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野村姑的礼物-《享受成长》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4:20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8.赏识的魅力

我对孩子一贯是很宽松的,尽管分数考得高大家也都高兴,但却不把分数看得很重,因此儿子也不过于计较分数。但有一次我却意外地发现孩子因为考分而自责。
那是孩子高一时,他的化学老师非常欣赏他,当他上化学课忍不住嘀咕自己的看法时,老师便鼓励孩子站起来说,并对孩子善于思考给予充分的肯定。
化学老师表现出来的对孩子的诸多赏识,激发了孩子学习化学的极大热情。他用在化学上的时间显然比别的科目多了起来,成绩不用说也总是在前几名的。
月考后的一天。
“妈妈,我这次化学没考好,才考78分,班上有5位同学上了80分。”
“班平均分是多少?”
“58分。”
儿子一边拿着本化学书,一边往卫生间走去。
“才考这个分数,老师都要怪我了。”儿子自言自语道,脸上布满了愧疚。
这就是我那平时不看重分数的儿子吗?这也许就是赏识的魅力之所在。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当你赏识孩子时,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对你产生好感,并随之产生一种报恩心理,努力达到你对他的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5:12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9.老师挺关心我的

儿子的化学老师对孩子极为赏识,但后来发现他思维太活跃,答案常超出中学的范畴,觉得这样不易拿高分,便对他的这种学习方法持否定态度。而此时负责数学竞赛的老师却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孩子便把学习的热情转移到了数学上。
一天,我有事去学校找儿子,在回家的路上……
“你历年的数学竞赛题都做了吗?感觉怎么样?”一位约30来岁的女老师关切地问,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
“都做了,感觉还行,只有部分题目做不出来。”儿子答道。
女老师赞许地点点头。
“她是我数学竞赛班的老师,挺关心我的。”老师走后,儿子自豪地告诉我。
回到家里,只见儿子的书桌上、床上等处都是数学竞赛之类的书和试卷。
一个月后,儿子在全市的高一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确定一个合适的期望值,让孩子踮起脚来摘苹果。来自长辈们热切的期望和长辈们发自内心的赏识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它可给孩子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随之而来的优异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6:1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0.“屋里”老师

儿子正用计算器算着什么,前面摆放着地理书。
“你们地理课还用得着计算?”我有点好奇,便问道。
“我在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验证地理书上的一些天体的数据。”
“哦,有这样的作业?难得!”说实在的,能够跨学科布置作业的老师不多。
“是地理老师布置的还是物理老师布置的?”我问。
“是物理老师布置的。”
“那你们物理老师真不错,这样子活学活用很好呀!”
我心里对这个物理老师挺佩服的。
“谢谢妈妈的夸奖。”
“怎么?难道是你吗?”看着儿子那股得意劲,我明白了,“呵,原来是你这个‘屋里’老师呀!”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傅雷说:“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才能将知识学得扎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7:01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1.失败的“演员”

“哈哈!你倒霉了,对吧!”我用嘲讽的口气说了声。然后,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个小扫把,在空中刷着什么。退一步,作欣赏状……
哦,各位,我这是在为儿子表演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一个片断---“围墙刷好了”。
儿子坐在沙发上饶有趣味地看着我的表演。
“嗨,就让我试试吧……”
“我把整个苹果都给你。”
“哈哈哈!”当我表演到本罗杰斯用整个苹果换取太阳底下刷墙的工作时,儿子被我惟妙惟肖而又略带夸张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
“怎么样?有趣吧?这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一段,还有更精彩的呢,像寻宝呀,抓杀人犯呀,可有意思呢!”我手拿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英汉对照本向儿子扬了扬。
“给我看!”儿子从沙发上弹起来,把书夺了过去。
我得意了。我这个从来没有当过演员的“演员”,今天如此卖力地表演,不就是为了吸引儿子看《汤姆索亚历险记》英汉对照本吗?这样可以提高他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呢!
《汤姆索亚历险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一连看了好几遍。
可惜他只看了中文部分。
唉,失败的“演员”!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孩子易感兴趣的书,再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去看书,比单纯地下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7:52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2.妈妈的“诡计”

“妈妈,我的英语进入了优秀行列,尤其是英语阅读理解考得最好。”儿子一回家就兴冲冲地说。
“是吗?那太好了!祝贺你,儿子!”是呀,儿子的理科特棒,可英语成绩总是中等偏下,现在高一上学期就快结束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怎能不高兴呢!
看着儿子兴奋得红扑扑的脸,我不禁想起刚开学时……
“儿子,你知道《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吗?”
“怎么会不知道?那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呀!”儿子自从我上次当“演员”引导他看《汤姆索亚历险记》以来,他就成了个汤姆迷了,把这本书看了好几遍,可惜他只看了中文对照部分。
“你买了这本书?”
“是呀,你瞧!”
“谢谢妈妈!”
“不过,这可是英文原著哟!”
“没事,这世上有难得倒我的事吗?”儿子头一扬,那股“吹劲”又上来了。
“就是,一本英文原著算什么?我儿子有朝一日说不定要做宇宙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呢,到那时还得读宇宙语呢!”我像往常一样准备跟他“开吹”。
儿子这回可顾不上答茬儿,急切地从我手中抢过书,钻进了他的房间。
“哼,这下没了中文对照,你非得读英文了。”我在心里说道,并为我“诡计”的得逞而暗自得意。要知道,我可是有意不买有中文对照的书的。
从那以后,儿子读了许多英文原著,如英文版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巴什克维尔的猎犬》、英文版科普书、英文版的《幽默与笑话》等,这些都是容易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的书。
现在看来这“诡计”还真奏效了。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用什么办法可提高英文阅读水平?广泛阅读。用什么办法可提高英语的词汇量?还是广泛阅读。词汇只有在文章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而积累词汇最好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8:44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3.你一定能行

