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让你惊叹的真实历史事件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6-20 17:40:10 | 只看该作者
[quote]jerryhao+2006-06-20 17:32-->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7:32 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中山大学教授 袁伟时       21世纪的中国人,面对的是顺之者昌、逆之者困的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进入了关键时刻。在这个年代,决定公民和国家发展成败的最重要条件是制度环境,但公民的心智状态对自己乃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了反右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三大灾难后,人们沉痛地发觉,这些灾难的根源之一是:“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20多年过去了,偶然翻阅一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我们的青少年还在继续吃狼奶!     “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屈辱、挫折、兵连祸结、前仆后继,一部中国近代史蕴藏着多少血泪和经验教训!我们有责任将历史真实告诉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永志不忘。这是帮助他们成为现代公民的必由之路。如果天真纯洁的孩子吞食的竟是变味乃至有意无意假造的丸丹,只能让偏见伴随终生,甚至因而误入歧途。     现在是正视我们自己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时候了。现从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谈起。     火烧圆明园是不是无法避免的?     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侵略军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事情为什么会弄到如此地步?140多年过去了,我们理应冷静地考察双方的应对得失,吸取教训,让各国人民更好地共处。这一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恶果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历史》第三册,是被普遍采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它是这样评述这次战争的:     一、关于战争起因。     这部教科书写道:“1856年3月,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地区胡作非为,被当地官吏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后来,法国以此为借口,伙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同年10月,广州水师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缉捕了海盗和水手。英国领事无端干涉,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的人,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怕事态扩大,释放了被捕的水手,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这里说的亚罗号事件大体符合历史事实。至于杀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Auguste Chapdelaine),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马氏是1856年2月29日被广西西林代理知县张鸣凤所杀的。直至法国公使查问,张鸣凤仍然矢口否认,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致使广西按察使和两广总督到了1858年初还信以为真,据此回答法国公使和上奏朝廷。     1844年10月订立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只准在五口通商的双方“议定界址内”活动,“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     马氏1842年起,便到西林传教,《黄埔条约》订立后仍不离开,这是违反条约的错误行为。但把他处死,显然是西林地方官员的行为,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务。直至现在人们仍无法确定马氏确有该处死刑的哪些罪。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观点,中方无疑理亏。教科书对此事的评述是不准确的。     