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津清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某读经学堂读经教师必读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23:48:16 | 只看该作者
预备第二期学习之文章是先生最新在北京录制的百问千答以及四海师资培训答疑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23:50:12 | 只看该作者
季谦先生的回帖(一)
上海的演講、數理讀經等篇似乎尚未修訂,又三家綜論,只修到前面一千多字的地方。講辭原錄,讀起來有點不方便,很是抱歉。
如果有朋友要讀,我應該努力一下,趕快修出來。
又,每天讀這麼多,會不會太多呀?
又,有關讀經問題,讀我的理論還可以,
但欲見文化之高學問之深,以後應讀些牟先生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23:50:4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回帖:
回先生:不是很多,因为是分开的,有些每日必读的份量篇幅都不很长,是他们自己觉得可以接受的。以前一直在学堂的老师,这些其实也早读很熟了,我想再系统加强一遍;另外三天要求完成一遍的,主要是新来的老师所以除了看读经理念的光碟和读《论语》外,她们是有整天的时间可以学习的,因此份量不是很重。
  
牟先生书是推荐学堂读经教师每人都要读的,而且所有资格比较老的教师我都每人在过生日时送了一些。新来的还是先把相关读经教育本身的您的文章先扎实了再说,正如您所说以后是必然读到的,我也打印出一些短篇,比如《生命的坦荡与开朗》等随时插进培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23:51:37 | 只看该作者
季谦先生回帖(二)
開學堂,因為關係眾人之事,所以對老師們,有培訓觀念,是對的。老師也希望自己成長呀!
在台灣的私塾老師,我比較少鼓舞,以後應注意一下。
如是及培雯很注重培訓,是應該的,
除了增強讀經及文化理念之外,有機會,也可看看時下的主流教育理論。但如果沒有事先培養較為深厚的文化及讀經理念,看時下的理論,往往亂了心意。所以要有批判力後再看,才有好處,否則都被專家所眩惑,被牽著鼻子走,一面倒去了。
我一直想把讀經理論的書較完整的寫出來,其中對當代主流教育理論必會有所批判,看了我的批判安排,對一般的教育理論就不會糊塗了。
(注:批判之判即判教之判,判教有兩義:一、判別,二、判攝。判別是將它說清楚,定住其身份與地位,不容它泛濫。判攝是既明其恰當之身份與地位,則可皆歸我所用而無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22:41:12 | 只看该作者
又一篇此作为每三天完成一遍者

                                               成人讀經
基本理念
成人讀經之基本理論
  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讀經,也應該讀經。
  不過,在讀的心態和方式上,成人和兒童有些不同。本書雖旨在提倡兒童讀經,但成人其實也可以讀,如成人能認同而開始讀經,對兒童讀經亦將有更深切的體認。故先說成人如何讀經:
  由於時代風氣的影響,一個現代人已很難興起「讀經」的念頭了。即使真的有意願想去讀,也跨不過第一道難關:即:連文字都不懂,怎麼「讀起」?這一困結關涉重大,若不詳為解說,以先解除其心理的障礙,則一個人將永不能讀經,茲請解說如下:
  有些人認為讀經是一件困難的事,非一般人所能勝任,他們喜歡舉王國維為例,說王國維那樣的國學大師,都自己承認書經還有十分之四、五不懂,詩經還有十分之一、二不懂。可見平常人更是無力讀經的了。
  這種意見流傳了六七十年,直到現在,我們社會中,如有人想「讀經」,一定會有旁人恥笑:你不懂,怎敢讀!甚至連讀的人自己都會暗示自己,不懂是不能讀的,於是大家就不敢嚐試了。
  其實,這種觀念混淆了學術規格。王國維是一個「學究」,一個「專家」,他所說的不懂,是指「文字訓詁」上的疑難。而自古以來,讀書人所說的「讀經」,其主要用意是為了要承接文化,開啟生命,而不是在於文字訓詁的斤斤計較。所以經典上縱使有些文字是千古之謎,也不礙代代賢哲輩出。為什麼一些字句不懂就不能讀呢?再進一步說,縱使單從語文能力方面看,那樣的推論也是不通的,如果按照那樣的說法,不懂就不可以讀,那麼我們應該自己反問:如不去讀,何時才會懂?也就是要問,到底我要懂了才讀,還是讀了才懂?如果不懂就不可以讀的話,剛好一輩子不能懂,於是就一輩子不可以讀,整個社會愈不懂愈不讀,愈不讀愈不懂,這就是當今天下所以經典淪落,傳統解體而文化頹靡的主要原因了!
