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smz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育儿百科(出生,婴儿,儿童...数百个问题,应有尽有)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5:20:16 | 只看该作者
给你5个购衣锦囊


  “我家孩子每年新学期入园都会感冒。”“暑假在家还好好的,一回幼儿园,过敏性鼻炎又复发了。”近日,记者在医院门前听到不少家长抱怨。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对记者说道,按以往的经验,在刚开学这两周,不少入托、入园的小朋友会出现咳嗽、发烧,旧病复发的现象。其实,这与孩子们进入团体生活以及情绪紧张有关。家长无需过分担心,随着孩子们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发生疾病的频率自然会减少。别人病孩子也病

  案例?牷痘对?来在家时身体一直很好,难得生病。可自从上了幼儿园,不知怎么,隔三岔五地生病。只要班里哪个小朋友流鼻涕了,欢欢总会跟着出现症状。

  分析?犞魅稳衔?,在入园前,孩子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接触的人少,可一旦进入幼儿园,喧闹的环境、嘈杂的人群和相对病菌较多的场所等因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考验孩子的免疫系统,当尚未完善的免疫系统“遭遇”到细菌时(其他孩子发病时),便有可能抵御不住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流鼻涕、发烧等就接踵而来……

  对策?牶⒆由杂懈忻啊⒘魈椋?家长也不必大惊小怪,应该让他继续上幼儿园。如果有点小病就不去了,容易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其实孩子在患小病的同时,身体也在接触病原体的过程中产生抗体。

  旧病复发

  案例?犘√温柘蚣钦咚档溃?从小班开始,孩子刚入园那两周,晚上睡觉时便会尿床,这样的现象会持续一周左右。

  分析?牶⒆踊氐接锥?园里,活动有老师管着,玩具要分着玩,这些都让孩子倍感压力。而且孩子在幼儿园缺少了母亲的呵护,自身便没有安全感。再加上周围环境变化,更使他们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以前的坏习惯可能一时之间暴发了,就如小涛那样,在家里尿床了。

  对策?牨Ρθ朐昂笥幸桓鍪视Φ墓?程,父母在宝宝入园前,可以先带他去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让他放松心情。在他初入园的一段时间里,回家后妈妈应多陪陪他,让他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这样他才会慢慢适应新生活的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5:24:45 | 只看该作者
智力低下有先兆


  儿童保健专家指出,周岁以内婴幼儿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者,则有智力低下可能:

  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

  睡眠过多不易唤醒;

  满百天婴儿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

  3~4个月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到6个月时没有自然的笑容;

  注视手和玩手的动作在半岁时仍持续存在;

  反应迟钝,6个月时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移动的物体,不能朝声响的方向转头,不能向两侧的任一方向翻转,无成人帮助不能坐稳;

  9个月后仍常流口水,清醒时有磨牙动作;不能主动伸手拿东西,有大人扶时不能用双腿支持体重;

  语言发育落后,到10个月时不能牙牙学语,发音也不清晰;

  对周围人和环境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8:51:04 | 只看该作者
教小鬼当家


  一部接一部的《小鬼当家》让中国父母在领教了美国小鬼智勇双全的同时,不禁也发出一声感叹:“我们孩子要有这本事,我也就放心了!”

  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如果不得不让孩子独自在家或外出,最担心的,当然是安全问题。教会孩子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要比只告诉他们危险的严重性重要多了。

  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建议家长们别把这种教育看得有多么复杂,也千万别人为制造紧张气氛。他们总结了下面几个问题,只需在茶余饭后同孩子聊天、游戏的时候,考考孩子,如果他答不出来,再耐心仔细地教给他处理的方法。

  ◆你在需要帮助时怎么找到爸爸妈妈?

  让孩子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马上就能和你联系上的号码;教会他使用各种通讯工具;养成他定时与父母联系的习惯。

  ◆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多么像回事。假如他说是父母让他来的,干脆告诉他,父母就在家里。

  ◆你一个人在家时,身上受伤,流血不止怎么办?