还要指出,教科书只字不提引发这次战争的两条根本原因:一是英国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实履行《江宁条约》的规定,其中重要一点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让洋人进城,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惟独在广州,却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争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     二是《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关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的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清政府也一再拖延,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关于挑起这次战争的原因,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有所反思。深悉内情的薛福成沉痛地说:“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见大吏,借以通隔阂、驭商民,乃粤民一激再激,叶相(叶名琛)复一误再误,使拱手而有粤城……益知中国易与,遂纠法、俄、美三国兵船北上,驶入大沽,阻我海运,立约而还……粤民激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辞,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为快,屡请屡拒,纷纭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由今观之,甚无谓也。”晚清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郭嵩焘等人屡以“勿以小嫌酿大衅”相告诫,其中就包含了以广州反入城斗争为开端的惨痛教训。     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比大陆编得高明。它把这次战争的起因归结为四点:1.外人入城问题。2.续修条约问题。3.阿罗号船事件。4.马赖神父事件。这样说符合历史实际,无损中国国家利益,有利于年轻一代学会冷静地分析历史问题,显示出编者是合格的历史学家。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不向这些本国的同行学习呢?     二、关于战争过程。     1858年,大沽被占,英法侵略者兵临天津城下,英法俄美等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虽然丧失了不少权利,问题总算有个着落,双方还议定翌年在北京互换批准书,彻底完成法定程序。如果照双方的协议办理,导致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再一次入侵是有可能避免。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纯属程序性的最后一步还会节外生枝,招来更大灾祸!教科书是这样写的:“1859年,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各率一支舰队北上大沽口,准备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换约代表由北塘登陆,经天津至北京,并要求各兵船武装人员不得登岸。英法公使却仗恃武力,坚持要从大沽口溯白河进京。他们蛮横地率舰队闯入大沽口。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炮弹准确地落在侵略军的军舰上,打沉了四艘,打坏了六艘,其余三艘挂起白旗逃跑了。在炮战的同时,侵略军900人企图登陆,也被打退。侵略军死伤几百人。大沽一带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在编者笔下,这是一曲爱国英雄进行曲,主角是士兵和普通百姓。可是,稍加推敲,便有很多疑问。     从后果看,这一仗显然打错了。翌年,英法联军再次入侵,招致北京被占,圆明园被烧。续订《北京条约》,不但规定原订的《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还招来其他新损失:对英法的赔款分别由四百万两和二百万两一律增至各八百万两;割让九龙司;允许法籍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为日后连绵不断的教案种下祸根。如果不打,不是对中国更有利吗?     人们理所当然应该追问:公使走哪条路进京,真有那么重要,乃至不惜一战?双方意见分歧有没有认真交涉?真的是士兵自行开炮还是奉命行事?如果是前者,这是触犯军纪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错,能算是爱国英雄的义举吗?如属后者,是奉了什么样的命令?     复查史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爱国英雄的壮举,而是愚昧的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亲王犯下的大罪。而且分歧不是教科书说的走哪条路进京,而是要英法使者绕个大弯进天津。当时在僧王幕下的郭嵩焘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记录:1859年4月10日“怡亲王至营……言奉旨密商一语:如夷人入口不依规矩,可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予曰:凡事须是名正言顺,须缓缓商之。怡邸愦愦可笑。僧邸商酌再三,欲令其由北塘入口,绕道至天津……辩论再三始定局,附片奏明。”     《北京条约》订立后,他更具体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夷祸成于僧邸之诱击。去岁之役,先后奉诏旨十余,饬令迎出拦江沙外晓谕。洎夷船入内河九日,僧邸不一遣使往谕。去衣冠自称乡勇,薄而击之。仆陈谏再四,又虑语言不能通晓,两上书力争。”曾国藩对他的幕僚说过:“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某谓僧邸此败,义当杀身以谢天下矣。”他们说的情况,同当时在现场的英国公使卜鲁斯的报告如出一辙。英法军舰6月16日已经到达,直到25日早晨才接到直隶总督恒福的照会,而当时军事行动已经开始。