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瑜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七杂八记听/读

[复制链接]
1331#
发表于 2009-1-9 08:52:1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家对读经的讨论,我准备折中一下,以儿童经典这主,辅以少量莎翁类经典。

中面方法也打算结合一下古文、诗词、四书五经等。

这对我自己可是一个考验,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 本帖最后由 hlp525 于 2009-1-9 08: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sqsqsqs + 2 + 2 我觉得不应一起学,而应家长先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2#
发表于 2009-1-9 08:52:58 | 只看该作者
女儿订的《儿童文学》2009年1月号到了(这是女儿第一次订这种杂志)。到了以后发现每月这种杂志出的大概是1、2、3连环三种,我们订的好像是1(正刊)和2(选粹)。

没看看里面故事,不知怎样。插图有些还不错。正文字很小,很不适合孩子读。每页下面有一条箴言警句诗句随笔信息什么的,字更是小的完全不可接受。不知这家著名杂志社为何把事情做成这样?

正刊的箴言警句诗句随笔信息第一部分(第1~55页)是“圣者箴言”,主题都是讴歌“自由”的,很深广,应该和上面的故事形成了较大张力。唯一较好读法是家长读了给孩子讲解一些——一是因为字小,二是因为孩子自己读能理解的很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瑜珈 + 5 + 5 我不看好《儿童文学》,不再是以前的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3#
发表于 2009-1-9 09:0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lp525 于 2009-1-9 08:52 发表
看了大家对读经的讨论,我准备折中一下,以儿童经典这主,辅以少量莎翁类经典。

中文方法也打算结合一下古文、诗词、四书五经等。

这对我自己可是一个考验,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我觉得关键是自己接触了感觉好,有心得体会,再推荐给孩子。孩子不愿接触,就要想法启发,或再等一等。孩子愿意接触,那就太好了。

昨天中午奶奶说起一个邻居孩子上幼儿园中班,家里请了外国人做英语家教,还请了中文家教,在家教写字。上午上幼儿园迟去,在家复习英语、写字。我说是不是搞得太厉害了,现在写字上学后干嘛。女儿也说不好,并用了一个“欲速则不达”。我们没学过论语,我问女儿哪里学的?她说:你说过呀,别人也说过呀,书上也读过呀。这样就应该有个起点了,自己想学想用了。

自己的心得体会方面,我想起我琢磨论语的一个得意之处,也在以前写过电邮的,现在翻出来发在这里。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9 17: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lp525 + 2 + 2 赞同,我先学习,也需要恶补一下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4#
发表于 2009-1-9 09:06:40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6月27日我的信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上面一段话见于《论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和“瞻之在前”都不难理解,但“忽焉在后”怎么理解?孔子为什么会跑到颜渊后面?

由“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我想到中国成语“瞻前顾后”。对“瞻前顾后”一般有两个解释:1、比喻做事谨慎周密,如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2、形容做事犹豫不决,如黄庭坚“至于万死一生,不敢瞻前顾后。”(上海辞书出版社《精编成语词典》第1040页)

我觉得这两种解释还是大略中性的解释和贬义的解释。参照颜渊说孔子的“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则可对“瞻前顾后”做更褒义的解释。我觉得这也就是指一个人能够采取一种兼顾先进者和落后者的人生坐标。可以说这正是中国“中庸”的人生哲学的精髓。

颜渊的话的意思也就是,当他在学问上、道德上奋勇前进以追赶孔子的时候,往往发现孔子对庸常之人、庸常之事又比他有更多的关注。

因此,XX(我姐姐的儿子),不仅要把眼睛仅仅盯着强于、前于自己者,也把眼睛盯着弱于、后于自己者。这可能就是中国式的智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5#
发表于 2009-1-9 09:07:42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6月27日QA的信

XX,大舅分析得很有道理。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我们是都有心态调理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6#
发表于 2009-1-9 09:08:47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6月27日我的信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的最后总结处写道: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迴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他这里说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仍然是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和“瞻之在前”方面,而未涉及“忽焉在后”方面。所以颜渊对孔子的理解要比司马迁深。故颜渊死时,孔子悲恸至极,呼:“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要杀我了!老天要杀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7#
发表于 2009-1-9 10:05: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自己先要有心得体会方面,对于中外经典都是一样的。不仅如此,经典和儿童经典也无严格分野。我在瑜珈此楼第775楼引的达尔的一段,我觉得就有经典的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8#
发表于 2009-1-9 11:5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30 千江有水千江月 的帖子

bbc big toes 的故事我们只听了horrid henry系列 和stanley系列的,没感觉有不合适的内容啊
不过话又说过来,孩子现在的选择余地很大,还是多选些获奖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瑜珈 + 5 + 5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发表于 2009-1-9 11:5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千江有水千江月 于 2009-1-8 22:50 发表
如果让孩子自己选,她肯定是选儿童文学,最好是 adventure 的

莎翁的作品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内容介绍 ),就是觉得不合我家孩子读呢

想选旧约读读,当故事读(以前孩子泛听过些),大 ...




我有一位要好的朋友,是基督徒,她建议我家孩子先读新约,理由大概是:旧约讲罪与罚的多,而新约更宽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千江有水千江月 + 1 + 1 谢谢你了
瑜珈 + 5 + 5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0#
发表于 2009-1-9 12:1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7 丽莹妈咪 的帖子

丽莹妈咪 , 想问问,你家宝宝多大?喜欢看贝贝熊?我家宝宝6岁,最近也很喜欢看,买的是引进本,配图的是中文,后面有权英文的文字,中文自己独立阅读完了。打算把后面的纯英文剪下来,配图当成原版书来看。这个题材很广,觉得可以增加小朋友的英语应用面。上次试着让他读了钱的学问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2:18 , Processed in 0.086025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