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野村姑的礼物-《享受成长》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1:30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12.“专 宠”
毛毛从小养成了爱科学、爱思考的好习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许多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已答不出来了。好在我一贯重视培养他自己从书籍中寻求准确答案的习惯,所以他许多问题的答案都是来自书上的,而厚厚的《辞海》便成了他最常查阅的工具书。
一天,我写文章遇到了问题,便想查阅一下《辞海》。
书房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类书籍,《辞海》平常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要查阅起来很是方便。可我今天找了个半天,却怎么也找不到这部工具书了。
“毛毛,你知道《辞海》在哪儿吗?”我想毛毛常翻这部工具书的,可能他知道,便问。
“妈妈,在我桌上呢。我常要用,放这儿方便。”毛毛答道。
哦,原来这《辞海》成了儿子的“专宠”。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养成查工具书寻求准确答案的习惯,不但可以掌握许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2:2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3.考妈妈

“Excuse me.(能帮帮我吗?)”毛毛走进书房。
“Yes?(什么事?)”我问。
“Let’s have a dictation.(我要听写。)”
“OK.(当然可以。)”
“Here you are.(拿书去。)”毛毛把书翻到需要听写的地方,然后把书交给了我。
“Are you ready?(准备好了吗?)”我问。
“Yes.(是的。)”毛毛点点头。
……
“That’s all.(听写完了。)”我对毛毛说。
“Thank you.(谢谢。)”
“Here you are.(你的书。)”我把毛毛的书还给了他。
毛毛接过书,走到门口又把它偷偷地扔到了地板上,跑了出去。
这小家伙,他知道我英语口语不行,有意弄出点事儿来,想考我呢!
“Hi,Son,your English book is still here.(嗨!儿子,你的书还在这呢!)”
“Where?(在哪儿?)”毛毛跑过来问。
呵,是他刚刚扔下的,这会儿他反倒问我书在哪儿。
“Over there.(在那儿。)”我指着地上的英语书说。
“I can’t see it.(我没看见。)”毛毛在书房里看看,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演技够水准!
“It’s there,on the floor.(在地板上。)”我只得进一步说明。
“Oh,I can see it. Thank you.(哦,我看见了,谢谢妈妈。)”说着,毛毛把书从地上捡起来走了出去。
看来,毛毛对妈妈的英语口试总算暂时告一段落了。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不到2岁的孩子就会说母语,为什么?因为他们有语言环境。营造语言环境,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大胆地说英语,才能促进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3:34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14.比速度的考试
“我写完了,赶紧用眼睛瞄了一下小A,哈,他还埋头在那儿写着呢!我心里不禁一阵得意,这回是我先考完。我把试卷交了上去。不一会儿,小A也做完了,他是第二个交……”
看着毛毛的作文,我不禁笑了。这几个理科尖子,平时的题目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考分比得没劲,竟然暗暗地比起速度来了。
儿子参加月考回家后,我问:“你今天考物理提前了多久做完?”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很快就做完了,可老师不让提前退场,我只有趴在桌上睡觉了。”
“哦,这是月考,老师自然看得重一些。不让提前出来就是要你们好好地检查一下,免得因粗心而出错。”
“可我已检查了好几遍了。”毛毛有点无奈。
唉,“可怜”的儿子!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让孩子到水平相当的群体中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竞争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4:42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5.仅仅是粗心吗
孩子的理科一贯不错,竞赛常拿奖,但平常的考试成绩总是在90至95分之间,这在初中的尖子班里面说不定就成了个倒数第几名。
为什么95分以上鲜见呢?仅仅是粗心吗?
一天我在中学教物理的妹妹来了。
“你看看毛毛的试卷,他怎么总拿不到高分呢?仅仅是粗心吗?”
“他的试卷确实不只是粗心的问题。他步骤写得很简单,同样是最后的答案算错了,步骤写得全的人可以拿步骤分,而他却不能,尽管他可能知道这个步骤。”妹妹在仔细地看过儿子的几张试卷之后分析说。
“是呀,记得我同他一起做奥数的时候,发现他的思维是跳跃式的,他给我讲他的思路时,我简直反应不过来,太快了。他不用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想,自然也就不可能写出来。”
“他的思维也很活跃,知识面广,有的答案超出了初中的范畴。”妹妹进一步分析道。
“哦,他挺爱看科普书籍和科普类电视。”
“不过,你得让他注意,他列式常常只列数学式,而不列物理式。如果答对了,列数学式会给分,但如果最后答案错了,那列数学式是不会给分的。要让他尽量注意一下格式问题。”
“哦,是这样。我想,他的反应快、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是好事,我想让他适当地注意一下步骤问题,但不能为了几个分而过于压抑他。另外,我会让他注意书写的格式问题,不要再写数学式,而改写物理式。”我对妹妹说。
儿子回家后,我把我们对他试卷的分析结果和建议告诉了他。
“阿姨说你很棒,希望你保持思维活跃的优点,适当注意一下步骤问题。”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要我穿戴好出来展示自己,但又不要我太过拘泥,是不是?那我就穿运动休闲装好啦!”
理解得透彻!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我们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事后能做出来的题目没考好,便把它归于粗心。其实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请记住:遇到问题时,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应该仔细地分析原因,以便扬长避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5:36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6.美丽的火花

