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写给想过早给孩子教数学的家长们: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8-11-25 13:34:26 | 只看该作者
how old is the approrite age to study math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8-11-28 10:30:5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话有佛学的味道,但细细品来还是有道理的,婴幼儿阶段培养不能强调其智的一面,需要我们做父母注重德的一面,否则孩子是聪明了如果没有道与德约束就会出现心里方面问题,对孩子以后发展很不利!!谢谢楼主提醒!!!因为我打学生时代过来也深有体会,班里面有两个脑子很好的同学其中一个桀骛不驯自以为是的样子,一个性格孤僻总是不合群,结果性格孤僻的那个考上了本省的一所重点大学,前面那位太清高了上课不认真听讲又好玩儿,只考了个一般的成绩,但两个人老师都不是太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回归自然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8-11-28 14:45:03 | 只看该作者
祝愿孩子们都能德才兼备!!!

向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推荐翟鸿燊教授讲-大智慧 视频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2645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8-11-29 20:18:1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什么都得教啊,有点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11-29 22:20:44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觉得楼主说得还是有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8-11-30 12:42:09 | 只看该作者
吾家有女初长成,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0:11: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朋友 并致礼!
    实际诵读《德道经》《易经》这两部经典,我们就把握了文化的源头和命脉,掌握了文化的主动权,就具备了慧智活力和创造力,这决非做广告搞宣传。
      异化儒学架空道学至是二千多年来人们丢失了认识道德根文化,而和谐社会带来文化昌明,使我们有幸再次认识民族文化之精髓,就不可以盲目失机,自断文化滋养精神最隹食粮。
       孩子越小诵读收益越大,不可错机失缘,应不失时机尽快尽早让孩子去诵读、熟记。
   《易经》乃数术之祖,有朋友硬要舍本求末,不抓源头却抓枝叶,也只有朋友自己去认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3:2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YUMAMA 于 2008-11-25 13:34 发表
how old is the approrite age to study maths?

您好!请您看一下这篇文章,您自然会掌握。同时请所有想及早给孩子教数学的家长学习一下:
          19796月,中国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他们的初级教育。回国以后访问团撰写了一份长达三万字的报告,在其中的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讲到了现象和观感,并且作出预言。
美国学生接受美国式初级教育的表现: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在最后的结论部分,写出了预言般的评价: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撰写了一份报告,在其中的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讲到了现象和观感,并且也作了预言: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美国人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有趣的是,我们再看结果。
    但是,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却培养出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相反,中国优秀的教育制度却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才。虽然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银大奖大都被中国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抱走了,但是,诺贝尔科学奖却总是与中国科学家无缘份。中美两家考察者的预言都错了!
    错在哪里?分析一下现象的背后就可以明白。双方都错了,中方不识美方教育优秀之处在哪里,美方则不识中方的弊病之所在。请看我们批评的美国教育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这一条在我们看来是病入膏肓的表现,然而运用一元四素方法论而析之,这却是美国教育精华中的精华。特别是重音乐和美术这两样教育,正是抓住了对直觉与灵感进行启迪性教育培养的关键。
.........而我们过早地强迫引导孩子们所喜爱的数理化却是中性的物质,它们所携带的信息,对精神系统完全不具备营养的作用。这种中性的特点与八股具有相似性。数理化的中性,反而能够消耗精神系统的营养,需要损耗大量的精神能量通过后天智识记忆与储存。我们的孩子过早地在这种高度重视数理化的教育环境中,精神系统其实是处在一种饥饿干渴的状态中,反而大量消耗库储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储备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竭的。慧识在教育的早期就被制约和扼制,只能在后天智识系统中全面发展,不可能具备需要灵性慧识才能够启动的科学创造性和科学创造能力。我们的孩子那么早地中止获得精神营养,将最佳的获能养性、开慧益智的生命期,干耗在后天意识的提升中,虽然他们起早贪黑,勤奋远甚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正像一段校园顺口溜所言:学生是人生的写照,学的比驴都累,混的比猪还差,起的比鸡还早,放学比小姐还晚,……更惨的是,看起来比谁都好!我们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却都是让他们损伤、干耗先天慧性、丧失科学创造力的一种白忙乎,真是有点悲哀!
...........分析现代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别与区别所在,回顾与解析中国的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痛切地感到,我们的教育模式急需改革。能够全面启迪孩子们慧识的经典诵读,要尽快地铺展开来,坚持下去,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使慧识与智识同步发展。才能尽快弥补教育失误中的损失,也可以先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我们的祖先其实给我们承传了一部完美的、能够系统性地开发慧识功能的教育大纲,从文字到语言以及经典诵读方法,无一不是在为我们后代同步开发慧识和智识所设计。这一系统早已经形成,只是等待着、期盼着子孙后代主动地去应用。我们历史上曾经很好地利用过,因而创造了汉唐的辉煌。我们也阉割过它,抽掉了它的灵魂,将能量最强、最丰富的《老子·德道经》和《易经》从经典诵读中轻率地抛弃,弄出一个木乃伊式的八股,我们的民族因此而吞咽了七八百年使整个民族缺乏优胜于西方科学创造力的苦果。
..........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和开发出稳定而全面的慧识,这种开发培养如果一旦形成,将会远胜于西方对直觉与灵感培养的模式,使整个民族的科学创造力迅速提升,并且重新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爱迪生曾经说: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可见西方对慧识全系统的认识,远比东方的认识狭小。东方是按照老子思想中的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建立慧识与智识同步开发的理念,运用一元四素方法论将慧和智这一对阴阳囊括于旋极图之中,中央运用德的能量居中为和,使慧与智同时均衡获得德能的营养,从而稳定地双向同步发展,从而培养、成长为一个慧智双运的系统。
只要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国家教育都高度重视了对《老子·德道经》和《易经》这两部经典的诵读,那么不论我们处在生命发展的任何年龄段,都能从这两个精神营养极为丰富的井泉之中吸取丰富的精神滋养能量,提升慧和智。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展好德慧智经典诵读,那么众多的天才将会在50%的慧识加上50%的汗水中顺利诞生,使我们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度。(摘与熊 春 锦先生
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

