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野村姑的礼物-《享受成长》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0:18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剪拼游戏</div>  毛毛正在折纸玩,我把一张纸拿了起来。  &ldquo;毛毛,你能把这个长方形的纸剪一刀,变成同样大的两张纸吗?&rdquo;  &ldquo;这个容易。&rdquo;毛毛说着,便把这个长方形的纸对折了一下,然后沿折出的痕迹将纸剪开。  &ldquo;你看,是不是一样大的两张纸?&rdquo;毛毛拿着剪好的纸问。  &ldquo;不错,还有别的方法吗?&rdquo;  &ldquo;还可以把纸的另外一边对折,再剪开;或者把长方形的纸折出个对角线,再沿对角线剪开。&rdquo;  &ldquo;不错,你已经想到三种方法了。除了这三种方法,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剪出很多相同大小的两张纸。&rdquo;  &ldquo;哇,还可以剪出很多相同大小的两张纸呀?!那你说说。&rdquo;  &ldquo;瞧,我把长方形的纸对折一下,再从另一个方向对折一下。&rdquo;我一边折一边说,折好后便把纸打开,&ldquo;毛毛,你来看,这两条折线有一个交点,是不是?&rdquo;  &ldquo;看到了。&rdquo;毛毛点点头,&ldquo;折出这个交点做什么用呢?&rdquo;  &ldquo;嘿,用处可大呢!只要沿着通过这个交点折出的痕迹剪一刀,都会变成同样大小的两张纸。&rdquo;  &ldquo;真的吗?我试试。&rdquo;毛毛一连按这个方法剪了好几张。他把每次剪下来的纸一一重叠起来。  &ldquo;妈妈,真的,这剪下来的纸都一样大小呢!&rdquo;他惊喜异常地说。  &ldquo;那还能有假?再来一个游戏好吗?&rdquo;  &ldquo;行!&rdquo;  &ldquo;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看好啦!我把它剪成几张小纸,你再试着把它们拼回来。&rdquo;说着,我拿过剪刀,把一张纸剪成了好几张,然后把它们放一块。&ldquo;你现在试试看。&rdquo;  毛毛细心地一一把它们重新拼成了长方形的纸。  &ldquo;毛毛真棒!&rdquo;  &ldquo;现在我来剪,妈妈拼。&rdquo;  嘿,毛毛考起妈妈来了。  &hellip;&hellip;  &ldquo;现在轮到妈妈剪,你来拼。&rdquo;  &hellip;&hellip;  就这样,我们母子俩剪剪拼拼玩得是不亦乐乎。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看似简单地剪剪折折,也蕴藏着教育的契机。这个游戏可让孩子们认识图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培养逆向思维。</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0:38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折纸认图游戏</div>  &ldquo;毛毛,我们来做折纸认图形的游戏怎么样?&rdquo;  &ldquo;好呀!&rdquo;毛毛一听说做游戏就特有劲。  我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然后打开。  &ldquo;毛毛,你看,这是什么图形?&rdquo;&ldquo;正方形。&rdquo;  &ldquo;数数看,有几个正方形?&rdquo;  &ldquo;1、2、3、4,&rdquo;毛毛一边数一边嘴里念叨着,&ldquo;4个!&rdquo;  &ldquo;真的是4个吗?再数数看。&rdquo;  &ldquo;是4个呀!&rdquo;毛毛又数了数说。  &ldquo;那这张纸是什么形?&rdquo;我把纸在手上抖了抖。  &ldquo;是正方形。&rdquo;毛毛回答。  &ldquo;哦,我明白了,共有5个正方形,4个小的,1个大的。&rdquo;毛毛恍然大悟。  &ldquo;这就对了。&rdquo;我说,&ldquo;我们再来玩怎么样?&rdquo;  &ldquo;行!&rdquo;毛毛马上响应。他这次没答对,正憋着劲呢!  我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沿着一条对角线对折,然后打开。  &ldquo;这是什么图形?有几个?&rdquo;我问毛毛。  &ldquo;这是一个大正方形,两个小三角形。&rdquo;毛毛回答。  他这回倒是没把大的给忘了。  &ldquo;对了,有进步!&rdquo;我赞道。  &ldquo;我把这纸在原来对折的基础上像这样再对折一次。你看现在共有多少个三角形?&rdquo;我又问。  在我的引导下,毛毛兴致勃勃地和我一起继续玩着这个游戏。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巴甫洛夫曾要求孩子们要学会&ldquo;观察,观察,再观察&rdquo;。这种游戏可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1:01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数数游戏</div>  &ldquo;我们来玩数数游戏怎么样?&rdquo;孩子的爸爸提议道。  &ldquo;行呀,怎么玩?&rdquo;听说玩游戏,儿子来劲了。  &ldquo;我们轮流数数字,从1开始数,遇3或3的倍数或末尾带3的数字就不准数出来,用手拍一下代替,看谁接得快。&rdquo;  &ldquo;这还不容易!&rdquo;儿子说,&ldquo;来吧!&rdquo;  &ldquo;1!&rdquo;爸爸首先数了个1,毛毛接着数了下去&hellip;&hellip;  &ldquo;12!&rdquo;儿子数着。  &ldquo;哈,毛毛,你错了,12是3的倍数。&rdquo;我在旁边抓他们的错呢!  &ldquo;是呀,毛毛,你错了一次啦!&rdquo;爸爸马上帮他记上了。&ldquo;13!&rdquo;他接着数了下去。  &ldquo;哈,爸爸也错啦!