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smz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育儿百科(出生,婴儿,儿童...数百个问题,应有尽有)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1:48 | 只看该作者
练翻身


  宝贝大约3个月时才开始翻身,6个月时才能较熟练从仰卧翻成俯卧,因此妈妈要耐心,让宝贝在愉快中进行训练翻身。

  ◆让宝贝仰面躺在床上,妈妈轻轻握着他的两条小腿,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使宝贝的腰自然扭过去,肩也会转一周,多次练习后宝贝即会翻身。

  ◆让宝贝侧身躺在床上,妈妈在身后叫他的名字,同时还可用带声响的玩具逗引,促使宝贝闻声找寻,顺势将身体转成仰卧姿势。

  ◆待这一动作练熟后,再把宝贝喜爱的玩具放在身边,妈妈不断逗引宝贝抓碰。这样,宝贝可能会在抓玩具时顺势又翻回侧卧姿势。如果宝贝做得有点费劲,妈妈可轻轻帮一下。

  ◆待练熟从仰卧变成侧卧后,妈妈可在宝贝从仰卧翻成侧卧抓玩具时,故意把玩具放得离他稍远一点,使宝贝有可能顺势翻成俯卧。但不要把玩具放到拿不到的地方,这样会使宝贝失去练习兴趣,延长学会独立翻身的时间。

  贴心提醒:妈妈帮助宝贝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扭伤小胳膊小腿。一开始练习时间和次数不要太长,要逐渐增加。不要在宝贝刚吃完奶后或身体不舒服时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2:44 | 只看该作者
入托抚慰


  女儿刚满两岁,由于工作忙,我只能将她送入幼儿园托班。但又有些放心不下。请问我们作为家长应作哪些抚慰工作,才能让她安心入托呢?

  首先入托前,尽可能帮助其树立群体意识,找机会和亲戚或社区的小朋友玩,让她产生“我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念头。

  其次,有意识灌输给孩子“我长大了,我可以像小哥哥姐姐那样背着书包上学了”的欲望,然后诱导她“既然想上学,就要高高兴兴”的情绪,并明确告诉她接送的时间概念。

  另外,尽量靠近新的生活环境,观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并及时跟老师沟通。最好家长和孩子同时到园内熟悉环境,减少孩子的恐惧陌生感。

  最后,每次接孩子回家后,不要紧张地问东问西,最好让孩子自己说,如果有疑问就去问老师。如果孩子有些小要求,比如带玩具到幼儿园,也要尽量满足,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3:11 | 只看该作者
婴儿思维也复杂


  我们习惯将婴儿描述为“一张白纸”,将婴儿的大脑描述为“一片空白”,他们天真无邪,没有烦恼。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美国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恰恰相反:婴儿虽小,却也有着复杂的情绪,和成年人一样,他们妒忌、害羞、同情甚至还会有挫折感。

  小维多丽亚的妒忌

  6个月大的维多丽亚·贝特曼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可爱小女孩。她和母亲切丽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赛比尔·哈特请到实验室。哈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一个课题:了解婴儿的思维方式。

  哈特交给切丽一本书,让她读书、和哈特聊天,就是不要理小维多丽亚。开始时,小维多丽亚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实验室里的一切,显得有些无聊。

  接下来,哈特从外面抱回一个和小维多丽亚差不多大小的布娃娃交给切丽,让她好好“哄哄”这个小“婴儿”。看到自己“失宠”,小维多丽亚就不干了,她先是冲着母亲甜甜地笑。在发现母亲不理她之后,她又开始拿脚踢椅子,切丽还是忍着不看她。小维多丽亚这时忽然放声大哭起来,甚至哭得快要吐了。实验到此结束,结果证明小维多丽亚也和哈特在过去十个月的实验中碰到的每个小婴儿一样,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战胜害羞心理

  虽然医生们很早就发现15%到20%的婴儿天生害羞、容易焦虑,可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最终能够克服害羞,有些却始终摆脱不了。马里兰大学内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害羞最早是出于本能。

  在对这些孩子进行15年跟踪研究后,福克斯发现那些被父母过分保护、或者得不到父母鼓励克服害羞以及焦虑情绪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仍然害羞、容易焦虑。而那些拥有自信、敏感的父母,能够在父母帮助下从保护壳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能够克服婴儿期的害羞与笨拙。