  用一条干净毛巾用力包住伤口,然后叫邻居或打电话给父母。如果附近就有医院,可以直接找医生帮助,再通知父母。出门时别忘了锁好门。

  ◆一个人在家,出门前应做哪些准备?

  先和父母联系,让他们知道你去了哪里,然后检查家里的电器、水龙头、煤气等是否关好,带齐物品。最好平时给孩子准备一个写着他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及父母姓名、单位、电话的卡片随身带着。

  ◆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人老跟着你怎么办?

  往人多的地方跑,找警察帮忙,或者直接往熟人家、父母单位去,如果家里没人,千万别进自己家。

  ◆迷路了怎么办?

  告诉警察、商场里的店员或其他负责任的人,不要随便向你不熟悉的路人说你迷路了。

  ◆一个人回来发现家门被破坏了怎么办?

  不要进门,马上去找认识的大人。让孩子知道报警电话。

  ◆着火了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火警电话。自己家的小火要迅速扑灭,并打开房门大声呼救,请邻居帮忙。注意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来浇灭,要用沙子、土或淋湿的被褥等压灭;电器起火要设法切断电源开关。楼房着火时,一定要大声呼救,让别人知道你在家里,逃离时应将全身淋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顺楼道火势小的一面迅速往下跑。

  ◆地震了怎么办?

  地震光是大地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大震前的十分钟内,若见到不寻常的光,或听到不寻常的地声,要迅速逃离建筑物。若地震已到,应迅速躲到桌子、柜子底下或管道纵横的卫生间、厨房里,千万别往离窗近的地方跑。若地震后被压在重物下,发现无力自救时,应尽量不动,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0:38 | 只看该作者
几岁可看电视


  我家琦琦5个半月大了,家里电视若开着,琦琦的头就会使劲转过去看,弄得现在她不睡觉我们都不敢开电视。但又听人家说,这么大的小孩可以每天让她看一会电视了。不知是不是这样?若可以看,那需要注意什么呢﹖

  ———琦琦妈妈

  接近半岁的婴儿看电视,追寻声音、画面、色彩和光亮度是正常举动。但这个年龄段婴儿的视力尚未发育完全,只是看到朦胧的光亮和色彩,并不能看到清晰的画面。通过看电视,以光线和色彩训练其智力发育的意义不大,所以我们不主张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电视。

  1岁以后的幼儿可以短时间看看电视,但一般每次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2~3岁的幼儿每次看电视也不要超过半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1:16 | 只看该作者
锻炼头颈部力量


  婴儿自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但1个月内的婴儿俯卧时,还不能自己主动抬起头,只能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到2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胸部,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

  俯卧抬头练习不仅锻炼婴儿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而且可使婴儿较早正面面对世界,接受较多的外部刺激。

  训练要在婴儿清醒、空腹即喂奶前1小时进行,床面平坦、舒适。将婴儿两臂曲于胸前方,俯卧在床上,家长将婴儿的头转至正中,手拿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在前面逗引说:“宝宝,漂亮的玩具在这里”,并使其努力抬头,抬头的动作从与床面成45度开始,并逐步稳定,3个月时能稳定地抬起90度。同时家长可将玩具从宝宝的眼前慢慢移动到头部的左边,再慢慢地移到宝宝头部的右边,让孩子的头随着玩具的方向转头,每次训练自30秒钟开始逐渐延长,每天练习3~4次,每次俯卧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

  除了训练小儿俯卧抬头外,平时每次喂完奶后,妈妈应扶着婴儿头部靠在自己肩上,轻拍背部几下,然后用手轻扶其头部,让其自然竖直片刻,以锻炼头颈部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1:49 | 只看该作者
月亮帮刷牙


