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当然要讲解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07-12-7 21:1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2-7 09:05 发表

1。一个人和别人发生争执,这是他的夫人站出来打圆场,捣糨糊,又不告诉别人他们是夫妻关系,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至少发生了2次,这对夫妻的行为,当然是符合法律,也符合道德,仁得很,信得很。对不?

2。一个大贤人,家旁边开了一个首饰店,这个首饰店“言过其实”地,“藏着功利心”地把白银当成白金卖,大贤人的家人到首饰点看了“5分钟”明白了一切,就是不说,有买主买了发现自己手中的不是白金是白银,问贤人,是否该揭露这个首饰店。
大贤人曰“知未的,勿轻传,俗话说:没两把刷子不敢走江湖。我们对贵金属认识如此浅薄又怎敢孤注一掷买呢?冷静细想,这一决定是欠理智的,然而,祸兮福兮?购买本就是一个过程,从另一面我们也感恩那些贩卖者,虽然言过其实,虽然藏着功利心,但我们也感恩这些功利让我们认识了贵金属,让我们接触到了白金,我们带着感恩离开,也将带着感恩提些建议给后来的买者长,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购买其实真的就这么简单。你去揭露,就是忘恩负义。”
这个贤人,当然是符合法律,也符合道德,仁得很,信得很。对不?
...



第一个问题甚是恶心,显示此人思想境界极低。
不过也不奇怪,一个能够将“做二奶”当作少女的一种谋生出路的人,他还有什么恶心话是说不出口的呢?


论坛交流的是学理义理,不是私人恩怨。
将论坛的学理义理交流,诬陷成“夫妻合伙骂架”的私人恩怨,是以极其阴暗的心态,蓄意地泼粪,连“小人心度君子腹”都算不上。


只要仔细审视,就可以发现他这个问题后面,还隐藏着很多见不得阳光的阴霾。

1、将本帖中与鸟儿交流儿童教育问题的朋友,贬低成“与鸟儿争吵”,暗示交流双方面对矛盾时,只是情绪化,没有理智。这种贬低,当然也包括他的送药粉丝。他要突出自己的时候,向来是不考虑他人价值的,比如他在50、51楼,对粉丝和张老师那种高高在上的指导意味。

2、将交流过程中,凡是不知道鸟儿夫妻关系的人,设置成一种“受骗者心态”,暗示这些人十分幼稚,不懂独立人格的意义。因为论坛讲的是道理,白纸黑字的道理,并不会因为鸟儿是谁谁谁的先生,就发生变化了。僵硬的意思是这些受骗者都是傻蛋,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

3、将鸟儿夫妻设置成“蓄意欺诈心态”,隐藏身份的目的,是要把黑的说成白的(否则隐藏身份干什么呢)。这同样是在暗示,这论坛的傻瓜特别的多,很多人瞎了眼,误信果行和鸟儿黑白颠倒的道理,最后发现鸟儿是果行的先生,才后悔莫及。

4、暗示这坛子里,没有人真正懂道德,大家都是傻瓜。鸟儿和果行在这坛子里这么久了,居然无人看透鸟儿夫妇如此不堪的人格?若不是认为大家都是傻瓜和瞎子,以上那些污秽阴暗的潜台词,他僵硬怎么说得出口呢?

此人若当上斑竹,则意味着儿教论坛的堕落。



第二个问题:

孟母堂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
什么事情是没有问题的呢?国家改革开放近30连来,问题还少吗?不也在进步吗?
但是一定要深入问题的内里,慎重分析原因,同时也要分时机看场合,关键要看“以什么心态去讨论问题”。


僵硬的心态,现在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除了风凉挑刺以满足他可怜巴巴的一点虚荣心,他基本上什么也不会干,没有能力干。你要指望他真的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系统化建议,那可真是要他的命。从鸟儿来到儿教论坛到现在,就没看见他写过什么扎实有用的帖子。