这些史料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     1.咸丰皇帝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让官兵假扮乡勇,“悄悄”袭击洋鬼子。同时,他又十余次下令,要先“晓谕”洋人,先礼后兵。     2.僧格林沁忠实执行了“悄悄击之”的旨意,但没有事先晓谕;也坚决拒绝手下大臣的劝阻;并且是要洋人从北塘登陆,绕道至天津的设计者。     3.对这一丧权辱国的横祸,以曾国藩、郭嵩焘、吴汝纶等为代表(还包括李鸿章、冯桂芬等人)的比较清醒的官僚和士绅,已经有过严厉的批评和讽喻。     令人震惊的是:时至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按咸丰皇帝和僧格林沁的调子唱歌,不同之处仅在把“乡勇”换成“士兵”!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火烧圆明园是不是可以避免的问题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作为弱势的大清帝国一方,明智的选择是严格执行现有条约,避免与之正面冲突,争取时间,改革和发展自己。而当时的政府和士绅,完全被极端的情绪支配,在小事上制造违约的蠢行,结果酿成大祸。如果清政府决策层和有关的地方督抚不是那么愚昧,这场灾祸是有可能避免的。可是,朝野上下的认识水平和专制的决策程序,是历史的积淀,不是朝夕所能改变;侵略的本性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文明之师;于是,这场灾祸又是难以避免的。     是爱国壮举还是有悖文明行为     再来看看教科书的作者对义和团事件的评述吧。     教科书正确揭露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的时候……(俄国)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海兰泡大屠杀惨案。俄国军队还强占了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残酷屠杀当地居民。”此外的论述只能说是错误连篇。     一、教科书没有只字提及义和团敌视现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国人以及外来文化的极端愚昧的行为。     义和团毁电线、毁学校、拆铁路、烧洋货、杀洋人和与外国人及外国文化有点关系的中国人……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何况正是这些罪恶行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而我们的少年儿童必读的教科书却偏偏闭口不谈。     教科书也谈到拆毁铁路。它是怎么说的呢?“1900年6月……八国侵略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从天津到北京的铁道,奋起狙击侵略军。侵略军在廊坊一带被义和团包围,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如此说来,拆毁铁路不过是抵抗侵略者迫不得已的措施。实际情况怎样?     1900年5月28日(阴历五月初一),直隶总督裕禄致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九夜(5月27日)先闻涿州至琉璃河一带猝被拳匪将铁路焚毁,讵今早由琉璃河至长辛店一百余里沿途铁道车站桥梁并局所洋房,均有拳匪蜂起焚烧”。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告急:“刻下电线又阻……至长辛店线阻,由琉璃河至涿州线,被匪徒砍断,所有电均被阻滞。”他们破坏这些设施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而不是为了抵抗侵略者不得不采取的应急行动。同时,这类行动波及各地,不是局部性的偶发现象。也就是说,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而不是某些史家说的抵抗侵略者的功勋。从时间看,西摩尔军从出发到被迫撤回天津是6月10日至26日之间的事,而在此之前拆毁铁路、电线,焚烧车站、抢掠财产的急报,已纷至沓来。义和团烧杀抢掠、敌视和肆意摧毁现代文明在前,八国联军进军在后,这个次序是历史事实,无法也不应修改。     二、教科书也没有谴责清政府高级官员及义和团乱杀无辜,烧杀抢掠的野蛮、残忍的罪行。     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巡抚毓贤的作为。六月初一(6月27日),他将太原洋人办的医院烧掉,同时“将省中洋人,诱令迁居一处。当于教堂内搜出妇女二百一十一口,年老者数人,而五六岁十余岁至二三十岁者居多……于六月十三日,不动声色,带领兵勇,前赴洋人聚居之处,亲自兜拿。该洋人等尤敢拼力抗拒,奴才麾令勇敢数人,冒死突进,将洋人大小男女四十四口,及同恶相济的教民十七名,一齐擒获,立即绑赴市曹,同时正法”;“寿阳县秦锡圭拏获滋事之洋人七名口,押解前来,一并将其立正典刑。是晚北门教堂亦为拳民焚烧,省城洋人教堂已无遗迹”。当时的报刊还报道:“寓晋西人,得京师乱耗。群求毓贤保护。不料竟诱聚而歼之,且手刃数人焉。”     毓贤的行为不是孤立的。所有不思进取的顽固分子,都是传统文化中最落后、野蛮的成分的继承者,这类顽固官僚趁机为非作歹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辅国公载澜是奉旨会同载勋、刚毅“统率”京津义和团的宗室,其残暴就不让毓贤:“京师乱起,载澜从拳匪入人家,大索,得毡布及他物,皆以教民论,扑杀之,虽宗室大臣不免”。     再看看义和团的所作所为吧。前人早已指出,不能把所有参加义和团的民众都视为匪徒,他们不少是盲从的愚民,但混迹其间的确实不少是土匪和流氓。总计在义和团事件中,全国各地1900年6月24日~7月24日期间,被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名。他们大都死于义和团之手。至于中国的教徒(教民)和所谓“二毛子”被杀的,更是没有算清的糊涂账,其中绝大部分是被义和团杀死的,官兵也杀了一些。