  有一天晚上,我和儿子躺在床上,突然,儿子惊喜地叫道:“妈妈,我看到小月亮了,弯弯的,真好看!你给我讲小月亮的故事吧。”我一看闹钟都11点了,就说:“宝贝,都11点了,要睡觉了,小月亮也要睡觉了!”“没有,它没有睡觉,你看他的眼睛还是打开的,它还要和我玩呢,你讲吧,好不好?”我想着儿子最近一段时间老是不好好睡觉,又不好好刷牙,何不用小月亮来激励他呢,于是我就自编着说:“我是小月亮,每到晚上我就出来了,我有的时候是圆圆的,有的时候却是弯弯的,像一把小镰刀。如果有的小朋友不好好睡觉,不每天刷牙的话,我可就要来割他的小耳朵啦。我喜欢和好好吃饭,天天刷牙的小朋友做好朋友。小吴栋,你有没有做到这些呀?”没想到我儿子马上大声说:“小月亮,我好好吃饭了,也天天刷牙啦,你看我的牙齿都白白的。那你愿不愿意和我做朋友啊?”我看他那么积极,就说:“我愿意,那我们就是好朋友啦,你快睡觉吧,晚安,明天见!”他也说:“小月亮,拜拜!”就这样,他一会儿就睡着了,嘴边还带着微笑。在梦里,他肯定和小月亮在玩游戏呢。

  第二天早上,他一起床就说:“妈妈,我要刷牙。”这在平时可是没有过的事情,我一下子想起来是不是小月亮的“话”起的作用,赶快给他准备洗漱的用具,完了以后他又跑到阳台上对着天空说:“小月亮,我刷牙了,你看,牙齿白白的。”到了上学的时候,他又说:“小月亮,我要上学了,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2:26 | 只看该作者
抱宝宝有讲究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拥抱能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血压、心率,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无论是对妈妈还是宝宝,拥抱的积极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怎样拥抱才科学合理呢?

  第一时间拥抱宝宝:宝宝诞生2小时之内,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让他能听到妈妈心脏的跳动,闻到妈妈的体味,并伴以妈妈对宝宝亲切的呼唤,足以让宝宝感到安全和放松。

  亲密支撑宝宝的头:新生儿的小脖子并不是生下来就能竖起来的。妈妈要轻轻地把宝宝的小脑袋放入肘窝里,小臂及手托住孩子的背和腰,用另一只手掌托起小屁股,呈横抱或斜抱的姿势,使他的腰部和颈部在一个平面上。

  竖抱只能短时所为:宝宝越小,竖着抱的时间越要短。方法是一只手托住他的臀部和腰背,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部或让他依俯在妈妈的肩膀上,最初控制在两三分钟,否则宝宝会不堪重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2:51 | 只看该作者
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分担


父亲与母亲代表两种不同爱的形式。也就是说,母亲的亲情是绝对的,只要自己的子女存在一天,就毫无保留地付出亲情。即使自己的子女根本比不上别人,对他们的爱也丝毫不减。相对地,父亲的爱是有要求的,必须由子女的行为来决定。也就是以子女的行为作为爱的条件,爱是有代价的。

父亲将社会带进家庭,也将家人带入社会,使子女在成长时能适应社会,并管理及训练子女,使他们脱离对母亲的依赖。相反地,母亲稳定家人间的人际关系,解除家庭成员间的紧张,有时还要缓冲父子之间及兄弟之间的冲突,安定子女的情绪。

根据专家的研究,在访问6岁到10岁的男孩与女孩有关自己父母的问题时,得到以下结论。

使用启发子女的“工具式教育”的父亲较多,亲吻子女的“亲情式教育”的母亲较多。使用叱责子女的惩罚方法,通常是父亲多过母亲。 研究显示,因为父亲只提供外来的资料,所以与母亲在“适当地回答子女的问题”、“什么都知道”、“教导子女解决的方法”、“有社会及理科的知识”等方面有差别。

下面,我们再根据父亲的角色来探讨父亲应有的态度。

1、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傲。

父亲对子女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感到自傲是必须的,应该尽量不要在子女面前对自己的工作发牢骚。

2、作社会与家庭的联系,让子女认识社会。

与外界接触多,知识经验丰富的父亲,必须负起让子女面对社会上的偶发事件和开阔子女视野的任务。

3、父亲是家庭决议的中枢。

子女在父亲负责家中经济、决定家庭事物时,学习将来面对事情应具备的决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4、成为子女谈话的对象。

子女常因父亲的存在而感到局促不安,认为父亲是较有权威的人,所以,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自己是父亲的谈话对象而觉得倍受重视,特别是男孩子,希望透过运动与兴趣等话题,成为父亲的朋友,并从父亲的行动中学习其男子气概。

5、不要在子女面前讲母亲的坏话。

双亲间的争吵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讲母亲的坏话时,会使子女觉得就像别人说他的坏话一样。父亲对母亲体贴将提高父亲的权威。

6、父亲会给子女带来自卑感吗?