“妈妈,今天我们上实验课了。”儿子一回家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
学校的实验课少得可怜,对于爱思考、爱动手的儿子来说,实验课是他的课中最爱,能上实验课他自是欢喜异常。
“那你们做什么实验了?”
“做制取氧气的实验。我们分了几个组,我是我们这个组的骨干呢,他们都听我指挥。”
“是老师指定的吗?”
“不是,他们没我会做,自然得听我的。”儿子自信地说。
“结果,我们这个组燃烧的火花最漂亮。”
儿子很是自豪。
“为什么?”
“因为我们这个组制取的氧气最纯,所以助燃的效果也就最好。你知道吗?当我们把点燃的炭条放进集氧瓶中时,立即火花四溅,好漂亮哦!”儿子兴奋地描述着,似乎他的眼前又浮现出那美丽的火花。
“那别的组的火花就不漂亮了?”
“他们的火花很小,有的连火花都没有。主要是因为他们做起实验来太马虎了,不够细心。比如说……”儿子滔滔不绝地数落起别人的粗心之处来了。
“那你就不粗心吗?”
“我要是粗心还能有那么漂亮的火花?做实验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你只要一个环节粗心了一下,整个实验都会受到影响。”
他这是在做经验总结呢。
这就是我那做起作业和考起试来常会粗心的儿子吗?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题海战术,轮番轰炸式的考试,与学生水平不相当的题目,都容易使人懈怠。而当一个人做着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时,他的注意力往往是最为集中的,自然也就不容易粗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7:34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7.因陋就简的实验(一)

儿子非常爱做实验,我便给了他一个试管和一个烧杯,于是,这个试管和烧杯就成了儿子百宝箱里的最爱。
瞧,儿子在剪着纸盒,他准是又要做实验了。
“毛毛,你这是想做什么呢?”我走过去问道。
“我想把它做成试管架。”
“就一个试管,用个小玻璃杯当试管架就可以了。”说着,我拿来了一个小玻璃杯给他。
“你想做什么实验啊?”我关心地问。
“把红汞加热,看看会生成什么东西。”儿子回答说。
呵,不久前买来的红汞成了他的化学药品了。
儿子把红汞倒入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在玻璃杯里,然后将蜡烛点燃,用木夹夹着试管到蜡烛上加起热来……
真是个因陋就简的实验!
“妈妈,你看,红汞加热后变成了白色的悬浮物。”
我走过去一看,果真如此,试管中,原来红色的红汞不见了,只见无色透明的液体上面,漂着一层白白的悬浮物。
“妈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儿子问。
“不知道。”我摇摇头说。
“那我去查查书。”说着,儿子又继续搞他的科学研究去了。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实验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引发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你的孩子会做实验吗?你支持孩子做实验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8:2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8.因陋就简的实验(二)

儿子又在忙乎着做实验。
他从他的百宝箱里找出一个小木块,把它放在装了水的脸盆上,再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浮在水面的木块上,最后用烧杯罩着这木块,蜡烛便在烧杯里燃烧了。
儿子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着。
只见烧杯里的水位在渐渐地上升。
“氧气有助燃的作用,蜡烛燃烧会消耗烧杯内的氧气,使烧杯内空气减少,这样烧杯外水面上的大气压就比烧杯内水面上的大气压高,从而导致烧杯内的水位上升。”儿子给在一旁的我当起讲解员来了。
这孩子,好像我不懂似的!不过,还是让他讲吧,别扫他的兴!我在心里说着。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做实验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释实验的现象也是梳理知识的过程。你给了孩子实验的机会吗?你给了孩子讲解的机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19:25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19.经历挫折