[ 本帖最后由 南郑德慧智幼园 于 2008-12-2 13: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8-12-2 15:35:31 |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糊涂,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8-12-12 16:42:39 | 只看该作者
诵读真经真典,开启大慧大智 在推广实践经典诵读的时候就要注意掌握一个特点,孩子们八岁之前都是纯粹的先天阶段,对于“经”的知识接受是复印机式的。但是到了八岁以后,特别是换了乳牙以后,后天的智识系统就大量的开始启动了,这个启动,有个转换期,八岁到十五岁就是一个转换期。也就是从自己人生的先天直觉认知,转向经验思维认知,后天智识逻辑推理认知的这样一个发育阶段。这个发育阶段,如果我们既能够将能量提供给他,将如何做人的品格教育规范他,两者结合的很好,那么等到了十六岁,他自己就能够很顺利的校正自己的人生了。顺利通过我们现在教育学上和心理学上所说的孩子们的一个不稳定期,危险期,青春危险期,实际上他都可以顺利渡过的。 我们原来的教育只是比较机械式的教育,是根据现代的一些研究得出来的智观科学性的教育,而不是进入到每个人心灵当中,捕捉到那个直觉和灵感,以及精神领域营养的教育。因为每个人实际上是两套系统,一个是肉体系统,再一个是精神系统,精神系统需要的营养是一种德性能量,这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早已经揭示过了,天赐人是五德能量,大地给我们的是五谷的能量,天德养的是我们的精神,地谷养的是我们的形体。只有同时把精神的能量和营养我们肉体的能量同时都获得了,那才能够说你这个人的性命真健康了。生命健康实际上包括着精神健康和肉体健康两个方面,但是营养的来源是不同的,身心领域的营养在十六岁以前完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过程而且还是悄然无知的,人的后天智识不进入先天系统,是感知不到这个能量逐步的积累的,积累到十六岁仓库就满了,如果十六岁以后人们没有办法主动去获得营养精神系统能量的话,那么每七年、八年就会消耗掉六分之一的仓库储备,女性到了四十八岁就消耗光了,男性到了六十四岁也消耗光了。 我们古人在揭示精神层面的营养和肉体层面营养这一方面,他们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中。可能有些人不相信,认为不可能,古人说的这些都不见得。实际上《黄帝内经》里面还有个记载,我不知大家看过没有,黄帝早就说过,地球是浮在宇宙空间的。你想想看,在那个时代,五千年前为什么古人会知道地球是浮在宇宙空间的“大气举之”?而且知道这个地球是球形的,古人说过天圆地方,地球外面还有一个肉眼看不到的一个方格子罩着地球?以前儒家就乱解释,就说古人这些说法都是胡说八道,实际上古人早就观察到了地球是圆的而且浮在宇宙空间。古人既然能观察的这么细致,想想他们当时的那个水平,没有现代科技的仪器,他们凭什么?他们就是凭自己的大智慧,而大智慧怎么获得呢?那就是需要精神营养。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德慧智教育,规范他的品德,品格,提高他德性的能量,那么他的慧性就能提升,他后天智识就能够丰富,结合起来就会使每个孩子在德慧智教育中获得一个完美的升华,使我们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 我们来看一看历史,在唐代要求人人都诵读经典,无论仕俗,也就是说读书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人手一册《老子》五千言,要凭你诵读他来取仕,不光是读其他的经文,或者说“书”。这个《老子》也列入了教育的重点之一,国家教育将《老子》的纳入,并且作为重点突出起来,那么也就惠泽整个民族,使当时众多的文学、诗歌、散文以及科技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民族的创造力也进入了一个巅峰,出现了一个百国来朝的景象。实际上这里面的潜移默化作用,我们应用现代的生物学,医学方面的研究,科学成果再返归到历史的源泉当中去解释,都还是可以理解的。 转载于http://www.03330.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05:06 , Processed in 0.08671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