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mered20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唐诗新唱有人想要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09:09:11 | 只看该作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作品:登乐游原
内容: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韵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
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
“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
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10 曲目 10.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33, 下载积分: 金币 -1

10 曲目 10.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42, 下载积分: 金币 -1

10 曲目 10.part3.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17.16 KB, 下载次数: 202,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09:12:49 | 只看该作者
好了,第一张10首全部上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30 20:5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omered2004 于 2007-1-30 09:12 发表
好了,第一张10首全部上完了。


支持somered2004,我把唐诗新唱的5CD都上传到新开的帖子里,大家有空就去下载吧(14天有效)。不过somered2004有空也继续在这里帖啊,您的帖子是永久有效的,而且还有诗作的介绍,真是不错。马上加精。

其他一些朋友也希望下载唐诗新唱,我刚刚把唐诗新唱5CD上传到yousendit,大家可以去如下地址下载。(该网站有可能要求注册,如果要求,您就随便注册一个,便可下载)
此链接14天有效。链接失效后我会删帖
我没有研究过BT,可能很简单,但是最近忙,没空儿研究啦,就请各位懂BT的朋友作种子吧。多谢了。

唐诗新唱1http://www.yousendit.com/download/1SeZguw8wLh5TA%3D%3D
唐诗新唱2http://www.yousendit.com/download/1SdQuhgPQa95TA%3D%3D
唐诗新唱3  http://www.yousendit.com/download/1Sd8cY4vkY95TA%3D%3D
唐诗新唱4 http://www.yousendit.com/download/1SczOt9noxN5TA%3D%3D
唐诗新唱5http://www.yousendit.com/download/1SfFBUuUUTl5TA%3D%3D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1-30 22: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30 21:49: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somered2004 ,真是详细啊,希望能把5张CD都发这里,不想再跑其它地方了,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30 23:12:1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要,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1:24:17 | 只看该作者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01 曲目 1.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45, 下载积分: 金币 -1

清明

01 曲目 1.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67 MB, 下载次数: 123,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1:27:08 | 只看该作者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02 曲目 2.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38, 下载积分: 金币 -1

02 曲目 2.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15 M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03 曲目 3.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25, 下载积分: 金币 -1

03 曲目 3.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48 MB, 下载次数: 108,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长安遇冯著(唐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作品赏析】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真意切,蕴味深长。诗人由遇友而惜友,由惜友而慰友,又由慰友而勉友,可谓是理解朋友、体贴朋友又不忍心伤害朋友的真正知音者。韦应物与冯著有很深的友谊,他对冯著怀才不遇,深表同情。首和冯著相遇于长安话旧的诗篇,写得自然流畅,平淡而有诗味。开始两句写“遇”,点明冯著之所来,也描写了他行色匆匆的情状,十分简洁。老友相遇自然要亲切交谈,三四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来表现,言简而意丰。冯著风尘仆仆来到长安,当然是想求得一官半职,但没有如愿,于是产生买斧采山归隐的思想。这其中饱含着诗人的同情和叹息,也含蓄地概括了冯著失意后的感叹。五六两句转向明媚春光中景物的描写,指明相遇的时令。这里诗人选择了百花盛开,乳燕飞翔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景物来表现大好春光,充满生意。最后才说明相别一年,和篇首照应,又以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句作结,饶有情味。特别是能融叙事、抒情、写景于一体,情虽幽婉,意则清新,深得自然含蓄之妙。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04 曲目 4.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25, 下载积分: 金币 -1

04 曲目 4.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018.97 KB, 下载次数: 121,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1:34:01 | 只看该作者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雎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斜的夕阳射在偏僻的村落里,这一起句就已给人静谧之感。接着“穷巷牛羊归”,虽是动态,却显得那么悠闲,那么安宁;夕照下,归家的牛羊三五成群地朝着里巷间缓缓走来。
  接着两联,“野老念牧童,依仗候荆扉。雉雎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由近至远,一口气写了三个场面,朴素简洁,飘出一股浓重的乡土气息。田埂上,几个农夫依锄而立,任风吹干汗珠,暂作小憩。这已经是静了,却又“相见依依”,有话语声可闻。“依依”两字,则不但表现出农人间的亲切,而且语柔声细,因场面开阔,配有微音响起,更觉得自然,静得出脱。
  末两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既是诗人的感叹,也是诗画的理性的总括,有着诗人的别致的"顿悟"。“净”、“静”浑成,以禅入诗。既富有牧歌情调,朴素、亲切、自如,又呈现出外静内净,诗、禅、画三者和谐统一的美的个性。

05 曲目 5.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131, 下载积分: 金币 -1

05 曲目 5.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01 MB, 下载次数: 119, 下载积分: 金币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21 , Processed in 0.08231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