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当然要讲解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08-1-12 08: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0 susan_1201 的帖子

“那如果你事先定义一下你“讲解”的含义,是不是就不存在读经是否需要“讲解”的争论了呢?”
------在下最早开始想讨论读经讲解问题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意识到很多时候大家对讨论的对象含义存在不同的理解。有时候大家往往还不明确别人在说什么就开始争辩了。在下发帖并不是要设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根据大家的情况该点的时候点一下,该化的时候化一下。所以,很多时候说话是不完整的,甚至有头无尾的,有点时候是东拉西扯的,答非所问的。这似乎不太符合现代逻辑思维的要求。

这又让我想到教师。中国的教师好像很善于备课,备课的内容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上课时步步为营,头头是道。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课堂不该是展示教师才能的舞台,而应该是学生思考学习成长的场所。既然这样,那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疑问,思维的走向,学习的障碍有时候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教师的上课内容和进度应该是随机而行的,随着学生的思维而行的。教师授课时应该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讲解内容。

读苏珊的帖,感觉好像是学工科的,甚至是开发软件的,分析问题有点象设计电脑程序。这当然非常好。咱还是老话,怎么思考都是有理的,关键是自己要思考。苏珊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妈妈,咱不能来鉴定你的思考是否正确。人的思考也是在成长的,今天认为对的明天不一定认为还是对的,明天认为错的很可能后天又认为是对的。这并不是出尔反尔,并不是不成熟,并不是自相矛盾。每一次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层面是不一样的。这是自己思维的不断提升过程,这是自己生命的成长过程。

这里又顺便提到逻辑问题,西方的形式逻辑对概念认识成黑是黑,白是白,绝对分明的。如果说黑既是黑又不是黑或者说既黑又白就被认为是有逻辑错误,违反了逻辑规律。唉,逻辑的问题就在这里!西方实证科学的问题也在这里!停一停,看看大家的反应。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1-12 08: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08-1-12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说,其实不管学工科还是学文科,最后的结果都是非常逻辑的。学工科没有一定的逻辑能够分析解决情况,最后得到某个结果吗?学文科的没有一定的逻辑能够说出有见地的文章吗?所以我觉得从逻辑角度来判断原来是学工科文科的,可能有一定依据,但最终来说这种判断是不对的。

“这里又顺便提到逻辑问题,西方的形式逻辑对概念认识成黑是黑,白是白,绝对分明的。如果说黑既是黑又不是黑或者说既黑又白就被认为是有逻辑错误,违反了逻辑规律。唉,逻辑的问题就在这里!西方实证科学的问题也在这里!停一停,看看大家的反应。”
这个话看起来好象很对,现实中确实存在既是黑又不是黑或者既是黑又是白的东西,不能被“黑是黑,白是白”所泛盖。但事实上是吗?不是。任何都只要把前提讲清楚,最后总可以落在“是和不是”上面的。
例子:手里拿一白壳鸡蛋,说这个鸡蛋是白的。有人会觉得你说很对,但有人会觉得你不对,因为里面分明还是蛋黄不是白的嘛,你怎么能说它是白的呢?反对的人就会说,你看到的难道不是白的吗?你能够看到里面?既然里面看不到,那当然是白的了。而持相反意见的人也振振有词地说蛋黄确实存在嘛确实也不是白嘛,凭什么可以如此无视事实而说鸡蛋是白的呢?!这个问题就可以如此争论不休了。最后谁也不服谁,谁都认为对方是无理。
但是如果事情变成这样:
我手里拿一白壳鸡蛋,我说这个鸡蛋是白的。有人觉得对,有人反对说鸡蛋的蛋黄是黄的。好,我们打开看看,发现确实蛋黄是黄的,而且还知道蛋白是白的。那么,我说这是个白壳鸡蛋,对吗?我想不会有人会反对了。我再说,我说鸡蛋白的或红的单定义在一眼看到蛋壳的颜色上,我现在说这个鸡蛋是白,可以接受吗?还有争论吗?
这鸡蛋的情况是:鸡蛋蛋壳是白,鸡蛋壳里有白的蛋白,黄的蛋黄,清清楚楚,还需要争吗?为什么不用这么明白表达,非要用“这个鸡蛋是白的”这种有争议的表达呢?争来争去,最后搞清楚了吗?对表达鸡蛋有益吗?最后还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存在一种“既是黑又不是黑或者既是黑又是白”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2 10: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08-1-12 10:0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2 susan_1201 的帖子