仅山西一省,就有中国天主教徒5700余人被杀。奉天(辽宁)全省“教民人命千余”。“而直隶(河北)全省杀人焚屋之案,几于无县无之。其杀人多者,一县竟至一二千名口”。甚至浙江亦“抢劫、焚毁教民家室至一千余家之众”。     “受害最烈”的北京,当时有关人士留下不少实录:1900年6月18日“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法国天主堂在西安门内西什库,刚相(刚毅)尝督兵攻之,亦不能破,拳实不敢前,哗噪而已。拳匪既不得志,无以塞后意,乃噪而出永定门。乡民适趋市集,七十余人悉絷以来;伪饰优伶冠服儿童戏物,指为白莲教;下刑部一夕,未讯供,骈斩西市。有妇人宁家,亦陷其中,杂诛之,儿犹在抱也……毓鼎上疏力争之,谓:‘谋乱当有据,羸翁弱妇,非谋乱之人;优装玩具,非谋乱之物……’疏入,狱已具”。     6月16日,“是日九点中,团匪烧大栅栏德记药房,延烧粮食店、灯市街、观音寺、珠宝市……共计店铺四千余家,火至天明未息。匪禁水会救火”。这个京师最繁华的地区于是毁于一旦。总的说来,“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军之乱,劫盗乘之,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这是所谓义和团“革命”的后果之一。     开头,民众与传教士和教民的矛盾令人同情;可是,他们后来的作为远远超过与外来宗教矛盾的界线。事件过后直至民国初年,朝野各界将这个组织定性为拳匪是有足够根据的。     三、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它对慈禧的专制淫威惹来滔天大祸竟只字不提!     义和团兴起之初,袁世凯就上奏“其用以惑人者,谓能避枪炮。然迭与乡团、教民、兵役格斗,一遇枪炮,辄伤毙多人,瓦解鼠窜……其藉以动人者,谓图灭洋教。然上年春夏间,在曹州、济宁各属,掠教民一千一百余家,并掠及平民二百余家。秋冬间在东阳、济南各属,掠教民六百余家,亦掠及平民百余家。内多掳架勒赎之案,直与盗匪无异。故教民既被其殃,而平民亦多受其害。”而且有些地位比袁世凯更高的大臣(如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裕禄等等)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慈禧充耳不闻,比较清醒的众多大臣只好保持缄默,品质不良之辈则乘风转舵,谄上邀宠(如裕禄)。     一个在六年前连一个“敢于犯上”的“蕞尔小国”———日本都无法招架的弱国,居然要同时向包括日本在内的11国宣战!《国际法》传入中国60年后,竟要派兵围攻驻华使馆!     为了决定和战大计,从1900年6月16日开始,慈禧一连四天召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开御前会议。在会上吏部侍郎许景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等人先后提出不能听信邪术、不可围攻使馆、不能主动对外宣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袁昶和许景澄在两人联名的奏折中写道:“伏以春秋之义,两国搆兵,不戮行人,泰西公法,尤以公使为国之重臣,蔑视其公使,即蔑视其国。兹若任令该匪攻毁使馆,尽杀使臣,各国引为大耻,联合一气,致死报复……以一国而敌各国,臣愚以谓不独胜负攸关,实存亡攸关也。”慈禧不但不接纳这些浅显的常识,而且大发专制淫威,把他们的脑袋砍掉!     同时,包括毓贤杀洋人在内的罪行,大都发生在6月21日下诏与各国宣战、6月24日命各省督抚杀洋人以后。首犯是慈禧,毓贤、载漪等人不过是凶狠的执行者。     四、教科书对一些史料的运用也很不严肃。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教科书以突出位置刊载了这一歌谣,说是“义和团歌谣”。可是,笔者孤陋寡闻,读过的现存义和团传单、揭帖等书面材料中找不到可以作为根据的史料。而后来调查的所谓口头传说,往往是后人加工乃至创造的,根本不足为凭。     教科书又说:“北京东单西裱胡同有座于谦庙。为了学习于谦的爱国精神,1900年4月,义和团进城后,把神坛设在这里。”一切学术观点都应拒绝牵强附会,要经得起反驳。载漪、载澜等祸国殃民的满清权贵家里都设有义和团神坛,这又是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我国,除了上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外,还有一套可供选用的沿海地区教材。号称沿海版,有的地方史实错误更严重,是非观念更加糊涂。     例如,对义和团事件的论述,它增加了这么两句话:“6月中旬以后,义和团群众开始围攻侵略者据点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区。清政府却暗中派人给被围困的侵略者送去粮食、蔬菜、酒、水果等,表示慰问。”每句话都错得一塌糊涂!     首先要问:西什库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吗?在义和团事件前,这不过是普通的法国天主教堂,没有材料足以证明它是“侵略者据点”。义和团期间,从1900年6月13日起几天内就将北京大部分教堂和洋楼烧毁,连带烧掉数千家民居和商店,劫余的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聚集了大批逃生的外国人和中国教民。这个教堂的逃生者,在清政府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固守反抗屠杀,于理于法都无可指责。说这个教堂是“侵略者据点”,完全是信口开河。     其次,围攻东交民巷是奉慈禧的旨意,主力是董福祥的甘军和荣禄的武卫中军,是他们犯下的罪行,义和团则是助纣为虐。含糊其词,仿佛此举是义和团自发的爱国义举,不但歪曲了历史真相,也掩盖了清政府践踏国际法的罪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6-20 17:43:16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royalblue"><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袁伟时何许人也?