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新唐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教学到底要不要讲解?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7-11-30 22:23:04 | 只看该作者
又在争吵了,网络上的事,我看不是越争越明白,而是越争越混乱!
什么事情,只要做了,做了只要坚持,就会有好效果.读经是这样,不读经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07-12-1 00:29: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1-30 22:23 发表
什么事情,只要做了,做了只要坚持,就会有好效果.读经是这样,不读经也是这样!


对呀!

教育就象要爬山一样:

东面有路,西面有路,南面有路,北面有路……

没有路,坐缆车也可以上山(不过,这种直接的方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有的路好走,有的路难走;

有的路上险峻刺激,有的一路风光绮旎。


从东边上山的人,不能说从西边、从南边、从北边上山的人就是傻子;

从西边上山的人,也不能说从东边、从南边、从北边上山的人就是傻子;

……

所有的人都走一条路,会很危险的!所以,走东边的要感谢走西边的、南边的、北边的……各自心怀感谢吧,“苍天爱我,还好,我走的这条路不算拥挤!”  

也要感谢走与自己相同路的人,“苍天爱我,还好,我有很多同行者,一路不寂寞!”  

在选择从哪条路上山的时候,有部分攀登者是有规划的;

可很多时候,攀登者是囿于已有的外在因素,或种种机缘巧合走的那条路。虽然身不由己,却也自得其乐,随遇而安。

谁说早上山就一定比晚上山好呢?上顶的风光不错,可一路上的风景也很迷人呀!

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就好!

其实,真的有山需要我们去攀爬吗?

山,在我们的心里!

========================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受教育是一生,不受教育也是一生;

在教育上,读经是一条路,不读经也是一条路;

在读经上,讲解是一种方法,不讲解也是一种方法;

……

都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牡丹是好,但满园子尽是牡丹也会单调,百花齐放才是春!

真的有“我”这个人吗?《金刚经》里说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呢!

人生,恍如一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7-12-1 10:06:2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概念的含义:


1.儿童读经教育理论家
2.儿童教育家

您认为王教授属于前者,还是兼而有之?
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7-12-1 22:3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7 果行育德 的帖子

诚意我是有的,对王教授的理论反对就是反对,是不是胡言乱语,看官自己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07-12-1 22:3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9 天涯在小楼 的帖子

信是盲目的证据确凿,到读经版看看,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

不信是盲目的,拿出证据来?在下小时侯也算是自己读过点点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7-12-1 22:4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2 闲云流水 的帖子回复 #141 柳爸 的帖子

如果仅仅是两条路,咱也不会多说.

比如doman,咱认为不必要,但至少认为无害,再比如袁博士的方法,我不会这么做,但也不反对,又如柳爸的读法,我不仅不反对,反而觉得相当不错.

但是对王教授的方法,我觉得是要误人子弟的.所以就要出来说,我自认为这也算是"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07-12-1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11-30 18:09 发表
不过提醒一下,佛经都是佛陀说的,但很多经典都互相矛盾,为什么呢?经典有了义不了义,有真实绝对说法,有权变方便说法。我们说话、王财贵说话也一样,不能单挑一章一节,忽略语境和对象这么去分割。


佛经没读过,经典读过一些.

矛盾就是矛盾,糟粕就是糟粕.没必要辩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07-12-1 22:5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3 私塾张老师 的帖子

算第1个吧,不过是错误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07-12-2 08: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8 水瓶子 的帖子

以前我也是"众鼓掌"里的众之一

在发现老师教学上的问题以后,到最后是否都会这样说呢?

这样的话还是不说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07-12-2 09: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7 jiangying 的帖子

"那不讲,假如这个孩子很聪明呢!他会问老师这个什么意思?那请问你怎么办?第一个方法,老实一点对孩子说,你问我我问谁啊!我也不懂。这样,他只要问两次以后就不会问了,所以免除后患!呵呵(先生笑,众鼓掌)要不你后患无穷啊我告诉你。呵呵他就记住了这个老师不懂哦不要问他,所以老实一点好。那你说这个孩子更聪明,他还会笑老师,老师都不懂还要教我们,啊老师好“逊”!那你就扳起脸孔来教训,你知道为什么我不懂吗?就是因为我小时侯没有人这样教我,你知道吗?我现在这样笨,你以后不要像我这样笨啊!我告诉你,你现在就要给我读,这样呵呵(众鼓掌)。"
=========
王教授这个说法正是对“义理”疑问的一般应对方法。字义的解释并不难,找本训诂的书籍就可以了。何况孩子生活在汉字的语境中,对经典大部分内容的字义表面理解是不会有很多问题的。
jiangying先生是认真的人,认为王教授的读经理论有太多不清楚的地方,会导致人们实践产生很多流弊,所以非常谨慎。我很赞同您的态度。我必须说,任何涉及到“方法”的理论,都是会有流弊的。这是理论之流弊,但并不能说明“王教授的理论是害人的”。关于这个结论,我觉得您下得太早。任何讨论都不能脱离实际来看,您看到的读经理论的成败了吗?在我看来,王教授大声疾呼,在短时间内至少达成了他真正的目的:让人们分一点关注到经典上,让中国人和中国孩子有机会从文化中获得陶养——王教授并不奢望达到一个目的: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读经而成才。

