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1122的阅读

  [复制链接]
1731#
发表于 2011-11-9 09:39:23 | 只看该作者
把这些复制下来,慢慢体会,对照着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2#
发表于 2011-11-10 13: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2的阅读

太感谢了,相信对很多家长很有用啊,我们已经开始了,到时还会随时请教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10 + 10 不客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3#
发表于 2011-11-11 22:02: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我们在晚饭时改听音乐为听书--《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书是曹昇写的,艾宝良读的,很煽,孩子们很被吸引,妈妈不以为然,听书成瘾。
听刘秀的由头说来还是和学校课本有关。学习语文日积月累时,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找出处。如果是诗句,我们会背诵整诗;如果是警句,我们会读全文。四年级下,其中有一句:“精诚所动,金石为开”。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我们就粗读了一下这篇后汉书文选,并读了刘秀的大致生平。孩子们对刘秀、阴丽华、郭圣通的感情纠葛饶有兴趣,一直想听刘秀的书。只是由于相关传统评书多是天马行空,几近胡编,她们不感兴趣。而新近曹昇的书还算贴谱,依依拿蔡东潘的《后汉演义》对照,两下相差不多。
孩子们现在很抗拒戏说的历史评书、电视剧等。有进步。

点评

将课本里的内容,找出处,进行扩展。真是好办法!  发表于 2015-9-21 16:39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小溪流水0 + 2 + 2 真好哇!
ya0903 + 2 + 2 找出处,这个习惯太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9:19:33 | 只看该作者
number the stars 算是孩子读的第一部有些现实主义色彩的小小说。
这本书对依依俩俩来说,不是很难。已经读了一段时间了,只是每周只读一次且时间都很短,现才到chapter04。
要多给些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发表于 2011-11-14 16:05:0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1122爸爸,你帖子中所说   “诵读我们一般分为两段,第一段:为诵读。第二段为小结“,

在孩子小的时候,第二段如何进行啊?儿子现在低年级,目前的古文观止,仅限于诵读《醉翁亭记》等一些唐宋散文,想了解一下,目前这种情况,
如何在诵读之后进行小结?

是返回温习旧文,诵读加上小结? 还是继续诵读新的篇章?1122爸爸能给些建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8:4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88 乐宝宝0804 的帖子

我觉得还是要稍稍小结一下。
小孩子理解力不强,可以更多的字面解释。比如《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的意思,联想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如果能再举一些其他日出的例子更好,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去感受不同的日出意境。
所谓小结,其实也就是回顾,对小孩子而言,不一定是汇总,点滴细节的揣摩也好。
家长要做功课,坚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宸宸羊妈妈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8#
发表于 2011-11-15 10:11:53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收获,继续学习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0:12:26 | 只看该作者
听东周列国志

已经听到第七十六回。
伍子胥家仇避祸投东吴,诸义士慷慨悲歌视死归。
楚令尹飞扬跋扈终败绩,孙武子排兵布阵非虚名。
===============================
正巧与在读的《唐雎不辱使命》中“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相交集。

读古文观止
昨天,结束了《唐雎不辱使命》,开始读《李斯谏逐客书》,先秦快要结束了。
孩子们读到:秦穆公,百里奚,蹇叔,商鞅,范雎。。。李斯
俩俩:爸爸,是不是到秦始皇了。
我说:是。
BC778年,秦襄公救周立国,历经穆公,献公,惠文王,昭襄王,到始皇,五百载有余。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那样求贤若渴的西戎边地,时过境迁,竟下逐客之令。
=======================
春秋战国,特别于后来的中国,真是非常时期。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1-11-15 11: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0#
发表于 2011-11-15 17: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2的阅读

谢谢1122bb,前一阵这套书还没货呢,抓紧买,请教另外两本单出的也一起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6 04:10 , Processed in 0.10219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