</span>(转我昨天一个回贴)  从网上看到那么多的历史资料,同样不足信。  最近看的一转贴有板有眼摆出了孙中山卖国事实,看作者有点熟,一百度原来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  准备做他的fans,于是再看看他的其他文集,发现此公还真是有精力,评击时政,跨行业指导后生先进,离超人不远。  不过,他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决定不做他的fans了。  如果说现行历史教科书有1%的政治浓度,则这些所谓历史资料恐怕有99%的政治浓度,我还不如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有个基本事实。  袁伟时教授除了推出孙中山卖国袁世凯爱国的历史研究结果,还在经济领域颇有建树,在一篇贴子中总结他的观点如下:  ①许多中国人看过夏衍写的《包身工》,不少人为之流下热泪。……剥削的确非常厉害,包身工的生活状况是悲惨的。但活活饿死更残酷,所以父母甘愿让儿女去受罪。同时,这仅是当时学徒制度的一个部分,而且采用包身工制度的行业很少,不能概括学徒生活的全貌,更不能代表工人生活的全貌。  ②以往关于国有资产很多观念,我认为是错的。企业家,无论是国有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的,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将国有企业转化为私有企业或股份企业,只要不是拆烂污、套现跑掉,而是整顿好企业,让它正常发展,总的说来不应该严格追究(我花1元钱买一座国家粮库,保证不套现跑掉,每天吃香喝辣搞好粮库建设)。<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现在动不动就追究国有资产的流失,这是一个没有多大意思甚至有点危险性的话题</span>(国有资产大把流失有意思,追究就没意思有危险)。  ③关于偷税漏税和行贿、诈骗等违法或犯罪问题:  有些是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治不健全造成的。各种各样的税和名目繁多的“费”收得那么高,人家要不要吃饭?要不要发展?<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没有民主,企业家没有发言权,必然苛捐杂税繁多</span>。法治没有确立,收税过程就会猫腻百出。此外,要区分合理的避税和不合法的逃税,企业家雇请会计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努力避税,这是市场经济的天经地义。
<font color="#f7f7f7">(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tecn.cn/">http://www.tecn.cn[/url] )    二
十多年来,民营企业家从无到有,逐步恢复、发展,这个过程中确实有好些人违法乃至犯罪。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转型过程中体制和官僚作恶。因此,对于
贪污受贿的官员,应该按照法治原则,该怎样处置就怎样处置。否则整个官僚系统就完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在这样的体制下,有些行贿出于迫不得已,<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不应该处理得太过分</span>(此公要的法治,就是对无奈行贿的企业家不应该处理得太过分,法治的程序合法到哪里体现呢?我迫不得已抢银行迫不得已杀人是不是也不应该处理得过分呢)。  ④更重要的是:农村乃至整个中国人的脱贫,只有一条道路,通过市场经济推动工农业生产产业化,促进服务业大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走这条路的前提是<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一定要善待财富创造最强大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商人和企业家</span>(西洋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古训也忘了,一条道,没农民工人市民的事了)。
<font color="#f7f7f7">( htt  原文:袁伟时 《财富:“原罪”与历史功绩》 根据2003年7月5日在《名牌》杂志名士沙龙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6-20 17:56:22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说我个人的想法,其实说历史是件复杂的事情,每个叙述历史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比如为了YY,我们可以大肆夸大和鼓吹我国历史上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但是你把它放在人类发展史的角度上看,这些鼓吹的东西并没有给人类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和进步,而是逐渐的消失不见了,去夸大和宣扬这种东西,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像楼顶那个人列举的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由于采用的证据是清朝的文献,其中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其数据基本不可以完全采信。再比如太平天国,由于孙中山给定了性,所以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其口径及其一致,其原因也是站在了驱除满族鞑虏的立场。对于近年代外国传教士给中国带来的进步和变化,基本很少有客观的评价,反倒是妖魔化的居多。