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必着急让孩子去读历史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9-10-21 14:10:07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在此楼是搅和来的,也来个总结发言吧。
   阿Q对历史真实性的分析,我是很赞同,也是深恶痛绝,不仅仅是历史,在我们生活当中充满了中国式的虚伪,前面我举过一个选举的例子,以前讨论过的论文的造假,,,,各种的造假充斥了生活,,,但这就是我们的实际现状,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会这样生活:领导发言,我们鼓掌,,,运动来了,我们响应,,,该请客就请客,该吃饭就吃饭。。。。。。我们必须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只要在场面上懂得中国的套路,场面上说话有中国的套路,场面上作文考试有中国的套路,,,但在其他一些朋友圈子里,私下里我们完全有言论自由,我们同样可以笑话天安门城楼上的人物,说些未披露贪官的闲话,以及楼上阿Q所讲的那些近现代历史的闲话,,,我们真的什么都可以说,除了正式的场面,我们基本上是个言论自由的社会。

   好了,到了正题。
    我们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呢,他们也不在真空里,他们一进校园就处在这样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环境里了,他们要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他们要在演讲、作文、发言中用到很多中国式的典故,他们自己不用这些典故,他们也要能听懂老师的话,听懂新闻,听懂成人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和批判,,,他们自己也要成人,也要有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最最关键的是: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也许更新换代就靠他们。。。如果他们对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社会现状,我们的历史原因,等等都不了解,仅仅知道一个理想的社会,那么他们怎么才能改变社会?
    象阿Q所说,不急,我不知道,这个不急是指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多大孩子才算不急呢?我想,这个应该没有时间表,只要孩子感兴趣,就可以开始接触历史了,至于接触的是什么历史,仍然还是以孩子为主吧,家长做的是准备多种材料,孩子感兴趣,就可以逐步深入,可以是漫画、故事、电视片,也可以是小说,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当然,这本书阿Q说过不是小说,是真正的历史书),再往后,孩子喜欢就可以是历史学家的书了,,这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能,一开始就给孩子看史记,看万历十五年,,,
    我想,历史最好的方式,应该不是家长的引导,那段历史真实,那段历史有误,家长如果先入为主,引导孩子,仍然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我们现在的历史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一种口吻,一个角度。。如果用你的一种口吻一个角度代替主流的口吻和角度,仍然没有帮到孩子,,,所以把孩子交给书吧,让孩子和写书人交流,吸取到不同的角度,最终孩子一定会得出自己的观点(当然,那个观点未必是符合你的想法,可能是你认为的不正确,但那个才是真正的历史观点),,,
   比如说历史书,我指的是写给孩子看的历史书,我们可以买一些国产的,台版的,韩版的,西方的,同样一段历史会有不同的视角,如果孩子有疑问来问你了,这个时候,历史意识就萌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33 金币 +33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我好喜欢。。。
sunbaby020123 + 2 + 2 精品文章!
hi5 + 5 + 5 说的好
三宝妈 + 2 + 2 我很赞同。
果行育德 + 2 + 2 我好喜欢。。。
xylonhong + 2 + 2 精品文章!
qqyou + 3 + 3 精品文章!
ealain + 5 + 5 我好喜欢。。。
棠棠妈 + 2 + 2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9-10-21 14:53:27 | 只看该作者
千万别讨论历史的真实性.
现在关于"岳飞与秦烩"那些事都有疑义了.

再说现在的孩子看历史和我们那时侯好象不一样了.
连我家孩子看了百家讲坛都赞同专家说法:
"岳飞把老皇帝请回来,新皇帝能乐意吗?我是皇帝,我也杀岳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你孩子真懂人心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9-10-21 18:2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6 小小小鲸鱼 的帖子

中肯,语重心长。

读君一席话,也更坚定了要给儿子多看各类历史类书籍和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书籍的信念。

历史的东东以前让儿子早看我也不觉得早,通过这一辩,反倒觉得现在更应该广泛得阅读了,广纳众言了。其目的也是让他不至于偏听偏信,我没那份怕儿子多识了些东西就脑子混乱了的担忧。

