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701|回复: 1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必着急让孩子去读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9 15:2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前在几个帖子里曾说过自己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的历史书籍都不适合孩子去看,因此我自己也基本不去给孩子看所谓的有关历史的书籍。

后来就有不少朋友短消息给我,问一些问题

有人问,那应该那什么样的历史书籍来给孩子看。我回答说不看也罢,其实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成年人,脑子里接受的大多是不真实的,被伪造的历史,不也一样好好的活这么,那么孩子即使不去了解哪些东西,也照样可以好好的活着。为什么宁愿去了解假的东西呢,我个人觉得不如不去了解,或者尽量到孩子大一些了,再去试图了解吧。

有人也希望我能推荐几本关于历史的书籍,前后断断续续推荐了一些,但自己也不觉得满意,因为大多数不见得适合于孩子去看。

有人问将来孩子学到历史课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哪些假的东西怎么办。那我说没啥办法,就当是为了应试不得不背得东西吧,考完了就忘记了好了,因为我们个人无法和社会去抗衡。

中国的历史,多少年来一直没有过很科学的解读,即使是到了今天。

中国的所谓历史,基本上都是和神话混在一起的,你很难分清楚哪一个是神话,那一个是故事,那一个是史实。很多人给孩子读过希腊神话,其实那些神话传说里,有很多也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只因为没有经过可信的验证,因而至今依然叫做神话,而不是历史。我们则不然,从远古的三皇五帝,及至舜禹,只要曾经被书上记录过的,都被称作了历史,所以历史和神话无法区分,读一部历史书,感觉和读一个封神演义,其实差别不大。

如果哪一天大家有兴趣去读二十四史,这些所谓被称为正史的东西,你就会发现里面照样是胡编乱造。比如汉高祖刘邦,就是蛟龙和他妈乱搞生下来的,还被他爹亲眼看到了。隋高祖也是出生的时候头上长角身上长鳞。其他的皇上不是紫气照庭,就是浑身金色,哪怕是叫花子出身的明太祖出生的时候也是红光遍地,以至于邻居都以为着火了。

至于很多人甚至把摆明了的小说,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古人编出来的故事,诸如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等等,都当作历史给孩子去讲。有人问过我小鲁中国历史适合不适合孩子听,我回答他说,孩子喜欢听就听罢,不过最好告诉他这是古代故事,而不要去说这是什么中国历史,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人们编出来的,历史上都未曾发生过。

历史这个词外延太大了,什么东西都敢叫历史。读中国历史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就是去伪存真。其实大家想想现如今为了树立一个让大家学习的典型,都会编造很多故事,甚至还去伪造日记等等,就能知道古书里记载的那些东西,到底有多少可信度了。

所以我说,这样的历史,还是不着急去让孩子学吧。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10-9 15:2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6 金币 +26 收起 理由
亮子妈妈 + 2 + 2 有些道理
ddslw + 1 + 1 我很赞同。
hq1966 + 10 + 10
有梦的人生 + 1 + 1 孩子有兴趣就自己去读好了,不干涉,不 ...
天问 + 10 + 10 其实读读无妨
autumn + 2 + 2 可以把历史当作故事来听。我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0-9 15:29:41 | 只看该作者
岳母刺字好象是真的

不过什么马光砸缸,孔融让梨,铁棒磨成针,这些东西估计都是乱编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hubaichun + 10 不好区分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6:09:06 | 只看该作者

说说司南

其实很多事情,如果没人讲,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是真的。

我随便举几个小例子和大家说说吧。



比如上面这个东东,估计大家都知道他叫司南,央视的探索频道还拿它作为标志,首都博物馆里也有这个的展示,我们学过的历史课本上,也有这个图,但我估计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个出土的文物吧。

但事实上不是,这个玩意是我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叫王振铎的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根据出土的汉代的勺子的样子,仿制出来的模型而已。

就是这么一个玩意,也根本不能指南的,1952年,郭沫若率团访苏,希望带一个司南的复原品作为礼物。复制的任务交给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物理所找来最好的磁石和工匠,可磁勺做出来就是不指南。

即使到现在,也没人可以造出来一个可以完成指南作用的司南仿制品来,现在商店里卖得那些,都是要装电池的,用电磁来驱动。其实道理很简单,摩擦力太大了,磁铁磁力不可能带动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没谱的事情,当成古代科学重大发明来宣传。其实纵览古书,对这个东西的描述,不过是东汉的王充在《论衡·是应篇》中提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么一句话。

非常遗憾的是,这句话还是断章取义的一句话,我把前后文给大家贴出来看看,就可以感到其多有趣了。

人含五常,音气交通,且犹不能相知。屈轶草也,安能知佞?如儒者之言是,则太平之时,草木逾贤圣也。狱讼有是非,人情有曲直,何不并令屈轶指其非而不直者,必苦心听讼,三人断狱乎?故夫屈轶之草,或时无有而空言生,或时实有而虚言能指,假令能指,或时草性见人而动。古者质朴,见草之动,则言能指,能指则言指佞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鱼肉之虫,集地北行,夫虫之性然也。


