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田长大

[复制链接]
72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考拉常来坐坐,你那些童书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也特别想听到你对双语(你家孩子应该还会德语吧)的体验。

田田量词在习得过程中,单语的孩子量词习得应该也有一个过程。田田用本、个、只,其他量词有我教他的匹,我注意到她有时候会在量词的地方停顿,是因为我提醒过她马用匹,大概她有了一个意识,所以她会在没有把握的名词前面停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发表于 2007-2-2 05:4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iantian03 于 2007-1-31 22:28 发表
这个什么语本来就从国外弄来的,到了国内有了好几个学派,这个名词谓语是北大学派。(和我们中学学的语法不大相同吧。)不说成是省略呢,也有他们的道理。说起来太长。比方还有:他今年12岁了。如果说是省略“是 ...




这是我自己弄着玩的。

这些问题在课本上有,但我都是一笔带过。
我告诉他们:与其记语法,不如记住我的声音!
他们也很聪明,每次课都全程录音,我的板书也保留着。

课本编的也有问题,我看过两个版本,都是太北京本地化了,不标准。
语言方面,比如,“医生”说成“大夫”,还有“今天几号?”这种表达试——我告诉老外,我只有在很快的语速下才这么说。
内容方面,也觉得很out。比如“爱人”、“商店”,这些词至少在深圳已很少用。
还有人名,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编一些好听一点的名字,尽是“张丽英”“王兰”这些。

每次上课我都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内容,我把他们的routine编成silly story,配上很疯狂的图片,他们很容易记住。

我还会推介一些中国的作品,下雪了,我告诉他们《沁园春。雪》、《花非花》、《白毛女》。
但有些很俗的东西我也会告诉他们,比如:热脸蹭到冷屁股。
但我也告诉他们不要使用“老公”“老婆”这样的词,直接用husband、wife 会好得多。

总之,他们还处于信息积累的阶段,输出的条件还不具备。多积累多接触吧。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7-2-2 05:5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3#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51:08 | 只看该作者
好有个性的老师!
有些书是有些过时,不过只要它的语法体系特别好(句型),语言经得起推敲,其实比花里胡哨的新书好用。商务印书馆有一套《实用汉语课本》挺老了,但是仍然是经典教材。碰到可以翻一翻,它的句型教学很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4#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00:16:36 | 只看该作者
田田近来突然爱上了数学,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奇事吗?原来是看了维尼和小豆数数的片子,听到99歌是台湾口音,就以为是小豆在学乘法,居然每天都说我要学数学!

中文仍然在读论语,她现在很喜欢自己把那些玩具放在一起,自己编情节给她们表演出来。静静的时光,不好打扰的。

英文除了每天晚饭后的英文动画,没有特别给她放什么。但是发现她听新概念第三册有的文章也没有问题。因为我在听,用mp3外放,又是美音,不是特别清楚,她在那边玩她的,过一会居然要我当puma,她自己当little deer,伏在床上等我去袭击她。当然袭击完了,我就得把她带去看vet,她还要向vet叙述当时的情形。复杂无比。

因为录音机们都纷纷坏掉,只好用我的笔记本给她放,看看有什么随便放点听,不然也不会把乘法表也翻出来。正好看到育灵童的英文经典,她听peter兔子,听得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孩子的兴趣变得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发表于 2007-2-4 00:56:04 | 只看该作者
有馅饼就赶紧接着,让田田趁热吃了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6#
发表于 2007-2-4 03:35:42 | 只看该作者
商务印书馆《实用汉语课本》,关注!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7#
发表于 2007-2-4 15:37:13 | 只看该作者
我听说《实用汉语课本》有点过时了呢,我自己没用过,无法评论.倒是听这儿在大学里教汉语的老师一致推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新实用汉语课本》,下次我得自己找了来比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发表于 2007-2-4 16:20:24 | 只看该作者
田田妈,我不常来.断断续续看田田的成长日记,现在才刚看了一半.看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觉就是惊讶.惊讶于你对孩子教育付出的一切,惊讶于孩子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Children´s ability to learn is a wonder, and THAT never ceases to amaze me.