这是以3结尾的数。&rdquo;这下轮到毛毛得意了。  &ldquo;呵呵,记上记上,我们接着来。&rdquo;父子俩又接着玩了下去&hellip;&hellip;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当把数学变成了游戏的时候,孩子的学习热情便会格外地高涨。这个游戏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1:25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有趣的智力题</div>  &ldquo;毛毛,爸爸出个数学题目给你做好吗?&rdquo;  听到孩子他爸要出数学题给毛毛做,我也认真地听了起来。因为我知道,他出的题目可不是一般的数学题,多数是智力题。  &ldquo;井底有一只蜗牛要爬出5米高的井,它每天往上爬3米,以后会滑下2米,这样连续爬几天才能爬到井口?&rdquo;  &ldquo;我想想。&rdquo;毛毛说。  &ldquo;我也试试看。&rdquo;尽管不太爱做这类智力题,但为了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我也常常会凑凑热闹。  &ldquo;是3天!&rdquo;毛毛很快地答了出来。  &ldquo;为什么?&rdquo;我还没算出来,见毛毛算出来了,也懒得想了,便问道。  &ldquo;它每天爬3米滑下2米,每天实际上只能爬1米。&rdquo;毛毛解释着。  &ldquo;那5米高的井岂不要爬上5天吗?怎么3天就能爬上去呢?&rdquo;我不等毛毛解释完,插嘴道。  &ldquo;你这样想,它爬到第二天,就爬了2米。&rdquo;  &ldquo;对呀,所以它爬到第三天,就爬了3米,怎么就爬了5米呢?&rdquo;我已经反应过来了,但为了引导毛毛说出他的思路,我有时会扮&ldquo;笨笨妈&rdquo;的角色。  &ldquo;因为它第三天是从离井口3米的地方开始爬的,当它爬到井口时就不会滑下来了。&rdquo;  &ldquo;哦,是这么回事!&rdquo;  &ldquo;爸爸,我说对了吗?&rdquo;毛毛扬起小脸问爸爸。  &ldquo;对对对,毛毛真棒,比妈妈强。&rdquo;爸爸说道。  &ldquo;我也挺棒的。&rdquo;我在一旁自豪地说。  &ldquo;你也挺棒的?&rdquo;毛毛冲着刚刚扮演了&ldquo;笨笨妈&rdquo;角色的我不解地说。  &ldquo;因为我生了个聪明的儿子啊!&rdquo;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苏霍姆林斯基说:&ldquo;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很重要。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什么,想什么。&rdquo;家庭中常做一些趣味智力题,营造一种智力气氛,可以让孩子在做题的乐趣中增长智力。</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1:53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该怎么租船呢</div>  春节,在外地的大舅舅和大舅妈回来看望父母,于是一大家子去公园划船玩。  大家来到租船的小屋前了解情况后,便商量开了。  &ldquo;我要坐小鸭的船。&rdquo;看着湖面上漂亮的动物形状的小船,兴兴嚷道。  &ldquo;我要坐小鹅的船。&rdquo;毛毛也嚷道。  &ldquo;这样吧,&rdquo;我对毛毛说,&ldquo;你来决定怎么租。&rdquo;  &ldquo;对,让毛毛来决定。&rdquo;孩子他爸赞同道。  &ldquo;还有兴兴。&rdquo;阿姨也提议。  &ldquo;你们听着,情况是这样的:不管大船小船价格都是一样的,都是每船每小时10元;有两种船,一种是普通的小船,可以坐4个人,另一种是小动物形状的小船,可以坐两个人。我们该怎么租?&rdquo;我介绍道。  &ldquo;我们先要知道有多少人。&rdquo;毛毛说着,便和兴兴算开了,&ldquo;有外公、外婆、大舅舅、大舅妈、小舅舅、小舅妈&hellip;&hellip;&rdquo;  毛毛和兴兴叽哩咕噜了一阵,然后说:&ldquo;我们商量好了。&rdquo;  &ldquo;那你们说说看。&rdquo;  &ldquo;我和兴兴姐姐坐小动物的船,你们大人坐普通的船。租2只普通的船,就可以坐上8个人,再租2只小动物的船,就可以坐上4个人,这样就都能坐上了。妈妈带我坐小鹅的船。&rdquo;毛毛介绍道。  &ldquo;我和妈妈坐小鸭的船。&rdquo;兴兴补充道。  &ldquo;这样租,我和兴兴姐姐都能坐上喜欢的船,又没有空座位,最省钱。&rdquo;毛毛说明道。  &ldquo;毛毛不错,挺会计划的。&rdquo;大舅舅夸奖道。  &ldquo;还有我。&rdquo;兴兴一听没夸她,赶紧表白。  &ldquo;对对,还有兴兴姐姐呢,可别把兴兴姐姐的功劳给忘了。&rdquo;一旁的大舅妈马上说。  呵,我们家,就数兴兴最大,因为大家都跟着毛毛叫她&ldquo;兴兴姐姐&rdquo;呢!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此类生活问题,可锻炼孩子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3:07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有趣的磁铁</div>  我找来磁铁,再找了几个铁钉和大头针,便玩开了。  &ldquo;毛毛,你看这铁钉在跳舞呢!好玩不?&rdquo;我用磁铁在小桌子底下移动着,铁钉和大头针随着磁铁的变化在桌面上变换着各种姿势。  &ldquo;哈,好玩!我来试试。&rdquo;毛毛从我的手中接过磁铁,也学着我在桌子底下移来移去的。  &ldquo;这就叫磁铁。只要是铁,就能被吸住。&rdquo;我向毛毛介绍道。  &ldquo;是铁就能吸住。那我的文具盒能吸住吗?&rdquo;  &ldquo;你自己试试不就清楚了吗?&rdquo;  &ldquo;吸住了!吸住了!&rdquo;毛毛用磁铁吸了吸他的文具盒。  &ldquo;我再试试别的。&rdquo;说着,毛毛就用磁铁到处试开了。  &ldquo;你再看,把这两个磁铁的一端一碰,就吸到一起了,磁铁本身也能相互吸引的呢!&rdquo;我用两个马蹄形的磁铁示范给毛毛看。  &ldquo;我也来。&rdquo;毛毛从我的手里接过磁铁,把它们靠近,磁铁却相互排斥。  &ldquo;咦,它们怎么不会吸到一起呢?&rdquo;毛毛感到奇怪。  &ldquo;它们欺负你。&rdquo;我逗毛毛。  &ldquo;哼,看我小,就欺负我。&rdquo;  &ldquo;不,它们是欺负你不懂科学道理。你拿其中一个磁铁的另一端试试。&rdquo;我指点道。  &ldquo;能吸到一起了。&rdquo;毛毛惊喜地说道,他按我的指点将磁铁换过了一端。  &ldquo;这是因为磁铁有两极,一个端叫南极,另一端叫北极。同极相排斥,相反就会相互吸引。你开始放在一起的是同极,所以非但不会相互吸引,反而会相互排斥。&rdquo;我耐心地向毛毛解释道,&ldquo;怎么样?好玩吧?&rdquo;  &ldquo;嗯,有趣!&rdquo;毛毛兴奋地说,又拿着磁铁玩开了。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磁铁有许多有趣的性质。通过玩磁铁,可让孩子亲身体会到磁铁的一些性质,引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4:03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ldquo;还是毛毛厉害!&rdquo;</div>  儿子刚上小学时,常和我们玩扑克二十四点。他越玩速度越快,自然也就赢多输少了,赢得多,就更爱玩了。这不,刚赢了他爸爸,又找上我玩了。  &ldquo;啪!&rdquo;儿子用手一拍桌子,&ldquo;三七二十一,加九除以三,得二十四。&rdquo;儿子快速地说出了算法。  &ldquo;啪!&rdquo;&ldquo;七减三得四,十二除以二得六,四六二十四。&rdquo;  嗨,又给儿子抢先了。  &ldquo;啪!&rdquo;&ldquo;啪!&rdquo;&ldquo;啪!&rdquo;随着儿子拍桌子的声音,我手中的扑克越来越少了。眼看着只剩下最后两张扑克了,想着怎么也该挽回点面子,就赶紧先拍了一下桌子,生怕又给儿子抢先了。  &ldquo;三七二十一,十二除以六得二,二十一加二得&hellip;&hellip;&rdquo;  &ldquo;得多少?&rdquo;儿子看我算错了,特意追问道。  &ldquo;我算错了,是三六一十八,加十二减七,得二十三。&rdquo;我的声音小了起来。  &ldquo;唉,怎么又是得二十三,总差一个数。&rdquo;我丧气地说道。  &ldquo;才不差呢!瞧我的!七减三得四,六减四得二,二乘以十二得二十四。怎么样?&rdquo;儿子得意地说。  &ldquo;还是毛毛厉害!&rdquo;我由衷地赞叹道。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扑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玩扑克二十四点,能有效地训练孩子数学的心算速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4:50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家教兵法&middot;让孩子喜欢学习</div>  玲玲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上学前就让玲玲学电子琴、学画画、上识字班,上学后又给孩子报了奥数班、剑桥英语班、小记者班等。玲玲几乎没有玩的时间。玲玲想去看新开的海洋馆,可星期天全给特长学习占了;玲玲想养蚕,可玲玲妈说那是浪费时间;玲玲看到爷爷浇花,一边帮忙,一边缠着爷爷问这问那,玲玲妈说,别吵爷爷,赶快去练琴。还有一年玲玲就要考中学了,可玲玲对学习却越来越没有兴趣。星期天下午,玲玲妈要出去办事,临走前交待玲玲好好练琴,可玲玲妈回到家时,却发现玲玲在看动画片。&ldquo;你为什么不练琴?!&rdquo;玲玲妈责问道。&ldquo;我不想练!天天就逼着我学这学那的,没有一点玩的时间。我讨厌学习!&rdquo;逆来顺受的玲玲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这可把玲玲妈给气坏了,她一巴掌打了过去:&ldquo;你做错了还有理?!&rdquo;玲玲妈实在是想不通,自己那么辛苦地教育孩子,为什么到头来孩子却讨厌学习?是自己做错了吗?  是的,玲玲妈错就错在要孩子学习,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喜欢学习。养蚕、种花、参观海洋馆都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这些却被玲玲妈无情地给剥夺了。她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和课外辅导班,超前的学习,过重的负担,让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使孩子渐渐地产生了厌学情绪。  &ldquo;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dquo;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自主地学习,变&ldquo;要我学&rdquo;为&ldquo;我要学&rdquo;,从而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并产生惊人的学习效率。  谁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天才,但据说他在中学读书时却很笨,有许多课程不及格,但他的母亲并不是逼着他去做大量的习题,而是积极地引导他的兴趣,这从《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的介绍可以得知。书中写道:&ldquo;她(爱因斯坦的母亲)的看法,在那个时代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学习可以成为一个乐趣。她把教他变成一种游戏---她称之为探索令人兴奋的知识世界。男孩(爱因斯坦)一开始很惊讶,然后非常高兴。