  与生俱来的同情心

  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霍夫曼最近进行的实验是,把一个婴儿放在另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宝宝旁边,通常的结果是,两个宝宝都会大哭起来。但当研究人员用小宝宝自己的哭泣声录下来再播放给他听的时候,小宝宝却很少跟着哭了。6个月大的时候,他通常不会跟着别人哭了,反而是冲着哭泣的小伙伴做鬼脸。13个月到15个月的时候,他就会开始主动去安抚哭泣的小伙伴了,甚至还找来妈妈帮忙。

  我们习惯将婴儿描述为“一张白纸”,将婴儿的大脑描述为“一片空白”,他们天真无邪,没有烦恼。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美国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恰恰相反:婴儿虽小,却也有着复杂的情绪,和成年人一样,他们妒忌、害羞、同情甚至还会有挫折感。   小维多丽亚的妒忌   6个月大的维多丽亚·贝特曼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可爱小女孩。她和母亲切丽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赛比尔·哈特请到实验室。哈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一个课题:了解婴儿的思维方式。   哈特交给切丽一本书,让她读书、和哈特聊天,就是不要理小维多丽亚。开始时,小维多丽亚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实验室里的一切,显得有些无聊。   接下来,哈特从外面抱回一个和小维多丽亚差不多大小的布娃娃交给切丽,让她好好“哄哄”这个小“婴儿”。看到自己“失宠”,小维多丽亚就不干了,她先是冲着母亲甜甜地笑。在发现母亲不理她之后,她又开始拿脚踢椅子,切丽还是忍着不看她。小维多丽亚这时忽然放声大哭起来,甚至哭得快要吐了。实验到此结束,结果证明小维多丽亚也和哈特在过去十个月的实验中碰到的每个小婴儿一样,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战胜害羞心理   虽然医生们很早就发现15%到20%的婴儿天生害羞、容易焦虑,可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最终能够克服害羞,有些却始终摆脱不了。马里兰大学内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害羞最早是出于本能。   在对这些孩子进行15年跟踪研究后,福克斯发现那些被父母过分保护、或者得不到父母鼓励克服害羞以及焦虑情绪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仍然害羞、容易焦虑。而那些拥有自信、敏感的父母,能够在父母帮助下从保护壳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能够克服婴儿期的害羞与笨拙。   与生俱来的同情心   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霍夫曼最近进行的实验是,把一个婴儿放在另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宝宝旁边,通常的结果是,两个宝宝都会大哭起来。但当研究人员用小宝宝自己的哭泣声录下来再播放给他听的时候,小宝宝却很少跟着哭了。6个月大的时候,他通常不会跟着别人哭了,反而是冲着哭泣的小伙伴做鬼脸。13个月到15个月的时候,他就会开始主动去安抚哭泣的小伙伴了,甚至还找来妈妈帮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4:01 | 只看该作者
一口鱿鱼=40口肥肉


  作为一种美食,鱿鱼深受人们的喜爱。炝爆鱿鱼卷、铁板烧鱿鱼、翡翠鱿鱼、麻辣鱿鱼等味道都不错。但是,你知道吗?孩子吃一口鱿鱼,就相当于吃了40口肥肉!

  鱿鱼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元素,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预防贫血。鱿鱼除了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还是含有大量牛磺酸的一种低热量食品。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胆固醇非常高,是肥肉胆固醇含量的40倍、全脂奶的44倍、带鱼的11倍、鸡胸肉的7.7倍、猪瘦肉的7倍、羊瘦肉的6.15倍、牛瘦肉的6.75倍、豆制品的615倍……

  因此,鱿鱼虽美味,但也不能给孩子多吃,尤其是那些患有肥胖、肝病、脾胃虚寒的孩子更不适合吃。另外,鱿鱼还是好“发”之物,患有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的过敏儿童更要忌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5:03 | 只看该作者
产前理智购物计划


  宝宝还没来,东西得先准备齐。纸尿裤买上几大包,奶瓶准备七八个……面对琳琅满目的婴儿用品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应该早买?什么可以等到3个月以后再说?

