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ecretgarden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羽同学的古文经典之旅程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3:1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ring032 于 2010-1-11 16:39 发表
读了“小羽同学的书架”、“小羽的英文阅读杂记”“小羽的语文胡乱读”,现在又来读“小羽同学的古文经典之旅程”,佩服呀佩服,佩服小羽小小年纪读这么多书,连我这个成人都自愧不如,更佩服小羽妈妈厉害,真是 ...

这位妈妈过奖了,我也看过你好多帖子,尤其是你的英语日记楼,很佩服你陪着孩子学习的劲头,到这里来的妈妈都很了不起,大家有机会交流就是我们的福气,以后多多联系吧。
你问应该读什么版本的经典?
我觉得你还是要先确定从哪一本经典读起好,四年级的孩子嘛,可以从《论语》开始,可用的版本很多,有绍南版的,也有市面上卖的注音版的,我们用的是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繁体横排。如果要电子资源,那就更多了,你看看这个楼:

经典诵读资料下载-------整理帖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81135&extra=page%3D1

提到抗拒心理,四年级的孩子肯定会有的,尤其是没有古文基础的,这几年来我对这四个字体会最深,所以读原典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方法,别伤了孩子,一旦孩子受打击,从此可能会厌恶经典,这才是最可怕的后果。至于如何做孩子才肯读,那就因人而异了,对这一点我们以后多交流,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pring032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4:33:39 | 只看该作者
小羽:“妈妈,我就想知道这些话的意思,知道意思就行了,不想读这么多遍。”
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请各位读经家长前来探讨,开发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被自己堵塞了的智慧。


     天高同学的回复让我想了好多。读《论语》之后,小羽的这句话就经常出现,小孩说话比较直接,但确实是真话,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呀。这种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可能会给孩子讲很多道理,大道理小道理绞尽脑汁地讲,做得好的,以身作则,自己读,做个榜样给孩子看。自己不读的也要当个吹鼓手,天天给孩子讲。说实话,这两点我基本做到了,但小羽读得还是不主动,需要我严格督促。小羽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学英语,一学就是两年,这段英语历程给我的触动很大很大,说句心里话,小羽学得不错,进步很大,现在可以看原版动画,看简单的英文小说,听简单的章节故事,最重要的是,他学得很愉快,不像读《论语》这样痛苦。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我做得好,自夸了,我注意了两个字:兴趣。就是因为我很重视孩子的兴趣,他才能学得愉快,我给他选材料绝对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孩子说好才是真正的好。那么,读《论语》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注意到孩子的兴趣呢?读之前,先讲了一大堆禁忌,读的时候要使劲读,不要问,问了也不解答,自己悟去吧;读的方法呢就是“跟我读”,或者跟音频读,然后就是自己读,别的方法呢,不需要;读完了干什么呢?先放在大脑仓库存着,等你大了自己悟,悟出来了就照着这个做,这就是你的人生目标。以上就是我,包括很多读经父母常用的方法。
      再说说我后来改进的一些做法:
     某一个暑假,小羽和另外一个孩子一起读,我曾经不自量力地给他们开过专题讨论,当时的效果还不错,至少读书的劲头上来了,孩子们觉得这么讨论很新鲜,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是对他们的尊重。但是,我没有毅力,后来没能坚持下去。
     最后,说说我今后的一些想法:
     我想,是不是先把学经典的姿态放低一点,先把它作为一门国学课来设计一下。既然是课程,就需要有成熟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教材,教案,教学方法,等等。
     我说的教材可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种版本的古籍经典,指的是针对孩子国学课使用的,里面应该包含以下元素:1.原文、注释、译文要基本准确2.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故事、诗文、作者背景等内容3.版式设计要灵活,要包含图片、表格、数据分析等元素,让经典书看起来不再枯燥无味。这是受美国教材的启发。
     教案:经典老师应该有教案,不能和孩子一样就拿一本书上讲台,除了领读就是当监工,这样做太偷懒了,也太不负责了。体制内学校的老师还能备课,我们给孩子读这么好的经典为什么就不备课、写教案呢?写教案的时候要多查资料,多找资源,这个时候最能考验一个读经老师的综合素质。一份合格的教案应该包含这些内容:1.有文章导读,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兴趣。2.有字词句解释,说到这里肯定要有砖头飞过来了,我说的解释就是基本解释,用不着过分讲究训诂释义3.还要有阅读理解,这个也有待于商榷,商榷一下理解到什么程度才不至于误导孩子。经典为什么不用解释呢,西方的圣经都能解释,都有牧师去讲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当然喽,你别给解释错了就行。
4.练习,要设计一些习题给孩子们做,估计又有人在准备砖头了。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必要的练习还是应该有的,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安排,不然有些知识点不好掌握。有人说,你这不是和体制内的学校的做法一样么,其实这一点没什么不好啊,就是要注意不要过量。练习你可以出得有趣一点,比如里面有一些成语、名言,你可以出点文字游戏或者猜谜。这个是受《萤火虫快乐语文读本》的影响。
      教学方法:
      这个方法真是太重要了,不掌握方法,我们的孩子就厌恶经典,就像体制内学校学生厌学一样。除了读和背,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学正文之前可以来个导读课,讲一些有趣的相关故事来吸引孩子;学完原文,可以组织专题讨论。大小孩子都可以呀,不要以为学龄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有他们的理解方式,只要你把姿态放低,引导得好,孩子自然喜欢。对大孩子呢,就可以稍微正规一点,就某一个主题,让孩子查点小资料,找点小故事,讲讲自己的理解。今日学堂张健柏讲论语的方法就值得学习。

