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smz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育儿百科(出生,婴儿,儿童...数百个问题,应有尽有)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31:11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乖乖上床睡觉


能早早上床睡觉个好觉是现代忙碌的大人梦寐以求的事,很难想象为什么小孩子这么不爱睡觉。当孩子不肯睡觉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就孩子的心理,制造愉快的就寝时光,弄得大人生气,小孩恶梦连连,影响睡眠质量。

  孩子因为精力旺盛,到了大人认为他该休息的时候仍不肯睡;有时候他明明呵欠连连,还是不肯睡。那是因为睡着而错过大人的活动,尤其是晚上家里有客人来访,气氛正热闹,突然叫孩子去睡觉,他如何甘心呢?有的孩子是怕黑或孤独;有的是午睡睡多了,真的不困;还有的是睡前情绪过于兴奋,一时无法平缓下来。

  除了避免上述原因造成孩子不肯睡觉的情况之外,养成孩子固定的作息时间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建议父母们让孩子每晚都在温馨的气氛下安然入睡,对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都大有帮助。以下有几种方法可提供您参考:

  首先,父母可以视孩子的睡眠需要量,衡量孩子该什么时候上床,什么时候起床及午睡的长短,才不会在孩子精神仍好时,却硬要他睡觉,这当然要引起他的反抗了。

  其次,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做一些睡前的准备,例如洗澡、刷牙、换睡衣、尿尿等。进房间后,不要立刻要求他入睡,可以说说故事、讲讲话、一起看一本图画书、哼首儿歌,但是不要选择会使孩子激动、兴奋、害怕或引起好奇的内容。如果孩子喜欢,可以让他抱个心爱的娃娃或玩具熊一起躺在床上,跟孩子做伴。在帮孩子盖好被子之前,最好再问他一次:“你还有没有什么事呢?”免得他一会儿要尿尿,一会儿要喝水,故意找理由拖延。

  通常孩子都怕黑,夜晚帮助孩子在房间里点一盏小灯,可以让他安心,也方便他半夜上厕所。还没有入睡的大人,活动时尽量降低音量,以免吵醒孩子。孩子能安然入睡,对他的身体、精神都有益处,大人也可以拥有一段安宁、不受孩子打扰的夜晚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31:45 | 只看该作者
-4岁小儿每天应吃多少饭


大家知道,小儿的饭量与孩子的年龄、性别、季节、体格的大小、每日活动量的情况、从小吃饭的习惯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仅就大多数小儿的平均饭量而言,家长根据自己家孩子情况可略有出入。

  幼儿一天膳食组成举例(以生食计算):

  主食:(包括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等)约150—200克。
  牛奶:250克(也可用豆浆250克与鸡蛋半个代替)。
  鸡蛋:1个。
  瘦肉类:包括禽类、鱼、肉、肝、动物血,约60—75克。
  豆类及其制品:25克。
  蔬菜:150—200克,其中有1/2应是绿叶菜或橙黄色蔬菜。
  水果:1个。
  糖:10—15克。
  油:10-15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32:27 | 只看该作者
新生入园重点


孩子刚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如何尽快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一适应期,成为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根据自己工作实践经验,给您提供如下建议:

1、作好心理准备,除孩子生大病外,坚持每天按时送幼儿入园。

2、从开始就帮孩子建立好的习惯,基础很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不把上学、上班当回事的!并且在最初期为孩子创造最多的接触老师的机会,帮他建立与老师的依恋关系。

3、明白孩子是需要幼儿园的,只是现阶段表现出不悦。

4、相信老师都是好的,排除一切干扰,与老师建立平等而亲密的关系。

5、坚信宝宝是可以顺利过关的,孩子是真正的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34:09 | 只看该作者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 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 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 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 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 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 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 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35:35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听话的九个秘诀


第一个秘诀: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
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以宝宝的名义寻找童趣

  第二个秘诀:和孩子密切相处。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第三个秘诀: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代沟必然越来越深。>>>和宝宝说话五大注意事项

  第四个秘诀: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个秘诀: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与宝宝沟通无极限

  第六个秘诀:回答孩子的问话。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孩子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孩子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困扰孩子成长的9个性问题

  第七个秘诀: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第八个秘诀: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这样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孩子。>>>多交流会使宝宝更聪明

