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野村姑的礼物-《享受成长》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29:08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font color="#0000ff"> <div align="center">31.高人指点</div> 五年级下学期,儿子数学竞赛的初赛成绩不错,进入了复赛。&ldquo;妈妈,从现在起,我可以不做家庭作业啦!&rdquo;儿子一进门,便高兴地告诉我。&ldquo;为什么?&rdquo;&ldquo;老师说,为了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复赛,学校规定我们这些进入复赛的同学可以不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只要求上课时完成课堂作业就够了。让我们自己把时间用来做奥赛题。&rdquo;儿子因平时做作业打折扣而常常是&ldquo;榜上有名&rdquo;,现在有了这个&ldquo;上方宝剑&rdquo;,他可以大大方方地不用做家庭作业了,便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他最喜爱的数学竞赛题上。&ldquo;你没做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那你最近考试成绩如何?&rdquo;一段时间后,我问。儿子只要是数学竞赛便&ldquo;不忘&rdquo;拿奖,但平时的数学成绩并不稳定,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还未上平均分数线。我想了解一下不做家庭作业会给他带来什么结果。&ldquo;我最近常考高分,经常接近100分。&rdquo;儿子笑着说。&ldquo;不做家庭作业,反而考高分,这还真神了。&rdquo;外婆在一旁说。&ldquo;因为我有高人指点。&rdquo;儿子神秘兮兮地说。这小机灵鬼,又不知玩哪门子的把戏,他可是从没请过家教的。&ldquo;谁呀?该不是我吧?&rdquo;我笑着说。&ldquo;你才刚够格做我的同学呢!&rdquo;儿子毫不客气地说。一点情面都不给我留。&ldquo;是那个给我布置家庭作业的人!&rdquo;&ldquo;你不是说你们没有家庭作业吗?&rdquo;外婆有些听糊涂了。&ldquo;可我给我自己布置了家庭作业呀!&rdquo;呵,原来他在拐着弯夸他自己。贴心建议:<font color="blue">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ldquo;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rdquo;简单重复的练习只会使人厌学,自主性学习、个性化作业才能发挥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30:27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B>32.妈妈,老师</B></div>要考重点中学了,儿子这会儿憋足了劲在复习呢!&ldquo;妈妈,帮我看看。&rdquo;儿子按照我的布置正在进行语文总复习,他把刚做好的练习给我看。&ldquo;你呀,错别字都写成习惯了,总也改不掉。看你做改错的练习时又能改出来。这习惯势力还真够厉害的。&rdquo;我指着儿子在诗词默写中的错别字说道。&ldquo;是呀,在改错的练习里面,这些错别字我倒是能分辨出来的。可我也不知怎么在默写的时候就是会出错。&rdquo;儿子沮丧地说。&ldquo;考重点中学,这诗词默写可是少不了的,再说你的错别字写成习惯了也不行呀!&rdquo;我不无担扰地说道,&ldquo;这样吧,以后每次默写诗词前,你想想这首诗词里哪几个字容易写错,先把它写上。当你的注意力放在这几个常易写错的字上时,就不会写错了。这么多练几次,就有希望把这个坏习惯给改过来的。&rdquo;&ldquo;这主意妙!&rdquo;儿子称赞道。&ldquo;妈妈,祝贺你,你升级了。&rdquo;儿子调皮地说道。&ldquo;我怎么升级了?&rdquo;我给儿子说得莫名其妙。&ldquo;原来我搞数学竞赛时,你是我的同学。现在我复习语文了,你却成了个称职的老师,这不升级了吗?&rdquo;<B>贴心建议:</B><font color="blue">习惯性的错误克服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是学习的拦路虎。对此,采取措施把注意力放在这个错误上,这样就容易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31:49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33.成语游戏</div>小学升初中时,孩子原本是想考十中少年班的。为准备这个考试,我研究了十中少年班历年入学考试的题型和内容。&ldquo;毛毛,来玩成语游戏怎么样?&rdquo;我说,&ldquo;十中少年班的题目出得挺活的,有很多这个方面的题呢,而且这个游戏也挺好玩的。&rdquo;&ldquo;好呀,怎么玩?&rdquo;&ldquo;这样吧,我们用带&lsquo;天&rsquo;和&lsquo;地&rsquo;的成语填空。比如天长地久---&rdquo;&ldquo;天昏地暗!&rdquo;不等我说完,毛毛就说开了。&ldquo;天南地北!&rdquo;孩子他爸也加入了进来。&ldquo;天造地设!&rdquo;我接着说。&ldquo;天崩地裂!&rdquo;毛毛也赶紧接上。&ldquo;天上地下!这么容易的你们都没说到。&rdquo;孩子他爸说。&ldquo;改天换地!&rdquo;我想了想说。&ldquo;不算,不算,天和地的位置不对!&rdquo;毛毛嚷道。