不可否认当我刚接触读经教育的理论时,是被其“功利效果”所吸引,但是后来我慢慢了解到王教授的本意并不在此,他也并非如此天真的认为通过读经可以达到所有家长们的目的(家长们的目的一般都很直接,就是自己孩子很出色),他只是痛心中国语文教育的内容彻底浪费孩子的童年,痛心中国人的精神太过空洞,白白浪费了几千年的文化。他演讲中用了“功利效果”来吸引人大众,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同时他所说的功利效果也不是虚假的,只不过并非必然罢了,这取决于教育者本身了),否则这个时代普通大众怎么可能会真正去接触文化,而不是泛泛而谈?

当然王教授的读经教育理论不仅仅涉及到语文教育,还有关于数学教学的某些理念,以及在家自学的内容。这个本来不是他的工作(须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哲学教授,而不是搞教育研究的),他仅仅就此发表了一些观念,如果认为他的观念是一个成熟的教育理论系统,那是一种误解。在家自学在全球都是一个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答案的问题,人们要批评王教授的理念是完全正常的,我对此没有任何可以说的话。

我不认为每个人都能从读经教育理论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是我认为整个中华民族能够从读经理论中获得很大的利益。这种获益并不是因为所有人都严格遵照王教授的每一句话,而是人们可以“大概”的根据他们的根性、偏好从读经理论中给孩子们一个接上文化的机会,给这个国家的人们一点陶养。这才是王教授面对这个文化断了好几代的国家,提倡读经教育的目的。这是一个全局的事情,很长远的事情,不是一般家长关心的。

如果有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见得从读经教育获得很大的利益,同时好像还有流弊(例如在私塾中自己的孩子被压制了思考),然后质疑读经教育理论,我觉得这对家长来说确实切肤之痛,他们的批评绝对是合理的,对读经教育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是读经实践的一个方面,不能代表整个读经教育的“结果”。就好像我觉得自己被中国教育害了,我也不可能全盘推翻中国的教育。“个体”的问题对整个理论是一种好的反思,批评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下结论说“王财贵的读经理论是错误的”,这是我反对的。

短短的几段文字看来,我好像很没立场。但是并非如此。我支持王教授的读经教育理念,支持的是其存心,其目的,其观念上的正确。但是在具体实践方法上,并没有定论,没有细则规定。王教授的很多言语讲得好像很极端,但都是针对特定层面而发的。这是语言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果行老师提到佛经的矛盾的原因。所谓“否定之否定“,不讲解是针对儿童,针对没有好老师的情况而发的观念。但是王教授难道会否定好老师的讲解吗?他这些回答是对现在人的一般情况来说的。人们当然可以对他的言论进行批驳,但是批驳的对象已经是“言语”本身,而不是王教授的思想。

我想,jiangying先生反对人们把王教授的每一句话看作是真理,但是并没有想到”信“王教授观念的人,本身也有看到事实的依据,否则读经是不可能有人去做的。您读过经典,然而这个国家没有那种文化氛围让人们有一点文化的陶养的话,您身边没有那种具有身教之师的话,经典始终是挂空,起不到接上文化的作用——然而它始终是一颗种子,有机缘的话可以发芽的,譬如说您阅读古书比起很多没有读过经典的人,至少要少一些字面理解的困难,这是最最基本的问题。王教授推广读经的理论,就是基于这个认识而推广的。读经跟“培养大人才”中间,有很大的距离要走,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不知您是否理解我的意思:有些东西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读经就是如此。这点从您以前的言论来看,是赞同的。既然王教授提倡读经,他即使有错,也不可能整个理论都是“错误”的,我想您讨论的时候务必遵循理性而不是情绪说话。

总结:王教授目前所提出的儿童读经教育理论并非是圆满的、彻底的(它并不能解决一切教育的问题,它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它是可以通过较高素质的教育者进行实践而获得成功的,也是适合中国目前的需要的。文化的传承不可能光凭靠读经教育,但是这是一条极为有效的路。具体的实践细则上,则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9 , Processed in 0.0748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