  第九个秘诀: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谈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让宝宝习惯与陌生人相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36:52 | 只看该作者
怎样训练宝宝夜里不尿床


4岁多的宝宝有时夜里还会尿床,大约有12%的孩子到6岁时还偶尔尿床,只要不是夜夜如此频繁,父母不必过虑。据说夜里尿床有很强的遗传性,父母双方小时候都爱尿床的宝宝有77%的可能也爱尿床,父母双方有一方尿床史的宝宝43%有可能爱尿床,而父母双方都不尿床的宝宝只有15%会经常尿床。

每当宝宝尿床的时候,千万不要责骂他,不是他故意这样做的,这不是他的错,他心里已经很愧疚了。更不要对他施加压力,否则会使宝宝产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要想避免宝宝夜里尿床,一是避免睡前让他渴过多饮料;二是睡觉前一定要提醒他先去厕所小便;三是排除宝宝心理压力;四是摸清宝宝尿床规律。

有的时候什么都注意到了,宝宝还是总尿床,怎么办呢?这时父母可以用心观察一段时间,夜里宝宝何时容易尿床,掌握规律,每天夜里就在这个时间范围里叫醒宝宝让他小便,这对父母来说的确比较辛苦。也有不少父母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过分在意,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身心的成熟,绝大多数宝宝尿床的毛病自会不治而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42:58 | 只看该作者
与宝宝一起动手做
宝宝到了两岁之后,自己动手的欲望大大增强,爸爸看报纸,他要帮着翻片儿,结果,把报纸撕了;妈妈剥豆,他觉得有趣,哗拉一下,刚剥好的豆子撒了满地……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变得调皮了,总是捣乱。其实,这是孩子求知欲和自主性的真实显现。也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什么也做不了,这也不让孩子动,那也不让孩子碰,结果孩子大了,什么都不会做,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差。还有一些父母虽然知道应该让孩子动手做,但是由于忙,总是三下两下就把什么都给做了,孩子没有机会。
  明智的父母会利用孩子开始要自己动手的时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让孩子自己做并与孩子一起做,在动手中启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才干,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并进而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有些人会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只有一个孩子当然舍不得让孩子干这干那了。但是只要观察一下就不能发现,一些发达国家,生活水准较高,但那里的儿童动手能力却并不差,这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推崇自己动手,从小就让孩子干,并同孩子一起干。
  再看看我国的情况也是这样,那些生活条件好而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往往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孩子比之生活条件一般但被溺爱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能力常常更强,知识面也更广。所以说,让不让孩子动手做,抽不抽出一定时间同小宝宝一起做,是衡量父母育儿观的一把尺子,我们可不要不及格哟。
  除了与孩子一起动手干些家务劳动外,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与孩子一起做。
  孩子都愿意到大自然中去,特别是23岁的小宝宝每次出门都会兴致勃勃,东张张、西望望,小眼睛不够使,他们还要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当然是给孩子讲述各种知识的好时机,如果利用这一机会,并让孩子再动手做一些有趣的事,孩子会更加兴奋,学到的知识将记得更牢固。
  在带孩子出去郊游时,不妨先同孩子一起制一个纱网,并拿一个本子,在告诉孩子动植物名称、特征等时,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标本。捕到的昆虫,让孩子观察一下它的特点,告诉孩子它有什么习性,将之带回家后,让孩子动手把它制成标本,当然,怎么做,大人要指导并参与的。也可以让孩子采集一些植物,夹在本里,回到家中,同孩子一起将之做成书签。这样会比单纯带孩子出门收益更大,孩子也会更显愉快。
  与孩子一起作些小手工也是很有趣的事。开始时,告诉孩子今天做什么,比如小狗啃骨头,然后,握住孩子的小手,教孩子怎么做,并让孩子自己用剪子剪直线和非关键处,作的步骤。一会儿,一件小玩艺就做成了,孩子会从动手中尝到成功的快乐。
  愿意自己动手的孩子在长大后,通常会成为有主见、判断力强、遇事果断、工作能力强的人,而凡事让父母包办的孩子往往长大后,缺乏个性、没有主见、办事能力低,遇到困难就退缩、疑惑乃至悲观失望。
  愿意动手的孩子往往较聪明,他们独立自主能力强,而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动手时往往显得很笨拙,结果越笨,就越不愿干,越不干就越笨。试想,连手绢、内衣也不会洗的孩子,成人后又怎能成就大事?
  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让我们抽出一点时间教孩子动手做、与孩子一起动手做吧.