不久,他开始学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母亲无法再教他了。&rdquo;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培养兴趣从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方面。可一些家长却不知道珍惜,对孩子的提问没有耐心回答,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一些行为视作是破坏性行为,从而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ldquo;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rdquo;这个事例说明,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正是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家长面对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好问与好动应该耐心、虚心,还要有一颗童心、诚心和慧心。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大人必须有一颗爱心---热爱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对于孩子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神秘、新鲜和美妙,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他们总爱问&ldquo;这是什么?&rdquo;&ldquo;那是什么?&rdquo;,对此,家长千万不要不耐烦,要尊重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耐心解释答复孩子的提问。切忌说一些&ldquo;你怎么这么烦呢!&rdquo;&ldquo;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rdquo;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虚心:家长不是百科全书,孩子的提问五花八门,如果不懂,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然后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告诉孩子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而且自然界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有待人们去探索。这样可使孩子对将来的学习产生一种向往。童心:孩子提的问题难免幼稚,这时,千万不要讥讽孩子。大人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容易理解孩子提的问题,从而达到尊重孩子好奇心的目的。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用儿童化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给孩子以满意的回答。同时要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诚心:要诚心诚意地鼓励孩子提问。如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这都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支持。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他的提问受到了大人的重视,其求知的兴致将越发的高涨。注意别敷衍孩子,特别不宜将一些荒诞的、不科学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慧心:不能轻率地将孩子的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ldquo;破坏&rdquo;,要善于发现他们违规行为中的闪光点,看到他们&ldquo;破坏&rdquo;行动后面的创造成分,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们提供问题的答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尽可能地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或提供一些坏了的钟表之类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探究和摆弄。仅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当一个人把求知当做自己的欲望时,他就会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知识,积极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他所学的知识,他学习时的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也就是说,他对学习就产生了兴趣。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呢?抓住孩子的求异心理,鼓励想像。孩子天真无邪,想像力丰富,大人要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结合情景有意识地诱导孩子去想像。如让孩子想像假如自己到了月球上,会怎么样?假如自己在森林里迷路了,又该怎样生存?等等。对于孩子大胆地凭借科学的原理,进行丰富的联想,要给予肯定。孩子进而会想知道自己所想像的事能不能实现,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  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设疑问。