这段主要是讲一种叫做“屈轶”的草,可以指出坏人来。为了证明确实有此事,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就是所谓的司南,还有一个就是说地上的肉虫子,都会往北走,可以说是纯天然的指北针了。

大家都可以看出来那段话基本是无稽之谈,但确实就有人抽取了中间的十二个字,造出了模型,还被渲染成古代的重大发明,真是让人笑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丹芮妈 + 2 + 2 很佩服楼主呢
颀颀妈妈 + 3 + 3 学习一下。
子云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6:2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10-9 15:29 发表
岳母刺字好象是真的

不过什么马光砸缸,孔融让梨,铁棒磨成针,这些东西估计都是乱编的


岳母刺字这个东西有人去考证过,宋明两朝的所有有关岳飞的记载,包括岳飞的孙子岳坷所著的《鄂王行实编年》中都根本没有记述此事,到了明朝后期,一些演义故事里有了刺字的说法,不过刺的是“尽忠报国”四个字,明末冯梦龙写的的《精忠旗传奇》才有“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系飞令张宪所刺”。那时候还说的不是岳母所刺的,而是他的部下。到了清朝,才有了岳母刺字的说法,这与清朝大力宣扬岳飞、关公这些人物的策略有关,也因此这些原不太有名气的人物,开始变得鼎鼎大名了。

仔细想想,刺青绝对不是随便一个人,用绣花针就可以随便完成的,在宋代刺青很风行,水浒传里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描写,但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就做的了的,而是有专门的美容机构来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9 16:33:29 | 只看该作者
宋史中的何铸传:“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文中没说是岳母刺的,不过宋史不是演义而是正史,是‘尽忠报国’。

’精忠报国‘确实是小说和演义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9 17:03:55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听了一集小鲁说历史,就犯糊涂了,怎么女娲造人,都成了中国历史了?所以都没兴趣下载了。
我觉得带孩子去古城,如北京故宫,圆明园,北海,颐和园游玩,或是参观博物馆,比听历史故事直观深刻有趣得多!
昨天孩子问一个问题,圆明园是几几年修建的?我回答大约1735年,孩子又问,那“最早是几几年?”我想半天,都忘了“公元”的来历,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此也想请教请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8:43:2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说的那位王振铎很少有人知道可真是太可惜了,因为他发明的古物实在是名气太大了。

在国博和首博,都能看到下面的藏品,我敢打赌坛子上做父母的几乎没有人没见过这个,看下图



谁敢说不认识他,赫赫有名的张衡地震仪啊,教科书里有,也是地震局的标志,还上过各种书籍和邮票。

遗憾的是这也不是出土文物的复制品,而是前面那位王振铎发明的古物。其实他在上世纪30年代曾做过一个,可惜原理不太对,上面这个图是五十年代后他再次设计的。

比较遗憾的事情是,这个展在历史博物馆(现在叫国博)的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动他不动,1976年唐山大地震,近在咫尺的地动仪竟然毫无反应。不过据说有时候参观的人一跺脚,他也会吐出一个珠子来。

不过张衡当初做地动仪,相对来说可能靠谱一些,尽管未必真的能感知地震,但是这个东西可是给张衡带来了不小的好处,因为张衡大约是历史上有数的,可以靠地震弹劾掉三公的人,因为皇上总问张衡朝纲里谁是坏人,所以大家都怕他。于是当陕西地震没有猜出来的时候,大家就有机会弹劾他,他也不得不面临被流放的命运了。

不过这个虽然不灵,但最终现代人还是很能干的,2004年7月,来自中国地震局、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自动化研究所等8家单位专家组成的“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就成立了,经过众多专家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一个灵的地动仪。

新的据说是这个样子了


据说更像当年的酒具。

但是去年汶川地震,这个新玩意到底有没有反应俺就不知道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所以以后孩子的课本上的图片改成这个了,大家也不要奇怪。

希望大家理解的是,课本上如果不用这些假的、编造出来的文物,那基本上那个课本也就没有插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黑陶 + 3 + 3 震撼,可惜图片看不到哦
bulamm + 1 + 1
颀颀妈妈 + 3 + 3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0-9 19:43:36 | 只看该作者
哎!!!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直认为上面这些都是古代的文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0-9 20:05:55 | 只看该作者
发完了,跳到版块上去一看,无意中发现最后回贴的竟然是QQ,跳回来一看,却还是我,这论坛还是有那个问题。

QQ快生吧,看你生的慢,我催生一下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qqyou + 3 + 3 没想连载,今天有点时间,胡乱写几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20:09: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zchips 于 2009-10-9 19:43 发表
哎!!!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直认为上面这些都是古代的文物.


这很正常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也是一种技巧,如果你提出质问的时候,人家会说,我没有说这些是古代的文物啊。

其实误导大众,就是他们的目的罢了。

我上学的时候学这些的时候,也同样是这么认为的,一直到了后来因为喜欢历史,读了一些当初的学术刊物,了解到一些争议的时候,才知道感情自己以前上当了。

其实有几个人会去看那些专业的刊物呢?我估计90%做历史老师的,也不了解这些,于是假的东西,就一代代传授下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31 , Processed in 0.08590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