[ 本帖最后由 fsmzly 于 2007-3-25 15: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4:49:19 | 只看该作者
奖励”是一种教育方法


我认为"给孩子奖励好不好"这个问题,容易把读者引导"好"和"不好"这样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上去。用"如何给孩子奖励"、"用什么方式奖励孩子合适呢"比较合适。
     
"奖励"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其价值是用不着讨论的,值得讨论的是奖励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奖励的种类很多,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定时奖励和不定时奖励,及时奖励和延缓奖励……
  
奖励要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动机、地点、家庭条件、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来实施,一般说来,对孩子总是要以积极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奖励要多样化,尽量避免把奖励局限于"物质"领域,少用"讨价还价"的形式进行。奖励要有可见性,孩子只看父母的表面行为,有的父母心里赞扬孩子,脸上非常严肃,这在孩子看来是一种"惩罚",因为他没有能力读懂你的心。
    
奖励要与孩子的积极特征"挂钩",要让他知道为什么得到奖励。

奖励要及时,但不要许诺太多。孩子容易时过境迁,但又十分注意父母是否遵守"诺言"。不及时奖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没有位置。
     
还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中获得满足。人格的成熟是对外在奖励的依赖向对内在奖励的依赖发展的过程,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但还非常依赖外在的、他人的"赞扬",只要他人说"不好",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奖励孩子时,要常常提醒他,我们奖励的是"他身上的积极特征",而不是事情本身。如孩子把鞋子放好了,我们可以表扬他"热爱劳动、能干"的品质,不一定要强调"把鞋子放好了"这件事情本身。这些只是奖励的基本原则。
     
由于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父母、家庭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孩子、家庭的奖励方式,怎样的奖励对你的孩子最合适要靠你自己创造性地去发现,这便是"教育"的奥妙所在。

[ 本帖最后由 fsmzly 于 2007-3-25 14: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5:02:1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让孩子有兴趣于学习


孩子今年快满4岁了,认识全部拼音字母,基本能对照拼音拼出字音,还能分辨和标注不同的声调。这让我很是自豪,因为学拼音可以说70%是孩子自学的。2岁时,一次去买儿歌的碟子,结果买错了,买了盘学拼音的碟子。当时想以后也用的着,先放在家里也不碍事。买回家,孩子一看买了盘新碟子,吵着要看,拗不过他,只好给他放,开始当然看的没兴趣,但是里面老师给一群大朋友讲课和做游戏的情景,让他很新奇。没什么可玩的,他就放这碟子看看,不知不觉,有时总在家里说“啊啊。。。。”。当时也没在意。又过了几天,有一次他在看拼音碟子的时候,可以很清楚的跟着念“啊、波”

我那时心里美呀,一个2岁的孩子居然自己看得懂,并能模仿、理解拼音碟子里的内容。我不得不叹服孩子的领悟力、模仿力是多么强呀,既然孩子对拼音感兴趣,咱们可要好好引导、大力支持呀。于是从那时起全家就注意从各方面帮助孩子学习拼音。

当然,对一个还未上学的孩子,要有技巧的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通过用拼音字母做游戏,或是鼓励他当老师,我们当学生,模仿碟子里的情景。这一招还真奏效。孩子每天都看约一个小时(有时更长)的碟子,也很配合我们的游戏,为了当好老师,他居然把碟子上老师的说的话都背了下来,还能模仿不同老师的口音,当起老师来像模像样的。