当然,他讥讽和挑刺,还是选对象的。稍微有风险的问题,他是没有胆量去揭露的(也许根本没水平去识别)。
他只能跟在一个振拔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的孤胆伟贤后面,恶毒地嘀咕几句阴暗的心声。因为他知道,这对于他来讲,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因为王教授宽容,因为王教授听不见,因为僵硬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与王教授面对面。

某个私塾出了问题,家长不承担“善慎选择”责任,私塾老师不承担“尽责教育”责任,却莫名其妙地怪罪远在海峡对岸的王教授,这很奇怪。
反对读经者看到某些私塾有了问题,就好像阿Q看到别人的癞子般兴奋,不去探讨家长问题,不去探讨私塾自身问题,却要蹦起来向王教授吐口水。

更可恶的,是这些没有良善、毫无诚意的反对者身后,居然还有粉丝,居然还有私塾老师???堪称奇妙。

鸟儿没有对外随意批评孟母堂,是因为鸟儿不能根据自己五分钟的观察,“随自己的意去风凉挑刺”。当然僵硬很不习惯这种慎重,因为他心里是没什么道德底线的,一时兴起,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他甚至可以指责你的慎重是不道德的,而他肆无忌惮的栽赃诬陷就是道德。


===========================================



此帖以下,真相已明,鸟儿不再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7-12-7 21:17:5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学富五车
  都是高人
  读经的家长在等着向各位取经

  辨论是好事
  论坛某位达人(隐约记得是小灰熊)说过“辩论的结果互相说服不了,只会各方更坚持自己观点”
  我想是有点对
  但在坚持自己观点之外
  其实也更好地发现自己不完善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增强
  让自己的观点日趋完善的同时更鲜明更有说服力
  那么 
  这样的辩论即使互相没有说服也达到了一定的辩论效果
  旁观的家长也跟着受益无穷
  可以在两个对立观点之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综合两种观点生出自己观点

  
  如果由辩论转入攻讦
  真理、友谊都越辩越远
  则辨论双方多辩无益
  旁观的家长也徒生郁闷
  剑拔弩张的气氛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请大家理性辩论
  都是有读经经验的家长
  自身就是读经表率
  辩得精彩好看
  也为读经打了广告
  辩得离谱
  就是在毁读经


  
  各位辩得正激烈
  俺对121楼乡愿有不同看法(以前就对孔夫子类似观点有不同看法)
  这里就不参与辩论
  以后专门发贴讨论
  欢迎天高人和果行育德到时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7-12-8 01:00: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首先要有诚信,不然即使他读10000遍的论语,背再多的经典,写再多的字,再道貌黯然都是不堪的.至于这个不诚信的是谁.慢慢爬完楼就知道了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7 17:51 发表
僵硬的请教,我可以不回答。(你有权选择不回答,我也有权选择揭露某些人道貌黯然下的丑恶嘴脸)
因为,我和僵硬从鼠版,读经版一直到这里,辨过的话题很多,从读经到做人,从人文到科学,哪次辩论他没闹笑话(我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功德无量)?鸟儿在这论坛6万字以上(厉害,达到四书的水平了,加把劲,把五经也赶超)的文稿即是明证。


稍微有点廉耻感(就是有诚信)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我肚子里没料,就不要去丢人。可惜他不是这么做的。他是越不懂就越要搅和,越搅自己越出丑。这种做法,既可怜又可憎。(揭露尔等痛处当然可憎)

可怜处在于他的价值观极其凉薄,除了这种活法,他无法证实自己还有一点存活的价值(不对呀,刚才还给人们带来欢乐,转眼就没有价值了)。通俗讲,就是此人活得很没劲很无聊。他嘴巴里所谓的“只有老婆孩子可以让我生气”之类的话语,盲眼人(科技真是发达,盲眼人上网了,鸟兄可以大发了.)可能误以为他多么自在多么有修养,实际上呢?恰恰相反,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在什么是修养,只能靠着一丝浑浊的意气鼓动着活下去。(我哪有什么修养, )