  宝宝从出生到3个月大,不管家里有多少人,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甚至于顾不上吃饭和睡觉,更不用说出门去买东西了。因此,宝宝所需的物品最好在产前都准备好。不过事后很多妈妈都抱怨说买了一些没用的东西,既占地方,又花费时间。



[必备篇]


本篇里的物品是每个初生的宝宝都必须拥有的,所以请爸爸妈妈务必在小宝宝到来之前准备齐全哟!
物品名称 数量 备注
婴儿床或摇床 1个
尿布(分棉质和沙质的两种) 棉质10条、
纱质8条 纱质的尿布更透气
纸尿裤 8条
婴儿隔尿床垫(尿不湿) 1包(36片) 包裹的尿布外面
尿布围兜 2条
奶瓶(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2个1大1小12个 平均3~4小时喂一次奶,
每天消毒一次
奶嘴(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2个、12个 有些妈妈要3天才下奶,
可以买回家备用
奶瓶刷 1个
奶粉 450克
小棉被 1床 给冬天出生的宝宝
小毛毯 1条 给春秋出生的宝宝
小毛巾被 1条 可以买布自己做
小床单 1条
澡盆 1个
毛巾 1大3小 1条大浴巾用来洗澡的时候
包裹孩子,3条小毛巾1条
擦脸、一条擦屁股、1条擦脚
柔软的连身衣 2件
婴儿沐浴露 1瓶
润肤油爽身粉 1瓶
婴儿洗发露 1瓶
婴儿香皂 1块
婴儿用棉签 1包
柔软的卫生纸 1大盒
柔湿巾 1条
婴儿体温计 1个


[大全篇]


必备的东西都有了,接下来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把下面一些物品搜罗回家……
物品名称 数量 备注
洗澡用的海绵 1块
婴儿指甲钳 1个
婴儿吸鼻器 1个
奶瓶保温筒 1个
婴儿护臀霜 1瓶
奶瓶夹 1个
粉盒 1个
粉扑 1个 每次将爽身粉倒出一些
婴儿衣物柔顺剂 1瓶
婴儿推车 1个
遮阳帽 1个 外出时使用
喂药器 1个
玩具 1个 尽量选择颜色鲜艳,
可以悬挂的
洗澡水温计 1个
浴栏 1个 洗澡时,可以把它挂在
澡盆上,让孩子躺在上面
婴儿头梳 1把
安全婴儿剪刀 1把
遮发罩 1个
吸鼻器 1个
手动吸奶器 1个
婴儿枕头 数量 1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5:45 | 只看该作者
开发右脑 亲子游戏


  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摸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猜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动觉、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