儿子做起作业来常打折扣,对此老师很伤脑筋,多次找他谈话也没有用。一天,他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老师把我叫到学校去,说想让他停课三天,吓唬吓唬他。我想让他受点挫折也好,便把他领回了家,让他在家自学这三天的课程。
第一天,我请了假在家观察他。
“今天是星期四,太可惜了,本来可以上外教老师的口语课,还有一节计算机课和体育课。”儿子觉得很遗憾。
“他们现在正在上计算机课。”看了一会儿书,儿子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钟又说道。
他有些向往,也有些失落,计算机课是他最爱上的课。
过了一会儿,毛毛又说:“他们这会儿应该在上英语口语课了。”
看来他还是挺留恋课堂的。
“那你好好地把这三天的课自己补上,表现得好,老师便会让你去上课的。”我对儿子说。
“她不会不让我上学的。”毛毛小声嘟哝道。
这鬼精的孩子,才初二呢!
“那可不一定。”我说,“数学这几天要上全等三角形,你也得自学一下。”
“我早就学过了,你看。”毛毛拿出数学练习册来。
我一看才知道,原来他竟然把这本练习册上的初二下学期题目都做完了,可现在才是初二上学期啊!
三天后上课,便是数学考试,内容正是这三天上的全等三角形。
“妈妈,全班就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得了满分。”儿子回家告诉我。
“有进步,你可是很少得满分的。”
“因为全是证明题,不易出错。”
“这证明题证明得好。”
“你怎么知道我证明得好?”儿子有点莫名其妙。
“因为它证明了你的实力。”
“哈!”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挫折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宝贵的经历,关键是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关注孩子的情绪。在生活中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承受挫折,这对许多独生子女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12-08 21:2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22:15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0.智慧妈妈失败记

自从我在网上发《亲子生活》系列帖子以来,人们总是惊叹我教育孩子的智慧,以至于《师道》杂志的编辑把《亲子生活》中学部分的帖子改名为《智慧妈妈和她的俏皮儿》来发表。有的网友好奇地问:“你失败过吗?”世上哪有不失败的道理?只不过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下面就讲讲智慧妈妈失败的故事。
儿子不喜欢做摘抄,但只要是他喜欢的书,便会反反复复地看,看得滚瓜烂熟的。比如他喜爱的《三国演义》,就熟悉得可以随时说出里面的典故,有时还会引用一下原文。这效果可比他做摘抄强多了。也许你会说,那就让他看书好了,但老师可管不了这些,因为她面对的是全班50多个学生呢!
某日,儿子又得做摘抄。
“儿子,你今天可得好好地把摘抄写完,摘抄对写作有好处的。”想到老师反映孩子不完成摘抄作业,考虑到孩子的语文相对薄弱,我叮嘱道。
“放心好了,我会抄的。”儿子答道。
我过去看了看,儿子前面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本书,下面是摘抄本,他刚开始抄呢!
我放心地走开了。
隔一会儿,我又去看了看,他正在书橱兼书桌上抄着呢,还挺认真的。我心里便高兴了起来,孩子还是蛮听话的嘛!
许久,看到儿子还在那做摘抄,我有些奇怪。“你怎么还在做摘抄呀?”我问道。
“我把以前的都补上呢!”
“是吗?”我半信半疑地走了过去,仔细一瞧,他还在抄着第一段呢!再仔细一看,书橱里尽是些纸折的玩意儿。
哈,原来他是在补折纸。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要我学”与“我要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任何人都有他自己最佳的学习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能根据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23:09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 21.玩水带来的思考

已是初三的儿子依然是那么地贪玩,这不,盥洗间里,他又在玩水呢!只见他拿着硬币轻轻地往盛了水的脸盆里放着,神态是那样的专注。
“妈妈,你看,只要轻轻地将这些硬币平放在水面上,它们就能浮起。你说这是为什么?”儿子问。
这孩子玩也会玩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我想应该是表面张力的原因。”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浮在水面上的硬币说。
“应该是表面张力的原因。”孩子他爸也赞同。
“唔,我也觉得。”儿子点点头,“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你们看这些浮在水面上的硬币,现在聚集到一块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许久,儿子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了。
亲爱的朋友,看到这儿,你联想起了什么呢?
贴心建议: <font color="blue">
牛顿由苹果落地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观察开水壶盖子被蒸气推动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蒸汽机。发明发现的故事,无不与观察和思考息息相关。请给孩子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吧,新时代的牛顿和瓦特也许就从这里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4:01 , Processed in 0.12412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