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引用由蔷薇在 2006/07/12 11:19pm 发表的内容:
论坛上可是有不少人都强调"无身","无我","无为"的,老道士们诵经自然要达到身无其身,形无其形,无身无我无为之境,此时何来的牙齿?)
呵呵呵呵呵呵------
問題是突然被換個莫名其妙的《德道經》交您頌讀,還能保持达到身无其身,形无其形,无身无我无为之境嗎?不信你看--
-------------------------
呵呵呵呵呵-----
來來!薔薇閣下,我們再一起來模擬想像一下吧--
當道士們照常作晚課頌經頌到老子這首經文:
太上曰...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冰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 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可現在突然要他們更改頌讀內容為:〈以下轉貼至《德道經》原文〉
“大上”曰....
古之善爲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強爲之容,曰:
豫..呵.. !其若冬涉水;
猶..呵.. !其若畏四鄰;
儼..呵.. !其若客;
渙..呵.. !其若淩澤;
沌..呵.. !其若樸;
渾..呵.. !其若濁;
曠..呵.. !其若“浴”。
濁而靜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
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薔薇閣下,請您面對您的良知回答!由原本頌讀《道德經》的老道士,一下子改成頌讀這種莫名其妙,唧詰聱牙的《德道經》!老道士們一時間舌頭轉不過來...
當頌經頌到曠..呵.. !其若“浴”..“女以重之徐生” ..請問?清修數十年的老道士會不會當場暈倒!!?
----------------------杨水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