另:我也真的奇怪,即便是我们对QQ的结论有不同意见,也会同时肯定他的另一些说法,评论起来还算是客观---当然是自己感觉。可Q粉们一边倒的认知,真让我不可理解。怎么会这样子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i5 + 5 + 5 Q粉这词不错, 让我联想到很有嚼劲的那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9-10-22 14:08:33 | 只看该作者
学历史,除了hi5转的西方分析进路,还推荐我们中国古人读史方法:经史合参。“参”有参考、参悟、参究之意,一般也是孩子年龄稍大才进行,呼吁孩子们都读点经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2 + 2 是呀,经史参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9-10-23 08:14:1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精彩,特别精彩,尤其以80楼南瓜同学的话最为出彩,继续骑在墙上看,先母鸡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10-23 10:3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i5 + 5 + 5 什么南瓜同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9-10-23 09:0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0 小米爸爸 的帖子

回想半天,实在想不起有哪位同学叫南瓜,害我又倒回去翻贴子,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9-10-23 09:37:56 | 只看该作者
有梦的人生 ;其实如果不主动去给孩子提供历史书,大概孩子不会有多少时间去读历史的
而且就我目前的经验所见,时候不到,孩子也不会主动对历史或历史故事感兴趣。
还是看看历史故事书好,比看语文、言情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9-10-23 10:23:44 | 只看该作者
平日里,李老师的确沉默寡言,但在课堂上,他口才奇好。早在高一时,我就听过他的课。大概因为没分文理班,历史课无足轻重,他也不必照本宣科。干巴巴的教案经由他的口,竟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历史故事。就这样,讲课的人无需讲稿和提纲,话题拈之即来;听课的人免去抄笔记之苦,听得痴痴入神。只要是李老师的课,45分钟稍纵即逝。
因为李老师,学习和听课在我看来,第一次变成了一种真正的快乐。
渐渐地,我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也开始对教科书产生怀疑。同是历史,为什么李老师讲述得那么鲜活,但在教科书里却变成了简单枯燥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呢?
多年后,当我主持《世纪大讲堂》,坐在桑拿房一般酷热的演播室里被烤了两个多小时,却依旧兴致勃勃地听历史学家沈志华先生讲毛泽东、赫鲁晓夫和中苏关系的破裂时,我又想起了李老师。我想,他们大概都是勇于摆脱课本的束缚去寻找真相的人,也是懂得用历史的灵魂去触动听众的人。

对于高考的学生,即便是一种束缚,历史课本也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束缚。到了文科班,就连李老师也不得不回归书本,开始在课堂上分析历年的高考试卷。他再也不讲故事了,相反,只要一张嘴,便是“义和团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一部分”、“国民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官僚、反动反人民”之类的标准化答案。
这时候的李老师,手上、身上落满了白蒙蒙的、粒粒屑屑的粉笔灰,越发显得落寞。对于他这样一个人,我不知道如此讲课会不会是一种痛苦,又或者,被禁锢在这个小小的中学教室的讲台上,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摘自曾子墨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9-10-23 10: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2 三宝妈 的帖子

在孩子没有兴趣的时候,我是不会主动给他这些东西的。
我希望孩子读任何东西,都是在有思考的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人生很漫长,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葆有学习的热情,享受思考的乐趣,而并不以他在人生初期就博文广识为优先。

就我接触到的孩子(我的孩子,和他的同学、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来看,其实他们对周围的人际、事件都有非常多的疑惑。他们发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在彼此的冲突与合作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慢慢形成对自我、对他人的看法。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非常需要来自家长、老师等各方面的帮助。我的孩子还小,我会更多的把精力放在这些问题上,帮助孩子建立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这个,再在历史进入他的视野的时候,引导他去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
毕竟,读史之可以明智,是因为它并不是单纯的死知识,而是读了这个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知道我们的现实是怎么来的,而未来又会如何,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想法。
在我,认识社会的这个目标可以放在孩子形成对自我、他人认识的后面,先解决他最切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逐渐引导他的眼光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精品文章!
果行育德 + 2 + 2 我很赞同。
hi5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9-10-26 01:36:2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还是要读一点,挑选好的经典故事阅读,非常有益.年纪大一点的,有兴趣的话,可以读深一些的历史著作,以近代史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7 , Processed in 0.087475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