&ldquo;怎么不算,我是说用带&lsquo;天&rsquo;和&lsquo;地&rsquo;的成语填空,又没要求&lsquo;天&rsquo;和&lsquo;地&rsquo;的位置放在哪儿。&rdquo;我反驳道。&ldquo;我有了一个,冰天雪地。&rdquo;孩子他爸在旁说道。&ldquo;我也有了一个,谢天谢地!&rdquo;毛毛一听,也顾不得跟我论理了,赶紧接上,生怕落后了。&ldquo;惊天动地。&rdquo;我又接上了一句。&ldquo;上天入地、顶天立地。&rdquo;毛毛兴致勃勃地说着,&ldquo;还有翻天覆地!天翻地覆也行。&rdquo;&ldquo;你看我多棒!&rdquo;毛毛自夸道。&ldquo;是不错,你这个成语游戏玩得挺棒的!&rdquo;&ldquo;我可不光是成语游戏玩得棒。&rdquo;&ldquo;那你还有什么很棒?&rdquo;&ldquo;你看我把&lsquo;天&rsquo;和&lsquo;地&rsquo;的位置都能随便移动,够不够棒?&rdquo;&ldquo;呵呵,够棒!够棒!你还真是翻天覆地了。&rdquo;贴心建议:<font color="#0000ff">有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把它改成游戏,寓教于乐,容易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12-08 20:3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35:50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size="4">34.母子交锋</div>&ldquo;妈妈,我今天和同学们一起玩了成语接龙游戏。&rdquo;毛毛回到家高兴地告诉我。&ldquo;知道成语接龙在语文修辞上叫什么吗?&rdquo;我乘机考考毛毛。&ldquo;当然知道,叫顶针。我看了外公的那本书,你带我做的一些语文游戏就是从那本书上学来的,对不对?&rdquo;&ldquo;你是说外公的那本《语文游艺会》?那本书可是你外公的宝贝,光成语游戏就有好多种。除了我们玩过的成语接龙、带&lsquo;天&rsquo;和&lsquo;地&rsquo;字的成语填空外,还有带&lsquo;千&rsquo;和&lsquo;万&rsquo;字的成语填空,带&lsquo;有&rsquo;和&lsquo;无&rsquo;字的成语填空;此外还有填同义词(或同类词)组成成语,如:幸灾乐祸,其中&lsquo;灾&rsquo;和&lsquo;祸&rsquo;是同义词;以及填反义词组成成语,如:舍近求远,&lsquo;近&rsquo;和&lsquo;远&rsquo;是反义词等等。真是太有趣了!可惜这本书现在买不到了。&rdquo;&ldquo;是很好玩的。我们现在就来玩玩怎么样?&rdquo;毛毛提议道。玩上瘾了!&ldquo;那好,玩什么呢?&rdquo;我马上响应。&ldquo;我们这次不玩成语,玩歇后语如何?&rdquo;&ldquo;行!我先来。懒婆娘的裹脚布---&rdquo;&ldquo;又长又臭!&rdquo;毛毛马上说了出来,&ldquo;狗拿耗子---&rdquo;&ldquo;多管闲事。对着门窗吹喇叭---&rdquo;&ldquo;名声在外!我也来个喇叭的。&rdquo;毛毛说,&ldquo;飞机上吹喇叭---&rdquo;&ldquo;不知道。&rdquo;我想了想说。&ldquo;那换一个,高射炮打蚊子---&rdquo;&ldquo;这---&rdquo;我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来。看着毛毛那得意的样子,我问:&ldquo;书上有吗?&rdquo;&ldquo;当然有,是大材小用。&rdquo;原来,他为了在游戏中占上风,居然自己去看起书来了。&ldquo;哦,你这是有备而来。怪妈妈没有认真作好准备。下次我要向你学习,打有准备之仗,那时,你可就不一定赢得了啦!&rdquo;毛毛把头一扬,说:&ldquo;行,到时看谁打得赢!&rdquo;瞧,这母子俩打起仗来了。贴心建议:<font color="#0000ff">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家长与孩子进行知识竞赛,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好胜心,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12-08 20:4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37:12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35.标点符号的故事</div>毛毛写起作文来不太重视标点符号,总觉得那是小事一桩。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ldquo;明朝有个才子,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节,连下了几天雨,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几天过去了,朋友看他毫无回家之意,于是就在客厅写了一张字条:&lsquo;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rsquo;。&rdquo;说到这儿,我把这几个字写了下来,然后问毛毛:&ldquo;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rdquo;&ldquo;是&lsquo;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rsquo;。&rdquo;毛毛慢慢地读着,然后抬起头来说,&ldquo;意思就是天留客,但他不想留客。他下逐客令了。&rdquo;&ldquo;是的。可那个客人见主人这样让他难堪,很生气,见没打标点符号,便提笔加上标点符号。