有理啊,有理。

只是在下讲得不是这个理,在下一再提到逻辑,但至今未深入讲解,看来的确未到时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08-1-12 12:4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1-12 10:01 发表
有理啊,有理。

只是在下讲得不是这个理,在下一再提到逻辑,但至今未深入讲解,看来的确未到时候啊!


我要分析一下新新唐人以上这几句的含金量。

有理啊,有理。是全部有理,还是部分有理,被你肯定的理是什么呢?不知道。

“只是在下讲得不是这个理”,我只能讲我的理,我怎么会知道你的理呢?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同一个了呢?如果是觉得讨论点不同了,你可以点明一下你想讨论的问题呀。当然我也可以发挥一下,不一定就围着问题说呀。

“在下一再提到逻辑,但至今未深入讲解,看来的确未到时候啊!”请问这句有意义吗?最多只反应出了你高明别人水平不够,有具体的东西证明吗?没有。和“别人再怎么说再怎么有理或没理,我照样可以说“你说得一点理都没有”或“你说的都很有理”。”有多大的区别呢?!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2 12: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08-1-14 08:2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4 susan_1201 的帖子

谢谢苏珊的分析。

在下先为自己不明不白自言自语式的短小帖子有可能引起的误会表示歉意。

看来苏珊不喜欢绕来绕去的,喜欢直截了当明确痛快的讨论。

“有理。是全部的有理,还是部分的有理”?------在下个人认为说有理,既有全部的有理,又有部分的有理;说有理,就隐含了没理,隐含了全部的没理,也隐含了部分的没理!

说一个人漂亮,是说她全部的漂亮,还是部分的漂亮?-------是不是既有可能有全部的漂亮,又有可能部分的漂亮?

在下以前提到过“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大家其实都是瞎子,说大象象扇子有理吗?说大象象柱子有理吗?他们都有理!同时他们均没理!说大象象扇子的人与说大象象柱子的人两个人水平哪个高啊?他们一样只执一己之见,有必要分别谁高谁低吗?

有时候在下这个瞎子,听到有人说大象象绳子,在下就说大象象柱子;听到有人说大象象扇子,在下就说大象象墙壁。这其实不是在下在抬杠或者诚心捣乱。在下只是希望多提供一个理给别人参考,从而打开思维,更深一层更全面的明白真正的”象“------真相!在下并非表示自己比别人高明,可能在下只是偶然摸到过大象的尾巴,肚子,脚等等,所以明白有人认为大象象绳子,墙壁和柱子,认为他们说的都是有理的,但均不是真相。甚至有人认为大象象更多其他的东西,在下也认为是有理的,虽然在下自己从未摸到类似的东西。

在下讲逻辑,其实不是那种进入逻辑内部去分析理解,而是想破大家头脑中固有的逻辑观念。讲西方的形式逻辑,是想否定西方形式逻辑。也就是说是要跳出逻辑讲逻辑,站在逻辑的外面看逻辑讲逻辑。那么这个就有点麻烦。咱在网上东拉西扯的很可能引起很大的误会,所以,咱在看时机,有必要就讲讲,没必要就不讲了。这里也不存在水平高低的问题,就象欧几里德几何和非欧几里德几何,他们也不存在哪个理论高哪个理论低的问题,他们属于不同的体系,没法比较也不必比较。

再次谢谢苏珊,若有得罪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08-1-17 17:20:11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理解读经教育的“死背”有几层含义:

一;在现今没有经师、没有人师这一艰难历史时期,先死背,中国文化不能断代。
------死背了中国文化就不断代了?
      是不是现在没有记录经书的媒质啊?
      死背就能传承中国文化?
      若死背能使中国文化不断代,那活背就不行啦?
      现今没有经师没有人师?教授算不算经师算不算人师?他教儿童读经是不是就不是死背?
      何时才会有经师人师啊?是不是没
经师人师就要一直死背下去啊?
      庐江没要求死背经典,却要求落实,这是不是在弘扬传承中国文化啊?

