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野村姑的礼物-《享受成长》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2:3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8.看谁能“吹”

儿子最爱“吹牛”。在学校,他有几个同学陪着他“吹”;在家里,有我陪着他“吹”。遗憾的是,自从进入高中以来,那几个陪着他“吹牛”的同学就不再和他一个班了。于是只剩下我吃力地陪着他“吹”了。
“听说火车又提速了,现在我们去北京很方便,晚上上火车,第二天早上就能到。”一天,孩子他爸对我说。
“现在交通真是太发达了,坐飞机就更快了。现在坐飞机的人也多了,不像从前。”我接着说。
“这算什么,将来还要坐宇宙飞船去月球呢!到那时呀,去月球就会像现在去外地旅游一样方便。”毛毛在一旁插嘴道。
“呵,你倒是跑得快,一下子就跑到月球上去了。”我笑着说。
“我还要坐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呢!”儿子把头一扬,他又“吹”开了。
“那我还要飞出银河系呢!”我也跟着毛毛“吹”开了。
“那我飞出宇宙!”
“你飞出宇宙去哪儿?”我问。
“我通过黑洞到另外一个宇宙去。”
瞧,黑洞的知识也派上用场了。
“那我通过黑洞到另一个宇宙当天又回到这个宇宙。”我再也想不出还有哪儿更远了,便偷偷地换了个“吹牛”的方向。
“我通过黑洞到另一个宇宙,又回到这个宇宙,用了负一年的时间---变小了1岁。”
“此话怎讲?”“因为我乘坐的飞船是超光速的。”
呵,又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给派上用场了。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说:“智慧和幻想对于我们的知识是同样必要的,它们在科学上也具有同等的地位。”“吹牛”的过程就是表达想像力的过程,和孩子一起“吹牛”吧,这是在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5:3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9.学习的秘诀:总结解题思路
“是我,毛毛在吗?我要问他数学题。”电话里传来妹妹的声音。
妹妹的女儿比毛毛低一届。妹妹虽然是物理老师,但也能辅导女儿的数学,只不过遇到难题时,便有点拿不准,于是常打电话来问儿子。
“儿子,你的电话,阿姨来的。”
“是我,什么题?”儿子接过电话问道。他知道,阿姨找他多半是问数学难题。
“做完题目后应该总结一下。”毛毛对着电话说。
不简单,还会教人总结。
“比如说,总结一下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从而掌握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儿子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说着,就像个富有经验的教师。
“没什么!”毛毛对着电话谦虚地说。
看来是得到了阿姨的夸奖。
“这方法是我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做题目就该这样,这样可提高学习效率。”
哦,难怪他有那么多的业余时间。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有的人整天埋头做作业,可成绩就是提不高;而有的人轻松得很,成绩却很优秀。这除了天分,还有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做了题目后,作个总结,梳理一下解题思路,有利于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6:33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0.关键是掌握知识

儿子考完数学回家。
“感觉还好吗?”
“不好!”
“试题太容易了?”我知道,对儿子来说,不好就意味着试题难度小。
“是有一题没做完。”
“没做完?”我有点意外,在平时的月考中,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我会做,但最后一题最后一个步骤写不下了,因为我涂改了一下。”
“难道你不能在试卷反面写吗?”
“反面写了试题。”
“那你就不可以想想别的办法吗?”想到上次月考,儿子因一分之差屈居班上第二、年级第六,我有些不甘心。
“写不下就不写,反正我知道这题该怎么做,又不是中考、高考。关键是要掌握知识,你说对吗?”儿子满不在乎地说。
“可如果考的名次靠前,开起家长会来,我不就更有面子了吗?”我在心里说,为儿子随意扔掉分数感到有些遗憾。
“你说对吗?”见我沉默不语,儿子又追问了一句。他用询问的目光盯着我,仿佛在说:“你平时不是说,分数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要掌握知识吗?”
“对!对!写不下就不写,只要会做就行。”我抛开了虚荣心,连声答道。儿子满意地笑了。
几天后,试卷发下来,只扣了没写出来的那个步骤的分。
“唉,本来是个满分。”我对自己说。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掌握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运用。分数只不过是说明掌握知识的程度,它是为掌握知识服务的,就像吃饭不是为了吃饱,而是为了生活一样。
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去追求分数实在是一种悲哀。记住:千万不要成为分数的奴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7:1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1.妈妈的祝贺

