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610|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早期拼音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 15:5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些试是有害的,有些试是无害的。

什么是有害的?把孩子放进冰天雪地试试他的耐寒能力。

什么是无害的?教孩子一些数字,文字,拼音等等。

就拿拼音来说,你把拼音字母做成卡片,然后告诉他每个字母的发音让他模仿。

在阅读的时候,告诉他B是b---,O是o..,合起来是bo....

这种尝试,对孩子是没有任何害处的。如果是学英语,你也许会担心自己发音差而误导,
但这是在教中国话,不必有这样的担心。

这样,你在给孩子指读故事的同时,加上这么一个拼音的训练,
实际上外国父母教拼音文字就是这么干的,
外国三岁小孩学这个很容易,中国孩子学这个就有多困难吗?

现在摘选斯特纳夫人的经验:

        在威尼弗蕾德掌握了所有字母之后,我开始教她认识写在墙上的单词,例如cat(猫)、rat(老鼠)等等,并且在清晰地朗读这些词的时候都加上韵律。我有一个大剪贴簿,上面贴满了图片和字母。我在向她展示一只猫的图片之后,会指向字母C、A、T,并且清晰地读出这些字母,在墙上或她的积木上都可以找出这些字母,组成单词“cat(猫)”。然后我们一起玩字谜游戏,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致把所有的字母“A”挑出来放在一块儿,把“C”挑出来组成另一堆,然后是“T”。用这些字母,我们拼出了满满一页的单词“cat(猫)”,再把它们放置在一张纸板(用来代表她的一艘承载猫的船)的周围。我在她的周围建立了一个“诺亚方舟”,纸板上的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的单词可以在许多教育型游戏当中使用。

        通过这些造字游戏,以及朗读这些单词给她的大脑所形成的深刻印象,在没有教给她阅读技巧的情况下,她在十六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学会阅读了。我的四个朋友也尝试了这种方法,并且都取得了成功。因此可以说,所有接受这种方法指导的孩子都可以在三岁之前就能够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

        一旦威尼弗蕾德掌握了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为她打开了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并且从那时开始,再对她进行指导就变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我根据她的情况为她准备一些好书,通过阅读这些书,她可以从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同时,阅读也成为她的晚上生活的一种乐趣。


斯特纳夫人的孩子16个月大的时候就学会了阅读,从这个孩子日后的表现看(8岁成了小作家),16个月学会阅读是可信的。

有朋友很惊讶的说,美国幼儿园不是不教识字吗?这是误解,美国是拼音文字,教识字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孩子的认知能力对于识字毫不费力,没有任何理由不教。

而中国幼儿园禁止识字,认为与小学教育冲突。这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中国是汉字,系统学汉字超出了许多幼儿的认知能力。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就像中国人背小九九是个基本功,而英国学校就不让背小九九了。你可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事实就是这样,因为拼音文字在背小九九的时候
是个较重的负担,所以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英国废了小九九。而汉语有得天独厚的单音节优势,所以不背小九九才是傻蛋。

大家看,由于语言的差异,直接会影响到教育的安排。所以我们学习西方也不能什么都乱学,就像phonics这东西,如果照搬可能就是东施效颦了。关于phonics的有效
使用方法我已经写了专门的文章贴到了英语版。

所以说对于美国孩子而言,认字阅读在3岁,甚至更早就开始了,我们大部分孩子在六岁。中间差了三年。其实何止三年?我们的孩子在8岁学了1千600多字,
已经是紧追慢赶了,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对付汉字的书写,怎么练字,怎么写准确,至于阅读量那是少得可怜。直到小学六年级,常用汉字才全部消灭。

我们看到,美国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丰富多彩。科学,历史,地理,经济,数学,艺术(不是简单的画画,有艺术鉴赏和艺术史知识),
每门课程都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还要写小文章,小报告,基本上孩子们能够口头完成的任务书面都能同步完成了。

而我们的孩子呢?口头能力非常强,但是,书面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差。
人家已经开始写作,应用写作和创作性写作,我们还在写字,练字。

这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巨大落差已经严重阻碍了我们孩子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
我们的学生虽然在数理方面有一定优势,在语文,文化方面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用短板理论思考这个问题,汉字就是我们孩子的一个短板。虽然孩子在其他方面已经突飞猛进,
但汉字过长的习得周期制约了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应学科的学习。

很多学科没法展开,一方面有师资力量的不足与薄弱,另一方面就是书面语言的迟滞。
因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书面载体,否则教材怎么书写?

