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私塾教育与现行体制内教育综合讨论帖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11-1 11: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3 新唐人 的帖子

老朋友来了,候您多时了。
您的帖看不明白,我笨得很,不知道您想说什么。
现在不是缺乏“思”,大家都在思呢。。。

学了经典也不一定就明白道理,接下来“思”就不出其位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11-1 12:0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ndrose2004 于 2007-10-31 11:12 发表
已经习惯了,经常上来看看。
这里讨论的很热烈啊。我是不善言辞,觉得很多讨论对于理清大家的思路固然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似乎要基于一定的实践。单纯去讨论对错恐怕没有什么意义。
我家女儿也是读经的,昨 ...


孩子有进步,喜。。。
豆豆今天开始接着读经,管它地动山摇,我们读经不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同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11-1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4 水瓶子 的帖子

不管站得高还是低,说实话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如果低,就“素低行乎低”,决不排斥高人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11-1 12:27:42 | 只看该作者
我在今年王教授来巡回演讲的时候有幸见到了先生,并且和先生在一起聊天,其中我就问先生我女儿酷爱读书至今大约读了1500本左右的故事、百科书,会不会影响读经。教授一听就笑了,说这么爱读书的孩子你障碍她干吗,只不过不要买书看,那些书是不用存的,从图书馆借就好了。还问了学小提琴的事,会不会学的太多,先生说孩子愿意学就要让她学,每天练习的时间不能过长。

我女儿爱读书的程度始终是有增无减,我家的大书柜也是随着增加。我女儿当初由我给读书过渡到自己读时,象小口袋文学这样的书只要我和她一起读一遍,自己再读时就能很流利、准确的读下来,当然开始时遇到字数较多的书是要和我轮流读的。

我不赞成解经,我觉得能给孩子解经的老师德行、学问、修养都要很高的。要不这么经典的东西怎么给孩子讲。而且最主要的孩子的阅历还不够,好些经典你讲他也不懂。易懂的你不讲她也能明白,有些经典的句子平常也能用到的。经典虽然不讲,读的那些课外书里的词有的是要讲的。不解经不代表就不思考,平常让他们动脑筋思考的事多着呢。孩子读的经典熟记于心,到了特定的环境,有些经典会让孩子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论语中一些易懂的句子我女儿就是这样悟出来的,自己运用上的。

我认识一个没读经的孩子,数学天文地理懂得好多,爱看书,很小就会阅读了,不过跟这个孩子聊天有浮、不够深的感觉。不是自己夸女儿,看女儿再跟她聊天有深、厚的感觉。而且女儿平和的心态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也为妞妞感到骄傲!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11-1 12:3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霏霏 于 2007-11-1 12:27 发表
我不赞成解经,我觉得能给孩子解经的老师德行、学问、修养都要很高的。要不这么经典的东西怎么给孩子讲。而且最主要的孩子的阅历还不够,好些经典你讲他也不懂。易懂的你不讲她也能明白,有些经典的句子平常也能用到的。经典虽然不讲,读的那些课外书里的词有的是要讲的。不解经不代表就不思考,平常让他们动脑筋思考的事多着呢。孩子读的经典熟记于心,到了特定的环境,有些经典会让孩子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论语中一些易懂的句子我女儿就是这样悟出来的,自己运用上的。


比较赞同一这段。不解经不代表不思考。
但是,如果有孩子就经典的问题向你提问,不妨以类比的方式跟他稍微解释一下。
不过,不知道至今有多少读经的孩子提出过疑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11-1 12:4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9 stffa 的帖子

孩子不提问就是不思考吗?不尽然,要不我女儿怎么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说出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等等这些话,她说完后那种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豁然开朗的喜悦是难以言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11-1 12:49: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照我看来,颇缺乏了“悦”,这个环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一直以来是不是一直只注重于学习呢?
配套的读物也太少了,好象最近有在策划出一套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书。大概也是一种比较教条式的读物。
生而为人,必定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这句话好象不可以反对的,照传统的说法来讲,只要问一声,我为什么要孝呢,是要被斥为禽兽的。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要教怎么为人,但是感觉爱以及反馈,是需要薰陶出来的,这个立足点把握不好,对于人、社会、事物的关系能处理得好吗?
王财贵教授所宣扬的读经教育,至今看来,只起到一个先锋的作用,至于要形成中国文化教育的氛围,所要补充的,太多了,一不提防,侧面往往便有冷箭射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11-1 13:02: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霏霏 于 2007-11-1 12:43 发表
孩子不提问就是不思考吗?不尽然,要不我女儿怎么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说出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等等这些话,她说完后那种一下子 ...

你家的孩子真棒。
因为有这样的孩子,所以有前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11-1 13: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0 霏霏 的帖子

不能编辑帖子,只好再写一帖。

忘了说了,我家女儿可从来没问过我哪个字是什么意思,哪句话是什么意思,从来就没问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11-1 13:36:38 | 只看该作者
我才疏学浅,看到大家激烈的讨论也想一谈一己之思,可是总觉能力不胜,不能表达一二。

关于读经理论,关于思和量,关于所有这些高层建筑上的东西我都不想再提问,因为答案很多。我现在只追究,也希望各位高人能够凭自己的实践给予观察,孩子的思想可以泾渭分明地只在“经”上不追思,而对别的所有的外物又保持一贯甚至更加有“思维能力”的追究吗?孩子的思维可以这样发展的吗?

在开发右脑的问题上,脑科学上还有“朝向反应”和消退抑制。好象是说如果外来刺激跟脑中枢存储的信息如果是一致的,则不反应,如果不匹配,才发生反应,才有可能引起细胞突触的变化。

我看到有人说读经可以将脑电波变成a波,我想找科学依据而不得。以前我就将这种道听途说的直接当成真理。看来这些真理也应该去寻根究源一下。当然更有可能是我的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32 , Processed in 0.24771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