所影响,因此掌握历史不但应该详解时空环境,更要超越环境的桎梏。每个人对历史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解释,只要在一个合乎理性的思想体系下进行即可。

        最后我用中国近现代史粗略的举个例子。我们普遍接受认可的是这样一段历史:清政府专制、腐败、无能,导致内外交患,资本主义萌芽无从发展;农民起义失败、资产阶级革命失败,被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联合绞杀;军阀混战连年内战民不聊生,危亡之际国民政府绥靖求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敏感词过滤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建立新中国,进行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体制的彻底变革。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吧?我认为中国社会这一系列的变动,尺度之大,范围之广,并不能用“没有敏感词过滤就没有新中国”一言以蔽之。我并不太同意这句话,新中国需要敏感词过滤,但只有敏感词过滤也不会有新中国。今天在图书馆看杂志,发现一篇文章竭力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必然联系,bullshit。整整三卷《资本论》里只提到中国几次,不过是将其作为殖民地而论,就算人家是老中医包治百病,共产主义理论也不是专门给开的药方,尽TM自作多情。

担心超限,更多内容就不随意搬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小米爸爸 + 10 + 10 哈哈!你说出了偶滴习声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0-10 11:51:48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历史教育还停留在背年代和历史事件的阶段,这么多年,一直没多大改变。历史分析题的答案有明确的计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当孩子们学会揣测出题者的主流思想时,意识形态便开始扎根,一个个独立思考的人便开始淹没。成年后,孩子们会有一种被教育体系愚弄的感觉,于是反叛,而这种反叛仅仅是一种不满后的应急反应,而不是理智分判。

何时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有真正的批判思维?期待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等GD没了,可能,可能,是可能会有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0-10 11:54:58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样的帖子,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0-10 13:14:3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有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0-10 13:23:22 | 只看该作者
長見識了,謝謝各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44 , Processed in 0.08797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