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孟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音观心颂经方法(熊春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4-18 11:00:46 | 只看该作者

孟母,对不起,急问

孟母,你好。本不该在这里占用一席之地的,可是我看到你曾向网友介绍过读经的地点,心想只有请教你告诉我——一位心急如焚希望孩子读经典的妈妈,在深圳市宝安区有读经典的学堂吗?非常感谢,并对冒冒失失在此打扰表示歉意。我的级别不够给你发短信息,只能这样打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03:00:35 | 只看该作者
深圳地区是有经典学堂的,但是具体情况我并不是很清楚,我有一位朋友在广东中山做经典教育,也许与深圳同仁有交流,能为你提供信息,电话13631106995或13549800972。另外王教授有入门弟子在深圳开学堂,你可以全球读经网给教授发短信询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4-19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孟母的帮助。我是心急如焚想找到好的经典教育机构。目前去了两家,觉得学费很贵,但是师资力量不尽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5-25 12:12:33 | 只看该作者
光音觀心經典誦讀音频,跟着诵读很方便
http://www.daode.biz/plus/view.php?aid=313

我妹妹的女儿实践熊 春 錦先生的光音觀心經典誦讀方法的情况:
http://bbs.daode.biz/viewthread.php?tid=11235&extra=page%3D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5-26 07:02:08 | 只看该作者
“我妹妹的女儿实践熊 春 錦先生的光音觀心經典誦讀方法的情况:”
虽对此还是了解甚少,但见这小姑娘居然读到有“幻象”,是否走火入魔啊。
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家还是谨慎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5-26 09:37:51 | 只看该作者
石心朋友如何理解孔子提出的“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从孔子学琴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学习方法;孔子学习琴艺的故事,其实已经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十分明晰的学习方法的流程图,那就是: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达到与古人居的境界。
在我认识的读经小朋友中,不用熊 春 錦先生的光音觀心經典誦讀方法读经也都会有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现象,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都是正常现象.只是有的人读经还没有读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觉的不可理解.
孔子学琴的故事
根据《史书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非常重视学习的实践方法,他不仅提出了“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的最高学习境界,而切他还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验证这一方法和境界。孔子虽然从未系统地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对历史上记载的史实,只要稍加分析,也就不难了解和掌握他的学习实践方法。
《史书 孔子世家》记载着一则孔子学琴的故事。他曾经向当时著名的一位名叫师囊子的琴师学习弹琴的技艺,从而掌握琴艺的实践和知识,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得以在学习琴艺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实践和验正,成为一部极为完美的传统文化学习的方法。
乐师师囊子教授给孔子一曲调进行练习,孔子记住了曲谱以后,一连反复弹奏练习了十天,专心致志地演习,并没有要求再添加新的曲子进行学习。
师囊子感到奇怪,就说:“这一曲调你已经全部掌握了,可以学习新曲了”。
孔子却说:“我虽然已经熟悉了这部乐曲,但是还并没有熟练地掌握弹奏这一曲的所有技法,还需要继续练习。”
又过了些时候,师囊子又对孔子说:“我听你弹的曲子,你已熟练掌握了弹奏这一曲的所有技法,,下一步可以学新曲子了。”
然而,孔子还是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中所表达的感情和意蕴,我还需要继续在弹奏中深入地体会出来。”
又过了些天,师囊子再次问他:“这个意蕴,看来你已经完全领会了,你的琴声里面,已经表达了曲谱的感情和意蕴。”
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将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体会出来,我还需要继续练习。”师囊子觉的孔子讲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催促了。
又过了些天,师囊子再次来到孔子跟前,却看到孔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沉于扶琴之中,面色肃穆沉静,好象在沉思着什么;接着又好象心旷神怡,显出了洞穿幽远深遂的表情。而后抚琴一按,开口高兴地对师囊子说:“我感格出了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有王者之相,目光明亮而深遂,好象一个统治四方候的王者。这个人,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
师囊子听了以后,赶快恭敬地离开座位,给孔子施礼,拜了两拜,说:“原来我的老师教我这个曲子时,就说过了,此曲名字正是叫《文王操》呀”》
这个历史中的故事,记录至此也就嘎然而止了,其中的意蕴却留待世人评说。可惜我们却常常只是单纯地将它当作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有点玄乎的故事。往往是一看而过,却并没有去深思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孔子习琴故事最高阶段是什么?这不是孔子所倡导的“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学习方法吗?他追本溯源,感而遂通,慧识感悟出曲谱的作者是文王,这也就是与“与古人居”最恰当的诠释与注解!与古人居也是与古人谋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实现与古人居,也就无法更深层地实现“与古人谋”。
从这个孔子学琴艺的故事中,我们其实可以窥见传统文化中的绝学方法论,也可以发现我们现代人丢失了传统学习方法中的哪些精华,发现我们现代人学习方法与古代圣贤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差踞。对于我们现代学子们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如何古为今用而更高成就地完成现在各学科的学业,都有甚深的现实意义。
孔子学习琴艺的故事,其实已经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十分明晰的学习方法的流程图,那就是: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达到与古人居的境界。就是孔圣人所传授的宝贵治学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教与学的方法,也是经典诵读的方法论.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5-26 10: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5-26 13:19:1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句话讲: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全
我也是光音觀心經典誦讀的实践者,决不会"火入魔",非常安全,诵读时当身心清静,无私无欲,经文中的字会在身体的不同位置出现,打通经脉,使身体健康.
老子了在观妙章中也告诉了大家这一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5-26 14:59: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5-26 16:5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5-26 13:19 发表
有一句话讲: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全


您说得很对!我所说的是在门外的人推测的话,至于门内是精彩还是失望要踏进门体验才可知。不管如何,希望进去的人也有可能进出自如。

有机会也希望对此多了解。祝愿大家体验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5-26 20:02:20 | 只看该作者
光音觀心經典誦讀的方法对实践者要求很高,德心,德性不具备,身心不能真清净,想进入都很难.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5-26 20: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11 , Processed in 0.28927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