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awnc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孩子的数学作业,你的孩子会怎样处理这两道题?(三、四年级的家长请进)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2-21 22:49:24 | 只看该作者
5 x 6 = 30 / 7 剩 2,星期一加两天就是星期三了


这个算法其实还有个问题。悉尼的第一个六天就刚巧碰上星期日了!跳过,再等六天才吃吗?还是延一天?然后继续从星期日加六天?

是不是我把问题复杂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2 同问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2-21 23:04:2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三四年级的家长,就把我拒之门外了

看了楼上的几位的算法,还是敲敲门,进来说二句

第一题,儿子应该没问题,都能做,主要是一个语言表达自己解题思路的问题,等明天孩子全托回来,让他们做一下,够时间,扫描上来。

第二题,我孩子有点难度,因为我知道他们对余数的概念运用到具体的解题中还不行,余数在上海的课程里,应该是2年级下的教学,孩子只能做些概念性的题目,这类复杂的综合运用的题型接触不多,一定会愣住的。我提示提示他们看看,行不?

另二句,体外话,这类题型在国内也有,属于附加题,综合类的,解题思路比较宽,需要绕几个弯(对已学的知识点),老虫如果需要,可以提供一些

顺便也给小虫出一道我孩子的一年级数学测试题,我儿子都没做出,是我后来提示他们用......

翻了下儿子的测试卷没找到,待会我把原始的试卷放上来....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1 + 1 等你的卷子
行至水穷处 + 5 国内也有的,我小的时候就做过很多这类 ...
fengNwei + 5 + 5 期待。。。孩子的解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2-21 23:31:42 | 只看该作者
来看FnW和skyye做题来了。

觉得美国三--四年级的数学题,绝对没有国内的习题难,很多题都会难倒我这个笨家长。

鼠版中的老鼠可是数学厉害,估计这小题他是不会做的,等着老虫讲解如何通过此题目探索孩子思维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2 + 2 你第二段话俺搞不懂你说的什么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2-22 00:02:22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了,碰巧买过两本math skills,最近也在陪孩子做类似的训练。

1、 乔纳森有十五张垒球卡。劳伦和辛迪各有六张垒球卡。这三位朋友决定要平均分享这些卡。他们每个人得到多少?

孩子的解题思路(训练过的):
1.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每个人得到多少?
2.已知条件:乔纳森有十五张垒球卡。劳伦和辛迪各有六张垒球卡
                                                 三个人平均分
3.寻找解题方法:求平均数
4.解题 :  (15+6+6)/3=9(张)
5.答:每个人得到9张
6.验算答案是否合理:9x3=27        27-15-6-6=0       说明答案是对的

2、史蒂活和悉尼都吃麦当劳。 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麦当劳是在星期一。史蒂活每五天吃一次麦当劳,悉尼每六天吃一次麦当劳。下一次他们在麦当劳相遇是在哪一天?麦当劳在周日关门。

1.需要解决的问题:下一次他们在麦当劳相遇是在哪一天?
2. 已知条件:史蒂活每五天吃一次麦当劳,悉尼每六天吃一次麦当劳
                     他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麦当劳是在星期一
                     麦当劳在周日关门
3.解题方法:列表法
4.表略(表格共3行,第一行是星期几(1-7循环),第二行史蒂活,第三行悉尼,吃麦当劳的那天打勾, 相遇的那天是星期一)
5.答: 下一次他们在麦当劳相遇的那天是星期一
6.验算答案是否合理?悉尼每6天吃一次,麦当劳周日关门,悉尼每次吃麦当劳的时间都是星期一,所以跟史蒂活相遇的时间肯定在星期一。
或者用计算的方法:5x7=35  (悉尼每6天吃一次, 麦当劳在周日关门,视同每7天吃一次)  35/7=5 说明刚好过5周后,他们再相遇,相遇的那天仍是星期一(这个是经过提示后修改的)

[ 本帖最后由 zmj0048 于 2006-12-22 01: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8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2 有意思
谈天说地 + 1 + 1 当年没看math skills,也这样做数学
fengNwei + 10 + 10 精品文章
行至水穷处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2-22 00:15:4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老师偏重的是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国内偏重的是解题技巧。比如下面这题:
Thomas Jefferson was the sixth youngest person to sig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in 1776. Benjamin Franklin was 37 years older than Jefferson. The sum of their ages was 103. How old was Jefferson when he signed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国内的孩子做法一般是:
(103-37)/2=33(岁)      答:....                完了

[ 本帖最后由 zmj0048 于 2006-12-22 00: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1 金币 +21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1 + 1 第一句喊了流行的口号,行动没跟上
dawnch + 10 + 10 是个明白人!
行至水穷处 + 5 + 5 我很赞同
fengNwei + 5 + 5 Ho ho, I have the same solution.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2-22 01:3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zmj0048 的帖子

谢谢 zmj0048 的解答。

这种解法,以前只有读书时因为必须靠它来及格才用的,毕业后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15楼的算法如果不用分析解法,我也是会用你提供的那个算法的,最多是加多几个字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1 + 1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2-22 02:10:22 | 只看该作者
小孩还不会,我的想法:
第一题想到的是加起来平分;
第二题想到的是,5*6=30,30/7=4…2。四周后的星期三。如果中间的遇到周未后延,通通都后延了的话,就不符合题目的五天一次六天一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1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1 + 1 实在的MM,俺很喜欢
行至水穷处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2 03:26:32 | 只看该作者
到目前为止,“谈天说地”儿子的答案是比较符合题目标准的。他能够去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他的家长基本跑题了。
看来两地的学习方法确是有差异。

请注意一楼的这行字:“用书面语言(对你的解题工作)作一个详细彻底的解释。”

不够明白?

比如,第一题:
学过乘法孩子都能马上列出这样的算式:(15+6+6)/3
然后,请他回答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解题?为什么列出这样的算式?
解释是要详细彻底的。
什么叫详细彻底?
就是说,别人看了你的解释,所有问题都明白了,再也不能就这道题目提出一个问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2-22 05:56:06 | 只看该作者
第2题根据俺的判断儿子应该不会做,但老虫MM说了是美国货,心理感觉应该让儿子见识一下洋货,免得长大后如他老爸一样被人认为没有素质.

睡觉前把题目象绕口令一般告诉给儿子,儿子的回答如下
爸爸,你今天出题没有水平,这样的题目拿个日历来就做出来了
儿子跑去拿日历,俺一边狂 ,一边给自己圆场子:儿子,如果现在爸爸不让看日历,你怎么办?
儿子满不在乎地说:自己画一张不就可以做吗?
俺听了继续

楼上各位老大,俺谈天说地平日泡坛子扯淡惯了,也一直认为俺是很了解自己孩子的,但这两个美国货一拿来看,我对孩子的思维方式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关于第一题儿子教育老爸的话都不好意思贴出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虎父无犬子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2-22 09:13:1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题孩子做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解释实在是很头痛的事情,我家孩子可以做,但是分析过程我持怀疑态度,孩子好多时候是在走套路,也许就是中国做法的一种体现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1 + 1 我是中国人,我不发牢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12 , Processed in 0.08299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