  提示: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6:44 | 只看该作者
新父母最容易犯的十个错


(一)错误:相信听到的所有事
  解决方法: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个星期,你恨不能从所有身边的人那里寻找建议,千万不要那样。但是,即使你不那样做,身边的人也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向你提议。来自不同的人的意见往往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一个熟人告诉你要和孩子睡在一起,但你最好的朋友却极力反对。你的表姐告诉你,孩子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没有问题的,但儿科医生却告诉你要给他安慰奶嘴。甚至不同的专家给出的育儿建议都不同。你到底该听谁的?
  要明白,决定权掌握在你的手里。如果你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并严格执行,那么你就失去了创造生活的乐趣和原则。
  朋友和亲属可以给你提供有用的育儿建议,但是记住:你和你丈夫的直觉就是最好的向导,你知道的比你想到的和做到的都多。
(二)错误:过高估计你的业余时间
  解决方法:更好计划自己的时间
  无论你计划在有了孩子以后在家里呆多长时间,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者几年,你都不要觉得你在家里带孩子是在度长假。相反,自从有了孩子,你开始了新的工作,和一个更小的、经常唱歌的老板一起工作,她经常非常苛刻,即使在周末也不给你休息时间。在孩子小睡的时候,想把你们假期里拍的照片放在相册里,或者重新整理一下衣橱,都是不可能。现在的日子可不是你过去的生活加上了一个孩子,是完完全全的新生活。
  你想等一切事情做完之后,和老朋友聚一聚,每天晚上可以做晚饭,但这一切都无法和你孩子的作息时间相吻合。最差的时候,可能是你的孩子整天都在不断地哭,最好的时候,是孩子醒了,要你照顾他,哭上半个小时,再要你抱着,睡上45分钟,然后再重复刚才的那个循环,就这样过上一天。
  所以建议你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现实的计划:给朋友打个电话、写三个谢谢你的纸条、整理床铺。一天结束的时候,当你把单子上的每一条计划划掉,你会觉得非常高兴。
(三)错误:孩子是生活的唯一
  解决方法:适时的给彼此更多的关注
  喂奶、换尿布、哄孩子睡觉、逗孩子开心,结束了这样一整天的辛苦之后,你可能最想和刚回家的丈夫说,你想一个人彻底地放松。可是他却告诉你,上班一天,回家很累了。刚躺下就呼呼睡去,甚至晚上仍然要你给孩子换尿布。
  孩子小的时候,你感觉压力很大或者情绪忧郁,婚姻上出现一些小问题都是正常的。因为从无忧无虑的二人世界到养育孩子的转变过程,其实是对婚姻的最大挑战。
  但是你还是要把婚姻放在第一位。如果可能的话,雇一个保姆或者小时工,每周让你自己有一鐾砩峡障谐隼醋魑?你们两个人的约会日。你们可以谈谈孩子,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关注对方,并且成为习惯,就对婚姻很有帮助??/P>
(四)错误:把自己放在最后
  解决方法: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
  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记得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喝一杯咖啡、看一会报纸,这半个小时会让你会觉得这一天很特别、感觉很好。
  有了孩子以后,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非常必要,当然不是要放任自己。找个时间在电话里和朋友聊个天,或者去上瑜珈课,找回本来的自己,别总觉得你自己是机械的、不快乐的。你越快乐,做父母就做得越好。
(五)错误:育儿,爸爸是局外人
  解决方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带孩子的方法,你也许觉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从一开始,你给孩子换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给他洗澡时也很有条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这些技巧。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在他帮你的时候,你对他不要推辞、不要责备和不断地命令。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确定了孩子不会冷、他不会给孩子喂太多,不会在孩子吃过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会呕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六)错误:遇事就紧张
  解决方法:放轻松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一些健康问题,有的可能还比较严重,让初做父母的你非常担心。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会出现一些病症,比如,湿疹、咳嗽、疝气、腹泻等。其实你不用太担心,今天的社会,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控制的。当你能面对这样的事实,就会觉得好一些,因为事情已经发生,而且不是你能够避免的。
  作为新父母,你一定会很担心的,因为你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重的责任,带孩子又需要非常实际的经验。如果你能在孩子还非常小的时候就放松自己,你就不会那么担心将来会发生什么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七)错误:和别人比孩子
  解决方法: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八)错误:忙得牺牲自己的休息
  解决方法:尽可能的让自己得到足够的休息
  每个新妈妈都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也想睡。但是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筋疲力尽。
  家调查显示,每个新妈妈的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九)错误: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解决方法:合理计划适度开支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而且无怨无悔。就像你饿的时候会跑到食品店一样,购物对于新爸爸、新妈妈来讲好像可以不用算计。据估计,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学步车等物品会花掉1万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可或者上大学。
(十)错误:认为自己会记得孩子成长的所有过程
  解决方法:保留记忆更多回味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有很多办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长纪录。记日记、拍照片、拍摄一些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场景。很多年以后,你还可以重新体味今天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7:43 | 只看该作者
正确对待:“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


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小闹闹从幼儿园回来,追在妈妈身后问她:“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听到他问这个问题,斟酌了一下,方才回答说:“从肚子里生出来的。”谁知道,小闹闹还是问:“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不耐烦起来,打了他一巴掌。

  小闹闹哭了起来:“小雪是从杭州来的,我只是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件事乍一听起来,让人感到好笑,但仔细一想:孩子过了3岁,的确常常会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而这恰巧是不同年龄期孩子对性的关注点不同的表现。??

  5岁——对婴儿是从哪里来的表现兴趣,并玩有关布娃娃的游戏。会重新发问:“小娃娃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大多数知道两性器官的差异,对性和性别的意识更加清楚。孩子变得比较害羞,男女孩子之间的玩耍比较有节制,男孩一般不愿玩女孩的玩具。“暴露”性器官的游戏和上厕所的游戏已减少,对别人洗澡也减少了兴趣。??

