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私塾教育与现行体制内教育综合讨论帖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1:45: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10-31 11:34 发表
水瓶子提出来的问题不是虚的,私塾老师应该多看看。

我常说自己较孤单,反读经的我也反他,读经界的有些做法我也反对。学佛的学得神神叨叨我也烦他们,泛科学论者我也反感。。。

读经怎能把孩子教得如此拘谨?丧失儿童纯真活泼天性?读经神圣化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我孤陋寡闻了。


如此心胸,难怪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0-31 11:54:16 | 只看该作者
4)小孩喜欢问问题是天性,读经而不解答他的疑问,会抹杀他的天性,象无头苍蝇乱创。可以不直接解释,但不该不回答问题。
这是全日制读经的关键问题.再也不用思考了,不用思想了,不用探究了.他们真的以为读了经,将来什么都会,而且高人一等.可是这怎么可能呢?"顿悟"也许会有那么一个两个人能够做到,可是保证所有读经的孩子将来某一天顿悟了?凭什么呢?最可怕的是,孩子碰到什么问题都是:不知道,而且不知道是理所当然,也无所谓的,更加不会因为不知道,而去弄明白为什么?因为读经的方法告诉他们不需要去"知道",将来就会什么都知道了.
孩子是会举一反三的.你以为你只是告诉孩子经典不需要知道意义吗?他们已经将任何事情都内化为:不知道是对的.


是啊,这也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大家一起来用“实践”来辩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0-31 12:06:08 | 只看该作者
有事先走一步,大家可以多多发言,一切为了孩子。

谢谢jiangying君夸奖,很荣幸交上您这样的朋友,以后我在教育上不妥的地方,您不妨直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0-31 14:16: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豆豆的教育,是一个具体问题,离开这个具体的对象,讨论“王财贵读经法”就失去了靶心,显得空泛。

既然具体,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注意这个具体对象的特征。
一是豆豆的先天禀赋,一是豆豆的成长背景。

禀赋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禀赋因素限制了教育方法,并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而个体的成长背景,是个体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而非“那个样子”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若禀赋不太好,而成长背景又比较糟糕,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一个孩子的未来将会如何。

诚恳地说,从接手豆豆教育的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我们与这孩子的机缘,显然是稍微迟了一点,这孩子真的很苦。

不过,果行依然下了这个决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凡事但问该不该,心之所安处,哪里还有能不能一说?想办法让这孩子好点,再好点。

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4: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6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是让我删除这个吗?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7-11-1 04: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0-31 14:46: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0-31 14:16 发表

关于豆豆的教育,是一个具体问题,离开这个具体的对象,讨论“王财贵读经法”就失去了靶心,显得空泛。

既然具体,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注意这个具体对象的特征。
一是豆豆的先天禀赋,一是豆豆的成长背景。 ...


我想果行的本意已经不只局限于豆豆一个孩子的成长,而是更宽泛的各类读经孩子的成长上.
别的可以暂时不论,读经神圣化就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生命是灵动的,所以没有一个教育是适合每个生命的.
读经教育者的反思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在眉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0-31 18: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8 jiangying 的帖子

我得费点口舌了,不过长话短说,我不善码字。只简单给您点思路线条,其余您自己多读经典和历史。

先秦哲学不是从老子开始,要追溯到三皇五帝和文王武王周公,否则孔子怎么说“述而不作”?百家争鸣虽说思想放奇彩,其实除孔孟荀大儒外,都无甚用。老庄游离梦想,频说境界,不能治国,只能修身,与辩证法挂不上勾,那种否定之否定的吊诡是从境界上讲的,是一种智慧;墨子慢差等,言之虽成理,亦不足以经国定分,而且墨子亦属人文文化,虽中间有些技术在,亦不是我们所说的科学。法家是从儒家出来的,先期的法家李克、吴起都师从于子思、荀子,他们都是比较有现实感的儒家,所以先期的法家还是好的,到韩非、李斯(也是荀子的弟子)开始坏,即生黑暗。那时的法家不可与现在的法制类比。
真正的儒家正脉不能从政治上来看,董仲舒提倡的并不是正脉的儒家。汉朝权贵是内尊黄老,外尊儒术,不是内尊法家。这种家天下的权术不是儒家正脉。

不是拔高儒家,而是只有儒家的学统才是既平且正,内可以修身,外可以治国。其他学术皆是生命的歧出,流弊太多。

有时间我把牟先生的历史哲学发给您,相信对您有帮助。

至于读经的理解问题就不再重复我的观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0-31 18: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9 水瓶子 的帖子

希望您说具体点,怎么样的读经神圣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0-31 21:16:35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实施下的问题是有的,但不能说王教授的理念就错了。教授的理念我暂时还没发觉有多少不妥处。这与崇拜无关,师事无犯无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jiangying君提醒得好,不过我九岁时为写一篇“论崇拜”被老师狠狠批评。原因是我班一位同学写了一篇“我们的班长”的作文,老师觉得很好,在班上念,其中有一句提到崇拜班长。这引起我的思考,我觉得崇拜一个人会放弃进取和超越某人的可能,后面一次自由命题作文我就写了“论崇拜”之议论文。9岁本还没学写议论文的,我写了后遭到老师严厉批评,说我是嫉妒班长(因为我是副班长),冤枉得很咧。那时的教育就是这样抹杀孩子的思考的。

以我这样的叛逆性格,说崇拜某人的可能性还真不大。所以让孩子休学这样叛逆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家人并不觉得蛮奇怪。从小无法无天惯了。

我孩子所在的私塾很好,虽然有些跟我构想不同,但老师很好沟通,对孩子教育的思考远远多过我。赵老师是我此生唯一的知己,虽然总会跟他吵架,呵呵。。。

然而实话实说,读经界也好,学弟子规的也好,学佛学儒的也好,很多时候我总会闻到一股难逃的腐臭气,生命好像就此不再清新活泼。佛与魔有时一线都不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1-1 09:5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lezp 于 2007-10-31 11:54 发表
4)小孩喜欢问问题是天性,读经而不解答他的疑问,会抹杀他的天性,象无头苍蝇乱创。可以不直接解释,但不该不回答问题。
这是全日制读经的关键问题.再也不用思考了,不用思想了,不用探究了.他们真的以为读了经, ...


你们也是不解其意地读经后,有这个问题吗?
我现在对这个只看到现象,不晓得是否是我站得太低的缘故,没有发现更深层次的"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7 , Processed in 0.08171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