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君:有个问题,与读经和数学无关。记得我跟你说过要训练月儿写议论文,因为有感于中文逻辑性不强。但具体怎么训练思辨?只是议论文吗?怎么一点点起步?
正好这里有一篇文章,也说明了我担心的问题,我该如何安排语文逻辑?
[转帖]谈“内容正确”与“逻辑正确”
回想起自孩童时代十几年的中文教育,满脑袋都是各种“内容正确”的要求,比如主题要选对、中心思想要正确、立场立意要积极、论据论述要健康、结论导向要向上……。所以,我们好像很小就练就一双火眼睛睛,特别能明辨是非,无论什么内容,一眼就能看穿它是“根正苗红”、还是伪装巧妙的“腐朽余孽”。而且,这种对内容正确与否的鉴别和掌握我们已操演的熟练入髓,完全不必思考,可以像战士掏枪一样的条件反射。在成人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就是凭着这一从小练就的条件反射,一次次的“听从了正确的指示”、“表达了正确的态度”、“认清了正确的形势”、“站到了正确的队伍”……
原本平安无事。但一开始学英语,问题就出来了。
我们大学在当年来说条件真是不错,英语都是欧美的洋教员任课。他们经常会给我们出一些题目,而这些题目常常让我们“明辨是非的条件反射”变得无所适从。比如:
“Does foreign aid work? Or does it only help the rich country by keeping the poorer country dependent?”
“Do children learn more quickly than adults?”
“When should people be made to retire, 55 or 65? Should there be a compulsory retirement age?”
……
最要命的是,这些洋教员每次还要求“Give a presentation”,甚至要求“Discuss both side”。这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的问题不是“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说”,而是“压根不知道说什么”!反正那时候我们经常的场面是:反应快点的同学还能干巴巴的凑上两个理由;反应慢点的只会说一句“我同意/我反对/我觉得都有道理”,然后就没词了。于是洋教员就会和蔼的指导“Well, don't worry. You can express your opinions in Chinese firstly.”。可换上中文,我们居然还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或一句。
没奈何,只好老老实实跟着洋教员学习什么叫“论述”。可不论不知道,一论还真吓一跳。别看我们平时聊天、侃大山的时候一个个歪理邪说连篇累牍,真到了层层说理的时候才发现,许多我们下意识里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一环接不上另一环。比如:我们在论述“小孩容易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常常响当当的说“因为成年人守旧,不愿学新东西,所以小孩更容易学习新知识”。可洋教员不接受。他们认为“成年人不愿学习”和“小孩容易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它们没有关联到相同的逻辑因素,所以之间也没有逻辑关系,不可以进行推导。
至此,我们才听说:讲道理需要“逻辑正确”。
要想论述“小孩比大人更容易学习”,首先要有一个前提是“掌握了很多知识的人,是有可能守旧而不愿学习的”。之后要把“大人”和“小孩”都关联到“知识多少”这一逻辑因素,从而使它们产生逻辑关系。然后才能推导因为“小孩的知识比大人的知识少了很多”,所以“小孩因守旧而不愿学习的可能性也少了很多”。
事情还远不止这些。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些洋教员和本国的老教员完全背道而驰。他们几乎不关心你是否“内容正确”。只要是你的“逻辑正确”,洋教员们就会慷慨大方的给你分数。比如:在说明“老年人早退休的好处”时,如果有人宣称“老年人早退休有助于缓解地球温室效应”,因为“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会迫使政府修建更多的公园和绿地,供他们休憩和散步。这些增加的绿地会消化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缓解全球的温室效应”。通常,我们的老教员们会干脆利落的告诉你“胡说八道、风马牛不相及!”,而那些洋教员们则歪着脖子想一小会,然后耸耸肩膀说“OK! That is resonable”。
我们起先很不以为然,去找那些洋教员们理论,认为他们教条、呆板,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而那些洋教员对我们的不理解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也理所当然认为“只有逻辑正确,你的思想才能让人信服和接受,才能以理服人”,“如果你反对别人的意见,也只有用正确的逻辑去指出对方错误的逻辑,才能让别人觉得公正和切题”。在那些洋人看来,如果你“没有正确的逻辑而硬说别人错误,那就是不许别人说话、不许别人思考,那就是侵犯了别人与生具来的自由和权利……,Forbidding one's mouth equals forbidding one's soul.”。
听到这里,我们当时大都脑子跟不上趟,觉得听着新鲜、想不明白。回来寝室里大家琢磨琢磨、讨论讨论,开始体味到一种不同的滋味。想起平日里经常见到许多人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想到有人激烈争吵却各说各话;更联想到我们国家社会、政治、法律的许多荒谬言论、可笑政策、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漠视弱势与少数……,真好像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当然,如果把所有这些“正确不讲理”都“归功”于中文那是非常偏颇的,这里还涉及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许多问题。但语言是心灵的源泉、语言是心灵的窗口。要解决心灵问题,语言恐怕难辞起咎。我们的中文教育似乎也应该向英文教育学习学习,多教导一些“逻辑正确”、少说教一些“内容正确”。
http://blog.sina.com.cn/u/4755c615010008q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