  6岁——会提出诸如婴儿的来源、孕育和分娩方面的问题,对婴儿怎样从妈妈身上生出来和出生时的情况、妈妈肚子是否痛等情况很想知道。对婴儿和结婚的关系有模糊的意识,对两性身体构造的差异方面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他们很想知道婴儿最早是怎样开始的。男女孩子会做爸爸、妈妈的游戏,或学做医师互相“检查”,以求得有关男女身体差异的实际答案。有些孩子会被大一些的孩子作为性游戏的对象,有些孩子则喜欢傻笑和用有关大小便的字眼骂人。

  性学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处于“性器期”(其动情区是外生殖器)的3~5岁儿童脑子里的第一个性迷惑,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在孩子中如此普遍存在的问题,常常使家长避而不答或难以回答,有的家长甚至会训斥、责骂孩子。大多数家长会回答孩子“你是拣来的”,“你是树杈上长的”,“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妈妈肚脐眼里钻出来的”等等,如此种种,孩子不但不相信,还会有受欺骗的感觉,而且还会引起孩子对性观念和态度的错误认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会留下性是不能过问的,是神秘的,是肮脏下流的阴影。到底应该怎样解答孩子的这个疑惑呢?那就是如实地告诉孩子。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领悟程度及情境采取不同的方法解惑。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只是出于好奇,他可能突然想起某件事情或看到某个现象,联想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而发问,并没有真正想完全弄清搞懂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故可简单直接地告诉他:“你是妈妈生的”。对于大部分这样大的孩子听到这样的回答就满足了。因此,儿童的性教育,特别要配合其认知及理解能力的成熟,再配合儿童的心理需要而进行。或者用具体而简单的,以公鸡跟母鸡要好,生下小鸡的水准解说就行。如果孩子不继续往下问,就不必回答了。??

  也可以对生孩子的问题,用一些更加浅显的比喻来教育儿童,如爸爸、妈妈需要生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住到一起,然后,妈妈的肚子里就会形成一个鸡蛋一样的东西,在妈妈的肚子里面一天天长大,到了10个月就会从阴道里面生出来。切不可讲是从腋下、从肚脐眼中生出来的或是从路上捡的,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对善于刨根问底的孩子和年龄较大的孩子的发问,家长必须给予科学而准确的回答,使孩子心中的疑问能够得到解答,让孩子对生殖的简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孩子搞清楚了,就不觉得神秘了。这对孩子健康的性心理发展,获得正确的性知识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对孩子隐瞒反而会使孩子对性产生疑惑。一般来说,对初发问的孩子,回答说“是妈妈生出来的”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但千万不能说是“观音娘娘送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街头上捡回来的”,“垃圾桶里拾来的”等来哄骗他们。随着年龄增大,孩子常常会反复提出相同的问题,对孩子的进一步提问,可以回答:“宝宝是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0个月,渐渐长大后,从妈妈的阴道里生出来的。”再加上几句并非多余的话:“生你的时候,妈妈到医院里去,得到医生、护士的帮助和照顾,才平平安安地生了你。”这样的回答,既使孩子对性有正确的认识,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又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母亲关怀和爱护之情,使孩子产生一种温馨的安全感。与此同时,又能给幼小的心灵灌输人们是需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人类之爱。??

  有一位母亲是这样回答孩子这个问题的:??

  5岁的小强看到姥姥家的小姨抱着刚出生的新生儿从医院回家,小强很好奇地问他妈妈。??

  小强: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妈妈:你和隔壁的小宝宝一样是妈妈生的。??

  小强:妈妈,我这么大,你是从哪里把我生出来的???

  妈妈:你是从妈妈阴道里生出来的。??

  小强:什么是阴道?阴道很大吗???

  妈妈:阴道是妈妈身上像眼睛、耳朵一样的一个器官,它可以变大也可以缩小。你开始很小,在妈妈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房子里长大足月后,子宫就会收缩,将你挤出来,这时阴道会变大,等你从房子里出来后,房子和阴道又会变小。??

  小强:哦,我知道了,妈妈,我怎么会钻到你肚子里的房子里面去的呢???

  妈妈:是这样的,小强,你喜欢你爸爸吗???

  小强:喜欢,他是最好的爸爸!??

