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田长大

[复制链接]
481#
发表于 2006-9-14 09:44:1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很顺利地穿好衣服去幼儿园了。没有哭,说:我去幼儿园玩,耐心地等你们来接。说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很理性,在门口说:bye!放心吧。田田用了一个星期已经适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2#
发表于 2006-9-14 10:31:47 | 只看该作者
终于令人放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3#
发表于 2006-9-14 10:46:03 | 只看该作者
田田还是很不错的哦! 祝贺田田度过了入园"敏感期".这么快就适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
发表于 2006-9-14 11:02:26 | 只看该作者
田妈能不能给点建议关于中文经典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学习最容易让宝宝接受和理解我小孩现在读的经典基本上是三字经,第子规,唐诗,论语,诗经读过一些.唐诗特别喜欢,自己拿着放.诗经的兴趣不大,不过我读也不反对.对了,我一直在网上找道德经和无量寿经都找不到.因为我觉得这个就和圣经一样能培养宝宝一个好的心境,想拿来用用.我小孩现在一岁九个月!谢谢! 本来想放在田田读经的贴子里,又怕你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发表于 2006-9-14 11:13:34 | 只看该作者
田田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啦。我最近也在想田老师说的中英教育的问题。在具备了同等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况下,同样的文章,孩子对英文版本的吸收能力和兴趣肯定比中文强,因为汉语实在比英文抽象太多。而我们对孩子早期汉语的培养,多聚焦在经典的输入上,比之现代汉语,又难了一些(可能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除了以前语文课本的摘选,我本身可以说没有接受什么经典的教育。但田老师应当除外)。是否父母应该多发掘一些现代汉语的好文章、好东西,以让孩子保持对汉语的兴趣呢?(不过话说回来,接触了经典之后,在看一些现代的文章,好像就是少了一些韵味)期待田老师找出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发表于 2006-9-14 11:52:52 | 只看该作者
田妈, 我非常敬重您! 孩子是环境的产物,您给田田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我正在向您学习,哪怕只学到您的一点点精神,收获也是很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7#
发表于 2006-9-14 11:56:37 | 只看该作者
天使飞临+2006-09-14 11:13+pid974375-->引用: 天使飞临 @ 2006-09-14 11:13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74375">查看原帖[/url]  田田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啦。我最近也在想田老师说的中英教育的问题。在具备了同等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况下,同样的文章,孩子对英文版本的吸收能力和兴趣肯定比中文强,因为汉语实在比英文抽象太多。而我们对孩子早期汉语的培养,多聚焦在经典的输入上,比之现代汉语,又难了一些(可能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除了以前语文课本的摘选,我本身可以说没有接受什么经典的教育。但田老师应当除外)。是否父母应该多发掘一些现代汉语的好文章、好东西,以让孩子保持对汉语的兴趣呢?(不过话说回来,接触了经典之后,在看一些现代的文章,好像就是少了一些韵味)期待田老师找出好的方法。
中文来说,是不是也可以唱唱童谣、儿歌那些比较生活化的东西,我跟宝宝吟数字谣,她都很喜欢。想问一句,现在的童谣是不是跟你们小时侯吟的那些一样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发表于 2006-9-14 23:02:42 | 只看该作者
ptsamm+2006-09-14 11:56+pid974458-->引用: ptsamm @ 2006-09-14 11:56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74458">查看原帖[/url]  中文来说,是不是也可以唱唱童谣、儿歌那些比较生活化的东西,我跟宝宝吟数字谣,她都很喜欢。想问一句,现在的童谣是不是跟你们小时侯吟的那些一样的呢?