“儿子,祝贺你!”开完家长会一回家,我就高兴地向儿子道贺。
“祝贺我?题目那么容易,我的排名不后退就不错的啦!”儿子有点迷惑不解地说。
是啊,题目如果容易,儿子的长处就发挥不出来。
记得在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时,孩子物理考了93分,在班上是第三名,班平均分是76分。他们接着又做了市教委出的试卷,结果全班平均分提高到了93分,而我儿子却只考了92分,平均分都没上。
儿子的排名跟题目难度息息相关。由于理科难度小,在这个重点中学,就拉不开距离,他的名次自然就会下降。
“你总的排名没进步,你从年级第六名退到了第三十六名。可你的语文进步了,这可是你的弱项,所以妈妈还是要祝贺你。”我解释道。
“据说这次题目很容易,是市教委出的题目。你能保持这个水平,还是不错的。”我停顿一下接着说。
“妈妈,你确实应该祝贺我。”儿子说。
“是的,为了你语文的进步。”
“不,为了我有个宽容而智慧的妈妈。”儿子调皮地说。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一定范围内的名次波动不必大惊小怪,对名次要有分析。与其把眼睛总盯着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不如用眼睛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美丽定格,才会永远拥有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8:12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2.分数VS能力

孩子高二的一次月考之后,我开完家长会,在操场上遇到了儿子一位同学的妈妈。我们是在孩子参加小学奥数复赛时认识的。5年了,我们彼此已经非常熟悉---当然仅限于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们正聊着,儿子的化学老师走了过来。
“老师,您好!吴自立在学校表现怎样?”我问道。
“小A呢?表现如何?”儿子同学的妈妈也问道。
“他的孩子这次考了全校第六名呢,挺拔尖的。”我向老师介绍说。
“你儿子也不错呀,考了全校第三十六名。”那位妈妈也说。
“你们两个人的孩子都不错,相当不错。”老师由衷地赞道。
“你儿子好聪明,思维很活跃。”老师又特地指着我说。
我儿子同学的妈妈反倒羡慕地看着我。
“吴自立化学是不是退步了些?”想到儿子说老师以前总叫他发言,经常表扬他,但现在不了,便问道。
“不是。他思维太活跃了,要压抑他,不能让他想得太多,否则高考时拿不了高分。”老师好心地指点我。
回到家来,我把老师的话告诉了孩子他爸。
“干吗就要压抑孩子呢?”孩子他爸不以为然。
“是啊,我也觉得为了分数就压抑孩子不好。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是非常可贵的。以他的成绩考个重点反正是不成问题的,也不一定就要上名牌。”我赞同道。
“总想着夺高分的人将来不一定就很有成就,因为他们把心思都放在分数上去了,反倒是成绩排名在第十名左右的人更能做出成绩。”孩子他爸说道。
也不知他从哪里听来的。
儿子说:“老师也跟我说过,让我不要总想得太多,这样下去高考不容易拿高分的。”
“不过妈妈觉得,分数固然重要,但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更为重要。高考时注意点就是了。”我对儿子说。
“我明白,分数诚可贵,能力价更高。”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分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它本是说明某一阶段掌握知识的状态,只因为现行的应试制度,便被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但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需要的还是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9:45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3.“她们不用发展的眼光看我。”

儿子的语文成绩总是大起大落。进入高一后有了明显的进步,作文常出现“优”,语文成绩也基本上保持在了中上水平;可到了高二,又掉下来了,平均分都没拿到。
“儿子,你的语文成绩怎么又退步了呢?”
“我好烦语文。一开学,语文老师就了解班上谁的理科好但文科不好,结果语文科代表就把我和另一个同学的名单交了上去。”
“你是理科比文科强呀!”
“可我的语文进步了,都保持在中上了。她们不用发展的眼光看我。”儿子挺委屈地说。
“别人这么说你是因为你的理科太拔尖了,相比之下就显得你的文科要弱些。她们是疏忽了你的进步,可你不能因为这影响自己的学习情绪呀!”
“我就是烦。”他还挺倔的。
“你这样不正好证明了别人说对了吗?别人越是说你不行,你越是应该努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你的实力。”
儿子不语。
“我有一个同学,高考时,因为她的老师说她考不上大学,她就赌气不考。其实以她的实力,她还是挺有希望的。你看,这不误了她自己吗?进入社会后,说什么的人都有,你总不能为了别人的话而活吧?”儿子若有所思。
“儿子,努力吧,做出点成绩给大家看。来,我们握握手。”我用力和儿子握了握手。
“咦,我怎么就觉得你的手没劲似的呢?”我打趣道。
“慢慢的就会有劲的嘛!”儿子眨了眨眼,笑了。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解成绩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失误,还是长期的趋势?是方法的问题,还是思想的问题?惟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01:2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4.家长的“润滑剂”作用