&rdquo;说着,我在字条上加上了标点符号,然后递给毛毛看。毛毛接过字条一看,读道:&ldquo;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哈,意思全反啦!&rdquo;&ldquo;是啊,同样一句话,就因为标点的不同,意思竟然完全相反。标点符号是不是很重要?&rdquo;&ldquo;是很重要。&rdquo;毛毛点点头,承认道。&ldquo;在我很小的时候,你外公就常跟我讲这个故事。我最近在外公的那本《语文游艺会》上也看到过这个故事。知道吗?相传历史上,标点符号还挽救过一条性命呢!&rdquo;&ldquo;我知道了,这个用标点符号救命的故事准是在外公的那本《语文游艺会》上。&rdquo;不等我说完,毛毛插嘴道。&ldquo;你怎么知道?&rdquo;我问。&ldquo;老一套,用你的话说就是&lsquo;吊起孩子的求知欲&rsquo;。&rdquo;毛毛学着我打电话时的语气说。这是我在电话里接受朋友们的教育咨询时常说的一句话,居然给毛毛记下了,真是个小机灵!贴心建议:<font color="#0000ff">卢梭说:&ldquo;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rdquo;单纯的道理枯燥无味,孩子听了难于从心里真正接受。用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生动形象,才有说服力。 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12-08 20:3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38:25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font color="#0000ff"> <div align="center">36.是儿子幸运,还是妈妈幸运</div> 毛毛参加了外国语学校&ldquo;小升初&rdquo;的初试,公布成绩的那天,学校里挤满了人,墙上张贴着进入复试的学生的名单,大厅里摆了一溜桌子,是让考生领取分数条的。我凭准考证刚领到了毛毛的成绩条,便觉得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ldquo;嗨,是你呀,拿到成绩条了,孩子考得怎么样?&rdquo;我回头一看,是毛毛一个同校同学的妈妈,我们是在送孩子参加数学竞赛时认识的。&ldquo;我刚拿到,你看!&rdquo;我把分数条递给她。&ldquo;你家毛毛的语文不错啊,考得比我女儿都好。我女儿平时的语文成绩基本上都在95分以上呢!发分数条的那位老师刚才还在说我女儿成绩算好的。你儿子平时的语文成绩肯定不错!&rdquo;她不假思索地说。&ldquo;我儿子的语文成绩自三年级以来可几乎都在90分以下的呢!&rdquo;我笑着说。&ldquo;什么?没上过90分?!&rdquo;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ldquo;他是怎么复习的?进步这么快!&rdquo;&ldquo;是我亲自指导他复习的。我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抓基础,即依据语文课本进行系统复习;二是抓应试,即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训练。&rdquo;我介绍道,&ldquo;我先指导毛毛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开始复习,按照课文的要求,进行字、词、句、篇的复习,一一过关,没有过关的就暂时记下,反复几次,直到毛毛完全掌握。在基础知识过关的情况下,我找来有意报考的学校历年的入学试卷,分析题型特点、考点和考试范围,然后指导毛毛按照该校的题型要求进行应试训练。这样双管齐下,考试的成功率就高了。&rdquo;&ldquo;你儿子多幸运,有你这样的妈妈。&rdquo;她真诚地说,眼睛里流露出羡慕。&ldquo;应该说,我这个妈妈很幸运,有一个这么好的儿子。&rdquo;我风趣地说道,&ldquo;因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孩子自己。&rdquo;贴心建议:<font color="blue">《犹太法典》上写道:&ldquo;一个要取得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能够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lsquo;仁&rsquo;);要有勇气去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事(&lsquo;勇&rsquo;);要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件事(&lsquo;智&rsquo;)。&rdquo;应试教育客观存在,我们就要正视它。一抓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二抓考试题型的训练,这是应对考试的法宝。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41:33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37.他估分准不准</div>外国语学校今天是热闹非凡,操场上拥挤着许多前来看榜的家长们。墙上贴着被录取学生的名单,我挤进去在榜上竭力搜寻着,看看是否有儿子的名字。突然&ldquo;吴自立&rdquo;几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我高兴极了,挤出了人群。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一位同学,她儿子正好和我儿子在一个班,这次也参加了复试。