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高任鸟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造访贵地第一帖:也谈背诵和数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8-1 12:01:43 | 只看该作者
“专注”是从内及外的行为。
出现专注的现象有两种:
一、身心被外界事物吸收引激发出强烈的好奇或追求心,这种好奇或追求心引导人走入专注的境界。
二、对自己和外界有很明确的认识,内心强大,这时候人可以控制自己让自己进入专注境界。

[ 本帖最后由 用马甲发言 于 2007-8-1 12: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如果 + 5 + 5 我很赞同。
天高任鸟飞 + 1 只有1分了,想多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13: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用马甲发言 的帖子


马甲所说的第一种,实际上不是“从内及外”,是“从外及内”再被动的“从内及外”。这不能作为最终目标。
很多家长停留在“引发孩子兴趣”这个层面,往往就随着孩子走了。兴趣是会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是他律,靠不住。

马甲说的第二种才是自觉后的专注,是自律。
这个专注,和“自觉”,互为因果,互相帮助转进。

但是,第一种并不能自然转变成为第二种,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因此,培养孩子的第二种专注,最好不要以“兴趣”为引导点。以兴趣为引导点,有流弊,可能导致孩子“习惯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个习惯不见得好。
这类似于为泳池加明矾,明矾起作用时,水清。明矾效应过期时,渣滓又起。

最好直接从“孩子不思考”处下手。
让他重复去做一件适合他成长规律的、真正有价值的事,反复又反复,自然可以沉静下来。
这如同让泳池静置,久而久之渣滓自然沉淀,让它自行筛滤(因为自觉,故能自行筛滤)。

这就是“动中的静定训练”。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 13: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一叶小舟 + 10 + 10 精辟
如果 + 5 + 5 觉得只要孩子学会像鸟儿这样说话,就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13:11:48 | 只看该作者
鸟儿说话,亦是时因时机不对,常得罪人的
学就学鸟儿的心吧。
这个心,您孩子也有,每人都有,其实不待外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7-8-1 13:16:59 | 只看该作者
言为心声嘛~~~~

心嘛,不是学的,是爱的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8-1 14:08:01 | 只看该作者
读经也罢,杜曼也罢,实质都强调了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有结论了,1个人在一个专业发展10年,就成为专家,不管用什么方法,如果解决了持续的问题,孩子的学习能不好?
记得以前一个小朋友3岁多认识了2000多个字,妈妈发帖说,期间也有个不肯学的过程,后来解决了问题,孩子的进步就很明显。我们学任何东西,都有1个过程,开始很感兴趣,进步了很快,后来停滞不前了,感觉也枯燥了,很多人放弃了,也有很多人(不管是不是在打骂利诱等外因下)坚持下来了,过了这个过程就上一个台阶。螺旋型上升,符合规律也符合哲学。
所以,我的观点根本没必要讨论读经有没有必要?杜曼有没有必要?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能够坚持下去,就可以尝试。如果采用亲子阅读的方式,或者采用蒙氏的方式,让孩子能否对阅读能持续,都可以尝试。
邓亚萍在读研究生时,基础够差了吧,可按时毕业了,人家有毅力。
所以,早期教育,除了规范和道德教育外,如果仅仅从学习知识(音乐美术都算)的角度出发,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有兴趣,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渡过不螺旋的倒退期,就是最好的办法。
个体差异这么大,有些孩子喜静,读读经、看看书也没什么不好,有些孩子喜动,做做游戏、学习武当少林功夫也没什么不好。
国内跟国外教育的差距,主要不是由于有没有读经、有没有杜曼,有没有采用早期教育造成的,也不是由于他们上课可以做,我们要坐好造成的,而是在上学后,我们在学习知识点,在比赛谁记得多,人家在做课题造成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20zoo + 5 + 5 我很赞同。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7-8-1 14:3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 13:11 发表
鸟儿说话,亦是时因时机不对,常得罪人的
学就学鸟儿的心吧。
这个心,您孩子也有,每人都有,其实不待外求。

你可能有一颗自己的心,但你表露出来让我看到的绝不是一颗可以让我学习的心。

虽然这些是你评价别人的话,但可以投射出你的心:辩论是为了论对错输赢,辩解是为了为辩而辩,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希望早日看到你的真心,而不是现在这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8-1 14:4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1 13:01 发表

马甲所说的第一种,实际上不是“从内及外”,是“从外及内”再被动的“从内及外”。这不能作为最终目标。
很多家长停留在“引发孩子兴趣”这个层面,往往就随着孩子走了。兴趣是会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是他律,靠不住。

马甲说的第二种才是自觉后的专注,是自律。
这个专注,和“自觉”,互为因果,互相帮助转进。

但是,第一种并不能自然转变成为第二种,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因此,培养孩子的第二种专注,最好不要以“兴趣”为引导点。以兴趣为引导点,有流弊,可能导致孩子“习惯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个习惯不见得好。
这类似于为泳池加明矾,明矾起作用时,水清。明矾效应过期时,渣滓又起。

最好直接从“孩子不思考”处下手。
让他重复去做一件适合他成长规律的、真正有价值的事,反复又反复,自然可以沉静下来。
这如同让泳池静置,久而久之渣滓自然沉淀,让它自行筛滤(因为自觉,故能自行筛滤)。

这就是“动中的静定训练”。

真正有价值的事--当然不只是读经。
所以许多大师,是先有绝技后才成心怀天下、洞悉自我和世界的大师。成大师后的心理状态有些象经里讲的那些状态。
希望有人突破经,再造新经。

[ 本帖最后由 用马甲发言 于 2007-8-1 15:4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8-1 17:55:04 | 只看该作者
发现自从老鼠走了坛里右派数量明显少了嘛,要么右派们是已经说的太多了懒得说了? 感觉读经的热度快达到宗教的程度了, 不管什么问题都能拿经文来套,来解释, 如同以前,做什么都能拿毛主席语录套. 不管什么好东西搞到这样的程度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klcz2002 + 10 + 10 直觉往往是对的
hq1966 + 5 + 10  警惕性比较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8-1 17:57:0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搞大了。。

专注重要

兴趣同样重要

智力开发重在参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8-2 19:44:57 | 只看该作者
高人第一贴, 认真读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9 , Processed in 0.111449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