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说说经典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09-3-1 03:23:31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在我看来,时代在进步,进入现代文明,非要小孩去学习过时的思想理念,封建礼教之类的东西,是一种压制孩子天性的表现。中国从来就不缺少熟读背诵经典的人才,缺少的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纵观整个人类的科学进步历史,我们祖先作的贡献真的是很有限啊,为什么呢,你说中国人不聪明吗,肯定不是。人的思想从小就被禁锢在专制的体制里,被礼教压制,不敢丝毫的突破。历史不能倒退,复古毫无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09-3-1 16:09:3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孩子和我说句悄悄话:如果你想吃鸡腿,就要像钓鱼一样,先给别人一个,你就可以吃到更多。 想想前面的融让梨,经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强。举一反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09-3-1 22:41:54 | 只看该作者
【光明日报】 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
http://www.gmw.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869189.htm

马智强:语文变革欠考虑“三无”登场后果严重
http://www.jyb.cn/Teaching/jxsd/200902/t20090209_23890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09-3-1 22:49:0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2005年的文章。“要不要读经”这个争论似乎不会终结,除非有那么一天,美国白人开始要读中国的经典的时候。但愿不是YY。

--------------------------------------------------------------
龙应台:读经与价值观
http://news.sohu.com/20050810/n226629260.shtml

演讲中,龙应台形象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比作两个篮子,让听众将两个字的词汇丢入其中。听众纷纷将“仁义”、“感恩”、“忠孝”、“家庭”等词汇丢入“传统”的篮子,而将“开放”、“法制”、“民主”、“自由”、“竞争”等归为现代。

  龙应台却用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世界价值观比较研究来说明,人们历经千年追求的价值观,往往早已蕴含在先哲的思想之中。当国人流连于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时,其实应该回头望一望。因为“传统不是需要常常打破或丢掉的盆,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厚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09-3-2 10:4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5 xylonhong 的帖子

美国白人读中国的经典,不是YY,中国黄人读西方圣经,也不是YY,是现在中存在的事实,但是要不要读经这个争论还是没有终结。

这个争论不是现在才有,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的也是这些东西,我引用韩非的话,不是担心什么,只是想说明这样的争论一直都有,最终抓住兔子的,不是要恢复圣人统治的儒家,而是改革变法的法家。从现在的观点看,法家的思想未必也就有多好,但是在那个时代是与时代想符合。

反对孩子读经,和反对学习经典,是不同的概念,反对读经和“流连于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概念。

有时我很迷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现在的家长,是否认为孩子比孔子强,否则为什么2,3岁孩子就要每天几十遍的读论语。但是如果孩子真比孔子强,那还读孔子的东西干什么?矛盾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9-3-2 11: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6 jiangying 的帖子

僵硬不用迷惑。

我让孩子背论语,并没有认为孩子比孔子强,正因为比不上孔子,才让孩子早下手,所谓笨鸟先飞嘛。孔子正因为聪明,所以15岁开始学都学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2:5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ylonhong 于 2009-3-1 22:41 发表
【光明日报】 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
http://www.gmw.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869189.htm

马智强:语文变革欠考虑“三无”登场后果严重
http://www.jyb.cn/Teaching/jxsd/200902/t20090209_238901.html


其实就看头一篇文章里,那位马先生就出现了很大的逻辑问题。比如他说:“当年斥文言倡白话的风云人物,如胡适、鲁迅、郭沫若,哪个没受过文言的熏陶?文言给了他们厚实的文字功夫,所以一旦改写白话(注意:他们可没上过新式语文课),个个都是圣手。毛泽东、朱自清、闻一多等人也是这样,他们自幼饱读经史,改写白话,无论政论、散文、诗歌都能盛行当世,垂范后昆。凡从文言这条路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如钱钟书、吕叔湘等人,他们厚实的基础也离不开文言的底子。这足以说明,文言能使白话的表达更简练、更贴切、更精致、更丰富。”

他试图列举几个前一世纪的名人,就用来证明古文对于我们现在写文字的帮助。可惜这样论证和推演,是毫无逻辑关系的。如果他的结论成立,那清末的那些科举考试的秀才、举人、状元们,一个个都应该是比这些名人更是写白话文章的高手了。

那位马先生如此崇拜古文,可是他把目前语文教育里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归于古文的缺失,那简直是睁着眼说瞎话。因为古代教育中,哪些问题反倒更加严重。一百年以来的历史证明,白话文的改革,让我们民族有了突飞猛进的基础,而不是像那位马先生所说的有什么严重后果。如果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变革的还不彻底。

所以说,能写出一篇逻辑不通、与事实不符的文章来,也都和这位马先生崇尚古文有关吧。而推崇这篇文章的读者,也基本属于糊里糊涂的人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3:06: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2 10:44 发表
美国白人读中国的经典,不是YY,中国黄人读西方圣经,也不是YY,是现在中存在的事实,但是要不要读经这个争论还是没有终结。

这个争论不是现在才有,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的也是这些东西,我引用韩非的话 ...


有一个年代,曾经宣传过儒法斗争,实际上现在学术界都公认,儒法原本是一家,韩非也是荀子的学生。但那个年代,皇上定性了,学人那一个还敢争辩。

不过法家这一派,背离孔子的思想更远,更加不人道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09-3-2 13:16: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 13:06 发表


实际上现在学术界都公认,儒法原本是一家


呵呵,第一次听到"公认"这个词

荀子这个人,有人把他归为法家,公认他是儒家,可以说是公认.但是韩非是他的学生,儒法就一家了?那孔子还是老子的学生,那儒道也是一家了?说来说去,百家都是一家了,都在齐国一起讨论过嘛.


不过儒释道是一家的说法也有,公认到谈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3:5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2 13:16 发表


呵呵,第一次听到"公认"这个词

荀子这个人,有人把他归为法家,公认他是儒家,可以说是公认.但是韩非是他的学生,儒法就一家了?那孔子还是老子的学生,那儒道也是一家了?说来说去,百家都是一家了,都在齐国一起 ...


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个事情基本是传说,有说法说孔子跟老子学过“礼”,但没有可靠的证据,可能是后世道家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吧。

说法家和儒家是一家,并不仅仅是因为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而在于它们都主张君王要加强对臣民的统治,而墨家和道家则不热衷于此。儒家和法家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个宣称王道、一个讲究霸道。他们之间的差别,就类似我们以前说的共产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差别,其实都是马克思的主张,一个要用暴力革命、而另一个要用议会革命而已。越是同道,往往斗的越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8:05 , Processed in 0.20288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