&ldquo;小A,你看了榜吗?&rdquo;我走过去问道。&ldquo;看了!&rdquo;她转过身来,脸上喜气洋洋的。&ldquo;我儿子考上了。你儿子呢?&rdquo;她问。&ldquo;祝贺你!我儿子也考上了!&rdquo;我高兴地对他说。&ldquo;你儿子真是厉害。平时考试成绩倒不怎么样,竞赛、大考就特别棒。我问过了,他们学校才考上6个人,这还是个重点小学,一般的学校能考上一两个就不错了,有的学校还剃光头呢!&rdquo;&ldquo;平时我们不看重分数,精力都放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我儿子看了很多课外书籍,他很善于思考、总结,还常常做些实验来验证所学的知识,所以他的知识学得特别活。而平时重复的作业太多了,他就会打折扣。&rdquo;&ldquo;听我儿子说过,他常不交作业的。&rdquo;同学说。&ldquo;他确实会不交作业,但他作业绝对是自己做的。&rdquo;我说,&ldquo;不过,现在要考学校就不同了,差一分都进不了学校,这时候就得重视分数了。他也很明白这点,自己也想考个好学校,所以这个学期他把精力都放在应试上了。&rdquo;&ldquo;你们倒是挺聪明的。&rdquo;回到家,我把这个喜讯告诉儿子:&ldquo;你真幸运,165.5的录取线,你正好就考了165.5,你当时估了165分,估得真准。&rdquo;&ldquo;我估得太不准了。&rdquo;儿子说。&ldquo;不过才差0.5分,还不准吗?&rdquo;我有些迷惑不解。&ldquo;如果像我估的分,那就没考上啦!一个考上了,一个没考上,你说准不准?&rdquo;贴心建议:<font color="blue">我们不能仅仅是等待。考试有着它的公平性,寻求素质教育和应试制度的结合点才是当务之急。升学考试只是那么几次,素质教育与应试制度也不是绝对的水火不相融。平时注重素质教育,在升学考试前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有素质教育作基础,应试训练效果也将是显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42:23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font color="#0000ff"> <div align="center">家教兵法&bull;培养有灵性的孩子</div> 一、模式教育,让优等生成了问题生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读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玩,为了这个,不知道被老师轰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倒好,老师把她轰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蚂蚁打仗。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听讲,她说:&ldquo;咳,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有的我一看书就会了,有的上课听听就会了,可老师呢?反反复复地讲呀,反反复复地练呀,烦着呢!&rdquo;她当时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可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从北京八中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远赴美国读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在全美的一个化学竞赛中名列前茅。大学毕业,有七八所知名大学发来邀请函。最后,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这样就必然导致优等生吃不饱。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让孩子觉得别扭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导致孩子失去原有的灵性,这样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不错的了。这个女孩很幸运地进入了北京八中少年班,该校以善于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著称,学习环境宽松,能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使这个问题学生成为了优等生。二、宽松环境,发挥孩子个性优势北京八中还有一个男孩,读小学时不爱做作业,他的道理是:&ldquo;作业不就是让我们练习嘛,我懂了,为什么还要做?&rdquo;她妈妈先去找老师商量,孩子都会了是不是可以不做,老师没有同意。后来妈妈就模仿儿子的字体天天帮着他做作业。妈妈认为:重复劳动会把孩子的创造性磨灭了。据说就是这个孩子让少儿班的老师定了条&ldquo;规矩&rdquo;:通过老师测试的孩子,可以不用做作业。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男孩有个小表哥,小时候和他的智力差不多。小哥俩曾比过看谁爬墙的办法多,结果是不分伯仲。可是表哥在做作业时常因为错写了一个字就被罚写100遍。到后来,他的精力被这种惩罚罚没了。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也许短期内会使孩子得到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做作业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并通过适当的复习以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是以大多数同学为标准的,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允许孩子不做作业。