正因为这意气很浑浊,因此可憎。
意气原本不是坏事。如果是纯粹的意气,体现在论坛上就是豪放率真的文字,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坦直刚毅的为人。
浑浊的意气是什么呢?就是虚伪的绞绕。(不知所云)


我们谈逻辑,他就宣称自己以前数学成绩好(本来就是好,我11岁至少不会说8X9=62);我们谈学问,他就炫耀自己曾经(还有将来)去大学(硕士研究生)讲课;我们谈读经,他就诬陷王教授图利(哦,他没有.圣人嘛);在缺乏道德支持的时候,他就依赖法律的宽容(当然,在连诚信都不具备的人的所谓道德的大棒下,只有依靠法律了)。正面的论辩没有实力接续,他就从侧面含沙射影地攻击(似乎有个姓王的精于此道,我学他的)。

他企图用这种绞绕,来遮掩他的无知和虚伪,让他觉得还在体面地活着。(还用掩盖?)
但虚伪毕竟是虚伪,绞绕无法掩盖虚伪。



这楼原本是讨论“孩子读经是否需要讲解”的问题。
楼主是做儿童教育的,他手里把握着一些现成的实践经验,他当然可以提出问题来展开讨论。至于楼主立论是否妥当,那关系到楼主在经典教
育方面的见地,但不能否定他对孩子的责任感。

鸟儿对于楼主的立论予以反驳,同样出于对孩子的责任感。
这是很正常的学术讨论。13楼关于“楼主自语相违”一语,也是因为楼主话题涉及孩子教育,意义重大,又作为斑竹,希望他说话要严谨。


而僵硬呢?他对儿童读经教育一没有实践经验(三字经算不算),二没有理论认识(看过王教授文章大抵算不上了),三没有尝试的热诚(糟粕,还尝试什么)。从道德的角度讲,你要么别插嘴,插嘴也只有学习请教的份。但是他做不到。因为他生活太无聊,那股混浊的意气鼓动着他要去做点什么,要通过“反对”来证明点什么。
这就奇怪了,允许王教授伸手到音乐,数学,科技领域,就不许我作为一个孩子家长的身份谈谈读经?孔子说的,还是孟子说的?


可惜他的底子实在太差,对于楼主的话题,实在无法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
一个空空如也的僵化的文化草囊,能做点什么呢?当然只有搅和。

搅和到你痛处了?


于是,他在24楼先从“子君反对读经”开始制造话题(哦,眼光独到,实在无法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还能制造话题)。为了隐藏他的目的,不至于太张扬,他在26楼空荡荡地喊了几句自己也不懂的“人文素养”来附庸风雅(我还这么狡猾,才知)。遗憾的是吃了子君一软钉子(还好没出血)。接下来的讨论,苦于肚子里确实空空如也,实在插不上什么嘴。(就不允许上个厕所)

幸好接下来出现了一个金子般(比白银当成白金还是要好点)的粉丝,献上了一筒“宠辱不惊风范”的兴奋剂(应该付钱)。
这筒兴奋剂下去,两个小时后就起到了癫妄的效果。(这么见效?王某某的粉丝更多,怪不得......)


他首先在49楼忙乱地挑起了他期待已久的矛盾:从果行整篇文章中,断章取义挑了几行,然后定义为“果行之流盲目崇拜王财贵”。(还用我定义)
趁着兴奋剂药效尚存(还不要钱,多好),在50楼故作姿态、虚伪到恶心地指点他的送药粉丝“那有什么战争,世间本无事,不要自当庸人哦”(难道有战争,刚才的软钉子不是没流血嘛),在51楼更冒充经典(改一下,儿童)
教育的大裁判(可惜没工钱),评点儿童教育家(这里改对了)的由何人归属。

当然,他批准的“儿童教育家”袁先生和子君,自然是平时没有痛彻揭露过他毛病的。(好象没有揭露过毛病的还有很多人,包括粉丝,应该全部批准)
这种假冒斯文、党同伐异的伎俩(这个伎俩经常见,还可以隐瞒夫妻的事实),从他55楼欲盖弥彰的话语中,即可明见。55楼是很可笑的(那就笑嘛),试问:

