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高任鸟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抛弃糟粕:有理有据地揭露《论语》的糟粕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7-12-21 18:58:10 | 只看该作者
jiangying 2007-12-20 09:13 金钱 +5 然汉唐强于宋明,何也?
jiangying 2007-12-20 09:13 威望 +5 然汉唐强于宋明,何也?


不是“经”在起作用吧,是“兵”在起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7-12-21 19:00:12 | 只看该作者
想再问一下各位,话这么多,一句能讲完的非得长篇大论,问一下

"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7-12-21 19:02:32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这里什么叫:“敏于事而慎于言”,亏得还读了那么多的经,不如跟我回去当农民。

要我看啊,你们勾心斗角是实,什么辩论啊经典啊,无非是形。

别什么都借文化经典的名,不然孔老二在地下都会难为情!通篇的文字,没看到多少真正的忠、孝、仁、义,全是扯谈,满篇的文人相轻,

没有?不认就是皮厚,不要以为我是农民,什么都看不懂,我看还是刘佬佬可爱!---吃就是吃,拉就是拉,不要啥都披着个厚厚的外衣。

[ 本帖最后由 地平线—— 于 2007-12-21 19: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9:21:30 | 只看该作者
很简单:
心性合一,道德合一,体用合一,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19:59: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地平线—— 于 2007-12-21 19:02 发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这里什么叫:“敏于事而慎于言”,亏得还读了那么多的经,不如跟我回去当农民。

要我看啊,你们勾心斗角是实,什么辩论啊经典啊,无非是形。

别什么都借文化经典的名,不然孔老二在地下都会难为情!通篇的文字,没看到多少真正的忠、孝、仁、义,全是扯谈,满篇的文人相轻,
没有?不认就是皮厚,不要以为我是农民,什么都看不懂,我看还是刘佬佬可爱!---吃就是吃,拉就是拉,不要啥都披着个厚厚的外衣。 ...




地平线老师:
虽然未曾见过您,但多年的网络经验告诉我,这是个马甲
不过,鸟学生不计较这个,一样尊重您的选择

敏于事而慎于言(下面还有一句:就有道而正焉)

读《论语》要记得联系上下文,这是一篇关于“好学”的章节
因此,“敏于事”的事,是指“如何做学问方面的事”
意思就是:在学习方面,应该马上行动,勤奋于所需要的学业
向学业方面有成就的人谦虚请教,学有所得,也不要放浪炫耀

老夫子那会儿还没有网络,也不知道会有网络

网络是个客观世界,邪僻者把它当作邪僻的场所
学习者把它当作学习交流的场所
心地清静,即是净土

鸟学生把网络当作交流场所,在这个特殊的世界
我们只能用文字交流,不打字不说话就无法交流

对于交流这个事来说,有几个你必须“敏于事”的“应该”
1、就交流的主题准备必要的知识
2、尊重交流者存在的差异
3、真诚对待自己,真诚对待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20:2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地平线—— 于 2007-12-21 19:00 发表
想再问一下各位,话这么多,一句能讲完的非得长篇大论,问一下

"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什么意思?



地平线老师:

谢谢您使得这楼,重新回到正位。
"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意思
巧言者,无实之言,只是为了“不令对方恶感”
令色者,无质之伪善相,一团和气地瞎掺和瞎搅和
这类人无法彰显“仁义”是什么,因为他们心地不仁

很多论坛有这样的现象
大家彼此嘿嘿哈哈地打情骂俏、拉朋结党
饱食终日,言不及义,就这么瞎混着打法日子

要是谁来揭破这层厚痂
冷箭来了,鄙垢来了,嘲讽来了

不过,老夫子的学生不会在乎这个
做该做的事,问心无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7-12-22 10:07:56 | 只看该作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看到这一句,又想起孔夫子"食不厌精"的话了,如此看,孔夫子算不上君子了

估计鸟先生此时的悲愤之情已与鲁迅先生不相上下了,同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7-12-22 14:53:57 | 只看该作者
天高君:好久没来看,楼很高了。恭喜。

不过呢,看这个楼真的很累。好累,所以算了,祝君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5: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8 嘀哒嘀 #129 天问 的帖子

悲愤也好,楼高也罢,那都无关紧要
紧要的是:鸟都不在乎,您在乎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7-12-22 17:0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21 20:28 发表



地平线老师:

谢谢您使得这楼,重新回到正位。
"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意思
巧言者,无实之言,只是为了“不令对方恶感”
令色者,无质之伪善相,一团和气地瞎掺和瞎搅和
这类人无法彰显“仁义”是什 ...


看你的贴特累, 我实在不敢自称是什么老师,也不敢当你的老师,其实天高啊,不管你对XX的现状是多么不满,多么想改变这一切,这是无用的。一个人如果自己都不想改变自己,饶你是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论你将多优秀的东西放在他前面都是无用的。你想强硬的让人改变想法吗?那更是不可能。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想用一种文明强硬的改变另一种文明的结果往往只有战争,只至一方征服另一方为止,那怕将文明换作人的思想,也往往如此。这不应是你想看到的吧。

换一个角度说,孔孟之道的根本是什么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不是很懂,但我记忆中的孔孟之道最深的印象是一个仁,仁的根本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善吧。儒教的根本与佛教的、基督教的根本其实都应是一样的,就是教人向善。而后世却将之当作争论的工具。看那个以色列不还在打?

因而,高人啊!别争了,争不出什么东西的,也别揭什么了,揭了又能怎样,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优秀人物多了去,难道就没人看出来这里面的问题?不可能!但又有谁能改变这什么呢?没有!因而你也改变不了什么的。

因而别争了,好好用你的智慧去教教孩子,帮帮这个论坛中相信读经的孩子吧,这个倒是你我等草民能作到的。

[ 本帖最后由 地平线—— 于 2007-12-22 19: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22:06 , Processed in 0.17928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