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呵,那如果你事先定义一下你“讲解”的含义,是不是就不存在读经是否需要“讲解”的争论了呢?
假设我事先把讲解定义为“狭义的讲解,即讲课文解经义”。那结果会是什么呢?讲解?还是不讲解?
讲解可能有几种形态:1、讲完拉倒,2、讲完希望小孩理解,3、讲完希望小孩理解并接受。
1、单纯的停留在讲解上。我说的“单纯地停留在讲解上”的意思是“只是讲解”。
这种情况下又可能有几种情况:a,小孩理解;b,小孩理解并接受;c,小孩理解但不接受;d,小孩听不懂不理解;E,小孩不听但假装听的样子;f,小孩听了就听了。
2、讲解并要求小孩理解。
这时又可能会有几种情况:a,小孩理解,但没有想过接受不接受的问题;b,小孩理解并接受;c,小孩理解但不接受;d,小孩听不懂不理解,感到迷惑提问;E,小孩听不懂但假装懂理解;f,小孩听了就听了。
3、讲解并要求小孩接受。
同样会有几种情况:
a,小孩理解,但没有想过接受不接受的问题,但要求接受就接受了;b,小孩理解并接受;c,小孩理解但不接受;d,小孩不理解但接受;e,小孩不理解,感到迷惑提问;f,小孩不理解但假装懂理解,并假装接受;g,小孩不理解但假装理解,但接受;h,小孩听了就听了。i,小孩选择不听
不讲解也会有几种可能:1、一味强调背,与小孩进入对抗的形式中,2、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小孩虽然感觉到被强求,但不对抗 3、小孩背,同时慢慢地让小孩在生活感悟体会,最后发现其中的乐趣。
1、一味强调背,与小孩进入对抗的形式中。这种形式,许多精力和时间花在对抗上,肯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小孩虽然感觉到被强求,但不对抗。这种形式可能会是什么呢?这种可能有没有呢?我不知道。这种形式,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也不知道。
3、小孩背,同时慢慢地让小孩在生活感悟体会,最后发现其中的乐趣。我想这种结果肯定是好的。
大家看了以上东西觉得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肯定有许多地方没有想到,或者本身这样假设就是不对的。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1 18:4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