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简单重复的题目,那样会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缺陷而磨掉,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少做点题目可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上,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读课外书籍、做实验、接触大自然,这样孩子的后劲将是很大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把分数看作惟一。三、期望过高,让孩子苦不堪言扬扬成绩很一般,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便想法让孩子进了名牌中学。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在95%以上。初中三年,扬扬承包了所有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最终还是没有考取理想的高中,又留下来复读。像扬扬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像得到他在学校的处境。进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长期让孩子处于那种差距很大的学习环境中,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像扬扬这样的孩子如果上的是普通中学,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有一位网名叫苦心的人说:&ldquo;孩子进入中学后,每天做作业要到晚上22∶30或23∶00左右,周末的时间也全用上了,可还是完不成作业。经常出现前课的单词未记完、以前的数学内容未掌握的情况。每晚搞得太晚,孩子疲惫不堪,又影响了新的课程的消化。&rdquo;我说:&ldquo;如果他实在完不成作业,就暂时和老师联系一下,少做几题,集中精力把题目真正弄懂。&rdquo;还有人劝他离开这个学校。可他觉得,这就说明他失败了,心里难以接受。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正视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要让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像这位网友的孩子,应该把学习目标定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让孩子先做相对简单点的题目,如练习册上的A类题目,在数量上也可少一点,把题目真正弄懂。其实基本概念就在A类题目中反映出来,做题目关键在于弄懂而不在于多,考试时基本概念题占有相当的分量。惟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四、因势利导,让孩子享受学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机制,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允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强化知识,也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独自思考。对前者我们应尽量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而对后者,我们就应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孩子喜欢通过构词法来帮助记忆英语单词,而有的同学则善于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对前者我们可给孩子提供有关构词法的书籍,对后者则须提供一些水平相当而又有趣味的英文阅读材料。有的孩子喜欢做摘抄,而有的孩子却习惯反复阅读所喜爱的文章,这都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对后者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孩子去做摘抄,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孩子读同样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孩子。