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果行老师的慎而慎之的回复,我似乎看出您的言辞里的谨慎之心.
您的回复引申成了我们私下通话的总结,因此坛子里的朋友肯定看得有点觉得答不对问.可是有私塾体验的人估计看了就明白了.好在我的提问不是为了要验证宏大的读经理论或理念,那些辩论已经太多,权威的和不权威的解释也太多.果行老师也说,为什么个中原因很多人三缄其口,而我因为做不到,也出于除了自己的孩子,也有份对其他孩子的爱心在,因此虽然遮遮掩掩,相关人等应该还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我没反对过读经,我反对的是,大家将读经之路,轻易延伸到天上的烙饼,而缺乏关注过程.很多时候因为过程已经偏离方向,注定将来够不到你已画好的饼.到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还有果行老师提到,为什么私塾流失严重.一个家长,将孩子从学校里拉出来,送进私塾,这需要怎样的勇气?难道大家都是轻率的决定吗?过了若干时日,为什么又要将孩子从私塾里接回家呢?难道就是为了好玩吗?这些接回家了的孩子和家长,他们现在过着怎样的日子?他们现在拿孩子的教育怎么办?这批人有多少?他们心里怎么想?为什么这群人从来没有开口说话?为什么读经界关注最多的是个案和效果,碰到有孩子记忆力好了,什么什么好了,就大肆渲染,而没有人去关注流失孩子为什么?用"他们恒心不够,理念认识不彻底"等等能解释一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