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写给想过早给孩子教数学的家长们: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9-1-15 19: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7 琪骐妈 的帖子

对与小孩子来讲,读道德经 和 周易,论语 和诗经,孩子们暂时可能都读不懂,而诵读经典,对于人生的前四个阶段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这而言,并不在于弄懂弄通经典的内涵,而主要是多听、多读、多看,从而熟练掌握,乃至于能够背诵,重点是在于使经典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在无为之中充分被吸收进入体内的水中,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就是运用经典诵读进行上善治水的简单方法。
<<德道经>>中多处讲无为,无欲,。第十章 知天下(47)不出於戶,以知天下①;不規於牖,以知天道②。其出也遠,其知也少③。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爲而成④。
是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对与七岁一前的孩子正好处与先天无为状态,少思,寡欲,诵读经典如同润物细无声的过成,通过诵读古人天人合一大智慧思想的经文,滋养心身,开慧起智.对于七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的确应该先读《德道经》《周易》之后再加入做人入世的理论读物,《大学》《论语》等等的典籍。

在平时我们常会与到这样的情况,有孕妇问小孩子,肚子里是弟弟还是妹妹,往往小孩子说的都比较准确,孩子们凭的是直觉和灵感,七岁之前的孩子诵读《德道经》《周易》会是孩子们的灵性更加的清灵.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9-1-17 13: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09-1-16 08:46:03 | 只看该作者
只是读真的有用吗?不求甚解一样无用处!我觉得进行道德教育不一定就读经,其他方法一样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3:2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shelen1 于 2009-1-16 08:46 发表
只是读真的有用吗?不求甚解一样无用处!我觉得进行道德教育不一定就读经,其他方法一样好!

您好!
“书读百遍自然明”,诚信无疑必有应。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将永远难以了悟真理。不修身时莫解经,经不是用智识可解的,必须具有灵慧。智解经典,犹盲人摸象而已

只有穿透阴阳包罗显隐的经,才能对人的心灵达到最好的教化。而其它方法皆难以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这也是目前社会道德教育难达目的原因所在。
老子《德道经》第十六章曰:毋道身秧,是谓袭常。使我 jie 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 ji 财有余;是谓道挎。
道挎,非道也。
又: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德道经》十四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9-1-18 21:45:16 | 只看该作者
晕,一大堆自以为是道理的狗屁理论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但实际上你有证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09-1-18 21:48:1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科学上根本上就没有实际证据去证明早期教育的方法哪个是错,哪个是对,有的只是经验及实际例子,而恰恰经验及例子在不同的人之间就有不同的差别,所以家长们不要绝对相信什么理论,有鉴别地去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9-1-18 21:57:0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的方法永远是有争议的,只要适合孩子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23:2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rj777 于 2009-1-18 21:45 发表
晕,一大堆自以为是道理的狗屁理论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但实际上你有证据吗?

愚智无礼污秽嘴,心盲性迷堕沉论。灵慧识真尔怎识,悯尔不悟可怜人

[ 本帖最后由 南郑德慧智幼园 于 2009-1-20 21: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23:32:18 | 只看该作者
格林都曼的研究和结论:

在西方所有主张开发幼儿智力和潜能的学者当中,最为著名的乃是美国的格林都曼博士。由于二十几年前,有一位母亲带著一个脑部有严重障碍、到了三岁还不会走路和说话的女孩,来请他指导。后来,这位母亲在他的指导下买了一些初级英文字母课本,并教这一女孩阅读,结果竟然出现奇迹,她很快就学会阅读,到了六岁时竟然具备了六年级的阅读程度。

这一件事,给予格林都曼极大的启示:既然严重脑伤的孩子,都能够在短短的两年半中由指导阅读而超越其他常态的儿童;那么正常的儿童如果接受同样的指导,相信也可以收到惊人的效果。因此,他便组织一个庞大的研究团体,成员包括医生、教育家、脑外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幼儿能力开发专家等等,经过二十几年的深入探讨研究之后,终于获得下列一些惊人的结论:

1、幼儿从两岁开始就有阅读的能力,而且越接近零岁,学习语言能力也就愈强,甚至还不会说话的一岁幼儿也有阅读的能力。

2、幼儿具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以及学习的欲望,如果父母不加以限制,则到六岁入学前,他们便可能具备极为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总量有时往往要超过以后一生所学的全部。

我们的孩子具有多大的潜在能力已被我们淹没了呢?我们主动地去响应,并且积极地去配合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和学习的欲望,那才是最正确的教育方法。

3、幼儿时期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喜欢学习的阶段,然而这种求知欲却往往不幸被父母成人所扼杀。

看一看,这是不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婴幼儿时期,他为什么会非常喜欢学习?这是因为他们刚刚来到这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急需的,这是一个生物的本能。而这种生物本能,却常常不被我们父母发现,并且及时作出响应。相反,却用我们成人后天智识的考虑来衡量孩子们的需求,去制定一些根本不适合他们生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法。这,才是我们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4、只有幼儿才能具备魔术般的吸收能力。因此由出生到八岁的这段期间乃是最重要的时期,八岁之后便要走下坡路,而对学习最具关键的时期是一岁到五岁,这时候纵然一次学习五国语言也不会感到困难。

我们应该学习这个经验,重视好这个期间的后天智识的开发和提升。当然,需要我们在保护好慧识的前提下,去展开这一个魔术般的吸收能力。

5、父母应该提供儿童学习大量知识的机会,可惜一般的成人往往低估儿童的能力,因此所给予的大都是无法满足儿童兴趣和能力的不适当材料。

这个现象,的确值得父母们引起高度的重视和注意。

6、八岁以前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印象最为深刻,可以终身难忘。

的确是这样,根据我的体会就是这样。甚至在摇窝里边的记忆都非常清淅,那一个人生时期是非常深刻的一段历史。一般而言,这个记忆在婴幼儿期间绝对是终生难忘的一些记忆,我们可以通过经典诵读来把这些记忆加深加强。