       一下子打了这么多字,有点辛苦了。 我不是个爱讲空话的人,而且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争论,有什么意义呢,有这工夫不如做点实事,是为孩子做。我心里这么想也准备这么做。我相信有不少家长也会有和我一样的疑虑,欢迎你们一起来讨论,注意:讨论怎样让孩子喜欢经典,你是怎么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土拨鼠妈妈 + 2 + 2 学习了!
天高任鸟飞 + 5 + 5 颁奖,写得好
忘忧草2000 + 2 + 2 精品文章!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真好哇!
hlp525 + 3 + 3 学习一下。
spring032 + 1 + 1 学习了,看来我这个妈妈必须赶紧充电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0-1-12 11:4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7-9-29 10:46 发表
孩子读《论语》一年了,总觉得孩子搭伴儿读效果要好得多。给孩子照伴儿可真不容易,不过通过我的努力,总算找到了一个半。一个铁杆伙伴是我小叔子的儿子,也是7岁,他父母被我给洗脑了,一有工夫就把儿子给我送 ...

学习到51楼,先问个问题:三个孩子读的内容不一样吗?他们各读各的,声音不会干扰对方吗?仅仅是不停的读中间不停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0-1-12 16:54:42 | 只看该作者
全部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0-1-12 19:42:1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英语,有趣的东西很好找啊,人家本人就讲究激发孩子的兴趣,绘本、动画、小说,这些小孩本来就喜欢,我家的这样学英语后,曾经对我说过“妈妈,你奥数也应该这样教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你这个要求对妈妈来说难度太大了!”。我想国语经典要这样教育的话难度不小啊,别说大部分的妈妈本来对国语经典就需要充电,本来中国的传统教育就讲究教师的绝对权威,不容许学生发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读,当初五四运动中这个也是颇受批判的地方之一。如果小羽妈妈能在这里自创一套快乐教育经典法,绝对能自成一派了。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1-13 08: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8:21:07 | 只看该作者
       早晨6点半我进了小羽房间,小羽已经醒了,他萎靡不振地说:“我失眠了。”哈,这么点个小人儿还会失眠。我想了一会,决定不开灯,一起复习《论语》为政第二。我开了个头,小羽开始背,不按顺序,他记住了三分之一,没记住的部分我给领读,他跟读。这小子越读越兴奋,一边跟读,一边小嘴巴叭叭叭地给我解释原文的意思,好像我啥也不懂似的。他很喜欢坐在被窝里,慵懒地靠着我,只动动巴。就这样,为政复习了三四遍,学而一遍。读到“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小羽突然说,“我们班的振宇当班长就是举枉错诸直,他总欺负我,拉帮结伙的还欺负别人,就连佩轩都被他拉入伙了,和我们对立,总打我们。”我答道:“所以你这个民就不服了?”小羽点点头,我也默然不语了。
       后来不知读到哪一章,小羽突然问我:“孔子的故事我知道,对了,你知道‘夹谷之会’这个故事么?”我一愣,自己确实不知道啊。小羽一见把妈妈考倒了兴奋得很,连忙又叭叭叭地给我讲了一遍,讲完还意犹未尽,找来书给我扫盲。我一看,原来是《林汉达历史故事集》里的内容,这一扫盲可就止不住了,从《夹谷之会》一直扫到《鱼肚肠剑》,我们的小羽同学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呀,中间有几个错字,把伍子胥的“胥”读成了“屋”,把孔子的老爸叔梁纥的“纥”读成了“意”,晋灵公读成了“普”灵公,呵呵,但是瑕不掩瑜,小羽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展知识的意识真是让人钦佩呀(多夸夸他,他很喜欢这些溢美之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ydsgyh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8:2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10-1-12 11:41 发表

