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mered20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唐诗新唱有人想要吗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7-2-6 06: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4水5痕 的帖子

嗯,我说这是谁一大早就起来回帖呢。原来也是从德国来的朋友啊。欢迎欢迎。让我猜猜你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2-7 06:09:30 | 只看该作者
你肯定猜不到我是谁,不过下次我去汉堡一定要拜访你,抢些宝贝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红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2-7 17:17:41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兴趣。孩子1岁了,考虑给他熏熏。。。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声音呢?孩子如何能听清楚里面的内容?平时大人听歌曲的时候经常都听不清楚歌词的,这个,有关系吗?请教前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2-7 22:55:06 | 只看该作者
没听过,有楼主的亲耳感受,一定没错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09: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lwlarry 的帖子

很清晰的,我还专门配了讲解和原诗,方便大点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1岁的孩子可以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2-10 02:00:13 | 只看该作者
没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当然要给好妈妈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2-10 23:05: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非常感谢,真是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0:09:37 | 只看该作者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年代】:唐五代【主题类别】:其他【题材】:五言古诗【韵类】:enㄣ恩

【内    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名言名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注    释】: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评    析】: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06 曲目 6.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06, 下载积分: 金币 -1

06 曲目 6.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99, 下载积分: 金币 -1

06 曲目 6.part3.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615.88 KB, 下载次数: 97,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0:13:34 | 只看该作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07 曲目 7.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09, 下载积分: 金币 -1

07 曲目 7.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94, 下载积分: 金币 -1

07 曲目 7.part3.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687.19 KB, 下载次数: 93,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0:15:43 | 只看该作者
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然是想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了。

先看:“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今译:在巴东的三峡中以巫峡为最长,两岸猿鸣凄厉,使人禁不住要泪下沾襟。

巴东即古代的巴东郡(今四川省奉节、云阳、巫山等县一带)。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这两句民歌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三峡风光时所引。两句前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见三峡的猿声是很凄厉的,它能引起人的感情共鸣。由于这两句民歌。后人在描绘三峡时也常提到猿声。李白《下江陵》中“两岸猿声啼不住”即由此而来。诗主要是写回归江陵的一日行程及途中所见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欢悦之情。诗篇浑然天成,毫无雕镂文饰,历代评论家给这首诗以高度评价,称这首诗是“历代七绝第一。”

08 曲目 8.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07, 下载积分: 金币 -1

08 曲目 8.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86 MB, 下载次数: 105,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25 , Processed in 0.10621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