开学了,毛毛正在包新书,我过去翻了翻,知道他们高二要开始学哲学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数、理、化等学科就是研究各个领域的具体知识。”我说。
“哲学就像是所有学科总的绪论。”毛毛插嘴说,他倒是反应挺快的。
“可以这么理解。”我说,“很早以前科学没现在这么发达,学科也没现在分得这么细。那时候的一些大科学家,如牛顿他们,都首先是个哲学家。你那么喜欢科学知识,相信你也会喜欢哲学的。这个学期,你的政治一定会学得很好。”
“我想,应该会的。”儿子挺有信心地说。
后来,在饭桌上---
“妈妈,你说外面出太阳和我们坐在这里吃饭有没有关系?”儿子问我。
“这有什么关系?”我被儿子问得莫名其妙。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面出太阳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而我们能坐在这里则是因为地心对我们产生引力,这都与万有引力规律有关,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联系。”
“看来,你还真喜欢上了哲学。我说你会喜欢哲学的,没说错吧?”
“没说错!你说我会喜欢哲学,我就真喜欢上了哲学,这之间也有联系,这个联系就是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哈,全联系上啦!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只要肯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在孩子不感兴趣的学科中,也可能有他感兴趣的部分。要善于发现其中可能会使孩子感兴趣的部分,明确告知孩子,从而给予孩子“一定能行”的心理暗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49:2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4.“因为你教出了个好学生。”

我和儿子吃着饭。
“妈妈,加了醋的菜如果再放点酒就会增加菜的香味。”儿子挺有经验似的告诉我,他指导起妈妈烧菜来了。
“是吗?你怎么知道的?”我有点奇怪,他又不会炒菜。
“你不是学过有机化学的吗?”
“妈妈有些忘了,你告诉妈妈吧。”
“你想想醋酸和酒精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儿子启发道。
我想了想,还是记不起来,只得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醋酸和酒精会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就是产生香味的原因。”儿子解释道。
“现在轮到儿子对妈妈循循善诱了。”我笑着说。
“可惜妈妈是启而不发。”儿子似乎挺遗憾地说。
“妈妈不是个好学生。”
“但妈妈却是个好老师。”
“此话怎讲?”
“因为你教出了个好学生呀!”
哈,原来还是在夸他自己。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不如孩子的地方将会越来越多。家长应摆正态度,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在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的求知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0:11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5.问 题
“你今天向老师提问题了吗?”我问儿子。这是我常问的一句话。
“我找化学老师问了一下华罗庚奥林匹克化学课本上的问题。”儿子回答。
儿子的问题总是特别多。他最近对奥林匹克化学比较感兴趣,但那套书难度挺大,不要说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就是一般的老师解答起来都有些吃力。
“那老师回答出来了吗?”
“回答出来了,不过把那本书看了很久才回答出来的。”
“那你们老师挺好的。你常常去找她提问,她是不是很欢迎?”
“我觉得她既欢迎又有点怕。”
“她欢迎什么?”
“她欢迎我提问。”
“那她怕什么?”
“她怕我的问题。”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罢了。”要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孩子多提问题。敢于怀疑,才能有所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0:52 | 只看该作者
[size]<p align="center"> 16.成功与吃苦

论坛里讨论磨砺吃苦的话题,引发了母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儿子,如果要达到一个目标,需要吃很大的苦,你能吃苦吗?”
“那得看是不是非得达到这个目标,而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做这样的努力值不值。”
“可如果这个目标对你很重要呢?”
“那还得看有没有别的捷径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别无选择呢?”
“我肯定迎难而上!”儿子很坚定地表示,接着又证明似的补充一句,“就像防‘非典’的药再苦我也得吃。”(笑)
“用数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价值……”儿子说话总爱扯上自然科学,他是理科的思维。
“儿子,祝贺你。你既有吃苦的决心,又不蛮干,凡事有自己的主见,妈妈为你而高兴。来,我们握握手。”
母子俩的手又一次握到了一起。
哈,是不是有点像电影中的经典镜头?不过这可是我们家中一个常见的镜头,你信吗?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这个时期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握手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方法,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在这里,握手表达了对孩子的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51:51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7.挫折与沟通

“妈妈,小A说预防‘非典’的中药太苦了,她加了好多糖都没用,结果换了另一种预防的药吃。”儿子笑着告诉我。
“这样不好,太娇气了。”
“是的,确实太娇气了。”儿子认同道。
“吃一点这样的苦算什么?将来走上社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那是避免不了的。有这么一个人,智商特别高,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家长和老师们的骄傲,很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因为平时太顺利了,进入社会后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受不住了,结果自杀了。”
“那他遇到了什么事呢?”
“这我记不清了,但每个人都不可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是必然的。”
“那你遇到过挫折吗?”
“当然。”
……
“妈妈希望你遇到挫折时来跟妈妈聊一聊。”
“那我有事可以不告诉妈妈吗?”
“当然可以,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嘛!我尊重你,但我很希望做你的好朋友。来,握握手。”
儿子愉快地和我握握手,走出了房门。
少许,儿子从门外伸个头进来说:“妈妈,我告诉你,我的大姐是小B。”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运用握手这一肢体语言,可表达对孩子的期待。期待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27 , Processed in 0.10850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