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新唐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教学到底要不要讲解?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08:2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0 newagua1 的帖子

newagua1的几个帖子都很好,言之有理啊。我们似乎觉得你说了很多我们正想说还没说的话。

我们说话在不断的绕,不断的跳。每一个帖甚至帖里上下的话看起来都是不连贯的,有些词汇的内涵也是前后不一,不断的在“易”的。为了内容我们有意采用了这种形式。。。。。。

我们就这个主题话题其实还才刚刚开始,在网上好多都是老朋友了,来往帖子有很多,大家都知道个大概了。我们这里也本想关起门来聊聊的,可是现在网络很发达,在网上不存在远近的概念。

现在暂不具体讨论你提到的问题了。科学与宗教等等之类的话题一展开也没完没了。有时间再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08:27:00 | 只看该作者

与大家共勉

打开电脑,桌面上证严法师静思语不断的在轮换提示,摘录几句与大家共勉。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7-11-26 12: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08:39:07 | 只看该作者

赏识别人,赏识任何人!

凡是人,即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打动了无数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们的心,很多人为此流下了忏悔感动的泪。

现在很多老师也是谈赏识教育,说要赏识孩子。

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老师那里去的时候,最好看看这个老师是否能赏识大人,是否能随时随地赏识别人。

赏识其实就是爱!能爱任何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我们认为孔子讲的“仁”是包含那种对任何人(众生)的爱!

仁者无敌!忍者无敌!

爱能包容一切,仁能宽容一切,包括假的、恶的、暴的、丑的。善宽容恶,因为善自信可以同化恶;而恶往往抵触善的,它要很鲜明的划分你我。

善认恶作朋友,而恶拒绝认善为友。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7-11-26 08: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7-11-26 10:57:11 | 只看该作者
吾未见见谤而喜,闻誉而惧者。

仁者对于厌恶的人会开骂,历史包括孔孟在内的历代大儒骂起人来都是毫不留情的。岂仅骂骂而已?仁者动了“真气”,为了大义,杀人都是正常的。古代大儒如果领兵作战,往往特别厉害,良知教“教主”王阳明就是典型。

但仁者首先在致良知上下了很多功夫,经历很多常人不知的磨砺,甚至以生命做为代价。我们后学不学习前圣怎么把自己坐正,不先在良知、仁道、人生观等方面“定”下来,却只学到骂人,真有点学虎不成而成犬。

我不是仁者,不敢骂人。但往往一涉及孩子,我就有点喜欢管闲事,修养不好,莫看我的坏样子。如有得罪,向诸位道歉!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11-26 11: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7-11-26 11:12:1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说法如果还有问题,那么我觉得子君的说法已经很到位了。我不再赘语。

事实上没有哪次争论能改变对方观点,但之所以还要讨论下去,不是我们吃饱了没事干,而是既然这事遇到了,就有有责任把我们的观点陈述清楚,一旦有初学者进来,他们也会自行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2:36:09 | 只看该作者

和平在心中!

我们这个讨论,好像刚开始就有一些风,甚至有一些雨。不过,风雨过后是晴天!

现在看来风平浪静了。其实,心平了,风也就平了;心静了,浪也就静了。

和平问题一直是世界的主题问题。呼啊喊啊争啊求啊折腾啊问题还是问题,和还是和不了,平照样平不了。

和平在哪里?和平在每个人的心中。

向外求永远求不到和平,和平要到自己的心中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3:04:19 | 只看该作者

咱们有问题!-----搞笑逗乐。

咱有问题?当然有问题!没问题上这干啥来了?
有问题不是好问题吗?有问题咱才讨论啊。
谁没问题啊?你说你脑子没问题,你敢说你心没问题,肝没问题,肺没问题?
你没问题才有问题呢。
问题不在是否有问题。问题是咱是否去面对问题。
不去面对问题就是问题,面对问题当然还是问题。
问题有大问题小问题,问题也分重问题轻问题。
咱有问题你就说,你发现问题不说就有问题。
你有问题咱也说说,不让说问题就有问题。
老问题不说就生新问题,问题加问题真是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4:12:4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让风马牛相及?

言归正传。

咱们要继续聊天了。前面提到一个先鸡先蛋问题,好像搞得有点鸡犬不宁了。

我本来担心会被骂剽窃。可看回帖后发现我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世上还会有哪个白痴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数学和哲学联系起来啊。用数学解哲学这不就是痴人说梦吗? “痴”的说文解字------外表好像有病其实内在有知。

我好像没把先鸡先蛋的结论总结出来。可现在看看结论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问题的心态。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思维时我们是看不足挑毛病呢还是从中先吸取一点(哪怕真的是一丁点)有价值的东西,在吸收提高自己的同时再善意的提出意见帮助对方提高改善。

这个问题其实与我们的主题问题有某些惊人的相识之处。本来想用数学方法来部分解决我们的主题问题,现在看看没这个必要了。

满帖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唐人痴,谁解其中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7-11-26 14:57:02 | 只看该作者
新新唐人先生是否一定要采取这种绕来绕去的方式呢?说实在,我悟性低,更加习惯了分析式的思维,我可以接受宗教评价科学,不能接受科学诠释宗教观念。科学和宗教并不是我讨论的重点,重点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表述方式——您的论断有误解科学之嫌疑。科学里面是有宇宙观的,但其宇宙观跟宗教宇宙观距离很大,不宜混为一谈。

我的想法很简单:
读经教学在孩子较小时给予字义讲解即可,义理需等孩子较大后放开阅读各家书籍。

在现实当中确实有很多人把“不讲解”僵硬化了。具体实践如何把握确实很关键,其实更加关键的并不是讲解不讲解,而是教育者有没有把握时机启发,并陶养孩子的德行智慧。能做到这点的,不讲解也是讲解;不能做到这点的,讲解了也是浅薄。

有很多人急着给孩子讲解经典,还不如讲解文学性的东西。人的生命要从经典获得陶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听王教授的讲座,他说的不讲解也好,数学不用教也好,都并没有开展来,是一种有所偏重的修辞。事实上怎么可能死死的不讲解,怎么可能数学完全不用给予引导呢?他反对的是过早讲死,反对的是数学填鸭。当然有很多读经教育者死在句下了。

这是我的浅见。具体实践的时候,读经教育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式的老问题了:没有西方那种清楚的表述具体细节,提供条条款款的指导,人们做起来往往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7-11-26 15: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8 新新唐人 的帖子

我确有失礼处。不过无论如何,我仍然建议新新唐人君无须用数学来譬喻、启发,这并非一种理解数学的正见。数学和科学所揭示的内容,确实有很多跟宗教所议(尤其是佛教)是相似的,但这些内容还不多,也不意味着可以用数学、科学的很多内容来比附宗教观念。
执着于这点,是因为国人对科学还是不够了解,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够了解,万万不能再走比附之路,否则容易流于含混不清。佛教里有大量的哲学资源,可以提供给今日的科学、数学,不过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而没有认知上的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
新新唐人君说数学含有宇宙观,我是赞同的。数学本来不就从对经验的认识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00 , Processed in 0.07391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