这些疑问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启发孩子的思维很有作用。这样可以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设问要注意方式,好的设问可点拨孩子的思维,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如让孩子看黄瓜经腌渍后,体积缩小并出水的现象,启发孩子对盐的作用的思考。  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奥秘的环境,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家里给孩子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远镜、放大镜、地球仪、磁铁、风车等,并演示给孩子看,使孩子对此类物体产生好奇心,大人再用语言给予点拨,进而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给予孩子智慧的启迪。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日月星晨、风驰电闪、鸟语花香是丰富多彩、变幻多端的,充满了奥秘。孩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思路开阔,会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求知的欲望。如月食现象、日食现象可让孩子对天体的运行情况产生遐想。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对于他们的一些问题,成人不必急着将答案告诉他们,可以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思考,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品尝到自己找到答案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加旺盛的求知欲望。如让孩子观察冬天玻璃窗上一层雾气的现象,让孩子思考有关原理,并引导孩子自己到书中去寻求答案。  创造条件让孩子做些实验。做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心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品尝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又引发新的求知欲望。如让孩子观看天上的彩虹,让孩子了解光的散射,并引导孩子做人造彩虹,以验证这个知识。</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5:29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第三章 做作业的理由</div>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孩子进入小学后,学校的模式教育,超重的学习负担,很容易扼杀孩子的个性,甚至导致孩子厌学。对此,我是如何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呢?</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0:16:07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MsgBodyText"> <div align="center">1.我把动脑筋爷爷请回了家</div>  &ldquo;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抛在小朋友的背后&hellip;&hellip;&rdquo;毛毛唱着唱着,突然想起了什么。  &ldquo;妈妈,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rdquo;毛毛问道,&ldquo;是从嘴巴里吗?&rdquo;  我不做声,闭上嘴巴,用鼻子哼起了曲子。  &ldquo;我也会。&rdquo;毛毛学着我的样子,也用鼻子哼起了歌。  &ldquo;毛毛哼得真好。不过,你还认为声音光是从嘴巴里发出来的吗?&rdquo;  &ldquo;不是。&rdquo;毛毛答道,&ldquo;可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rdquo;  &ldquo;这个呀,妈妈也不是很清楚。&rdquo;我故意说,&ldquo;但有一个人很清楚。&rdquo;  &ldquo;是谁呀?&rdquo;毛毛急切地问。  &ldquo;是动脑筋爷爷!&rdquo;  &ldquo;动脑筋爷爷是谁呀?他在哪儿?&rdquo;  &ldquo;我把他请到我们家了!&rdquo;  &ldquo;我们家?我怎么没见着?妈妈骗人!&rdquo;毛毛下意识巡视了一下家里。  &ldquo;《动脑筋爷爷》是我给你买的一套书。以前因为你认不了几个字,书上又没有配拼音,所以就没给你读。&rdquo;  &ldquo;这书讲些什么?&rdquo;毛毛问。  &ldquo;动脑筋爷爷知道好多好多的事,他把好多好多你想知道的&lsquo;为什么&rsquo;都写在书上了。你现在已经上小学了,认得字了,可以自己看书了。&rdquo;我说。贴心建议:  <font color="#0000ff">家长的知识是有限的,但让孩子自己探求知识却是无限的。阅读是让孩子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当孩子能识字后,就可以买一些比较浅显的科普类书籍,引导孩子自己去看书,从中寻求答案。</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3:37 , Processed in 0.07893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