历史,地理,科学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词汇,一个孩子连语文课都应付不过来,怎能应付
这些课程的词汇?所以我们的策略干脆就是,等到小学把语文这关彻底过了然后在初中
学习历史,地理等学科,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奇观:我们的初中生在学美国小孩
在学前班学习的课程。这巨大的落差,怎能不让人心急如焚?

有人说,学前班学历史就那么重要吗?不学又如何?

这要看你怎么看待历史。如果把历史看作一种应试的知识,高中学也无所谓。
但是,如果把历史作为开阔视野,增加生活趣味,提升智力的一种媒介,学前班的学习就很有必要。

历史的好处是知识系统化,内涵丰富,故事性强。是非常适合孩子学习的。
我们的孩子学的语文课文与美国人学的历史课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
我们的语文课文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今天说东,明天说西,只是就文字而文字,
无法帮助孩子对于社会与历史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而认知理论的一个常识是,
只有系统的知识才能形成智力。

所以,美国孩子在学历史课的同时(还有地理,经济等社会学科)也是在提升智力,提升对于社会的认识和见解。
而我们的孩子学的语文课文,就像一具无生命的物件,从里面抽取出一些干巴巴的文字,
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文字,但没有提升智力。

而教育,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智力。这个智力不仅仅是算数学题,也包括对于
社会,对于人生的认识与见解。

比较中美两国优秀孩子的作文很容易看到,我们的作文是没有智力含量的,矫揉造作,
鲜有思想性可言,而美国优秀孩子的作文往往颇有见解,很有头脑的样子。

这个现象很多人都说过,总结经验都是痛心疾首于应试教育云云。其实,老易最近的研究
发现这不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制度安排的问题,文字习得的问题,总之是
极为复杂的更深层次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场不亚于教育革命的变革,需要一股巨大社会力量的推动。
现在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还需要等。但是,国家可以等,但不妨碍个体走出自己的路。

而且,个体觉悟得越早,越能抢占先机,出类拔萃。否则,大家都优秀也就体现不出你的优秀了。

要想让学前乃至小学教育变得有智力含量,变得更系统,更有效率,首先要解决语言文字这个短板问题。

国家以前提过文字拼音化的方案,后来废除了。文字拼音化的好处国家是看到的,但是,社会成本太高,
左右平衡还是保持现状。

国家改革要顾虑到社会成本,但是,家庭个体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暂时将文字拼音化,成本是什么呢?
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以前,我一直彷徨于历史,地理,经济,科学等学科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引进的问题,
觉得这东西虽好,但不好教,科学可以做实验,数学可以用教具,但历史呢?总得用文字吧,
现在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对,就用拼音。

美国人可以用拼音做文字,我们也可以用拼音做文字。况且,学了拼音百益无一害,
孩子不仅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可以通过拼音来进行电脑写作。
上海有个小学还发明一种教学方法,用全拼法帮助孩子认字。

老易说体系已成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到具体操作还有很长的路,但思路已成,也就是说,
原来是无解的问题现在有解了,下一步就可以按部就班来实施了。

其实从孩子的能力角度,这个思路没有任何问题。书写能力如果说汉字的话学前小孩还有一定困难,
但对于拼音,就那么几个字母,就当画画了,是没多大困难的。

外国幼儿园锻炼孩子书写能力就跟画画差不多,有专门一套技术,我们在这方面是空白,我把这个东西引进来就是了。

有人说拔苗助长云云,我不相信秉承以儿童为中心的美国教育会拔苗助长。
其实现在担心的不是拔苗助长问题,而是我们好好的苗根本得不到适宜且急需的营养,发育不良。
甚至,有人在教育产品里添加三聚氰胺,毒害我们的孩子,只是这种三聚氰胺根本没有检测标准,
也没法查,所以危害更大。

让孩子更聪明,这是家长的心愿。但聪明不是靠吃营养药,而是靠孩子读了什么,想了什么,我们教了什么。
即便是神童,没有好的环境也很难出类拔萃的。

美国出了那么多创新人才,不是无缘无故的,根源可以从学前,从小学去寻找。

我在学前引入拼音,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引进拼音的背后是大规模学科教育的引进。
拼音只不过是基础工程,如果不看到后面这些引进,其实学前学不学拼音是无所谓的。