(外国医生给人做手术被描写为吃人肉)近代史不说了,即使是远的东西,整篇《二十四史》除了欺骗就是妄言。其实对历史我们没必要去作结论,我们需要的是看到更多客观的东西。转载这些东西其实没啥意思,其实有时间了,我倒很愿意转一些国外的人,对清朝时期的一些记录和感受。我们很多人对清朝的理解,往往来源于一些文艺作品,哈哈,其实最不真实的就是这个了,那个年代有电视剧里1%的漂亮,那简直就太万幸了,我敢打赌,现在我们最偏远的山村的条件,也比那个年代的都市还要强上百倍。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6-06-20 17:5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6-20 19:06:56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6-20 17:39-->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7:39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11e.com.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840">古怪的中国历史教科书[/url]  ……    今年,又有教授撰文批评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在为下一代喂狼奶。惹得“官”怨沸腾,组织了一大帮文人墨客来讨伐该教授。这到是中国常见的现象,只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还会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重现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历史现象,到让我有一些时光倒流的感觉。这也说明,历史和现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
<font color="royalblue">  我没有读过大学,高考的时候学文科,历史地理不及格。  中国四大名著只看了《水浒》的小人书,经史子集全未挨边。  务过农作过工从过商,现在是一普通市民。  照理说我没有能力没有资格鉴定这些所谓的真实历史,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但是,我可以鉴别这些历史学家做学问的态度。  不明白,把中华文明贬得一钱不值有什么意思。  一切从洋人立场洋人观点来研究判断中华文明合不合理。  袁伟时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都上了《中国青年报》,纳兰性德的辱华文章满天飞(本版转裁《中国真是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吗》这贴时只是觉得作者语气不对,昨天上午从网上看到介绍才知道,他纯粹就是要仇华辱华的,亏得那么多人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有的报纸刊物已经自成一统不收外人的稿件从编辑到记者只有一种倾向了……  是否,中文知识越丰富越仇视中华文明?  是否,文凭越高越糊涂?  容我们草民发个言:<font size="7"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黑体;">  正告这些所谓学者专家文人  不论妙笔生花还是口若悬河  不论学术面孔还是泼妇骂街  不论如何铺垫如何酝酿  祖国、民族、人民  不是你们开骂的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6-20 19:08:0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胜利在望编的, 妄求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6-20 23:46:54 | 只看该作者
hq1966+2006-06-20 19:06-->引用:hq1966 @ 2006-06-20 19:06 <font color="#4169e1">  我没有读过大学,高考的时候学文科,历史地理不及格。
我的书也读得少,看来还是书读得少好,至少不会一看到任何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去拿放大镜看它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有瑕疵,否则,实在活得太累了。记得前些日子在某论坛帮某位女子说了几句话,那个骂她的人竟然说“我知道你是谁,你不就是那个***吗!”指名道姓出来了,本来想申明我不是他说的那个人,可是,我拿什么去证明我不是那人呢,我解释的越多,需要我证明的就越多,我实在无法证明我不是那个人。想起了某日看电视里余秋雨说的话,原话记不住了,大意就是:创作者太少,批评家太多。好不容易有个人呕心沥血创作了一个作品,一下就涌上来了一大批批评家,从文字到人品批评得无孔不入,好不容易长出的一棵嫩苗就这样被批枯萎了。创作者要想成为“家”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成就一个批评家就容易多了,只要批评得越尖酸越出格越会骂,就越容易成名。(当然,我这里引用从文字到人品被人批得无孔不入的余秋雨的话自然在不少人眼中很不屑。)网上有不少学者的大作,比如为英法火烧圆明园平反,有这些学者在,看来为日本侵略中国平反的日子应该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内完成了。有时会想,这些满腹才学通今博古的学者,为什么不自己去写一部“客观”的历史书呢?人家写的不客观,你既然博古通今,为什么不去写一部史上最客观的古今通史?自然,没几个学者愿意去编通史,这是多累人多费心血的事,就算编出来了,也会被别的学者批得千疮百孔。而去批别人写得历史,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越别出心裁越翻天覆地就越容易功成名就,就算在国内成了过街老鼠,还有国外大爷们照着。