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
很奇怪,本论坛我在家里上不了,链接直接进入主页,进不入论坛,不晓得为何.
今天下午给钢琴老师打了电话。
这是我第二次跟钢琴老师电话。
第一次我向老师阐述我们练琴的目的,练钢琴纯粹为了兴趣,为了修养生性,为了到音乐里找共鸣,跟考级等无关。
今天呢,我想确认一下,Sally学琴的兴趣真的一下子变得兴趣盎然了?她自己练琴的时间能保证,那质量能保证吗?
自从女儿两三岁时接触一点点蒙台梭利的理念始,我就很努力地观察和寻找她的敏感期。结果是至今很纳闷,我们好象没经历过什么敏感期,在Sally身上,她一直来四平八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于是我经常用一个作家写的一篇文章来安慰,那个妈妈作家叫洁尘,来自成都,曾经将儿子送进成都华德福学校。她说,《树和人,慢慢长比较好》。特别喜欢这篇文章,我也觉得我女儿属于慢慢长的像树一样的孩子。虽然她的个头堪于12岁的孩子比。
唯一她表现出兴趣的,也就是音乐。学钢琴是她自己要学的。可是没有到痴迷的程度啊,所以在人家问我你家女儿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时,我说音乐,可是说出来也是犹豫的。
基于这些,我问老师这样两个问题,内心其实很惭愧。我怎么还这么不信任女儿啊。其实事实已经证明,她现在确实非常自觉自愿地弹琴,而且表现出自己“作曲”的兴趣来。
至于质量,上周末我听她弹了作业,也基本流畅。
果然,今天老师的回答对女儿是肯定的。只是以前的老师乐理方面讲得很少,现在需要一点时间来补课——又是补课,呵呵。
女儿将老师当成大姐姐来喜欢,而不是面对威严的老师的心态来学习,这也是对钢琴感兴趣的一大原因吧?
在此感谢钢琴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