学习到51楼,先问个问题:三个孩子读的内容不一样吗?他们各读各的,声音不会干扰对方吗?仅仅是不停的读中间不停顿吗?

我回忆一下啊,他们的进度不一样,读的内容也应该不一样。记得当时把他们几个分开了,在不同的房间,自己读自己的,否则真的会互相干扰。当时刚接触读经典,好像就是干读,中间会休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8:43: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土拨鼠妈妈 于 2010-1-12 19:42 发表
对于英语,有趣的东西很好找啊,人家本人就讲究激发孩子的兴趣,绘本、动画、小说,这些小孩本来就喜欢,我家的这样学英语后,曾经对我说过“妈妈,你奥数也应该这样教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你这个要求 ...

土拨鼠妈妈,你家姑娘说的对呀,学奥数学经典都应该先激发孩子的兴趣,来了兴趣之后再反复读,她才可能接受,别的孩子也一样,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是我一直在琢磨的。古籍经典拿到现代来教就要拿出一些现代的教法来,现代科技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要什么样的信息资源没有呢,如果对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视而不见,仍然照搬古人的做法,那不是食古不化么?古人是没那个条件,只好坐在那里读、背,到年龄了再训诂释义,可用的资料少啊,如果有条件人家能不用么。
     “自创一套快乐教育经典法”,我个人是绝对没有这种能力的,但是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为儿童经典教育添砖加瓦。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提议有道理,那么就请行动起来,为经典教育的各个环节做点事情。
    关于经典的学术资料并不缺乏,但不适合孩子,适合孩子的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好听的音频,好看的视频,而且还要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当然最缺乏的还是优秀的教学方法,读经版里还是在家读经的孩子多,每个人引导孩子读经的方法都不同,也请你们不吝赐教,把好东西都抛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4:59:13 | 只看该作者
好多天没有记录了,惭愧,惭愧。其实,小羽每天都在读,每次都是老习惯,主打篇章读五遍,然后再从头到尾读一遍,除了看看译文,和我三言两语地讨论一下感兴趣的地方,每次读的都是大同小异,所以我就觉得没什么可记录的。
不过,小羽同学《古文观止》倒是读得有声有色,可能是因为这些历史散文有情节,有文采,大臣、国君们斗嘴斗得有趣吧。小羽到底是孩子,同样是读,读《古文观止》就比读《论语》来得痛快一些。殊不知,这些历史名人们夸夸其谈、引经据典的源头就是他觉得枯燥无味的四书五经。自从读了古文,小羽同学突然对历史感兴趣了,我好几次看到他在卫生间悄悄看《东周列国志》,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也经常翻看,他这是嫌《左传》里的选文情节太简单,故事不够多。
对小羽这样的大孩子来说,能引起他的读经兴趣更为重要,他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辩能力,读经典的时候就要适当地给他质疑、思考的空间;他的年龄特点也决定:要读一些有情节、文采的作品加以补充,所以适当加入一些经典古文也是有必要的,这就算是对经典的扩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0-1-27 15:40: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妈妈辛苦啦,借鉴你的宝贵经验,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6:27 , Processed in 0.130341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