看的时候也零乱地想到了几个问题--

1.己所不预,勿施于人,这个,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意识到了;可是,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这个,你有没有想过呢?我觉得这也很重要.爱,是自私的,我们爱人,是因为我们选择爱他们,而不是因为我们的爱对谁会有什么好处.可是,爱也是自律的,这表现在对我们爱的人的尊重上.你对田田到目前为止的大量输入,尚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她的个性开始迅速发展彰显,已经开始对你说不,未来只会更多地对你说不.你怎么办呢?坚持自己的教育,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2.DOMAN,很有意思的概念和方法,可是他的书于六十年代初在美国出版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太持久的兴趣,在欧洲更是鲜为人知.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一下,会不会是因为家长们觉得,没有必要教婴儿识字?孩子们上学以后就能学会的事情,为什么要提前几年来学?可能是这个原因吧.顺便说一句,至少在德国,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童年时光太短暂,孩子,趁着他们还爱玩,就让他们玩吧.以后学习的时间多的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是不主张教孩子认字母和数学的.当然会在玩的过程中玩数数游戏,会玩各种游戏锻炼孩子的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为日后写字作准备,会回答孩子们关于字母与数字的问题,等等,但绝对没有"上课"这种说法和做法.我问过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学里的老师,大家都一致地说,学认字和数学,那是上学以后的事.

我觉得一点都不教实在很可惜,因为三到六岁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最盛,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错过了非常可惜.不过大环境如此,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3.田田认识那么多字,你怎么能帮她保持不忘?好奇,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记性好得惊人,而他们的忘性也是臭名昭著的.

4.田田上学以后,会不会因为老师要教的那些字她全都知道了而无聊呢?无聊,可是学习路上的大敌.你现在还有大约三年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我很多年不用中文了,一年多前开始上一个中文的亲子论坛,才迅速恢复了许多.假如我的中文读起来有点别扭的话,你译回英文读起来就顺啦.这个,还请包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tiantian03 + 5 + 5 真的谢谢你了!
行至水穷处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9#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8:44:56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个问题啊,都是一路慢慢走过来的,有好些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解决了。dawnch有好几个楼,我们讨论得都很深入,您有空搜一下,一定会有很多火花。比方上学以后无聊的问题等等。(唉,说实话,我以前也很担心这个无聊的问题,现在竟然发现,按照目前国内的教育,上学以后,她光是什么奥数这类就会占去好些时间,基本小学都是国外中学的课程吧。而且现在老师基本都是假定孩子上学就已经会好多东西了,所以不会像我们小时候慢慢教了。)

其实现在想来,田田三岁前,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双语。其他呢,就是哄孩子的一些法子。杜曼的一些理念,好处是让我在田田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她也是个小人儿,基本上就是平等地和她沟通,现在想来得到的是这一点。也使她那时候不至于太无聊。事实上,那时候给她做的很多书,也就是玩具的一种。

汉字的问题,如果不用肯定忘的。但是在中国,汉字是大环境,随处都有汉字,所以孩子天天看就不会忘记。

英文我开始给她贴一些phonics的东东,比方dog hog pot云云,她自己看看,大概明白了这个规律,孩子总结规律是一流的,后来我忙起来,就没时间弄这些。但是发现她居然慢慢无师自通了。比方她今天一定要用我的电脑打字,我仔细观看了她这个过程:mom, I love you。她先一边mmm,一边找到m,然后ooo,找到o,她找Love 的时候,显然有点困难,她说love,l,l,l,where,Oh I know,lion.然后她找到了L。

英文,因为常常看书,会认字,也不会忘记。

现在田田的教育基本是放任自流的状态了。3岁了,中国古人说,3岁不离父母的怀抱。可见3岁是比较大的一个分水岭。

[ 本帖最后由 tiantian03 于 2007-2-4 19: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tsamm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19:57:49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套课本的作者是同一批人,内容当然是后者新。前者的内容肯定是过时了,但是要说句型等的编排,前者是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47 , Processed in 0.128857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