  這種風氣,不僅已使中國人不敢「讀經」。學術界教育界過分提倡白話文的結果,甚至使全民子孫連「讀文言文」的能力也一齊喪失!此事所關重大:
  自古以來,中國讀書人都是文言、白話兼擅的。正式書面文章用「文言」,遊戲之作用「白話」。以文言為主,白話為輔,所以不僅文言文寫得好,要寫白話文更是得心應手。舉例而言,眾所公認的古代白話文泰斗施耐庵、曹雪芹,他們本來就是飽讀詩書的古文高手!再如近人胡適之,他的白話文寫得好,其實並不是天生的,他是從四歲開始就讀文言文了,他十一歲就讀資治通鑑,十三歲就讀左傳了!其他民國二三十年代的白話文作家,無不是個個經典滿腹的。
  但是,多年來我們忽略了文言白話本來可以並存的事實,也忘了文言是白話的基礎,我們幾乎沒去注意千古以來,經史子集,所有書籍大體都是文言文。本來古人只要以三五年時間學會讀文言文,則上下三千年的一切書籍,皆可優遊其中,「文言文」不只不是文化傳播的障礙,反而是一種使文化承繼可大可久的設計。不能讀文言文,就等於不能讀古典書籍,就永遠得不到傳統文化的薰習。這必使此一民族的文化傳承產生斷層,甚至消亡。而喪失其傳統文化教養的人,很容易同時喪失其理性的反省力與創造力,這種效應已明顯見於今日。如不及時解救,我們的社會將漸漸成為「沒有文化而不適合人居住的社會」。只憑短短的白話文歷史而立教,是把自己簡化為淺陋;只一味學習西方,是文化的自我設限而矮化,從此中國將永遠培養不出大人才來。
  須知,人很容易患的一種文化病態,就是「偏狹」兩字。偏狹則不能容物,偏狹而過份即成「霸道」。「霸道」就是魯莽滅裂,凡不合己見者,一律「打倒」,完全失去理性的涵容性和開展性。譬如喊著要「現代」,就認為必須打倒「傳統」;喊著要「西化」,就認為必須打倒「中國」;喊著要「科學」,就認為必須打倒「玄學」。這些都和喊著要「白話」,就認為必須打倒「文言」同樣一個心態下的不正常心理。這種必須「打倒」而後甘心的心態,其實就是近五六十年來中國社會的根本亂源!君不見到現在我們的社會還是一片互相「打倒」之聲!
  現在,我們在此摧殘殆盡的情況下,提倡「讀經」,首先就要改正這種偏狹心態。我們當發揮涵容的精神,當確信:不只是文言白話不相妨害,擴而廣之,文化素養與科學精神也不相妨害,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也不相妨害,傳統智慧與現代生活也不相妨害。不僅不相妨害,這些同樣都是從人類理性中開發出來的價值,文化是公器,其價值是普世的,一個有理性的人,面對各種文化成就,都該同時加以尊重,協同發揚,並且相信各種文化成就都是可以互相學習,互相融會的。
  而中國經典的研讀正是使中國人一面提昇語文能力,一面啟發理性開拓胸懷的最直截有效的教育。因為從語文方面說,「經典」正是最優美的文言文,所謂「大文皆自六經來」,有了經典的語文訓練,看其他的古文書籍就不在話下了,能讀古文,對白話文之欣賞寫作也必多有幫助。從內涵方面說,「經典」是人生智慧的源頭,是為人處世的準則,要修身養性,通達事理,以此最為便利。「經典」更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養,很容易開發一個人的理性,而涵養出深廣的心胸和能力。我們深信一個有自我傳統底子的中國人,才能提供其所有而有所貢獻於世界,這樣反而才是西方人所歡迎的,反而會得到西方人的敬重。而如果一位留學西洋的中國作家、律師、醫生、鋼琴家或科學家,先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素養,應該不會妨礙其專業成就,反而將因此而更富有創造的心靈。因為有了自我文化素養的人,才有足夠的眼光來鑑察別人的文化,才有足夠的能力來學習別人的文化。所以,想要澈底而深入的吸收西方文化,也須自己先打好基礎來!否則,所吸收的,必停留在浮淺而枝末上,這大概是中國費了七八十年時間,而並未學得西方精髓的緣故罷!所以,消極的「全盤西化」的夢,應該醒了,而代之以積極的「全盤化西」。「化西」的意思是「消化西化」。「消化」是以自我為主體大方地吸受西學,消融而變化之,使西方文化之精粹「化歸」為我的營養,以更充實我的生命。當然,要達到這個理想,必先要健全自我的文化體質和胃納,自己健全了,才足以言「消化」。而要健全自我的文化體質,「讀經」正是一條便捷有效之路。提倡全民讀經,正是恢復國族文化活力的契機。
成人讀經的具體方法
  成人讀經的要訣是: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這樣讀起來!因為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習」而已。吾人現在之所以不能讀古典,不能懂傳統,過錯不在我們笨,也不在我們不用功,而是在於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好好提供我們接觸的機會,而且整個時代風氣更勢同大禁。所以自今起人人要自求多福,衝破禁忌,自己重新讀起。
  首先選定一本書,只要覺得有價值,不管深不深,難不難,懂不懂,打開第一頁,就開始讀!首先只讀原文即可,不必讀注解,以免攪雜。
如問: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則答:含糊過去!