  妈妈:我也很喜欢你的爸爸,在还没有你的时候,妈妈就和你爸爸相爱了,后来我们结婚,和所有已经结婚的人一样,在一起生活,你爸爸的阴茎将一颗生命的种子送到妈妈的阴道里。后来这颗种子就在妈妈肚子里的房子中发芽、长大。??

  小强:种子很小吗?真会发芽吗???

  妈妈:是的,种子很小,它像所有的有生命的种子一样,会发芽、生长,等长到和小姨家的小宝宝那样大时,就从妈妈肚子里钻出来了。??

  小强:妈妈,我知道了,我们幼儿园的小刚告诉我,他妈妈说他是拣来的;小胖告诉我,她妈妈说她是天使提着篮子送到她家门的;他们的妈妈都骗小孩子。??

  希望这个例子,会让家长朋友们有所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8:09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买衣物绝妙锦囊


虽然在所有为孩子付出的花费中,衣物花费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妈妈们承认,她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在眼花缭乱的商场里,带孩子一起挑选和打扮。 其实,妈妈最快乐的不是给孩子买到了最好看衣服,而是用恰当的钱,将宝贝打扮到极致——

  1、穿不了的新衣服可以当礼物

  宝宝刚出生时,很多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都会选择婴儿装作为礼物。妈妈不必急着把所有的衣服都立刻拆除包装给宝宝一一换上。仔细清点宝宝的新衣服,看看哪些适合他现在穿,哪些适合他过几个月穿。如果同一时期的衣服多到穿不过来,建议妈妈收藏好,在合适的时机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别的宝宝作为礼物。这样既可物尽其用,又可节约妈妈另外购置礼物的费用。

  2、想过吗?把不穿的衣服卖掉

  如果你不小心买了太多的婴儿装,或者朋友们送来的婴儿装多到穿不了,看一圈周围,居然还没有可以转送的合适人选,那就干脆把所有的闲置卖掉。你可以上网发帖子,也可以参加拍卖会,也可以写个小广告贴在小区里。至于宝宝的品牌装,款式好、质量好,虽然只是半新,照样可以当二手货卖掉。

  3、向别的妈妈要大孩子穿过的衣服

  这是一条许多妈妈推崇的经验。小宝宝长得快,很多新衣服买来穿不了几次就太小,如果宝宝的表哥表姐正好有穿过的不太旧的小衣服,拿来岂不是又省心又省钱。

  4、向别的妈妈借衣服

  并不是每个妈妈朋友都有可以送给你的小衣服,哪怕她的宝宝正好比你家宝宝大一岁。她也许有小小的为难:这几套是朋友送的,朋友说穿过后给我家宝宝穿哦;那几套是婆婆买的,婆婆也有个小愿望,希望能给小儿子的孩子穿……这样的小小理由实在有点说不出口。可如果你很体贴地想到,主动提出借衣服,她们一定会很愉快。

  5、买二手货又何妨

  既然宝宝可以穿认识的大宝宝的旧衣服,那穿一穿买来的二手货又何妨?很多半新的二手婴儿装品质非常好,款式也非常好,价格却可能是原来的十分之一。省下一笔钱给宝宝买尿布、买图书难道不好吗?何况爱上网抛售宝宝二手货的妈妈们,有些非但理财观念强,也颇有一套现代育儿经,买二手童装,交妈妈朋友,何乐而不为?

  6、大一号的衣服可以穿更长的时间

  给孩子穿大一号的衣服是著名的传统方法,但现代妈妈还应追求美观,选择大一号穿起来也好看的款式。比如买大一号的羽绒服,今年当大衣,长长的又保暖又美观,明年正好是合适的上装,很是帅气。灯芯绒的裤子大一号,今年松松挽起裤腿,配一双小套靴,明年放下裤腿,蹬一双跑鞋。或者太长干脆把裤腿向外翻一截,用漂亮的小钉扣固定,款式更是别致。

  7、小一号的衣服翻出花样

  小安琳的妈妈为小安琳买了一条价格不菲的牛仔裤,过了一个季节嫌太短,妈妈把裤腿干脆剪短一截,拉出须须,变成一条酷酷的七分裤。今年夏天,妈妈又准备把裤腿再剪短,改成夏天到海滩度假的热裤。妈妈的巧手变化,一条牛仔裤穿得花样叠出!