子女把父母视为模仿的对象,以模仿父母的行动而发展。特别是男孩子更以父亲的行动为模范,将父亲的行为纳入自己的行为模式中。

所以父亲应具备男性的威严。但是,如果父亲太严厉,或是父亲社会、文化的地位过高时,子女反而不希望成为父亲的样子,而且努力地使自己不要变成父亲的样子。再加上母亲不管子女做什么事,都要拿来跟父亲比较,这便使子女内心负上极重的担子,有时还会带来自卑感。

父亲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即使子女再努力也无法接近,反而会使子女产生挫败感。不把标准定得太高,让子女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等子女对自己充满信心时,再逐步地将要求标准提高,这样的做法比较适宜。同样地,父亲不能太溺爱子女或太严厉地对待子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3:31 | 只看该作者
准爸爸如何参与胎教


在妻子怀孕时,丈夫应与妻子一道对小宝宝进行胎教。最简单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对子宫内的胎儿讲话。声学研究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最适宜听中、低频调的声音。而男性的说话声音正是以中、低频调为主。因此,父亲坚持每天对子宫内的胎儿讲话,让胎儿熟悉父亲的声音,这种方法能够唤起胎儿最积极的反应,有益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及情绪稳定。尽情地说吧!因为人的大脑一生(包括胎儿时期),可以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

研究发现,没有经过胎教的新生儿,对不熟悉的女性逗乐也会表现出微笑,而父亲逗乐则反而会哭。这正是孩子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男性的声音不熟悉所造成的。为了消除孩子对男性包括对父亲的不信任感,妊娠5个月后父亲应对胎儿讲话。应用平静的语调开始,随着对话内容的展开再逐渐提高声音,不能一下子发出高音而惊吓胎儿。

父亲在开始和结束对胎儿讲话的时候,都应该常规地用抚慰及能够促使胎儿形成自我意识的语言对胎儿讲话。

开场白可以是这样:“宝贝(或者叫乳名),我是你的爸爸,我叫xxx,我会天天和你讲话,我会告诉你外界一切美好的事情。”父亲应将每天讲授的话题构思好,最好在当天的“胎教日记”中拟定一篇小小的讲话稿,稿子的内容可以是一首纯真的儿歌、一首内容浅显的古诗、一段优美动人的小故事,也可以谈自己的工作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以刻画人间的真、善、美。用诗一般的语言,童话一般的意境。还可以是生活中的理想等等。如此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教学内容,定能智慧两代人。对话结束时,要对胎儿给予鼓励:“宝贝学习很认真,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愿我对你讲授的一切都能对你将来的人生有用。好吧,今天就学习到这儿,再见!”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爱温夫妇进行胎教的实验证明:只要父亲一开口讲话,胎儿就以动一下表示反应。十分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14:2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口吃怎么办


孩子有了口吃怎么办呢?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以平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语气、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

  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

  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的口吃,不要模仿他的口吃,否则会更坏。

  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

  5、让孩子在说话之前先唱歌,这是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博士提倡的矫治口吃的方法。孩子在结结巴巴的开始说话后,对他说:“来呀,让我们唱那首歌!”并开始和孩子一起唱(母亲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随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温和地问他:“你刚才想要说什么?”这时候,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发生口吃,会流利地说出话来。内藤博士还说,这种方法曾对许多孩子作过尝试,效果很好,孩子说话有了不口吃的体会,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经过多次练习,就能治愈。

  6、当孩子有一点改进时,就大大表扬,这可增加他说正常话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7:27 , Processed in 0.07319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