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到国内才发现美国教育真的很不错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9-22 22:20:22 | 只看该作者
虫子的话:“我所有美好的梦想都是在美国建立的。”
赞!
带着些许的忧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9-22 22:3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dawnch 的帖子

说美国好,未必令人反感:美国好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那一天,国人就瞪着惊诧的眼睛,认可了美国的好!

我愿意知道:人家具体好在哪里,哪些部分是我们家长所能借鉴和可操作的!我对这些东西一点都不觉得刺激,简直是如饥似渴地需要。

而对于一些因历史渊源、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状况所带来的国家社会特征,就象胎记一样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肌体里,我不能把这块胎记挖掉,也不可能脱胎换骨(不能选择出国),只有接受这些东西,而不是诅咒这些东西了。否则,岂不是要郁闷坏了。

我直言想法了,对于论坛两位顶尖的坛友,我个人很看重的,我只希望,我的直言不对二位有所冒犯。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22 22: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9-22 22:56:24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学会怎么引用几个发言到我的回复里,所以不一一对应,针对前面看到的记着哪些说哪些。

关于都是素质的问题:
1。如果小学生不能由高中生来教,那博士生由谁来教?
2。岳飞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什么学位?我们这里绝大多数人的父母又是什么毕业?
3。为什么抱怨老师素质低的高素质人士没有去当高素质的老师?

关于中美差距的问题:
1。有差距是肯定的,但差距是硬件的差距为主还是软件的差距为主?
2。对生活的态度中美的差距是纵向的差距还是横向的差距?(生活态度能够有纵向差距产生吗?)
3。生活幸福感中美有差距吗?差距是什么样的?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井底之蛙的问题:
1。井的概念是什么?加了防渗层的井和原始的掘地而成的井不都是井吗?而且有防渗层的井不是更没有接纳性吗?
2。井底之蛙的定义是什么?生活在井里的就是井底之蛙,那在哪个井里的不是井底之蛙呢?

关于有病无病的问题:
1。有没有病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老觉得自己没病是病,老觉得自己有病是不是病?


现在我们谈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在谈论某件事情别人做得对或者不对,而少有谈到我在这件事情上做得怎么样。好多时候大家可能觉得那些事情与我是没有关系的,当然谈论不到我身上。但对于教育孩子这事情,只要是来到这个坛子上的人,没有关系的怕少。那么,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关的。

我们的孩子上学很辛苦,要学很多东西,是谁让他们压力这么大的?我们每位都可以毫不心虚地说一声“我没有施加任何压力给孩子”吗?哪位家长心安理得地没有让孩子报任何一个班外班?没有学任何一样所谓的特长?抽时间陪着孩子去做了任何一件我们认为孩子应该享受的童年乐趣?上次有人贴出贴子,几十个问题,能圆满交卷的有几位家长?那为什么总是社会不对?我们不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我们都不让孩子报班外班,以此为生财之道的人能活吗?我们都不在乎孩子上哪个大学,只在乎他们是否享受了乐趣,那高考的指挥棒还会为吗?如果我们的精英们都不在中国受了所有的教育而去为美国创造繁荣,国家不会发展得更快些?

我没有成为老师,因为我的父母都是老师,那时他们的工资很低,工作很辛苦,所以他们不想让我也当老师,也过得很艰辛,我也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坚持,说明我的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我从不说老师的素质低。

我觉得孩子学得辛苦,但我认为孩子的童年回忆更重要,所以到目前为止,孩子除了一周去两次跆拳道课,什么班也没上,什么特长也没学,以至于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老师也不相信孩子居然什么班也没上过;但是我们周末都陪孩子去公园划船、去河边散步滚铁环、去茶馆里喝茶抽地牛儿;我们也让孩子去卖报纸,去旅游,去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可以在会前对老板说:“您的会议要开到几点?我五点钟要接孩子的。”我也因为要带孩子出去玩而坚持休假,拒绝参加老板认为非常重要的会议,以至于老板说:“难道单位的工作要根据你的时间来安排?”

我去过美国,知道我们有差距,所以我对孩子说,你以后愿意出去就出去,如果觉得好,想在那里工作就在那里工作,不过我还是希望你出去看看,学了东西就回来工作,毕竟你的根在这里。我也告诉他我觉得美国好在哪里,我觉得它不好在哪里。

有些拉杂,耽误大家时间,不好意思。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7-9-22 23: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9-22 22:58:07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还是在假设中争辩
假设孩子得到美国教育,就会怎样怎样...
假设孩子在国内教育,就会怎样怎样...
其实能怎样呢?
身在中国的青少年不还是原来的条件么,能摆脱目前的轨道么?
或许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人多花一些米,送孩子出国读书,喔嚯,镀金啦,质变啦,将来高人一等啦...
可能这个时候又要说:只是要让孩子幸福童年之类的话了,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整天不做作业就是幸福?不上学习班就是幸福?俺还真不知道建立在家长角度上的幸福是什么

我不否认米国的先进,也不否认国内先进,看看中国近300年的历史,再看看米国近300年的历史,谁更顺利些...
目前我们可能会以一个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个发展速度就是进化的一种表现...
有句话叫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们将依照自己适合的轨道和速度继续进化和演变...
别人的东西再好,他终究不是自己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9-22 23:06:47 | 只看该作者
饿关心的是梦想在哪里实现的,而不是在哪里做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9-22 23:1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22 22:56 发表
我可以在会前对老板说:“您的会议要开到几点?我五点钟要接孩子的。”我也因为要带孩子出去玩而坚持休假,拒绝参加老板认为非常重要的会议,以至于老板说:“难道单位的工作要根据你的时间来安排?”

俺的老板教育俺:睡觉都要想工作 做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9-22 23:16:25 | 只看该作者
老版们都睡了,偶好容易晚睡一次,赶错时候了
晚安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晚安 做个好梦 明天就实现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3:22: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

第一,知道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第二,知道中国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很差。怎么差?有下面两点。
第三,老师水平很低。
第四,教材很差。
第五,知道好的教育,又知道我们的教育很差。下面要做的很简单,
创造条件,力争给孩子好的教育。如果没办法给孩子好的教育,承认自己无能。
因为即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并不是不可能,而且
并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说得有点过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9-22 23:4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2 23:22 发表
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

第一,知道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第二,知道中国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很差。怎么差?有下面两点。
第三,老师水平很低。
第四,教材很差。
第五,知道好的教育,又知道我们的教育很差 ...
创造条件,力争给孩子好的教育。如果没办法给孩子好的教育,承认自己无能。
因为即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并不是不可能,而且
并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难。



俺再接着补充一句:承认自己无能,将孩子送到“老易学习兴趣提升补习班”,会很容易解决很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9-22 23:4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22 22:56 发表
孩子除了一周去两次跆拳道课,什么班也没上,什么特长也没学,以至于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老师也不相信孩子居然什么班也没上过;但是我们周末都陪孩子去公园划船、去河边散步滚铁环、去茶馆里喝茶抽地牛儿;我们也让孩子去卖报纸,去旅游,去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可以在会前对老板说:“您的会议要开到几点?我五点钟要接孩子的。”我也因为要带孩子出去玩而坚持休假,拒绝参加老板认为非常重要的会议,以至于老板说:“难道单位的工作要根据你的时间来安排?”


我单位接孩子可以四点就走的,工作没有太多压力,业余时间的主要内容几乎都是孩子为以中心了,所有的家庭生活内容和旅游大多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安排的,这也是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太过度了,也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6 , Processed in 0.236009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