他凭什么,就可以和这些扎扎实实的儿童教育实践者们,混在同一个水平线发言呢?就凭法律赋予他的人权吗?糊弄得了谁呢?(就凭和局中人有过交流,不可以?)
他有什么资格、以什么标准去界定,谁在局内谁在局外呢?他僵硬是他们什么人?他僵硬对这个所谓的局,又了解多少?(知道有人受害,还有人不让说,说受害人忘恩负仪)
他有什么资格、以什么标准去断言,谁冷静谁不冷静呢?他僵硬了解他们多少?他僵硬对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他心神通,了解多少?(当然不了解,要什么都了解,去当神棍赚钱些)



在他要拉拢果行(这个不必了,本不同路),来见证他属于这“文化阵营”时,果行就成为“真有风范”(风范本来在,尤其批清羽时是大风范,但是到75楼没有了,我当三省,看错人了)的人;当他要制造矛盾,以证明他混论坛的价值时,果行就是一个“盲目崇拜者”(先后次序错了,本贴中先说的是盲目崇拜者,后说的真有风范)。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看10楼和28楼,到底谁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小人嘴脸,至此绽露无遗。



有见于此丑陋,鸟儿在62楼发了一个帖子,用以提醒。(不就是只许州官,不许百姓嘛,不过加上了道德的大旗)
明眼人自然可以从62楼以下僵硬的各般丑态,看到事情的真相了。(收点门票大家分钱)
可惜的是,明眼人不多,听得进真话的人更少。(当然,圣人毕竟是少数)
故此,鸟儿不得不在71楼、73楼、137楼、154楼、157楼屡做解释,屡破谬议。(辛苦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7-12-8 01:2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7 21:15 发表



第一个问题甚是恶心,显示此人思想境界极低。(哦,吃点藿香正气丸)
不过也不奇怪,一个能够将“做二奶”当作少女的一种谋生出路的人,他还有什么恶心话是说不出口的呢?(修辞懂不?难怪,读经的人不上学的?)


论坛交流的是学理义理,不是私人恩怨。
将论坛的学理义理交流,诬陷成“夫妻合伙骂架”的私人恩怨,是以极其阴暗的心态,蓄意地泼粪,连“小人心度君子腹”都算不上。(在鼠版你对我恶语相加,是学理义理交流?在本贴,去看看96楼)


只要仔细审视,就可以发现他这个问题后面,还隐藏着很多见不得阳光的阴霾。

1、将本帖中与鸟儿交流儿童教育问题的朋友,贬低成“与鸟儿争吵”,(去看看96楼)暗示交流双方面对矛盾时,只是情绪化,没有理智。这种贬低,当然也包括他的送药粉丝。他要突出自己的时候,向来是不考虑他人价值的,比如他在50、51楼,对粉丝和张老师那种高高在上的指导意味。(王某人经常干这事)




2、将交流过程中,凡是不知道鸟儿夫妻关系的人,设置成一种“受骗者心态”,(去看看96楼,本人也是受骗者)暗示这些人十分幼稚,不懂独立人格的意义(别人我不敢说,我一定是了)。因为论坛讲的是道理,白纸黑字的道理,并不会因为鸟儿是谁谁谁的先生,就发生变化了(当然,骂人的口气都差不多)。僵硬的意思是这些受骗者都是傻蛋,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很遗憾,别人我不敢说,我一定是了)。

3、将鸟儿夫妻设置成“蓄意欺诈心态”,隐藏身份的目的,是要把黑的说成白的(否则隐藏身份干什么呢)(难道没有隐藏身份)。这同样是在暗示,这论坛的傻瓜特别的多,很多人瞎了眼,误信果行和鸟儿黑白颠倒的道理,最后发现鸟儿是果行的先生,才后悔莫及。(很遗憾,别人我不敢说,我一定是了)。