又問:遇到不懂的文句怎麼辦?
  則又答:含糊過去!
  又問:連續幾頁都不懂怎麼辦?
  則又答:一一含糊過去!
  又問:這樣一直含糊過去,有何功效?說是讀經,豈不自欺欺人?
  則又答:不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
  朱熹教人讀書之法,曾引用禮記上的話說:「讀書如鋸木頭相似,先其易者,後其節目。」請你不要被那些佶屈而深奧的「盤根錯節」的「節目」所拘絆而畏懼不前,因為縱使有百分之九十不懂,應當還有百分之十是其中的「易者」,而可以懂得的。須知讀經典和讀一般知識性的書不一樣,知識性的書是有機械結構的,前面懂,後面才能懂,整本書是連貫的。而經典,是智慧的發露,靈光遍灑在任一角落,不一定有連續性。前句不懂,後句不見得不懂。無論從前面懂起,或從中間懂起,甚至從後面懂回來,均無妨害。可知許多深刻而重要的觀念都往往用淺易的語句表達呢!一本書讀上一遍,行過寶山,隨時掇取,必能多少有所收獲。其實,只要懂得其中十句二十句,乃至兩句一句,有所會心,便不枉費,此便是文化之根苖,教養之開端,或許此一句二句便可終身用之而不窮。
  況且何必只讀一遍,一個人開始讀一部經典以後,可以讀它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八遍十遍……。姑舉讀易經為例,易經全文二萬四千零二十個字,每日讀三十分鐘,三天之內便可讀完一遍,一個月便可讀十遍,一個人若肯咬緊牙根,立志讀它六個月,便可讀上六十遍,對此書必將漸次熟悉而生親切之感。進一步可以用同一含糊之法看注解,半年之內亦可看十家八家,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而語文能力之浸潤已在其中,文化心懷之涵養已在其中,一個本來對「經典」心懷恐懼的人,漸漸有興趣去閱讀有關的文章,漸漸能參與討論,而漸漸在生命的各方面產生受用,這便是所謂的無師自通。如有幸能遇到名師指導,則預先有了受教的基礎,其收獲將更為確實。
  此外,如有三五同好,籌組讀書討論會,亦可考慮以經典為讀本。相觀而善,效用更大。一般人都莫名其妙的有一種驕奢的心理,緊緊張張的一定要每句都懂才肯讀,其實那種心理是錯的,不能長進的。從今起,奉勸讀者,要謙虛的承認自己不懂是正常的,不懂更應讀,讀多了就會懂。
  朋友,你家裏有「經書」嗎?如果有,請你從塵封中取出來,拂掉灰塵,翻開第一頁,從今開始讀起吧!立志先讀它半年再說!如果家裏連一本「經書」都沒有,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慚愧,趕快準備一本就是了,也可以從今天讀起。荀子說:「天地始者,今日是也。」要讓我們的「經典天地」從今打開,在乎一念之間而已!