7、学习的能力是年龄愈高,能力愈低,呈现逐年递减的现象。

七岁之前的确是这么一个现象。我们要重视这个三角型的发展,在基础的时候、早期的时候就是三角的底部。一到了七岁八岁,就是到了三角的尖端了。所以,最根本的是要重视早期教育。

8、如果注意指导,一个两岁一个月大的幼儿,可以达到一般七岁儿童的阅读能力。

9、阅读书籍能够促进脑神经的发达,而且完全不会有不良的后果。

10、凡是优秀的天才,大都在年幼时便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从小便应该尽量训练其阅读能力,将来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11、限制了幼儿的阅读能力,等于是在限制其智力的发展,相反的,培养其阅读的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智能测验的成绩。

12、要使脑部发展,目前最主要,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就是提早教文字,因为这是能改变个人,也能改变世界的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方式。

美国的格林都曼博士科学研究的结果,足以对我国的为人父母者产生震撼人心的作用。他的十二点经验,对我们深刻认识德慧智教育理念,具有启迪作用。

中国汉字具有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全息信息与能量,中国的汉语和文字都具有同步开慧益智的神奇功能,这些都优胜于拼音文字的英语。我们的为人父母者都应当建立坚定的信念,建立对子女的科学之爱,从婴儿开始尽早用汉字培养自己的子女,开慧智益,慧智双运,培育中华民族新世纪的杰出人才。

从以上对胎婴养虚的探讨中,从对婴儿期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就在父母对孩子的德慧智教育之中。因此,我们期望天下父母全都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思想,运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的德慧智教育理念。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云:“伟人的后面必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位母亲就是伟人的灵魂工程师。一个孩子能否培养成功,成为非凡的人物,其实最主要的关键,还是取决于母亲婴幼时期的教养和培育。因此,为了天下所有父母们自己下一代的前途,并且为民族、为国家培贤育圣,为社会培养具有科学创造力的有用人才,希望天下每一位父母都能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德慧智教育。

人生的○岁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同时也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黄金时期。孩子的这一黄金时期,天下为人父母者绝对不可以当面错过。为人父母者都应当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0—3岁时期的德慧智教育,付出辛勤的努力;而不要将孩子这段教育的黄金时期荒费在愚昧无知之中,不要将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推诿于幼儿园和学校。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为人父母者才是孩子灵魂的真正工程师,才是圣贤的缔造者,天才人物的发现者。只要我们努力,圣贤和天才必定会诞生于父母对孩子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之中!

祝愿婴儿期德慧智教育的理念给你的家庭带来福祉,祝福天下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23:33:41 | 只看该作者
十年以前,韩国曾经诞生一位非常轰动的神童,他的名字叫金恩荣(Kim Ung Yong)。他三岁时便能解答高等数学的问题,并开始学习微积分,而且能写能讲中、韩、英、德四国语文,甚至还出版了一本诗集《问天星》。这个名字就充满着稚气。一九六七年,他曾应邀在日本东京电视台接受访问,他的表现不仅使提问题的大学教授大为惊讶,而且能够即席写出一首英文诗,使万千的观众叹为观止。

然而他这种非凡的成就最主要的一部分,是怎么来的?却是得益于婴幼教育的汉字培养而来,因而就和汉字的开慧益智作用密切相关。他的父母都是韩国的大学教授,他出生后才八个月,他们就每天教他识汉字(中文)。起先是一天一字,然后一天两字、三字;到后来,六十张汉字卡片两天内他就能完全记住。由于汉字的开慧益智作用,当他三岁时,就已经不论什么书籍都会阅读,而且能够理解。他七岁时,便考进了美国大学,到美国读书。从他的成就中,我们可以验证出汉字的无穷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23:34: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字语言具有启迪智慧的优秀特点,这已经被近代中外科学研究的成果所逐步地证实。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最终揭开了中国语言文字与西方语言文字不同的谜底。科研成果揭示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区并不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各有自己的语言反射区。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科技类最具权威的刊物英国《自然》杂志上。

这一研究成果说明:中国祖先中的大智慧者,运用他们超常的大智慧,为了使后代保持和接近他们的智慧水平,早就为中华民族设计了本民族最为独特的、最为科学的语言区。

研究发现,人体大脑语言功能区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使用中文的人,平时主导语言功能的主要是大脑中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这一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紧相毗邻。而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平时几乎用不到,因此这一区域的功能极弱,在脑影像图上不易找到。

科学研究发现,使用拼音文字的人,他们所常用的只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而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却几乎未加使用,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所毗邻只是听力区。

这一重要的科学发现,对我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高度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的特点,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必须要通过诵读方式才能掌握。这对于我们改进今后语文教学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开展和推广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论证性。

什么价值呢?既然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那么,中国的表意象形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学习记忆方法就应当有所不同。运动也就是将口、眼、耳、手全都要动起来,要想学好中文显然就要多诵读、多看、多写。舌头的运动、声带的运动就是重点,“心开窍于舌”(《黄帝内经》),舌动窍开心明,开慧而增智。总之要靠“运动”来通过语言和文字启迪慧心和智识。并且诵读具有源泉式能量的经典,不断给生命中客观存在的慧识供能,使慧与智同步提升,持续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23:54 , Processed in 0.07792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