我们院里有几个5\6岁的小姑娘,我听他们唱的儿歌和我们小时侯唱的很多还相似.一次一个小姑娘说"阿姨,我给你唱首儿歌"我就听着.一听,真是很亲切啊,虽然我记不全,但确实是小时经常唱的.我说你们学过这首吗?"小熊小熊摸摸天,小熊小熊摸摸地,小熊小熊转个圈,小熊小熊跑出去",她没听过,要我再说一遍.看来还是没到跳皮筋的年纪.倒是我家女儿学会"小熊小熊转个圈",自个儿在地上转起来.下次我要给她们唱首"咕噜咕噜锤,咕噜骨碌叉",看看她们知道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发表于 2006-9-14 23:35: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诸位,田田的中文现在真是乏善可陈。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个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和这个双语教育有很大关系,做个记号吧,这是田田3岁的情形。希望4岁时,中文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好。英文问题也很多总之,现在是处于两种语言都没有表达出色这个阶段。当然听没有问题,话,也还是会说的。有时,词还挺高级的,但是成段表达受限制,总在抢话语权,可是结结巴巴的情形(中文、英文都如此)时有发生。这只是做备忘用。话说有一日,田田妈妈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居然完全不喜欢中国经典的东西。真是大惊失色,气到语结。环视四周,田田的书架上大半被西洋文占领,虽然那些妈妈挚爱的经典也赫然站在大书架上,可是早被田田打入另册。3岁的孩子了啊,你能怎样,一边抱她喂奶,一边背三字经?我至今也犹疑,我背过几百遍的那些东东,如今散落何处?像昨天,我就围着田田,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找一遍,问:琵琶行呢?岳阳楼呢?阿房宫呢?是藏在头发里了,还是塞到T衫里了?她可是开心地咯咯笑。怎么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重新来过。“今天开始认真学习中国传统的东西!”埋头玩,没反应。look here,from today,you must read our traditional poems every day.But I don't like that!!! 公然对抗。I said you had to!why?Because you're Chinese!no anwser...从昨天开始,读英文书之前,必须先听读中文经典。昨天读了5首(可怜的5首)今天晚上回来,要我读书。我说:on one condition.I don't want to。A beggar is no chooser!想想自己的处境,这个beggar屈服了,我于是说了条件,还是读古诗,听,还要跟读。(田田一定心想,算你狠!)今天跟读9首,一边念,一边翻3L,不像话!不过我也不敢太得罪她,a beggar is no chooser对我这方面也是实用的。算是开了个好头。晚上在床上要我给她读英文故事,照例读经典,她同意了,这次是论语,我读了一章,她已经睡着了,我利用她的浅睡眠,再读一章。所以,诸位,如果你的孩子碰巧喜欢经典,那真是让人羡慕,如果像田田这样,还是要用些方法的。在读经那个楼,我讲了我的同学的小孩子读经的故事,大家有空去翻一翻,小孩子,需要引导。我过一个月,看看这田里的苗的情形,再给大家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发表于 2006-9-15 07:33:34 | 只看该作者
田田终于适应了,度过了“敏感期”,放心了。田老师,说到读经忍不住多说几句。7、8月份我带女儿去了一趟山东,先在那边玩了半个月,然后在庆云住了半个月,因为那里有净空老法师办的庆云书院,都是向蔡礼旭老师学习过的,培训了很长时间而且原先也是当老师的老师教,书院现在就收了9个学生,都是老法师钦点的。在庆云我和女儿觉得都很长见识,自己觉得这9个孩子真是人中龙凤,9个孩子里有2个来自新加坡,还有台湾的、美国的,还有一个河南的,其余的是庆云当地的,都是妈妈陪读。这9个孩子都没上过幼儿园,可是从自立能力,独立性,待人礼貌等等等等好得不得了。参观新加坡的那个孩子的衣柜,整整齐齐的四季的衣服全都是自己叠的、自己分的,简直是整齐的没话说。这些妈妈真是按照弟子规上面的每一句深意去教育,去教孩子。再说读经典,这些孩子真的很爱很爱读,这些我想和妈妈有很大关系。到了3岁应该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坐姿来读这些,先可以由少到多,不管想什么招(但不能用欲望去诱惑孩子),都要孩子坐在那,不会读时妈妈读一句孩子读一句,会读了以后可以自己指读。说到指读很重要,杜曼要求不要指读,可这在读咱们的经典里不适用,3岁应该要指读的。指读也是戒、定、慧里“戒”的一部分。先说坐姿,我给女儿买了一个专门读书用的倾斜式书桌,坐在书桌前左手按住书的左上角,右手伸出食指,其余握成小拳头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读。再说读书,读的速度应该适中,不能太快,会读了以后如果孩子兴趣减少,可以和她变换方式,例如可以要她领读,妈妈跟着读等等,但不管何时读书姿势一定要固定而且正确,切记“慎于始”呀。“慎于始”对于教育孩子真的很重要,我现在时刻铭记。我记得妞妞开始读经不愿读时,我没招可出了,最后我自己坐在书桌前,先问她和我一起读吗,她说不读,我就自己坐在桌子前恭恭敬敬的读,哈哈,没读几句她就扭着小屁股过来了要和我一起读,这招对妞妞来说是我的杀手锏,百试不厌。再多说几句,原来总想让孩子学好多东西,现在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本末倒置的事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后才是艺啊。孩子就好比一棵树,仁爱是种子,德是根,才艺是枝叶花果。自己瞎谈了这么多,不知道对田老师和大家有没有帮助。根本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下雪了 + 1 + 1 谢谢分享,说的太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10 , Processed in 0.158649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