4、暗示这坛子里,没有人真正懂道德,大家都是傻瓜(哦,逻辑不)。鸟儿和果行在这坛子里这么久了,居然无人看透鸟儿夫妇如此不堪的人格。(很遗憾,别人我不敢说,我一定是了,反省中)?若不是认为大家都是傻瓜和瞎子,以上那些污秽阴暗的潜台词,他僵硬怎么说得出口呢?(我当然说不出口,有人联想得到)

此人若当上斑竹,则意味着儿教论坛的堕落。(快叫管理员关闭论坛,免得祸害儿童)



第二个问题:

孟母堂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当然可以)
什么事情是没有问题的呢?国家改革开放近30连来,问题还少吗?不也在进步吗?(和改革开放扯上关系,高瞻远瞩)
但是一定要深入问题的内里,慎重分析原因,同时也要分时机看场合,关键要看“以什么心态去讨论问题”。(先派一个孩子去读几年,实践实践)


僵硬的心态,现在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除了风凉挑刺以满足他可怜巴巴的一点虚荣心,他基本上什么也不会干,没有能力干。你要指望他真的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系统化建议,那可真是要他的命。从鸟儿来到儿教论坛到现在,就没看见他写过什么扎实有用的帖子。(这样的人怎么混到斑竹)

当然,他讥讽和挑刺,还是选对象的。稍微有风险的问题,他是没有胆量去揭露的(也许根本没水平去识别)。
他只能跟在一个振拔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的孤胆伟贤后面(是个尾巴),恶毒地嘀咕(什么?我听不见)几句阴暗的心声。因为他知道,这对于他来讲,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因为王教授宽容(徒子徒孙不宽容),因为王教授听不见(还真不知道他老人家耳朵不好,你们这些徒子徒孙还不去买助听器),因为僵硬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与王教授面对面。(,跟在后面当然被人用屁股对着,我见他做什么?我又不是他的粉丝,他也不是我的粉丝)

某个私塾出了问题,家长不承担“善慎选择”责任(这样的人当然是忘恩负意),私塾老师不承担“尽责教育”责任(总算有句人话),却莫名其妙地怪罪远在海峡对岸的王教授,这很奇怪。(我也很奇怪,我那个帖子提到王教授了?)
反对读经者看到某些私塾有了问题,就好像阿Q看到别人的癞子般兴奋(前面说了是粉丝的兴奋剂),不去探讨家长问题,不去探讨私塾自身问题,却要蹦起来向王教授吐口水。(见都不见他,怎么吐)

更可恶的,是这些没有良善、毫无诚意的反对者身后,居然还有粉丝,居然还有私塾老师???堪称奇妙。(这些可恶的事情怎么都让鸟遇到了)

鸟儿没有对外随意批评孟母堂(不随意的更没有),是因为鸟儿不能根据自己五分钟的观察(哟,夫人不是说你水平高嘛),“随自己的意去风凉挑刺”。当然僵硬很不习惯这种慎重,因为他心里是没什么道德底线的(不读经的人,难免),一时兴起,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他甚至可以指责你的慎重是不道德的,而他肆无忌惮的栽赃诬陷就是道德(我从没说过自己有道德,到是某些没有诚信的人标榜自己呢)。


===========================================



此帖以下,真相已明,鸟儿不再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7-12-8 19:4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1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一个人,在同一个帖子的前面部分大义凛然地指责别人潜台词中诬陷全论坛的人都是傻瓜和瞎子.
而后半部分却张牙舞爪地明说"儿教论坛的堕落"而在另一帖中又说"可惜的是,(论坛中)明眼人不多,听得进真话的人更少"

这个人如果不是人格分裂,逻辑混乱,就只有用陈导的一句话可以形容:"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如果一个人的徒子徒孙都是这样的不诚信,丑恶,不管这个人在怎么宽容,慈祥,有道德,他的教育方法至少是有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7-12-8 20:09: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12-6 18:38 发表
如果有兴趣,我建议新唐人或水瓶子单独开一个帖,就我们三个局内家长,其余不要进来插话。我们三个好好的痛痛快快的说话,不遮掩,谈透彻,说实际儿童读经教育问题,不谈玄论妙,这样是否可以?