现在除了拼音,我们逐步引导他学习100以内数字、20以内加减法等,教给他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逐渐感觉到培养孩子兴趣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程,要全家人的积极配合,我们家了多亏了孩子的姥姥姥爷,几乎一有时间就配着他用户各中拼音卡片,数字卡片等玩游戏,正是在有趣的游戏间,孩子没有什么压力,快乐的学习。结果是让人很愉快的但过程很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5:05:1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这么虐待儿子的
趁着他外婆回家过年,我早就想狠狠地磨磨这个有些任性、懒惰的儿子了!尤其今天中午,我简直被他气得有些象胡图图的妈(儿子的评语)了!——--我在厨房辛苦煮饭,他看动画片!叫他吃饭,哼哼唧唧,还敢耍赖要我喂饭!(四岁半!)结果是我把他的饭倒了!(他还偷着乐!)
晚上近6点半,我还在看报纸,儿子说:妈妈,我饿了!我装着没听到,儿子终于耐不住来拿我的报纸了。我说:行,不过一个人煮饭太辛苦,你得帮忙!他毫不犹豫答应了。于是,我给自己套上大围裙,顺便也给他套上小围裙(平常他外婆怕他衣服弄脏,给他吃饭时用的东东)
在厨房,我问他想吃什么,他开开冰箱、瞧瞧菜篮子,说:吃稀饭,配青椒炒鱿鱼,再加上蘑菇炒肉片。加上中午还有鱼,我同意了他的安排。于是,他量米,我洗米。
然后,我告诉他,到冰箱拿鱿鱼。他用手碰碰,说:妈妈,太冷了!我说,儿子,妈妈天天都是这么弄的!他把鱿鱼扔到水里,摸摸我拿出来的猪肉,他赶紧自动请缨——要拿蘑菇,并切蘑菇!(够不到水漕,我洗)。我把砧板放到小凳子上,拿个菜刀给他切,提醒他注意安全,我就洗鱿鱼、青椒去了!
他用菜刀切了两个蘑菇,申请换小刀。我看他摸摸大拇指,我知道刀碰到了他,但我不吭声,只是换给他小刀。我一边准备,一边等他。他坚持着切完蘑菇了!————大大小小,厚薄不一!儿子竟然还会自嘲道(也有骄傲的情绪):妈妈,你看我切的和你平常不一样,大大小小的,很多形状喔!不过,他赶紧补充了一句:我刚学,还不太熟悉,以后我会切得更好的!我表扬他了!他得意,脚步刚滑到客厅打开动画片,我又叫他,我问他要什么调料。
他说:要芹菜!我说,行,你摘去根和叶子吧!他把动画片按暂停,蹲在垃圾桶边,认真地完成了。这份工做得很好!
炒青椒、鱿鱼时,我问他:要加什么?他说要西红柿。我说,行,拿来!并要求他先摘好两根葱给我。他不会去头,我扔给他一把剪刀,结果他把白的剪了,留下叶子;我告诉他我需要葱白,他又去弄,这回,只留给我寸许的葱白。我也满意,又表扬了他!他又想溜,我再次叫住他,让他把地板上的菜叶与葱根捡到垃圾桶。
我还在炒菜,看他又闲着了,于是我又拿给他两个大碗,告诉他把饭盛好,我看他一碗多,一碗少,于是我又告诉他等会儿轮到我先挑饭!(平常我打饭,他总要挑少一点,或让我吃掉一大口才情愿吃饭!)我很快注意到:他把端到饭桌上的碗又拿回来,重新加满了。我窃笑不已!
吃饭了,他象平常一样,又是发出一阵阵的叫唤声,不过意思不同了,平常是哎呀!怎么这么多啊……不好吃呀……哎呀……”;今天是恩,好吃!……好吃!…………”
令人惊奇的是他少有的和我同时吃完饭!直到吃完饭,他还在赞叹,于是,我对他说道:儿子,你煮的菜真好吃!以后妈妈煮饭,你都得帮我!他也一口答应了。
饭后,我问他是洗碗还是擦桌子,他选择擦桌子,我让他擦了三遍,他直叹道:太麻烦!我告诉他:因为他常吃得到处都是,我每次都要擦三遍以上,还要擦地板呢。他眼光赶紧朝地板看去,因为今晚吃饭专注,地板干净,他只捡了个饭粒,我就让他OK了!他终于很舒服地坐在电视前了。
我终于切身地感受到:孩子的确不能娇生惯养,一定要逼他做事!他小,我给他的服务很周到,生怕他生病、不舒服!我爱人早就嘲笑我:有多勤劳的妈妈,就会有多懒惰的儿子;有多能干的妈妈,就会有多挑剔的儿子!此前,我一直认定是懒惰爸爸的托词!看来,在教育方面,爸爸有时是比妈妈清醒多了!从此,我会从方方面面来完成一个我的转变——做一个懒惰的妈妈!

[ 本帖最后由 fsmzly 于 2007-3-25 15: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7:19 , Processed in 0.07871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