儿子因对语文老师把他作为理科突出而语文不好的学生有看法,以至于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尽管我做了些工作,但思想的隔阂恐怕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的。当晚,我便跟孩子的语文老师通了电话,把孩子的情况告诉了语文老师。
几天后,儿子兴冲冲地回家。
“妈妈,我这次月考是班上第二名。语文老师要我们总分排名前三名的同学发表演讲。”
“那你们语文老师还是挺看重你们这几个同学的嘛!”想到儿子对语文老师有点成见,我乘机为语文老师说话。
儿子羞涩地笑笑。
“她是给机会让你们锻炼锻炼,你可要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哟!”
“我还多了一个任务呢!”
哈,这儿子,嘴还挺硬,可脸上的笑容却分明诉说着他心中的得意。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有时,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孩子产生误会,以至于影响到对这门功课的学习。这时,家长就必须做些工作,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06:10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5.漂亮的女老师

我应约来到学校见儿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还没来,我便在他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
“你是吴自立的妈妈吗?”对面一位女老师见我独自坐在那儿,便问了声。她约30出头,留着短发,五官端庄而俏丽。
“是呀,你怎么知道?”我从没见过这位老师,感到有些奇怪。
“看得出来。”她笑了笑。
“那你是教我儿子语文的老师。”我猜测道。
“唔。”她点点头。
“遇到你太好了,我正要找你呢!吴自立说你挺重视他的,你最近常让他发言。他现在对语文的信心在慢慢地恢复。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赶紧向老师表示感谢。
“不过,我没想到你是这么年轻,而且这么漂亮!”我由衷地赞道。
说实在的,我儿子开始对语文老师挺反感的,因此,在我的印象中,语文老师应该是个年纪大而且挺严肃的老师。
“我可不见得比你年轻呢!”语文老师说道,语气中似乎在询问我的年龄。
她准是保养得好,挺显年轻的,女人们常为这得意呢!我想。
我不做声。让她独自得意吧,因为呀,羞答答地告诉各位,我也常让人误会年龄的呢,尽管我并不漂亮。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家长应多与老师沟通,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当老师在某些方面没注意到时,你要婉转地提醒老师;当老师作了努力并在孩子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家长要告知老师。这样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06:54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6.“我演朱丽叶。”

“我的理科老师都很喜欢我。”一天,我和儿子聊起他的老师,儿子得意地告诉我。
“这很正常,你的理科这么棒。我只是觉得奇怪,怎么你的文科老师也会喜欢你?像你的英语老师就挺喜欢你的。”我说。
“英语老师是很喜欢我的,因为现在我的英语进步了。”
呵,我还真蒙对了。
“更奇怪的是,怎么连语文老师都会喜欢你呢?你看语文老师常让你发言。”
“那也许是因为我的语文不够好,所以才会这样。”
“才不呢,我那天遇到了你的语文老师,就觉得她挺喜欢你的。”
“不过,语文老师挺能和我们学生打成一片的。”
“是吗?那为什么呢?”
“这你都不知道?你想,她是文科老师,文科老师感情都比较丰富、细腻,所以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像我们最近学习戏剧,她就组织大家在上课时表演文中的剧情。”
“哦,这倒是容易调动大家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我们现在就在排练《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也表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儿子告诉我。
“那你表演其中的什么角色?该不是演仆人吧?”我故意逗他。
“我演朱丽叶!”
“什么?!你演女主角?我没听错吧?”
“没有!我们全都反串角色呢,男同学出演女角,女同学出演男角。”
哈哈,亏他们想得出。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爱屋及乌,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厌恶一个人,从而讨厌与那个人相关的一切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学生会因厌师而导致厌学,这时家长应尽量做些工作,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喜欢自己,从而也爱上这门功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2:07:3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7.求 援
“你认为毛毛的表达能力怎样?”我在电话中问妹妹。
妹妹常打电话来问儿子数学难题,因为她要辅导比毛毛低一届的女儿。
“很好,非常准确。”妹妹说。
“可因为他的理科太好了,相比之下便常有人说他的语文不行,其实他的语文在重点中学也是在平均水平的。现在弄得他对语文的信心都没了。前不久一个记者打电话来采访他,他就声明说自己的表达能力差。”
“他前几天教我操作电脑,说得很清楚,我一下就弄懂了,我在上课时,老师说了半天我都没弄懂呢!”妹妹说。
妹妹买了台电脑,便把毛毛请了去指导。
“一个人失去信心那是多么糟糕的事,我倒是常鼓励他,可效果不太好,下次你问他问题的时候,鼓励鼓励他。”我向妹妹求援了。
失去信心缘于舆论,那就争取通过舆论来恢复孩子的信心吧。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有时能杀人于无形。要重视舆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27 , Processed in 0.12930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