妳可似邀請妳只想與之交流的人去QQ上建壹個群或開壹個討掄租去討掄
這裏是掄壇
不是賣弄的舞台
梅個人都可似有角色
只想讓他人當觀衆是不成的
除非是咱己開設的掄壇,哪洋可似任意設置權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7-12-8 20:15: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7 17:51 发表

僵硬的请教,我可以不回答。
因为,我和僵硬从鼠版,读经版一直到这里,


呵呵,我说怎么好多天不见鸟先生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9059&highlight=%2B%BD%AD%BA%FE
原来一路躲到这里来了


天高任鸟飞

六年级






头像很别致
怯怯地问一句-------为何只占据右边一侧呢?有含义么?右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27: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主张在孩子幼时读点经,也主张同时教英语甚至其他的外语,稍大(比如六岁)之后,还应当正式教数学。这样的安排,不仅是着眼于孩子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对孩子的思维训练。

中文,特别是古汉语,与西文对比,显得比较简略,因而模糊而又笼统。从行文严密的角度来看,中文确实不如西文。中国的经典也缺失犹如同时代西方大思想家著作的学科体系和逻辑论证。中国的经典如《论语》之类,确有不少智慧的闪光,但多得之于经验和有关思悟,多类推和模糊性概括,并无严密的论证和解析。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符合幼童的自然思维,容易为孩子所感悟。这是我主张幼儿可以读经的一个出发点。

但对孩子的思维,总要引导他们向严密和逻辑的方向发展。因此,有必要较早并较好地学习一门西文,比如英文。经过英语的学习,我感觉可以引导孩子在思维发展上更有条理、更加细致。而数学的教育,特别是像几何那样的解题训练,对增强孩子的逻辑思维十分有益。

而这样的系列思维训练,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尽量在孩子未满十三岁前基本完成。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打通古今中外,融会文理各科,重新编织适合孩子的学前与而后的基础教育知识链条,这是我多年来追求的教学探索方式。也正是这样的思路,使我明确反对把读经当成第一,更反对把读经当成唯一。

在这方面很乐意与各位朋友深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7-12-11 09:25:42 | 只看该作者
嗯,有功夫还是实实在在的探讨。

袁老师:
  你好。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说。
  我非常赞成你在逻辑这个角度的分析和观点。
  学习经典除了可以学习逻辑之外,还可以体会丰富语言,同时也可以丰富小孩的感觉,对自身的一些感情感觉有认识,然后对这些感情感觉能够体察并有利于他们自己的表达和控制。
  另外,我说说对《论语》或《三字经》或《弟子规》等的看法。虽然现在我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是不合适小孩读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不喜欢《论语》或《三字经》或《弟子规》的原因。它们没有一个逻辑过程,直接提出了一些观点或感受,这些观点或感受,经历过了以后发现确实非常有道理,但是不经历过硬要人接受就变得非常的莫名其妙。如果硬要小孩按着那样做后果更是严重。现在我最喜欢的是《庄子》和《周易》,觉得里面充满了智慧,我感觉他们以理服人的书,是教人如何思考,如何立身,如何观察对待处理外界。(以上仅是我本人的感觉,可能在别人眼里会非常错,因为每个人经历见识有不同。有不同的观点、感觉,谁觉得自己更对更合理,请把你自己的观点感觉说出来,不需要说我说的不对。)
  最后,我想说其实中国经典有些是非常讲逻辑的,也眼光也是非常客观的,只是有些经典有些不当的教育打乱了这种传统。唉,真正的“皆知善,斯不善矣。”“皆知圣贤,斯不圣贤矣。”。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12-11 14: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7-12-11 12:01:49 | 只看该作者
袁先生的帖我只有看的份,插不上嘴,不过这帖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

苏珊的头脑真正好!我看了觉得对呀,对呀,自己就说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3 , Processed in 0.09122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