論語一百全民讀經運動
  緣起:十年來,我在台中師範學院,不管開的是何種課程,上第一堂課,即與學生相約:「有誰在這一學期之內,把任何一本經書讀完一百遍,他的學期成績便從九十分打起。」因為我知道,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本經典讀一百遍,他必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其為人處世之道,必定能變化其氣質,開?其胸襟,啟發其智慧,而這些不正是「大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嗎?並且這一百遍經典必將影響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麼科目,給他九十分,甚至給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去年七月十一日,在馬來西亞巴都巴轄對華仁獨中高中部的學生演講時,偶然想到;高中生、初中生其實也可以這樣讀,於是與在場的學生相約,誰能在半年內把論語讀完一百遍,就送他一幅書法。這算是把一百遍讀經法正式推向社會了,同行的馬六甲鍾積成先生,認為這種約定很有意思,於是在各種場合轉述,聽到的人,都紛紛表示願意參加,名之曰:「與王教授有約」。到現在,真的把論語讀完一百遍的人已不少。讀過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心得:「愈讀愈高興,人生恍然有了方向………。」
  吾人所推廣的讀經教育,固然是以「兒童讀經」為主,但經典的教育功能,其實是不分年齡的。我在十年前撰寫的「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中,就特別用兩節講「成人讀經」──包括了「成人讀經的基本理論」和「成人讀經的具體方法」,可以說把成人讀經的觀念全部說清楚了。我也曾在演講中及網路裏提到家父九十二歲開始讀經識字的經過,而一般人不也常聽過鄉下老太婆唸佛經有所長進甚至悟道的故事?
  成人也可以讀經,也應該讀經,任何人都可以從讀經領受到重大的益處,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本來是不必再費心推廣的。但數十年來的時代風氣依然禁錮人心,有的人認為經典一定很難而不敢去讀,有的人怕被別人譏為為迂腐而不敢去讀。其實這些都是無道理的顧忌,要打破這些顧忌,讓經典真正深入人心,修身齊家,化民成俗,扶持社會,安邦定國,必須大家一起來。所以,我願在此發起「全民讀經」運動。而如果要讀中國的經典,宜從經典中的經典──論語──開始,所以這個全民讀經運動就特別稱之為「論語一百全民讀經運動」。
  方法很簡單:即「每個成人從他聽到這辦法的這一刻,立志在半年內,將論語從頭到尾讀一百遍。」
  這裏所謂「成人」,是指已經能夠自己立志的十三歲以上的人(不能立志的,代表其心智還不成熟,實在也不能算是成人)。設定在「半年內」,是為了讓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個半年之間,其生活中有一種「念茲在茲」於人生學問的體驗。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百遍」,是只讀原文,不必讀注解!──這樣就沒有「艱深難懂」的問題,這樣才讀得下去。
  因為「論語」篇章各自獨立,所以可以分開來讀,有五分鐘十分鐘,甚至一分鐘兩分鐘,只要身邊有一本論語,隨地都可翻開來讀。可以在生活週遭,到處都放一本論語,每本各有它的進度。每本書中備一張書籤,讀到那裏,夾到那裏,下次再接著讀下去,直到讀完。每讀完一遍在書末劃一條線,讀完五遍就寫成一個「正」字,等到劃了二十個正字,就是一百遍了。
  據歐陽修的統計,論語一書有一萬一千七百零五個字。以普通讀書的速度,每分鐘兩百個字相除,大約一個小時可以讀完一遍。起初會感到有些拗口,讀到一二十遍以上,漸漸順適。四五十遍時,讀完上句,下句就會自然湧出來,愈讀愈快,甚至四十分鐘或三十分鐘即可讀完一遍。讀到一百遍就幾乎能背了。
  等到讀一百遍,文句熟透了,想要瞭解,再讀注解不遲。到那時,一字一句一章一遍去理解,不僅不覺艱難,反而會在融會貫通中,證實了「學而時習」之樂。況且,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讀誦過程中,偶爾會有一兩句在不經意中跳出來,大放光明,照亮顏色,撼動心弦──這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通一經,則可通群經,論語讀一百遍了,會有人想接著讀老子,(老子五千一百四十四字,半小時讀完一次),有人想再讀學庸,(大學一千九百零六字,中庸四千零五十六字,合計不到六千字,也半小時可以讀完一次),或唐詩或詩經易經皆無不可。甚至只將論語多讀再多讀亦可。程伊川曾說:「某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只論語一書,即可陪你一輩子。
   此法可以人人自己立志讀,可以夫妻相約共讀,可以親子讀,可以邀三五朋友一起讀,老師或校長可以鼓勵一班一校的學生讀,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公司可以發起員工自願讀,甚或規定必須讀。如果學校或團體,能發給獎勵,將更提升參與的興緻。不過有獎也好,無獎也好,其讀了以後,收獲的喜悅,就是最好的獎賞了。
  試想:如果一個兩千名學生的初中或高中,其中有一千人願意與校長相約,在半年內讀完論語一百遍,則這些學生,個個敦品勵學,這個學校校風將有何等提升!
  又試想:台灣兩千三百萬人中,有一千一百五十萬人都讀過論語一百遍,人人敬業樂群,這將會是怎樣的台灣!大陸十億人口,有五億人都讀過論語一百遍,人人知書達禮,將會是怎樣的中國!影響所及,以後將是怎樣的世界!