  小燕子的爸爸也有好主意,小燕子最喜欢的红珊瑚色连衣裙太短了,爸爸在裙摆和袖口缝了一圈5厘米阔的蕾丝花边,连衣裙不仅变长了,而且更加美丽优雅。

  妈妈们还可以把女孩子去年的连衣裙当作今年的娃娃衫,去年的背心裙当成今年的长背心。尤其是春夏季的长袖T恤,建议妈妈买纯棉制品,等到了冬天,宝宝长大许多,就可以做贴身内衣穿。

  8、估计宝宝成长速度,反季节购买宝宝装

  这也是为大多数妈妈推崇的省钱方法。每到季节更换,商家都急于抛售过季服装,这时买进大打折扣的高品质童装是最为经济的。如果是春秋季打折扣时买,更是只要过一个季节就可以用得上了。新手妈妈容易冲动地为宝宝买正好合适的衣服,而经验妈妈会乘机储备宝宝明年的衣物。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为宝宝准确估算出他穿新衣服时的大概身高,否则很可能因为估算错误而买进不合尺寸的衣服。

  9、做衣服也是好办法

  大都市的成衣价格普遍比定制服装更低。但身处中小城市的箫箫妈妈觉得为宝宝做衣服有时很具优势。因为临近浙江著名的布料辅料市场,她常常从时尚杂志里寻找到最喜欢的童装款式,然后再挑选最合适的布料和辅料,请裁缝按图制作。因为当地的布料市场汇集了许多进口纯棉布,特别适合做婴儿服装,而当地裁缝也多出自专业服装厂,所以箫箫妈妈不过花几十元,就能为箫箫添置具有很棒效果的衣裙。

  10、合适的小衣物,瞅准了买一批

  峰峰妈妈有次逛城隍庙,看见有人兜售婴儿围嘴,质量特别好,估计是某个纸尿布商家的赠送品,一面还印着广告词。但想到反面干净无字,而宝宝流口水的日子还多着呢,她一口气买了10个,讲价后一共不过15元。流口水那段长长的日子,峰峰的围嘴换得勤快,永远都清洁干爽。别的妈妈看见这些围嘴都说好,既美观,吸水性又强,真是买对了。

  再比如小内裤,如见质量好价格也合适,看中就可一次性多买几条,这都很用得着。

  11、买宝宝需要的,而不是买妈妈心动的

  购物前先清点宝宝的衣物,拟一个购物单,把急需的衣物一次买好。既不要漫无目的地逛,看到心动就买一堆,造成浪费,也不要今天出门买个帽子,明天出门买一双袜子,既浪费时间、路费,还搭上妈妈逛街的饮料费、零食费。

  12、不买宝宝讨厌的衣物

  有的小宝宝不过两三个月,就表现得非常反感戴帽子,妈妈如果买了一堆漂亮的婴儿帽闲置,那就是浪费。稍大些的宝宝会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喜欢的款式(有的宝宝喜欢穿裤子,有的只愿穿裙子),妈妈也应尊重宝宝的意见。

  妈妈要清楚宝宝的喜好,无论你觉得某件衣服多可爱,如果宝宝不喜欢并拒绝穿,它就不能很好发挥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16:48:28 | 只看该作者
正确对待孩子的“哭”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对于婴儿来说,哭是他们表达消极情绪的信号,如,让爸爸妈妈知道该给他们换尿布、该喂奶了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需要和体验的能力也增强了,哭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和体验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依靠语言、动作等方式,并学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他们有时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如果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遇到困难就哭,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的话,这样,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首先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到抑制,影响正常发育。其次,哭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和别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时不知道怎么和别人商量,遇到困难就会哭的话,长大后也很难学会和别人交往、和他人友好相处。这种交往方式会发展成为退缩的个性倾向或以极端的行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冲突,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再次,孩子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使他们产生自责和无力感,“人家的孩子好好的,而我怎么就带出了这么爱哭的孩子?”进而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消极情绪的不良循环。

  总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舒展的眉眼和绽开的笑脸。健康、快乐的孩子常有积极、愉快的情绪,年轻的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开朗的情绪、情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7:15 , Processed in 0.07679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