如有的喜欢追星,可通过给他们讲解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之心;如对个性强、自制力也相应强的孩子,可让他们自己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就能比较自觉地遵守了;而对于自控能力相应较弱却喜欢&ldquo;戴高帽子&rdquo;也相对比较听话的孩子,则可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五、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bull;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道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是:&ldquo;奥托&bull;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rdquo;于是,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兴趣,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敏锐,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得到的评语是:&ldquo;非常遗憾: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所表现的素质令人失望,将来恐怕难有造诣。&rdquo;面对如此&ldquo;笨拙&rdquo;的学生,大家都认为他成才无望时,化学老师却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耐心专一,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应有素质,因此建议他改学化学。瓦拉赫改学化学后,潜能被激活了,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功专家罗宾曾说:&ldquo;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rdquo;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成才。</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43:08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font color="#0000ff"> <div align="center">第四章 面对倒数的成绩</div> 我们既要让孩子的个性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又要注意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ldquo;另类&rdquo;,因为他们最终将融入这个社会。孩子考入名牌中学南昌外国语学校,整个初中阶段,他的排名始终在平均分以下,初一、初二还常常是倒数几名。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如何处理家庭个性化教育和学校模式教育之间的矛盾的呢?我又是怎样应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冲突的呢?</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44:28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1、&ldquo;不准逃跑!&rdquo;大凡男孩子都爱玩电子游戏,我儿子也不例外。他从2岁起就开始接触电子游戏,小学时常闹&ldquo;失踪&rdquo;。当然,你如果到附近的游戏机室去找,准能把他找到。为使儿子玩电子游戏从时间到内容上能在我的控制之下,我买回了一台电脑,从此他再也没有&ldquo;失踪&rdquo;了。我给儿子买了一些寓教于乐的英语游戏软件,而儿子最爱玩的当属《英语着迷900》。这是一个系列,它把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型、会话、语音等全都编成了游戏。既让孩子过了玩电子游戏的瘾,又促进了英语的学习。一日,儿子玩起了英语语法游戏,鏖战正酣,正在闯关呢!&ldquo;毛毛,来吃饭!&rdquo;&ldquo;哎,来啦!&rdquo;儿子一边应着,一边把游戏给停了下来。当儿子按下了退出键正准备起身---&ldquo;不准逃跑!&rdquo;电脑中传出一声断喝。&ldquo;哼,竟然把我当逃兵了,待会再战,看谁狠?!&rdquo;毛毛狠狠地说。贴心建议:<font color="#0000ff">堵不如疏。与其堵着不让孩子去游戏机室,还不如买个电脑回家,从而让孩子在家长的控制下玩些寓教于乐的游戏,以便在时间上有节制,在内容上有选择。堵不如疏。与其堵着不让孩子去游戏机室,还不如买个电脑回家,从而让孩子在家长的控制下玩些寓教于乐的游戏,以便在时间上有节制,在内容上有选择。</div>大凡男孩子都爱玩电子游戏,我儿子也不例外。他从2岁起就开始接触电子游戏,小学时常闹&ldquo;失踪&rdquo;。当然,你如果到附近的游戏机室去找,准能把他找到。为使儿子玩电子游戏从时间到内容上能在我的控制之下,我买回了一台电脑,从此他再也没有&ldquo;失踪&rdquo;了。我给儿子买了一些寓教于乐的英语游戏软件,而儿子最爱玩的当属《英语着迷900》。这是一个系列,它把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型、会话、语音等全都编成了游戏。既让孩子过了玩电子游戏的瘾,又促进了英语的学习。一日,儿子玩起了英语语法游戏,鏖战正酣,正在闯关呢!&ldquo;毛毛,来吃饭!&rdquo;&ldquo;哎,来啦!&rdquo;儿子一边应着,一边把游戏给停了下来。当儿子按下了退出键正准备起身---&ldquo;不准逃跑!&rdquo;电脑中传出一声断喝。&ldquo;哼,竟然把我当逃兵了,待会再战,看谁狠?!&rdquo;毛毛狠狠地说。堵不如疏。与其堵着不让孩子去游戏机室,还不如买个电脑回家,从而让孩子在家长的控制下玩些寓教于乐的游戏,以便在时间上有节制,在内容上有选择。此帖由 hq1966 在 2005-12-08 20:46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5:56 , Processed in 0.10917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