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u00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害处大

[复制链接]
771#
发表于 2005-3-16 10:33:51 | 只看该作者
读经读多了会不会带来不好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我有一同学,特会记东西(也特别喜欢记东西),考试总是名列前矛,但在做课题研究时结果却总是比较差。我特别担心读经的结果会和他的情形类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发表于 2005-3-16 13:44:3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孩子喜欢,读一读经典当然好了。我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前陪孩子听经典诵读,一天只听一段,反复听半小时,只听不背,感觉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发表于 2005-3-19 00:53:28 | 只看该作者
哇,这个帖子好长,有时间好好看看,总结一下。

老顽童周伯通骗郭傻小子,背过了九阴真经,有一天郭傻小子会用了,成了一代大侠而不是大傻。

我们(包括孩子)读经,有一天,我们会用了,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4#
发表于 2005-3-19 09:35:53 | 只看该作者
爱我中华+-->引用:爱我中华 哇,这个帖子好长,有时间好好看看,总结一下。 老顽童周伯通骗郭傻小子,背过了九阴真经,有一天郭傻小子会用了,成了一代大侠而不是大傻。 我们(包括孩子)读经,有一天,我们会用了,成了………!
成了新一代的大儒,最后的国学大师。哇哇哇,光背那几首经好像还不够哇,不如去背九阴真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5#
发表于 2005-3-19 14:22:22 | 只看该作者
kidmp3+-->引用:kidmp3  
说一件事好不好,不要光靠说,要从实践中总结。我让孩子读经,取得的成绩是用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我女儿读经半年,认识5000以上的汉字,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上小学后,学习非常轻松,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一名。我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有什么害处可言。
强啊!里面有好多现在已经不用的古字,还有些字跟现在的读音都不一样,怎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发表于 2005-3-19 15:24:52 | 只看该作者
看这么的回贴还真累,也很佩服回贴者的文彩,不过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可不能这样死钻,尤其是不能带着情绪去教,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好的一面,通过大家的实践来验证,很感激有这么多人将自己的心得公布出来,使我在早教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小孩的成长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宝宝在无压力下更有效地学到知识和能力,所以拘泥于一种方法的讨论不免存在太大的局限性!我们更应该心平气和地分析这些方法对自己宝宝的作用,理解它的原理,切实地运用到早教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7#
发表于 2005-3-28 11:25:52 | 只看该作者
甜甜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8#
发表于 2005-3-28 11:51:24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父母,都爱孩子,无论认为读经好还是认为要慎读经都不会是完全没道理的,为什么一争论起来就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还说什么回家偷着使劲,让人感到当父母的都这样不宽容,教育出的孩子会怎样集大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9#
发表于 2005-3-28 11:57:13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好坏要看作父母的是否能坚持教育到底,每天能听一听经典诵读,总比不听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0#
 楼主| 发表于 2005-6-19 22:58:41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left">       我是个大老粗,没怎么读过四书五经,只稍微知道一点哲学。最近听说又有人在争论, 是否应当“大力弘扬国学”,像所有大老粗一样,我听到别人辩理,自己也忍不住站出来说几句。  我承认,国学博大精深,其中不但有人情世故、军事战略,也有房中术和最早的流行歌曲,甚至有我喜欢的生物分类学,比如把穿山甲、金鱼和蜻蜓都归在“鳞虫”一类。不过,弘扬一种“学”应当抓住它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能把它“提拉”起来的那根“筋”。我觉着,“国学”的“筋”就是说要听话,听“圣人”们的话。“圣人”说了什么?大意是说要遵守人世间的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切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不可改变?因为“天道”是不可改变的,而人间的“理”是天道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亘古不变的。这个推理可以简单地写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所以女人婚外不该有性生活。   虽然有人说哲学没有高下之分,但我认为在具体问题上还是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像上面说的推导公式就是错误的,首先,前者是事实层面的命题,后者是价值层面的命题,二者肯定不能混为一谈;其二,天体的运动的支配规律是牛顿定律,而婚外性生活的支配规律是生物习性和社会关系,两者的“道”和“理”全然不同。再者说,太阳并不一定永远东升西落,由于潮汐的摩擦,地球可能会有一天停止自转,到时候太阳是南升北落或者北升南落;关于性生活也没有永恒之“理”,在原始社会可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呀。   照我说,“国学”作为哲学不说是过时的,也肯定是错误的。把它的“筋”在现代社会立起来基本上没什么可能了,相信很多当代的“国学”之士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采用了另一种攻略———所谓“现代化”,就是说现在我们弘扬的,古代人早就说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奇怪,你到底支持什么?   支持现代人的观点就直说嘛,把古人扯出来干什么?   丢掉了“国学”的筋,拿一些零零散散的东东用作宣传,效果未必比得上“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之类的现代语言。再者说,很多“现代性”的附会都是在胡扯,比如用“天人合一”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有环保观念了。据我所知,中国古代是不讲究环保的,不然陕北不会被砍得没剩几棵树。   所以我认为,普及中国古代文化是必要的,然而弘扬“国学”大可不必。我觉得,不弘扬“国学”也不会失去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毕竟我们还在一块土地上生活着,一起经历着历史,这样的集体记忆就是认同感的源泉。这不,现在这种记忆中又添了一样东西———一个大老粗写的国学批判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05 , Processed in 0.080050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