  這是吾人往後十年的推廣的主要願望之一。
  附及:本來讀書是自己的事,凡有意要讀的,自己為自己負責,或各團體自行相約即可。但如今為了風氣的提倡,也為了大家互相鼓舞,華山書院擬與世界各讀經推廣網站共同設立「全民讀經──論語一百」的統計中心。有意參加的個人或團體,可以來此登記,中心將每隔一段時間,關詢讀誦進度。──當然,如果半年讀不完,也可以展期在一年內讀完。
總之,多讀一遍有一遍的功效,多讀一句也有一句的收穫。
華山書院網站成立多年內容豐富,為全球讀經資訊中心。其中資料,包括讀經手冊、簡介、通訊及最新推廣動態等。「聯誼中心」由王財貴教授親自主持,是讀經經驗分享與問題解答所在。請讀經夥伴們,多多參與。

1日期:  2003/02/25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內文:
太好了,恭喜您.能開始成人,就是有福的,或許這也是您參加救災的福報呢.
不管何人何時讀經,都大有成效,不要在意您的年紀.
說兒童才適合讀經,是一種強調.強調兒童時期的重要性.並不是說成人就果真沒救了.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日積有功.古有明訓

2日期:  2003/11/20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马六甲培中将逐步推行经典教育   
內文:
非常好,令人很高興.
十三歲以上當然還可以讀,三五十歲也可以讀.甚至七八十歲都可以讀.我曾在新坡講過我父親讀經的例子,他已經九十二歲了,想要讀經,我建議他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他本是一個識字就不多的鄉下人,又不會任何拼音,他小時只讀過一年的日本教育.我只好用日本五十音來勉強注上音.他每天早上和下午各讀一個半小時,起初讀得很慢,一天只能讀一遍(約兩千兩百字),後來上午下午各一遍,一年之後,每天可反覆讀五六遍,兩年後,就能全篇背誦了.九十四歲一面複習普門品,一面開始加讀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約五千字),那時,需要注的音就很少了.因為普門品上有的字他都認識了.
年輕人呀,嫌什麼太晚呢!
我說十三歲就沒救的意思,是為了警愓還有小孩家長和老師,要他們不可錯過最好時機,及早教讀經.長大了才讀只是效果沒那麼好,並不是真的一無成效,希望大家不要以辭害意才好.


3。   日期:  2004/01/25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请教王財貴教授   二十一歲前途該如何走
內文:
問得好!問得恰時!
  我推廣讀經十年,主題都在兒童讀經,此乃淑世治本之道也。但讀經是不必分年齡性別地域國情的,所以在這十年之後,我正要推出 ”全民讀經”的觀念--我已撰好一文,將在本期讀經通訊發表(本是一月號,因過年,延遲了),請您注意(在本聯誼中心即可看到)。
  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論語從頭到尾讀它一百遍--只讀原文即可,切莫看注解。至於怎麼安排時間,是默讀還是朗讀,是速讀還是緩讀,悉聽尊便。您今只二十一歲,青春正盛,精力無窮,又賦閒在家,何不一天讀它五六遍,一個月內就讀完一百遍,以後繼續以同一方法讀大學中庸孟子老子莊子,半年之後,您的學問功底打得已深,前途該如何走,自己知道了。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1请教王财贵教授关于成人诵经的方法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6/05/14 00:38am 第 1 次編輯]
能有此想,甚令人喜。
此種問題已回答多次矣,請多閱覽本網相關議題。
又,因為人人情況不同,凡事盡力即是,不可一概而論也。
大體而言,請將你所認為此生必須讀的經典,列出先後順序,然後立志,每本讀他一百遍。
但我還是請從論語開始
在你讀完論語一百遍時,你就什麼都自己知道了,不必再問我了。
所以,如果明知這路是對的,則但管走去,莫問前程。
問多了,不走是無用的。
每天三分鐘就可以讀五六章,五分鐘也可以讀,放假日有十個小時,就可以讀全本七八遍。何以說有空沒空呢?
還請注意,是要你「讀」,也就是只管讀,千萬不要管懂不懂。懂不懂是讀熟了以後的事。
當讀完論語一百遍時,請上來說一聲你的心得。
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9-4 08:33: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我对这个很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7:00:1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6:41 | 只看该作者
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9-10 22:51:42 | 只看该作者
复制下来,慢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9:47: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聪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12 , Processed in 0.12240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