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札记——《木兰诗》中的雄兔与雌兔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5-23 15:40:15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哈,我还没有能力忽视别人的话,所以不停地回呀回,惹得你说“我也就说到这”,看起来好象很不礼貌的话,不过,我不为忤,倒是很感谢,你停下来了,我也可以停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6:35:0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写一点我对Angella这篇文章的学术性看法:

1,以互文解读此诗,并不是Angella的创见,就如其修改稿中指出的,‘对此,前人已有述及,见《周振甫讲修辞》的“互文和互体”篇。’在此,她进而展开,得体地引述了一些例子。

2,她的文章着眼于通篇的互文使用,指出:其实,《木兰诗》多次使用了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十年后终于返回故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其上句省去“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开我西阁门”。两句的意思: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原书对这几处的白话翻译,因为没有看出是互文,也都译错。鉴于此书是影响较大的教辅书,有必要在此指出。——这段才是她札记的“文眼”。在我看来,互文的还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的是为买这些东西,在市场到处转,而不能理解为只在某处买某物,对此原书的翻译仍是错的。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是诗中木兰对同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惊讶的说明。她的逻辑非常严密:我女扮男装,在战争这样的环境中,犹如两只傍地而跑的扑朔迷离的兔子,尽管一雌一雄,却很难辨认了。这种逻辑本是人人能理解的,偏巧现在的词典、教科书的权威辅导资料却从前人准确的理解偏离出去,罔视通篇的互文使用。

4,Angella再进而延伸到如何辨别雌雄兔,对于没有实际饲养过兔子的孩子,她所能做的,一是查阅有关文献(包括网上的),二是向有实际经验的人请教,这两步之后,她作出自己结论性的选择。

对此,我看不出有任何的不妥之处。欢迎继续对以上各点质疑。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5-23 16: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8-5-23 17:02:20 | 只看该作者
累呀,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这是写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表明军队回来了,侧面地反应出战争的激烈和战争时间的长及回来战士的难得和英勇等等。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应该是表达花木兰心烦意乱的状态,大致应该是心烦得东屋去去,西屋又去去,我别的不说,只说东屋有没有床不可确定?我感觉更倾向于没有,一个人有两床还是比较不符合常情的。


是诗中木兰对同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惊讶的说明。惊讶什么呢?惊讶没有认出花木兰是女的,但为什么惊讶呢?因为有一个前提,一般情况下,男女是非常容易区别的,但现在花木兰是女的这长时间居然没有认出来,因此惊讶,如果男女本来就难分辨的,没有分辨出来,也就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了。因此,诗应该相应地完整地反应出这个逻辑,一般情况下,雄兔和雌兔是很容易区别的。这个容易区别就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也刚好印证了民间说法,两两相印证,很合情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与前面的几个例子有区别,不是互文,我看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5-23 17: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7:24:1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Angella此文实在有价值,即便是大学毕业以后,对文言的解读能力仍如此之低,真令人可惊可叹!

我还能说什么呢?为现在的教育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5-23 17:25:52 | 只看该作者
相应之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也与木兰特意地女扮男装然后使“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郞”相响应,相对于民间的提兔子耳朵的分辨方法,来了一个特别的条件“傍地走”,终于达到了与木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郞”相同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7:27:46 | 只看该作者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应该是表达花木兰心烦意乱(是喜悦到极点!)的状态,大致应该是心烦得东屋去去,西屋又去去,我别的不说,只说东屋有没有床不可确定?我感觉更倾向于没有,一个人有两床(!可怕!这个“我”字就不能解作“我家的”?)还是比较不符合常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5-23 17:3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ge57 于 2008-5-23 17:24 发表
看来,Angella此文实在有价值,即便是大学毕业以后,对文言的解读能力仍如此之低,真令人可惊可叹!

我还能说什么呢?为现在的教育悲哀!


我劝你不要发如此的感叹,我还感叹一个博士逻辑能力居然这么低,连隐在里面的前提都看不出来。


不过,你可以继续如此感叹,反正质疑已经很少了,灭绝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不在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5-23 17:3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huge57 的帖子

是呀,一会儿坐坐哥哥(或爸爸妈妈)的床,一会儿坐自己的床。
做为一个女人,有自己的床以后,很自然地把那床和房间当成自己的私人空间,会允许别人随便进和坐吗?不会允许,相应的,她也会约束自己不随便地别人的床。坐板凳也不会坐随便到别人的床上去。而且极度高兴的时候,为什么是坐这个床坐那个床呢?不可以东阁看一下走一下或者摸一下东阁房的物品?

另外,我错的地方,我改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写在花木兰打仗回家时,木兰哪里都看看摸摸坐坐的样子,表现出花木兰一直以为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及终于回来家时喜悦到极点的状态。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5-23 18: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7:44:34 | 只看该作者
susan,

文言非你所长,不要再强辩了。有兴趣,那天换个话题,我们再辩。我一定让你沾点优势。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5-23 17:52:44 | 只看该作者
袁老师:
文言确实非我所长,而且我也没有长的方面。可惜逻辑非你所长,我不说你强辩,我只建议你说出来的话或理解某东西拿常理常情去印证衡量一下。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5-23 18: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25 , Processed in 0.07759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