二;开发童蒙用死背培养定力,以期引发根本智慧。
------开发童蒙唯有死背一种方式?
      唯有死背能培养定力?
      下棋弹琴书法画画能不能培养定力啊?
      有定力就有根本智?有定就是根本智?
      戒定慧是释家的理。儒家讲什么?
      《大学》讲格物致知。
      孔子讲孝悌。
      至圣先师好像从未提到过死背、定力、根本智。
   
三;在读诵中大量识字,以期早阅读,提升理解力。
-------诵读中,不是死背中。

四;孩童年龄尚小,不足理解深邃的经典义理,但死背可以帮助幼儿从小打下好的根基,以待明师开解,以待自身感悟。如果底子都没有,有明师也枉然。

-------道深邃吗?博大吗?博大精深。但道也是至简至易的。若孩童年龄小,不足理解经典义理,那年龄大了就可以理解经典义理了?好像能不能得道不关乎年龄不关乎理解力;好像能不能契合经典无关于年龄大小也无关于理解力。
      以待明师开解,明师在哪里啊?谁是明师啊?这样才算明师啊?谁来认定明师啊?这明师是不是前面所说的经师人师啊?那有了明师是不是就不用死背了?
      唯有死背可以打底子?慧能不识字是不是就没底子了?
      没有经书,不读不背经书,有明师也枉然?

在下愚钝,欢迎赐教!


注:蓝字为加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08-1-17 18:25:16 | 只看该作者
新新唐人开始质疑了
一;在现今没有经师、没有人师这一艰难历史时期,先死背,中国文化不能断代。
“在现今没有经师,没有人师”这是一个判断的话吧,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话,需要多少功夫论证,用什么标准来评定,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比较难做到,即使做到了,这个人的水平也必然要在经师水平之上,否则他怎么认定别人呢?!
如果这个判断不正确的话,那又何必说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17 18: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08-1-18 08: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7 susan_1201 的帖子

咱不是现在开始质疑,咱是发现别人在火头上时暂时躲一躲避一避让一让。

现在已经风平浪静了,大家都恢复理智了,这时候再来探讨一些问题可能大家都听得进。

咱这里也不是在背后说谁的不是,在网上发帖也没有人前人后的概念。

咱也是瞎子摸象,听人说大象象柱子,但咱摸到的好像象绳子,所以咱也发言说至少大象也象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08-1-18 15:29:5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思辨和理解能力,无论从生理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显然是没有成熟的,不具优势(除非天才)。


------
显然是没有成熟的?怎么个显然法?
      不具优势?孩子就悟道方面与大人比不具优势?
      咱认为孩子的直觉力是很强的,“显然”比大人强。
      
咱认为孩子的智慧领悟力是很强的,“显然”比大人强。
      咱认为孩子的道的领悟力是很强的,“显然”比大人强。
      道靠思辨吗?不思不辩就不能得道?好像是不思不辩才能更近道。
      道靠理解吗?用心体悟好像更易得道。
      孩子是天真的,是天生的,道是天道,经是天书。
      所以,从悟道来讲,好像孩子比大人更具优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08-1-18 15:41:43 | 只看该作者
知道为什么不给小学开高等数学课吗?不是不教,是没到时候。

------张政老师成功的将高等数学下放给了小学生。他认为任何智力正常的孩子都能学好他的高等数学课。
      为什么说不可以给小学生讲高等数学啊?
      不是有很多十岁刚出头还是小学生的年龄的考上了大学了吗?
      高等数学就比初等数学难吗?
      孩子理解高等数学就比理解初等数学难吗?
      不会教就不要用没到时候作借口。
      孩子就不能理解微积分?
      “一尺之锤,日取一半,万世不竭. ”这是不是高等数学概念啊?儿童能不能理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46 , Processed in 0.09638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