回到开头说的这个试,其实我们有时候是不知道孩子有什么潜力的。
有的东西不试,你永远不知道原来孩子已经有能力做这个了。
当然这个试不是盲目的,有害的试坚决避免,哪怕这个试的结果多么诱人。

我说尽早教孩子拼音,是鼓励大家试,有的孩子可能3岁就能行,有的可能4岁,
但不试是不知道的。越早学会越好,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件工具。

语言的学习可以推动学科的学习,学科的学习提升语言。
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掌握得更准确,而学科的学习又依赖于语言的提升。
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
其结果就是,孩子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很丰富的学科知识,很出色的智力。

效率,是学习的生命线,
这种学习,无疑是一种有效率的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snowman0322 + 1 + 1 太喜欢老易的文章了
xiaoyun69 + 10 + 10 精品文章!
clinda + 1 + 1 学习一下。
qqyou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1 16:00:53 | 只看该作者
6岁之前,还是少谈学习效率比较好。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6岁之前最有效的是游戏,是玩耍。

6岁之前,不要重教,要重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1 19:43:02 | 只看该作者
听上去很美,支持一下!不过,实践出真知。究竟效果怎样,需要实践者献身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1 19:57: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选用的事例大多是有依据的、是事实,分析我们现状也很确切。但最后的结论我并不见得很赞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老易 + 3 + 3 求同存异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0:2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ciscotang 的帖子

客观说,拼音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实践中肯定问题多多,
但感觉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一些,也比超前大批系统识字好一些。
且配套课程与教材的设计也是很大的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2-1 20:33:28 | 只看该作者
看上去很美,好像只要把汉字变成拼音,中国的孩子就可以像美国孩子一样自由的思想,有创造的思想,了解真正的历史,作诗作文。。。。。
    这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不是我们的万金油。
      我也同意,孩子掌握了拼音,等于给了他学习的拐杖,但是,如果,给他的资料只是拼音没有汉字,一定会没有任何的效率,拼音只是帮助孩子认识汉字的工具。。。而且,这种拼音的介入,如果在认识一定的汉字量以前学习,对未来孩子学汉字只有害无益,看看那些拼音语言的国家到中国学汉字碰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只有中国的孩子,一开始就潜移默化的习得汉字,汉字对于中国的孩子才没有任何的困难。。。而现在却放弃这样一个机会,,,,除非中国彻底抛弃汉字。
        老易对于拼音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可贵(学前的孩子可以好好参考一下)。但是,,却太过了,,只会舍本逐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0:4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小小小鲸鱼 的帖子

在我的方案中,汉字是附在拼音后面的。就是所谓的双语吧。
孩子可以通过拼音自学汉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1 20:46:5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的是,先要让孩子无意习得汉字,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之后,再学拼音,确实如虎添翼,,但是,一定不能在没接触没掌握一定的汉字以前,就直接学拼音。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snowman0322 + 1 + 1 同感
lingling0921 + 2 + 2 我很赞同。
老易 + 3 + 3 有道理,少量识字不算什么负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1 22:01:18 | 只看该作者
从我儿子的经历,更同意鱼儿的看法。

我认为即便是学龄前,也应先从汉字入手,拼音只是辅助,而且仅仅作为语音的铺助。毕竟我们的母语环境是汉字,而不是铺天盖地的拼音。

我当年教儿子学认汉字,是先给他听儿童歌曲,那时他大约一岁十个月,这些歌已就听得非常熟了,我就把歌词打印出来给他念,一个个对照,一下子就认读了二、三十个字,刚开始以为是顺着念出来的,再换别的地方让他认这些字,同样认得。父母们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书,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孩子就无意中在学认字了。

孩子认汉字,不是畏途,也不用走偏门,只是需要些方法,让他们感兴趣,想去知道这些方块东东代表的含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1 22:2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老易 的帖子

拼音是否能够帮助孩子有效识字,这是问题的关键。试想市面上的拼音读物,大大的汉字上标着小小的拼音,老易认为孩子就算会了拼音,会有兴趣拼读那些蚂蚁一般的拼音吗? 我儿子,连字都不愿读,只看边上的图去了。老易的这套方案,不知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03 , Processed in 0.09203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