再说了,国内还有大批的唯我独醒的人士,FANS跟得比老鼠还多。不过也是,书读多了,本来就是用来用放大镜看世界的。就象1+1=2,连三岁娃娃都明白的事,到了学者这里,却是去证明1+1不等于2。又想到了瞎子摸象,在把一个点放大了N倍看的学者这里,光一个点,也许就足够他研究一生,哪有视线去看点以外的东西。怎么一下扯了这么长,扯来扯去,豁然开朗,学者,他们也只能把事物的某一个面放大N倍给老百姓看,如果把另一个面也放大N倍给百姓看,那不是“以己之矛,陷己之盾”嘛。中国是仁义之帮,我们读书少的老百姓早就把这份仁给丢得干干净净了,还好还有众多唯我独醒者给支撑着,人家不就是只想要个东海嘛,给他不就行了,以和为贵嘛;人家不就想把台湾西藏新疆等地独立出去嘛,让他们独立不就行了,以和为贵嘛;人家不就是希望别研发尖端武器嘛,把钱省下来发展经济多好……唉!我们这些读书少的老百姓真是愚笨不开窍呀,看来真是病入膏骨无可救药了。此帖由 小意0523 在 2006-06-21 00:03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00:24:4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中国人最缺乏的是宽容和独立思考,被洗脑惯了,看到不同的意见就会暴跳如雷,甚至不惜谩骂。中国传统的儒家,也是着意的去进行这样的奴性教育,这样的话,统治者最省心呀。做家长的当然也喜欢这个,孩子听话多省心呀,干吗让他独立思考呢?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6-06-21 00:2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6-21 09:21:07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6-20 17:31-->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7:31 哈哈,对于目前的历史教科书,我没有看过,
真是只很诚实的老鼠。对于自己都没看过的东西,就直接引用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有个成语叫“人云**”什么来着,唉!看来读书少就是不行,关键时候就掉链了。以此例为证,看来“洗脑”真是件容易的事。对了对了,从一个人一本书里找到一个缺点一个瑕疵,就能证明整个人整本书都是垃圾的,中国是有这样一个俗语,叫“一颗老鼠屎,*****”,唉!关键时候又掉链了,看来读书少还真是不行。
jerryhao+2006-06-20 13:45-->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3:45    最不可思议的发明家当属达芬奇,虽然他的发明仅限于图纸,但包括了自行车、坦克、潜水服、直升机、欧洲地图、蒸汽轮船等几十种近现代机器,极大超越了人类思维极限,以致于有人认为他是一名现代人,只是不知为何被禁锢在了15世纪。
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后的某一天,当国家、集体、家庭、财产等概念在人的心中彻底消失的某一天,当那时的人们有幸发现我们这个年代某些学者的大作时,他们一定会追奉这些人为最不可思议思想家,虽然他们的思想仅限于文字,没能成功地给更多人洗脑,但却极大超越了人类思维极限,以致于有人认为他是一名现代人,只是不知为何被禁锢在了20世纪。
jerryhao+2006-06-20 13:45-->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3:45 让你惊叹的真实历史事件---知道其中10项你就可以成为历史学家
贴中列出来的我知道的肯定不止10项,这与成为历史学家无关,我只不过在超大论坛看过几个贴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09:59:4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没看过不妨碍我们引用介绍别人的帖子。认可别人的观点,当然也可以引用别人的文章。所有的东西都去自己考证,大家就不要去写文章了。看了之后,要是有吃了老鼠似的感觉,干脆下次就不在进去看了。其实对一件事情可能就会有一百种看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该允许这一百种看法全存在。而不是非要大家都统一到一种看法去,否则我就会称其为洗脑。还是一句话,历史的东西莫要忘言对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6-21 11:01:45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6-21 09:59-->引用:jerryhao @ 2006-06-21 09:59 哈哈哈,没看过不妨碍我们引用介绍别人的帖子。认可别人的观点,当然也可以引用别人的文章。所有的东西都去自己考证,大家就不要去写文章了。看了之后,要是有吃了老鼠似的感觉,干脆下次就不在进去看了。其实对一件事情可能就会有一百种看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该允许这一百种看法全存在。而不是非要大家都统一到一种看法去,否则我就会称其为洗脑。还是一句话,历史的东西莫要忘言对错。
<font color="royalblue">  历史的东西莫要妄言,留待所谓的历史学家去妄言?<img src="images/smiles/snicker.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淡化成“进入”,把屠杀600万犹太人说成“不过才600万”。  试试让我们“进入“”进入”米国日本看看。
引用:<<!--quote1-->蒙古军在征战C.P屠杀了1个亿的人口,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犹太人不过才600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16 , Processed in 0.08027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